回覆列表
  • 1 # 張慶軍看世界

    戰國末年,秦始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內,就滅掉了其他諸侯國,從而建立了強盛一時的大秦王朝。此後,為了能讓秦朝一直延續下去,秦始皇勞民傷財,進行了許多影響深遠的舉措。然而,在秦始皇剛駕崩沒多久,陳勝吳廣就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在大澤鄉揭竿而起。 由於天下苦秦久矣,起義的烽火很快席捲各地,項羽跟著叔叔項梁也舉兵反秦,身為泗水亭長的劉邦也沒閒著,帶人拿下了沛縣。

    秦朝滅亡後,天下並沒有穩定,項羽和劉邦成了對手,一山難容二虎,兩人只能有一個成為天下自主,從而就爆發了持續四年之久的楚漢之爭。 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在垓下展開了激戰,這也是決定雙方命運的一場戰鬥,勝出者可得天下,失敗者將一無所有。劉邦調集了幾十萬大軍,並擁有韓信、英布及彭越等名將的輔佐,而項羽只有十萬楚軍。最終,項羽寡不敵眾,不能再續鉅鹿之戰的輝煌,在烏江邊揮劍自刎,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其實,縱然當時項羽失敗了,但他帶兵逃到了烏江邊上,如果他願意的話,可以選擇渡江而過,這樣就有機會活著。然而,項羽卻沒有這樣做,親手結束了自己的性命。為何項羽非要自殺呢?真的是想常人所說的那樣,他是因為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才做出如此的抉擇嗎?原因並沒有那麼簡單。

    自從項羽隨叔父起兵反抗暴秦,南征北戰馳聘沙場,幾乎是戰無不勝,尤其是在鉅鹿之戰中,他帶著幾萬人就打敗了40萬秦兵,此等戰績至今令人膜拜。而劉邦則相對較弱,項羽幾乎沒把他放在眼中,認為他肯定不是自己的對手。垓下之戰,項羽衝破漢軍重重包圍,率二十八騎來到烏江岸邊。據《史記·項羽本紀》:“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此時烏江亭長划著一艘小船來了,對項羽說:“江東之地雖然小,但怎麼說也有數十萬人,足夠稱王了,您現在馬上渡河吧,現在只有我有船,漢軍來了沒船渡不了河。”項羽笑著說:“天要滅我,我渡了又有何用!當年八千江東子弟和我渡江西征,現在沒有一人回去,就算江東父老可憐我讓我稱王,我還有什麼面目見他們?”有對著亭長說:“我知道您是長者,這匹烏騅馬已經陪伴我五年了,一日行千里,不忍心殺之,就送給您吧。”後面追兵到了,項羽下馬就衝了過去。

    《史記·項羽本紀》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餘創。”突然項羽看到老朋友了,漢軍的一個騎兵司馬。這個人叫呂馬童,項羽對他說:“你不是我老朋友嗎?”項羽接著又說:“我聽說劉邦用千金和萬戶侯爵位來買我的頭,今天我就送給老朋友吧。”說完便自刎了。漢軍看見一窩蜂上去就搶,把項羽的屍體撕成五半了。這就是項羽寶馬贈亭長,頭顱謝故人!那麼項羽他想不想過烏江呢?我覺得應該這種求生慾望還是有的,比如東城之戰以及後來項羽到烏江時也想過渡河。但是烏江亭長說的一番話,讓他感到恥辱。而且項羽還有一種非科學的天命論,認為自己是敗給了天,而非敗給了劉邦。“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哉,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這種天命論也是項羽自刎原因之一。所以,在兵敗垓下之時,項羽內心是接受不了的,寧願死也不願相信被打敗的事實,這是楚霸王固有的性格。所以後來李清照有‘’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感慨。

    另外,愛妾虞姬為了不拖累項羽,含淚自殺了,這對項羽的打擊不是一般的大。據《史記》記載,項羽被漢軍圍困於垓下,夜聞四面楚歌,非常吃驚,便起身飲酒,此時“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闕,美人和之。”據漢初陸賈的《楚漢春秋》記載,虞姬當時愴然拔劍起舞,並和歌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揮劍自刎。自古英雄愛美人,項羽對虞姬的感情很深,當他看到滾滾流淌的烏江水時,想起了與虞姬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他不願獨活在這個世上。是非成敗轉頭空,失敗了可以捲土重來,但心愛的虞姬已經不再,即使得到天下又能如何。

    最後,項羽清醒的意識到,即使自己成功渡過烏江,返回到家鄉,以江東現有的人口和地盤,絕不是劉邦的對手。按照劉邦的性格,肯定不會給他喘息的機會,必將立馬對江東發起進攻,對於江東父老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這是項羽不願看到的結局。所以,他選擇了驕傲的死去,而不是苟且偷生。

    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楚漢戰爭中項羽被劉邦打敗後,項羽帶領人馬突出重圍,來到烏江江畔,這時烏江亭長勸項羽趕快渡江,以圖東山再起、報仇雪恨,可是項羽卻笑著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於是拔劍自刎而死。這種說法出自太史公司馬遷之手,距項羽之死年代較為接近,描寫得非常慷慨激昂,因而流傳最為廣泛,後世關於項羽自刎的傳說大多源於此。

    項羽在戰場上的無往不利,相對的卻是政治上的幼稚,甚至是愚蠢。坑殺戰俘,放棄關中,懷念楚國,放逐義帝,疏遠范增,雖自立為王卻失盡天下人心。項羽政治上的失敗,無法遮掩在軍事上的才華。24歲起兵反秦,27歲成為分封十八路諸侯的西楚霸王,三十歲自刎烏江。他是一位當之無愧的英雄豪傑。史學大師王立群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項羽是一個非常可用之人,卻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我想這就是項羽的悲哀!項羽雖然自刎烏江,但在後人心中雖敗猶榮,成為世人心中永遠的戰神。晚唐詩人杜牧在《題烏江亭》中也發出了惋惜的感嘆:“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 2 # 飛花飄曳

    你現在看項羽完全忽視了一個因素,個人感官世界的看法。你也知道全天下諸侯十面埋伏和項羽全軍覆滅是對項羽來說基本沒有再拉隊伍的可能。絕望對於一個從不放棄的人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心理和實質上的打擊,加上體力超負荷輸出,人的消極情緒是很大的。這個時候如果想過河生存,那是沒有腦子的人才會做出的反應。

  • 3 # 三叔小記

    鬼才知道項羽不過江而選擇自殺的原因,不過我們也可以猜測一二。

    其一,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當年,項羽率領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可是現在呢?只剩下他一個人了,無一人回來。同時,從項羽在彭城稱王的原因我們又可以得知一點資訊,他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此時呢?孤身一人,孑然一身。如何面對江東父老?想當年韓信甘受胯下之辱,但項羽不是韓信,他堅定拒絕。

    其二,春風吹又生,斬草要除根。垓下之戰,劉邦已經把項羽打得一蹶不振,你以為項羽跑得脫嗎?項羽跑到江東去了,難道劉邦就會放過你?何況江東的兵力無法與劉邦抗衡,與其在江東苟延殘喘連累江東父老,還不如自我了結。同時,劉邦也了結了,江東父老也了結了。

    後來,李清照在《夏日絕句》寫道:“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不管怎麼說,項羽都是英雄!

    最後,附上一首《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 4 # 頭上朗月

    其一,項羽性格秉性剛直,絕無韓信甘受跨下之辱能屈能伸的心態,當四面楚歌,手下將士傷亡殆盡,就連心愛的虞姬也香消玉殞了,"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如何苟活人間?其二,勇猛有餘無大局觀,項雖出身名門望族,卻寡斷少謀,鴻門宴天賜良機逞一時之仁使劉邦逃脫,謀臣范增屢獻計策每每不從,當然,他也無法具備"風物長易放眼量"的戰略眼光,在烏江邊也體會不到修養生息,東山再起的真諦,只能是身逢絕地,毫無希望可言了;其三 ,劉邦的軍事勢力當時已達巔峰,部屬網羅天下豪傑,文有張良,陳平,蕭何等大儒輔佐,武有韓信,彭越,英布,樊噲等名將拱衛,他們均有治國安邦的雄才,真可謂兵強馬壯;反觀項羽窮途末路,精英骨幹散盡,即使回到江東重整旗鼓又勝算幾何?這時,擺在項羽面前的也只有一條路------自刎江邊以謝父老了。以上個人見解,敬請指正。

  • 5 # 冰封的淚32344153

    在現在這個社會很多投資失敗的 最後什麼都沒有了會選擇自殺 我們可以說是懦弱的表現 但是項羽是貴族出身 打下一片大好江山 最後什麼都沒有了 讓一個草莽出身的人打敗 虞姬也死了 八千子弟全部陣亡 在他心裡這就是最大的失敗了 男人 英雄尊嚴出來了 我敗了 無臉見江東父老 在那個時代軍人當戰死疆場最高榮譽 何況是霸王的他呢

  • 6 # 飛翔吧強子君

    我個人而言還是很崇拜項羽這個人的,我想每個有英雄情節的人都應該視他為偶像,同時項羽也是一個悲情英雄。想當初他率領三千江東子弟兵北上救趙,並在鉅鹿之戰以少勝多,大敗章邯二十萬秦軍,由此一戰成名,然後揮師西進誅滅暴秦,分封了十八路諸侯,那是何等的威風,人稱西楚霸王,可以說達到了人生的巔峰。但同時也為他在以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首先他還採取以前的老一套,沿用了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的分封制,分封了各懷意志的十八路諸侯,其次他這個人剛愎自用,是一個極度自負的人,把最有謀略,最忠心輔佐他的范增老先生給逼走了,這也最終導致他兵敗身死,自刎於烏江悲慘結局。真是可悲!可嘆!

  • 7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兵敗是因為項羽不懂政治,眼界不高。

    自殺是因為無顏見江東父老。

    項羽生於公元前232年,卒於公元前202年,楚國名將項燕之孫,從小不喜讀書,愛好兵法,個人武力超強,死時只有30歲,項羽的一生是個傳奇。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起兵反秦,鉅鹿之戰完全憑個人能力打敗秦軍主力,後坑殺秦軍20萬降卒,僅用三年時間就完全打敗秦國,進入咸陽後燒殺搶掠,後分封十八路諸侯,並自封為西楚霸王,然後回故鄉炫耀去了。

    從一系列事件看,項羽完全想過奪取天下,一統中國。

    坑殺20萬秦國降卒,盡失人心,讓當時百姓覺得殘暴,樹仇無數。

    火燒咸陽城,燒殺搶掠,完全是強盜行為,盡失原秦國百姓及原貴族人心,要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完全把百姓推向劉邦。

    分封十八路諸侯,自立為西楚霸王。這哪裡是要得天下,分別是想回到春秋戰國,諸侯爭霸的時侯,秦已經一統天下了,回不去了。

    打贏了後回故鄉去了,典型的衣錦還鄉,心中裝的不是天下,是故鄉,何以成大事。

    放棄關中重地,以致於讓後來的劉邦奪去關中,一統天下,完全沒有戰略思想,基本上項羽都是任性而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殺害楚懷王,完全的政治錯誤,要知道楚懷王名義上是所有義軍的王,以致讓劉邦政治正確,打著為楚懷王報仇的名義,進行統一天下的戰爭。

    綜上所述,項羽焉能不敗。

    不可否認,項羽是個軍事天才,是個英雄,是個一流的武將,僅此而己。

  • 8 # 後周故事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面對死亡都是如此的豪氣沖天,確實不負西楚霸王的稱號。

    項羽為何不過烏江以圖東山再起?我想,性格決定命運,就是對他這位歷史英豪的悲情結局所作的最簡潔的詮釋。

    據史料所載,項羽自幼便非循規蹈矩之人,習字連武都是半途而廢,理由是識字太多也沒用,會寫自己的名字就夠了;練劍只可敵一人不足御大軍,沒有練習的必要!

    由此可見,項羽心態浮躁,好大喜功。

    還未起事時,便指著秦始皇對他叔父說,“彼可取而代之”而震驚項梁。

    由此可見,項羽心性高傲,目無尊者(在那個時代,藐視皇權)。到鉅鹿之戰,一役聞名。戰前誅殺領導楚懷王指定的統帥宋義,戰後納降章邯並屠戮降楚秦軍二十萬。成名之戰前後,均有屠城事件。

    由此可見,項羽是位好戰分子,信奉武力平定天下。

    謀臣範曾獻計於鴻門設宴,除去對手劉邦,卻由一白壁而放虎歸山。

    漢王被困滎陽時,略施離間小計便讓項羽剝奪了範曾的權利。

    由此可見,項羽不但缺少權謀,還疑忌文臣。

    綜上,項羽有著輕文重武、好戰殘暴、好大喜功的秉性,碰上老奸巨滑,忍辱負重的劉邦,失敗是必然的結局。

    至於有人講,項羽滅秦之後延續被廢棄的分封制度,且在具體分封之中任人為親,打壓各諸侯國舊主的不當之行才是西楚滅亡的主因。我是極不贊成此說。

    若說項王分封不公致諸侯並起而反,那在滅秦的過程中,項羽的軍事才華也被無限放大,應該天下苦秦苛政久矣才是楚兵滅秦如破竹之勢的主因。

    也就是說分封不公,只是諸侯起兵伐楚的一個誘因,而不是主因。

    項羽多次的屠城行為讓百姓看到了橫徵暴斂的秦二世的影子,天下人只是暫時地屈服於他的淫威,一旦有人振臂一呼,世人勢必共聚擊之。

    這個順應時勢的人就是劉邦。在垓下,限於四面楚歌境地的項羽還在為自己辯論,是天要亡他,而非其軍事能力的不足。至此可見,項羽近乎一武夫,剛愎自用,逞一時之快,不能從長遠計,其死不足為嘆!

  • 9 # 秦崆

    為何會兵敗?因為項羽的對手和他實在不在一個等級上,項羽的性格不適合亂世,因為他好面子,有架子,並且不願意用沒有身份的人,而且手底下有才的人也一個個離他而去。

    鴻門宴那麼一個大好的機會,都被他錯過了,也就是鴻門宴那一次,就註定了項羽會失敗,手下人心散了,明明可以殺死的敵人因為耳根軟而放跑了。而劉邦這個人就很不一樣,在古代那個很注重名節的社會,他竟然可以不要臉?

    而且能忍人不能忍,一支箭射到胸膛硬說射到腳上,要是項羽說不定就會吐血而死。記得三國演義裡的孫策和周瑜,兩個都是被氣死的。雖然有些誇大的嫌疑,但怒氣確實會使一個人失敗。想成大事卻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了。

  • 10 # 爾朱大魔王

    其實很好理解,你上學的時候班裡有這麼兩位同學項大和劉大,項大是學霸,而且家裡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是高材生,從小項大就天賦異稟,而且不管做什麼都沒失敗過,被認為是肯定上重點高中的那種,另一位是劉大,家裡出身不太好,也不愛讀書,每天混來混去,招貓逗狗。項大因為成績優異,所以有點看不起人而且對自我要求非常高,情商不怎麼樣,比較好面子,不喜歡搞那些虛頭巴腦的,但是劉大跟他完全不一樣,很善於跟周圍的人搞好關係,他說話大家都比較喜歡聽,而且因為從小比較混所以很喜歡和人打交道,情商也很好,反正說起劉大,大家都覺得人不錯很容易相處,但是說到項大,大家就覺得他不好相處,還有點不知哪裡來的驕傲。

    項羽

    後來到了大學,大家開始要競爭班長,項大成績好,家世好,得到了一些選票,但是卻輸給了劉大,因為他比較會搞事,協調班裡的關係處理地很好,大部分人都給他投票。這就是項羽和劉邦的關係,項羽會打仗,但是重建新的朝代不僅僅是會打仗這麼簡單,還需要御下和籠絡人心的能力,劉邦在這一點上可以說碾壓項羽,而且項羽無法容忍一點點失敗,性格原因導致的他如果過江東他就不是項羽了。

    劉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DG歷任中單誰最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