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英語五步法

    這位仁兄提的問題絕對是小眾當中的小眾。頗有些志得意滿、一飛沖天的意思。

    英語的母語水平如何定義?前面有(大致)零到七歲的英語家庭和社會環境的浸泡,然後是上學以後小學六年中學三年高中三年的各科系統全面學習提升,到了18歲成人,英語母語水平基本構建完畢。

    無法統計的還有許多其他的資料。比如參加過多少聚會派對、看過多少場電影、看過多少部電視連續劇、參加過多少童子軍和其他校外活動……不一而足。

    在中文裡,一個非常簡單的、中國小學生都知道的詞彙“長方體”,在英語裡怎麼說?不是rectangle,那是長方形。而是cuboid(長方體、矩形體、立方體),與rectangle單詞毫無關係。怎麼看也看不出有任何“長+方+體”的痕跡和意思哈。且不說幾何圖形中、其他專業和數學中的眾多概念名詞。

    這就是所謂的“耳濡目染”。放到飛行員飛行經驗來統計,就是幾千或者上萬個飛行小時。放到母語構建就不是這個數量級了,因為人們在睡覺的時候耳朵也是不休息、不關閉的狀態。

    如果按18歲計, 乘以365天,再乘以16小時/天(假定睡眠8小時,已減掉)則得到:105,120小時母語培訓“飛行小時”。你以為這十萬多個小時“飛行小時”,是可以透過辛苦付出補回來的嗎?

    人的成長是與時俱進的。沒有一個時代是可以重複的。時過境遷,我們只能從電影和紀錄片裡暫時地回到過去。如果那個時代已經過去,那麼那個時代的許多幽默和笑話,你聽了都不會有任何感覺的。也就是說你不知道人們為什麼笑而你笑不出來。因為你聽不懂。除非你單獨學習了有關那個笑話的背景和知識。人是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的。

    即使在現代,當英美人士因為幽默和笑話捧腹大笑的時候,非母語人士都是表情木訥的,因為那個幽默和笑話的梗來自十幾20年前甚至更久,但是它仍然存在於人們的記憶之中。一旦場景、人物、語言指向明確,就能立時啟用。好了,就此打住。

    英語和其他語言一樣,就是一個工具。要求達到母語程度,是對自己的高要求。但是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同時也是沒有必要去追求的。語言使用的最高標準就是夠用。沒有一個語言在使用中是沒有損耗的。即使在母語使用的情況下也是如此。由於種種原因(噪音干擾、分心走神、焦慮疲憊、地方口音等)我們也會經常發生聽覺視覺的暫時空白和茫然。比如那個笑話那個梗,我們沒聽懂,又有什麼關係呢?無傷大雅。

    我的建議是如果有時間很充裕,不妨大量閱讀中國古代文學名篇名著,對於你的工作/英譯漢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祝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警校哪些專業不要求女生身高?有什麼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