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大王影視

    一是針對留守老年人生活、安全風險問題,意見提出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資訊臺賬與定期探訪制度,有條件的地區可建立留守老年人風險評估制度,對風險等級高的留守老年人及時進行干預,實施關愛救助。

    二是針對留守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問題,意見強調家庭成員尤其是子女要經常看望問候留守老年人,同時發揮村委會、為老服務組織、志願者等相關方面的綜合力量,探索開展專業社會工作服務,使留守老年人心理得到疏導、孤獨得到排解、精神得到慰藉。

    三是針對農村留守老年人失能、部分失能照護問題,意見進一步強調,加強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大農村養老機構和設施建設的力度,積極配合有關部門來推進農村地區的醫養結合實踐,為農村留守老年人在內的廣大農村老年人基本照護服務擴大供給

  • 2 # 老歌酒吧

    隨著城鎮化程序的不斷加快,中國的勞動力流動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2016年,中國流動人口數達2.45億,佔總人口的17.7%,其中農民工人口數量龐大,接近1.6億人。伴隨著農民工群體的產生,大量留守老人出現,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大約有5000萬左右的農村留守老人,農村留守老人的養老問題迫在眉睫。 一、農村留守老人的養老現狀與困境 1.經濟狀況較差,物質生活偏低 對每個家庭來說,經濟收入是生活的基本保障。留守老人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經濟水平低下。80%的留守家庭是因為經濟不景氣,子女才被迫外出打工。目前農村留守老人的收入狀況並不樂觀,經濟狀況普遍偏低。留守老人自我供養和子女的後代供養是老人經濟的主要來源,絕大多數老農民則需要依靠土地獲取微量的經濟收入。 因為年歲增加,老人自我供養能力逐漸減弱,外出子女會透過經濟供養的方式來彌補老人生活照料缺位。隨著子女生活壓力提高,孝意識的逐漸淡化以及兒女對於贍養老人之間的推諉、扯皮都一定程度上使子女將父母視為負擔,甚至逃避贍養義務。一些留守老人從子女處得到的經濟支援相對較少,老人只達到溫飽型的生活水平,甚至有一部分的留守老人生活無任何著落。 2.身體機能弱化,得不到有效照料 調查發現,80%的留守老人都患有各種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醫療費用也呈上漲趨勢。對老人來說,醫藥費是他們面臨的大問題。雖然中國有針對農村醫療推出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但仍然難以減少老人生病給家庭帶來的經濟壓力。“看不起病,吃不起藥”的情況在大多數留守老人家中依然存在。 所以老人一旦身體檢查出問題,高額的醫藥費將會給本來並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當老人生病時,為了不給子女帶來麻煩,都選擇“小病扛一扛,大病拖一拖”的心態。老人家中都會備常用藥,如果出現頭疼感冒的小病,老人就隨便吃點藥扛過去或去村衛生所就醫,除非患大病時,他們才會不得已把兒女叫回來去醫院就醫。 生病時能否得到子女的及時照料是留守老人最為關切的問題。子女由於經濟的壓力和時間的不足,除春節和特殊情況返鄉外,70%的子女幾乎不會特地回鄉照顧父母,這就導致留守老人生病時的子女缺位。在大量子女外出的情況下,留守老人生病或突發急病因無人照顧或無人知曉從而不能得到很好的看護與救治,甚至因時間耽誤過長而加重了病情的情況層出不窮。 3.負擔過重,從事農業勞作、存在隔代監護 在中國農村,“土地”是農民的根,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的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是農民的主要謀生手段。子女外出務工後,農業生產者由農村的中青年轉變成老年。由於對於土地的熱愛,沉重的農業勞動仍不會使老人放棄土地。子女外出後,留守老人的勞動負擔明顯加重。 在勞動參與率上,60~75歲且身體條件允許的留守老人,都會從事繁重的農業生產活動,從而形成一種“入花甲甚至古稀之年的老人非但不能安享晚年的天倫之樂,反而還不得不從事繁重的體力活”的現狀。隨著年齡的增長,農村的勞動參與率不斷下降,並且女性留守老人勞動參與率明顯低於男性留守老人。 由於城市高額的教育費用以及子女工作無暇照顧孩童,大多外出務工的子女會將孩子留給父母照管,撫養孩子的重擔就落在了老人的身上。由於撫養孫輩需要花費高額費用,所以在隔代監護的情況下,外出子女給予留守老人有限的經濟資助並未給老人生活帶來實質的改觀。相反,留守老人會主動承擔起“再撫養”的責任,加重老人的經濟負擔與壓力。 隔代教育對留守老人產生了不同的感受,一方面,由於年齡的差異,老人和孩子之間存有代溝,加之老人文化程度偏低,孩子會不服老人管教,留守老人時常會感覺力不從心,加重負擔。另一方面,孫輩的陪伴,可以使留守老人緩解孤獨感,獲得情感上的慰藉。 4.精神生活空虛,與兒女缺乏情感交流 作為特殊年齡段的留守老人,心智更偏向於小孩心態,情感更加弱化。他們渴望得到兒女的關心和呵護。聖人經常教導人們“父母在,君子不遠遊”,子女要經常陪伴在父母身邊,在父母膝下盡孝。由於與父母地理距離較遠、假期少、回家費用較高等客觀原因,子女與家庭的情感聯絡逐漸變少。 調查顯示,30%留守老人的兒女三四個月會回來一次,50%的兒女回家週期是一年,甚至有20%的子女數年返鄉一次。留守老人長期與子女不相見,和兒女情感慢慢淡化,出現老人家庭地位邊緣化。由於留守老人具體情況不同,個人感受也存在差異。60%的留守老人說子女外出後會偶爾感到孤獨,15%的老人表示會經常感到孤獨,10%的老人會一直感到孤單,只有5%的老人回答子女外出後心理不會感到變化和差異。 子女長期不在老人身邊,缺乏情感交流,於是老人產生了一種不安、孤獨的心理。雖然通訊設施的全面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老人與子女溝通的需要,但對於留守老人的精神慰藉只起到了望梅止渴的作用。打電話是留守老人與兒女聯絡的主要方式,日常的電話聯絡並沒有真正緩解留守老人對兒女的思念。 長期無法向兒女傾訴內心的苦悶,久而久之會給留守老人精神和心理上造成壓力,導致留守老人精神世界的極度空虛,從而留守老人就急需一個載體來承載老人的想法與心願。但又因為認識和判斷力的降低,留守老人很容易受到各種誘惑而盲目的選擇宗教信仰,甚至一部分留守老人因缺乏判斷力而加入邪教。加之配偶、親友的喪失,留守老人很容易情緒波動,產生精神緊張、失落、甚至產生抑鬱和厭世的心理。 5.生活照料缺失,家庭養老制被破壞 中國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子女是父母養老經濟供養和生活照料的主要承擔者,“養兒防老”“侍奉在側”的思想在華人心中根深蒂固。但隨著中國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子女外出務工逐漸打破了傳統的家庭養老制度,老人的居住方式趨向單身化、夫妻化。子女有限的經濟支援仍然不能滿足對老人生活照料的需要。留守老人年齡不斷增大,他們更加需要別人照顧。 隨著年齡的增大,留守老人自理能力逐漸減弱,生活質量也不斷下降。70歲以上的老人雖能進行日常起居的照料,但經常也會體力不支,在餐飲方面,老人只求吃飽不求吃好。家中的農活老人也根據身體狀況選擇是否進行勞作。對子女依賴程度較高、自理能力較差的八旬留守老人,他們雖能勉強照顧自己的一日三餐,但都非常困難,日常起居甚至陷入危機。生活的壓力以及社會的壓力,多數子女不得不背井離鄉去城市討生活,從而導致留守老人子女長期“缺位”,老人嚴重缺失子女日常的生活照料。 6.生活方式單一,農村基礎設施匱乏 文化娛樂活動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留守老人閒暇時期的活動也是充實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農村文化基礎設施都非常落後,娛樂場所相對於城市而言也非常匱乏,大部分農村沒有老年活動中心和文化活動中心。老人的空閒時間一般都比較單調,他們在完成農活之後,85%都以看電視、串門、聊天為主,生活方式極其單一,農民精神世界相當匱乏。老人表示,早年間政府有組織“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的活動,村民能在自家村中免費觀看戲劇。但近些年,地方政府對農村文化活動的組織力度逐漸減小,幾乎不在農村舉行文化活動。 古話講:“道路興,百業興”,現在仍有一些遠離城鎮的鄉村道路建設質量差,通達狀況不佳,無法解決老人出行難的問題。一些住在離城鎮較遠村落的老人他們經常也想去縣城看一看、逛一逛,但是由於交通不便,每年只能靜等兒女回來有機會帶他們去縣城,出行極其不便。 二、解決農村留守老人養老問題的對策 農村家庭迅速空巢化,兒女長期缺位,使老人的身心健康產生比較嚴重的負面影響。一個社會的“老年群體晚境淒涼,勢必嚴重影響勞動人口的積極性,不利於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如果留守老人的生存問題繼續發展下去,得不到及時解決,將會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因此,要高度重視農村留守老人問題,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應對。 1.發展農村經濟,吸引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迴流,讓農村留守老人“老有所養” 一是以發展農村經濟為基礎,改善家庭供養水平。農村經濟不發達,家庭負擔沉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居家養老功能的發揮。要使農村家庭養老恢復其應有功能,必須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讓贍養老人成為農村家庭自覺自願的行為,而不再是家庭的負擔。 二是吸引中青年骨幹“迴流”,築牢家庭養老的根基。鼓勵帶頭人興建鄉鎮企業、村集體企業,實現農民在家門口即可就業,以提高他們的家庭收入,同時盡到贍養照料老人的責任。政府還可以鼓勵有能力的農民自主創業,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一定支援。 2.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讓農村留守老人“老有所助” 與城市相比,農村基礎設施匱乏單一。多數的農村基礎設施並不完善,更無有針對性的老年活動中心,從而導致留守老人的生活方式單一,精神空虛。針對這一情況,政府應加大對農村的支援力度,健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老人健身設施和文化活動場所。擴大農村公共活動空間,為農村留守老人構建一個溝通交流和活動的平臺。 實行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讓留守老人利用空閒時間進行適當的鍛鍊,在增加留守老人生活樂趣的同時強身健體。在農村醫療方面,要完善醫療條件,加大對農村醫療衛生的資金投入,確保農村留守老人有醫可尋。為了預防重大疾病的發生率,定期對留守老人進行身體檢查,在農村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大程度的防止留守家庭因病返貧。 除此之外,政府還應該大力加強對農村道路的改善,建設覆蓋全部村落的農村道路,開通全方位的公交線路。加大對貧困山區地區的扶持力度,實行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讓山區的留守老人也享受到國家發展帶來的實惠,不斷改善留守老人的生活條件。興修公路,開通公交線路,為縣城和鄉村之間建立一條暢通無阻的大道,為留守老人提供出行保障。 點選下方圖片,獲取更多養老產業深度乾貨! 3.引進社會資本,增加農村養老機構數量,改善養老機構條件 引進社會資本注入農村養老體系,是改善農村養老環境的重要措施。社會資本提供養老服務在城市社群比較普遍,但在廣大農村,由於大部分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民營養老機構向農村延伸的不多。但是,在市場競爭的推動下,社會資本已經敏銳察覺出留守老人的生活需求,能夠提供不同的養老服務。 因此,各地區應根據老年人分佈情況,制定養老機構建設規劃,出臺各項優惠政策,如降低准入門檻、精簡審批環節、最佳化市場環境、加大政策扶持和財政補貼力度等,鼓勵公益性組織、慈善機構參與到農村養老服務中來。 4.加強鄉村文化建設,讓留守老人“老有所樂” 良好的農村文化環境會激發留守老人的熱情,豐富留守老人的精神食糧。因此,政府還要重視農村的文化建設,提高對鄉村文化的關注度,增加對鄉村文化的財政投入,促進農村文化的不斷髮展。各級政府要調撥資金,組織人員到各鄉鎮、農村舉辦老人喜聞樂見的文化下鄉活動,堅持“為農民服務”的文化理念,使留守老人不用出門就能欣賞到好看的電影、好聽的戲劇、看有用的書籍,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老人看戲難、看書難和看電影難的問題。 此外,政府還可以根據留守老人的需求,開展貼近農民生活實際、貼近農民生活的文化活動,組建開展形式多樣的老年文體活動隊。村委會可以定期將留守老人組織起來,學習打太極拳、下棋、唱戲等,透過開展各種文化娛樂活動,豐富留守老人日常生活,提高老人生活情趣,提供精神慰籍。 5.政府兜底,滿足孤寡、失獨、無收入及低收入老人的基本養老需求 政府兜底保障型養老服務,是解決農村老人養老問題的“網底”。由於農村家庭經濟實力參差不齊,農村孤寡、失獨、無收入及低收入老人,往往也是養老需求最迫切的老人,而這些人又難以承擔民營養老機構的費用。對於這類老年人,各地要根據其家庭條件、身體狀況等進行分類管理,給予不同標準的資金補貼;符合參保條件的,為其代繳最低標準養老保險費,實現符合參保條件的困難群眾養老保險費政府代繳全覆蓋;需要入住社會養老機構的,給予其一定的費用補貼。另外,政府還可以採取政策和財政扶持措施,鼓勵社會資本興建和整改、擴建養老機構,將一定比例的床位確定為公益性床位,為本地區低收入群體保留。 6.重塑孝文化,讓留守老人“老有所養” 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和核心,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生活方式的轉變,使得青年面臨各方面誘惑越來越多,青年人群傳統倫理道德觀逐漸衰弱。 現階段,家庭仍是中國老年人養老保障的基礎,所以國家應加強對青年人的孝道教育。多開展普法教育活動,推行教化,讓青年人逐漸意識到贍養老人的必要性。尊老、養老是每個公民應該盡的義務,政府要加強管理,切實維護和保障留守老人的合法權益。家庭是留守老人獲得精神慰藉的重要場所,子女對父母照顧、愛護,才能讓老人真實的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從而促進老人的身心愉悅,切實提高晚年生活質量。 三、農村留守老人養老的實踐模式 1.宅基地換養老模式 浙江省松陽縣梧桐口村老年公寓是松陽縣落實的第一個“宅基地換養老”的專案,依法、自願、有償是“宅基地換養老”政策落實的前提和保障。村民在將閒置宅基地置換後,獲得的物質補償用於醫保和養老金的繳納,剩餘的資金還可用來改善生活水平。收回的宅基地由村集體統一規劃建造老年公寓,為老人提供免費的養老場所。村民透過宅基地的置換,平均每戶能夠獲得3萬元的補償金。養老保險加上承包土地的收益,村民養老所需的經濟條件能夠得到較大改善。 此外,上海農村地區也積極探索利用閒置宅基地和農民住房建立養老設施,形成“農村就近照護模式”。比如,松江區葉榭鎮的“幸福老人村”,建設起與自然村統一風格的長者照護之家、老年人日間照護機構、助餐點,提供居家養老服務,解決農村老人就近養老問題。又比如,閔行區梅隴社群的吳介巷長者照護之家,由村裡統一租賃村民的空置房屋,改造成養老服務設施,滿足村民“養老在鄉村”的願望。這些探索都為農村養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讓農村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到更美好的晚年生活。 2.農村社群互助模式 河北省肥鄉縣建立的互助幸福院,政府財政撥款和村集體經濟是資金的主要來源,日常管理由村幹部負責,受村集體領導和監督。互助幸福院的建設主要由村集體改造閒置學校房屋為老人提供養老場所。老人免費入住互助幸福院,由院方為老人提供生活日常所需的物品和設施,運營費用和支出由村集體負責,老人們僅需自帶米麵油等食材。透過建設幸福互助院,老人的養老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農村社群互助文化也取得較快發展。 3.社會資本參與農村養老模式 寧夏石嘴山惠農區禮和鄉星火村積極吸引社會力量參與農村養老事業的建設,採取公建民營、民建公助等方式,探索建立了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城鄉社會養老體系。對於社會力量興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政府給予一定的稅費優惠,例如減免土地閒置費、房屋登記費等。 透過民建公助的模式,靈沙鄉勝利村對閒置學校房屋進行改造,建設養老所需的基礎設施,為老人養老提供完善的養老服務。石嘴山市爭取社會資本參與農村養老保障體系的建設,提高了社會資本在農村養老服務領域的資源配置效率。 4.養老合作社模式 養老合作社,必須是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在政府和集體的指導下,由有老人的家庭為了共同的利益(即以保障老人晚年生活幸福為己任)而組成,透過農民自己組織管理的一種新養老模式。 要保證老人晚年生活幸福,最基本的應從以下三方面提供服務:即對老年人提供經濟上的保障、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而且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從目前農村經濟發展來看,大多數農村基本能夠滿足老年人的經濟生活,而且老年人相對年輕人來說生活很簡樸,日常生活之外,其他開支很小。但是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就顯得很貧乏。現在農村大部分青壯年男子都外出打工,農村留下是“386199”(即婦女、兒童、老人)部隊,對於留守婦女來說,她們不僅要照顧家裡的孩子和老人,還要耕種土地,這無疑給她們增加了許多負擔。不堪重負的結果就是農村老人缺乏照料,老人想從家庭中享受天倫之樂好像也變成了一種奢侈。 養老合作社就是要具體解決這一問題。建立合作社首先必須有一定的資金支援,資金來源可以有三個主要渠道: 一是政府資助;二是農村集體經濟收入;三是參加養老合作社家庭交納入社費。其中更重要的是後兩個。農村集體經濟屬於本村村民所有,解決本村老人養老問題是其不可推卸的責任;參加合作社的家庭也必須按一定比例出資,合作社不是救濟站,受供養老人的家庭理應付出一定的成本。除了資金最重要的就是人,任何一個合作組織都離不開一箇中心人的協調。 在最初的嘗試過程中,可以請當地的村幹部作為帶頭人,一是便於宣傳工作,二是為了能夠起到帶動作用。隨著養老合作社的逐漸完善,可以慢慢地過渡到由社員家庭選舉本村有一定能力的人擔任或聘用外來人擔任。 5.“鄉村老年食堂”模式 以村委會為依託,“鄉村老年食堂”和村衛生室為基礎,從而形成老年娛樂和互助幫扶的場景模式。首先是大家可以有個集體活動的場所,吃喝玩樂都解決了,關鍵是對於老人有人照應,比如某位老人天天來的今天突然沒有來,大家就可以立刻去聯絡他和他的家人,再是平時傷風感冒出現意外可以很快得以醫治照料。如此一來不僅僅解決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現實生活問題,更是讓在外年輕人安安心心地打工做事免除後顧之憂。 “鄉村老年食堂”的建設資金可以採取以下幾種形式:1政府出資小部分;2村集體有企業等收入的出資一部分;3村民個人出資;4由村組募集。 關於個人出資部分可以採取以下兩種方式1:按照18歲至60歲的人每人每年出多少;2按照家裡的老人每人每年有幾位出幾位的錢。 這些總的可以採取積分制,1你繳多少錢積多少分,積分可以用於自己和自己的老人60歲後免費得到“老年食堂”和社群其他的相應服務(比如保姆式照料)。2積分也可以由自己在村社群無償服務的時間累計(如一個小時按多少分計算),這條是鼓勵年輕人和有行動能力的人積極參與村社群服務。 關於資金管理問題,根據鄉鎮的實際情況可以委託第三方託管和會計事務所單獨核算。加快建設“鄉村老年食堂”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也是一項有著巨大社會效益的民生工程,各級政府及各職能部門應該高度重視,努力做到規劃先行、政策支援、出資到位,進行政策整合和資源整合,提升參與積極性,擴大“鄉村老年食堂”覆蓋面。 6.農村敬老院與幸福院“託養寄養”模式 以成都市為例,為了避免國有資產閒置,成都市大邑等縣在優先滿足當地“五保”、“三無”老人集中供養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農村敬老院對農村“留守老人”開展“託養寄養”服務,解決了困難老人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為滿足身體健康的“留守老人”短期託養需求,成都市以村集體為實施主體,利用閒置資產改(擴)建成農村互助幸福院,無償為農村空巢、留守、獨居等健康老人提供短期託養支援,為外出經商打工的家庭解除了後顧之憂。 7.“志願服務”、“鄰里互助”的居家養老模式 成都市各區(市)縣積極探索居家養老模式,如金堂縣在土橋鎮朝陽社群試行“留守老人”“院落代管制”,將一個院落區域內的“留守老人”交由1名或多名志願者進行“代管”,由村(社群)給予志願者一定的電話費補助,志願者負責定期看望老人、幫助解決生活困難、與老人子女交流老人情況,緩解老人獨居在家的孤獨感。在更偏遠的農村,則按照相鄰就近的原則,探索開展“親幫親、鄰幫鄰”活動,由“留守老人”的親友、鄰居或村(社群)幹部做為“留守老人”的幫扶人,定期到老人家中瞭解情況,幫助採購就醫,滿足老人“故土難離”的思想和“生活有靠”的需求。

  • 3 # tan漂泊在外

    留守老人在家,因為自己子女到社會上奮鬥,這是生活追求,在外子女多聯絡在家老人,現在通訊工具很多,也先進,平時和父母多影片方面,所以隨時可以掌握在老人生活情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造一艘航母需要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