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民工小文82124138

    我的老家在甘肅一個偏僻的小山區,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黃土高坡,我們老家村子應該不止200個,現在老家村子基本上,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一些年齡大的了,小時候感覺村子裡生機勃勃,現在一出門,幾年不回去,每次回去感覺冷冷清清的。

  • 2 # 使用者6128215165208

    我的老家在山區,依山傍水,綠樹放萌,但現在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生活在外面長期不歸,老家村子裡就留了些留守老人。

  • 3 # 臘筆小辛

    大家好,我是阿黃。我們村的人口有超過七百人之多。關於農村,依然是一個熱門的話,下面我來發表一下對農村的一點小小看法

    對於現在的農村來說,人多人少不是核心問題。問題是新農村建設能不能跟上國家發展步伐。一個時代的發展,會造就不一樣的社會面貌。農村是國家的一部份,也是城市的服務衛星。當務之急是怎麼培養農村服務型人才,怎麼建設好農村。這是農民最關心的大事。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文明歷史,作為農村,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歷史的長河中,農村一直是糧食的重要來源,很多帝王世家也發源於農村。農村文明一直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的科技發展,很多是農村文明所創造,也成就了古華夏為地球最強農業大國。農業的強大帶動了國家的繁榮,所以中國古代歷朝的經濟gtp一直穩居世界第一。所以農村一直是中國文明最重要的組成部份。

    隨著新中國的發展,國家開始免除農業附加稅開始,農村依舊是中國建設的重心之一,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開始。也可以說五千來,農村享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而農村人口的數量決定著農村未來的發展前景。從以前的走出農村到現在的迴歸農村,足以證明農村依然有著強大的生機。做為農民的我們,應該把握好歷史機遇,引進創造性人才,開發農村資源,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建立美麗新農村而努力奮鬥。同時感謝黨和政府的支援。新中國的農村一定會在全世界有著耀眼的光芒!謝謝閱讀。

  • 4 # 愛心聯盟白浮服務站

    恭喜您,問對了,地處魯西南的一個小村莊名字叫周油坊便是我村。三百畝肥沃土地養育著二百村民,勤勞、善良、樸實的是我們。您有時間請來我們村,我們將以魯西南的羊肉湯招呼您!

  • 5 # 騎驢追貂嬋

    超過了,不到千人吧。無旅遊資源,只能種地,日子不是太好過。還記得村小學的鐵鐘,聽老輩講是抗日戰爭時留下的,炮彈殼加工而成的,現已斑駁不堪。可嘆時光匆匆過,回憶心中留。

  • 6 # 夏津小峰

    我一出生就在這個村子。現在我村子不算大。一共也就400多口人。因為是城裡的邊也算是城裡。交通發達,購物方便,也有學校,所以還不斷有人在這裡買房定居。

  • 7 # 陽曲老曹家

    我們村叫上陽寨村,位於太原市陽曲縣侯村鄉,村裡人口不足200人,真可以說是遙遠的小山村了。村子雖然小,而且都是梯田,周圍是山,地理環境比較惡劣,村裡並不富裕。但是在這樣的土地上,勤勞、質樸、善良、勇敢的村民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陽曲縣小米,龍眼葡萄,大紅沙果都是我們的特產,並且享有盛譽。我們始終堅信,勤勞的雙手一定能致富!

  • 8 # 鄉村大少

    我們這邊人喜歡跟風,村裡一家買房,後面就有很多買的,導致本來就很小的村子現在就剩下十幾戶都是老人,現在我們這邊在搞美好鄉村,修水泥路,再鋪磚到家門口,事是好事,對於還在這裡居住的,但是總感覺有點浪費,因為鄉鎮已經開始建設新農村了,附近好多村子都已經拆遷,未來我們這邊農村就會消失!農村可能以後真的沒有了!

  • 9 # 家住在半山腰

    我們村戶籍人口不足1000,常住人口不足500,屬於丘陵地帶,地處偏僻,山清水秀,物產較為豐富。近年,其他組很多村民已經搬遷到附近鎮上,不過,我們組的人大多數還住在這個半山腰,沒事呢,就閒話家常,打打麻將。

  • 10 # 不一樣的小視角

    我們老家是秦嶺山腳的一個小村子。原來村的叫法是“大隊”,我們的是第六“小隊”。現在大隊改叫村了,我們自然也就變成了第小六組。

    我是70年出生的,從記事起我們六組人口就不多,算上兄弟分戶,85年前後最多的時候全組也就33戶160餘人。

    我們是靠山根的村子,老人去世後都埋在半山上。由於村子人少,抬棺上山人手不夠,所以遇到喪事都是和鄰村五組合在一起。老人入土的前一天晚上,由組長領著孝子帶上酒去鄰村請人幫忙,也叫“送酒”。

    “送酒”其實也就是個形式,早早安排好的,五組的組長帶幾個人在他們村口等著,這裡孝子一到,磕幾個頭,組長把酒交給五組組長就返回了。第二天按照下葬的時辰他們早早就來幫忙了。不過他們只是單純幫忙,除了煙和茶,飯菜主人家是不用招待的。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變遷,老村子完全變樣了。改革開放初期舉全家之力翻新和新蓋的房子現在有一大半都空閒著。

    我是因為上學出來的,也是我們組那個時候唯一的大學生。那些沒有考上學的兒時夥伴或者做生意,或者外出打工。掙錢多少有區別,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基本都在縣城買了房子。

    我在縣城工作,和這些已經在縣城賣了房子的兒時夥伴卻也不常見。平時他們都各忙各的,只是在春節回老家時候才在一起聚聚。雖然他們大都在縣城賣了房子,但我們以及比我們長一代的農村父母並不在縣城居住。縣城的房子是給兒子一家賣的用的。

    經濟發展了,現在人們的思想和生活需求也提高了。兒子結婚基本的條件都是車可以沒有,但縣城要有房子。

    說到老家的人口,按戶籍算的話基本和幾十年前沒變,甚至還有增加,但是說到常住人口的話就很少了。原來大隊的學校早就沒有了,隨著老一輩去世,平時村裡就不到五十口人,都是些老人和重病重殘的幾戶貧困戶。清明的時候上個墳燒個紙就走了,只有在春節的時候還能熱鬧幾天。

    這些年一直提到“空心村”的問題,從我們老家的情況來看,還真的是這個樣子。不過怎麼說呢,有些人把“空心村”想的很悲觀,我卻覺得恰恰相反,走出農村脫離農業,這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越是發達的國家,農業人口的比重就越低。近些年國家對農村的投入不斷加大,連續十六年一號檔案都是三農,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等說明了農業的重要性,但並不是一定要把所以農民都集中到農村。

    “要讓農民成為一個讓人羨慕的職業”,農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變壓器附近會有聲音?是怎麼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