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諮詢師天生

    今年保經濟增長的又一個措施。

    要知道,中國的GDP拉動的主要動力包括了投資、消費和進出口。

    今年外部環境下行,進出口肯定要承壓的,再加上經濟形勢本來就不好,因此拉動投資是政/策主線。

    對投資來說,地方政府的基建是主力,但是這個主力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沒錢。所以以前比較多提到的地方融資平臺就是這個問題。

    現在既然要拉動經濟,那麼就是要鼓勵地方政府去基建,那這個錢怎麼給?打破財政支付模式是比較難的,擴大融資平臺又有風險和壓力,所以對於中央而言,關上了門,就要把窗戶開啟一點小縫隙。

    這就是釋放更多的地方債額度。

    所以,下階段應該可以關注基建板塊了。

  • 2 # 路人蟻

    1 央行不能再隨便放水,這也是兩會結束後提出的目標就是盤活市場資源和貨幣量,不搞大水漫灌的方式,只在適當的時候降準降息,維持下流動性

    可交易債券就是地方政府的集資方式,約定一定時期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可交易意味著可以到證券市場去交易轉化。實現二次流通。這是地方政府盤活資源,進行再投資的一種方式

    2 十年金融擴張:從2008年開始的4萬億,到後面百萬億資金流動性被釋放出來,鼓勵大家拿錢去投資,刺激內需,抵抗08年次貸危機帶來的各種影響,但是這筆錢大量進入了基建和地產領域,帶來的結果就是這十年各大城市的基礎設施都大量建設起來,房地產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形成了地產拉動經濟的模式,但是實體經濟流入的資金是很少的,再加上十年時間,各種同質化企業和產品的誕生,一方面過剩,一方面傳統制造業沒有實現升級改造。依賴地產拉動經濟的模式,帶來的結果就是政府,企業,個人都是負債前行。我們都在城市化的程序裡矇眼狂奔。

    3 地方債務和資源盤活:這十年已經放水了那麼多資金出來,等於是提前透支未來的購買力來解決眼前的危機,保持經濟增長,居民儲蓄被稀釋。大家都把錢投進了房地產,這也是老百姓為數不多可選擇的投資品種了。釋放出來的流動性都堆在了房地產。在繼續大放水的發錢肯定不行,央行只能偶爾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所以只能是盤活現有資源和市場的貨幣量。這樣既可以解決地方政府的負債問題,又可以把資金盤活起來,再投資創造,逐步去槓桿,去庫存,擺脫地產依賴。

    4 大家都知道2018是資本寒冬,創業公司集中倒閉一年,也是十年一次金融危機的2018年,但是沒有暴發金融危機,但是背後的問題卻是不容忽視的,這些年的金融擴張帶來的消費金融發展,結果就是大家一邊買買買,提前消費,透支未來,一邊各種金融公司,借貸平臺讓你貸貸貸款。很多年輕人都是四位數工資盤活6位數現金流。大家都負債前行的轉態下,一下收緊錢袋子是不行的,只能是細化到各個領域去盤活資源,盤活地方流動性。一步步擺脫困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固定資產折舊提多提少對企業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