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醫觀察

    小兒腹瀉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及大便形狀有改變(如稀便、水樣便、黏液便或膿血便)為特點的兒童常見病,尤其6個月至2歲嬰幼兒的發病率較高。

    中醫認為小兒脾常不足,易因乳食不節或不潔,或感受風寒、暑溼等外邪損傷脾胃,或因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失養,久病不愈等致脾胃虛弱或脾腎陽虛。脾胃運化失職,不能腐熟水谷,水反為溼,谷反為滯,水谷不分,合汙並下而成洩瀉。

    小兒洩瀉又稱消化不良,是脾胃功能失調而致的一種消化道疾病。本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生,而以夏秋季節較為多見。臨床以大便次數增多,便質稀薄或呈水樣,或兼有未消化的乳食殘渣及證液為特徵。如不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遷延日就,可影響小兒營養、生長和發育。若病情嚴重,可導致氣液耗損,陰竭陽脫的危症。

    病因病理

    洩瀉之本在於脾胃,胃為水穀之海,主受納,腐熟水谷,喜潤惡溼,以降為和;脾為生化之源,主運化水谷精微,喜燥惡溼,以升為順。脾胃納運,升降功能協調,則消化吸收,傳送正常,精微可以化生為氣血,營養全身,糟粕能正常排洩。由於小兒脾胃發育尚未完善,消化機能較弱,故無論外感六淫,或內傷乳食,均可使脾胃納運升降功能失調而洩瀉。

    1、外感寒溼暑熱之邪

    夏秋季節暑多兼溼,溼熱困脾則受納運化無權,升降失司,清濁不分而致洩瀉。感受風寒,邪客中宮,陽氣受遏,運化失常而致洩瀉。

    2、內傷乳食

    由於餵養不當,飢飽無都或飲食不潔,或突然改變飲食習慣,或過食油膩、生冷的食物,導致脾謂損傷,運化失司,不能腐熟水谷,以致食積脘腹,濁氣壅積腸間,阻遏氣機,而產生腹脹,腹痛欲瀉。

    3、脾胃虛弱

    小兒臟腑嬌嫩,脾常不足,且小兒生機蓬勃,發育迅速,所需水谷精微供養相對較成人為多,脾胃負擔較重,易於受損,致使脾胃睏倦,脾陽不振,運化失常則水反為溼,谷反為滯,水溼滯留,形成洩瀉。若脾胃虛弱損及腎陽引起洩瀉時,則稱為脾腎陽虛瀉。

    臨床表現

    1、寒溼瀉

    大便稀薄多沫,色淡,無臭味或臭味較輕,腹痛腸鳴,或伴有發熱,鼻塞,流涕,輕度咳嗽,厭食,口不渴,苔白膩,面色淡白,脈濡,指紋色紅。

    2、傷乳食瀉

    大便量多,酸臭如敗卵,汗有未消化殘渣,腹脹滿,瀉前哭鬧不安,似有腹痛,瀉後痛減,矢氣。常伴有噁心嘔吐,口噯酸氣,納呆不思乳四,苔厚或垢膩,脈滑。

    3、溼熱瀉

    腹痛即瀉,急迫暴注,黃褐熱臭,身有微熱,口渴,尿少色黃,苔黃膩,脈滑數,指紋色紫。重症患兒則出現暴瀉黃色濁水,日瀉一二十次不等,壯熱煩渴,神萎,眼眶下陷舌絳苔幹,脈細數。或出現氣急,汗多,脈細欲絕等危症。

    4、脾虛瀉

    久瀉不愈,時作時止,大便稀薄,夾有乳塊或食物殘渣,或每於食後即瀉,日瀉數次之十餘次;食慾不振,精神疲睏,面黃,舌淡,苔薄膩,脈沉無力。

    5、脾腎陽虛瀉

    久瀉不愈,大便水樣,次數頻多,四肢厥冷,精神萎靡,面色光白,舌淡苔薄,脈軟無力。甚至出現瀉下不止、完谷不化,脈微欲絕,神昏不清等津竭陽脫之危症。

    1、溫溼瀉

    治則 溫中散寒,化溼止瀉。

    處方 補脾經,推三關,補大腸,揉外勞,揉臍,上推七節骨,揉龜尾,按揉足三里。

    方義 推三關,揉外勞宮,溫陽散寒,配補脾經,能健脾化溼,溫中散寒。補大腸、推上七節骨,揉龜尾,溫中止瀉。

    腹痛,腸鳴重者,加揉一窩風,拿肚角;體虛加捏脊、驚煩不安,加清肝經,掐揉五指節。

    2、溼熱瀉

    治則 清熱利溼,調中止瀉。

    處方 清脾胃,清大腸,清小腸,退六腑,揉天樞,揉龜尾。

    方義 清胃經,亦清中焦溼熱,清大腸,揉天樞,清利腸腑溼熱積滯;退六腑,能清熱化溼,配揉龜尾,以利腸止瀉。

    3、傷食瀉

    治則 消食導滯,和中助運。

    處方 補脾經,清大腸,揉板門,運內八卦,揉中脘,摩腹,揉天樞,揉龜尾。

    方義 補脾經,揉中脘,揉板門,摩腹,健脾和胃行氣消食。清大腸,揉天樞,疏調腸腑積滯,配揉龜尾,以利腸止瀉。

    4、脾虛瀉

    治則 健脾益氣,溫陽止瀉。

    處方 補脾經,補大腸,推三關,摩腹,揉臍、上推七節骨,揉龜尾,捏脊。

    方義 補脾經,補大腸,健脾益氣,固腸實便;推三關,摩腹,推上七節骨,揉龜尾,以溫中回陽,健脾止瀉。

    5、脾腎陽虛瀉

    治則 溫搐脾腎,回陽固澀。

    處方 上方加補腎經,按揉百會以助陽化氣固澀。

    中國小兒推拿網,小兒推拿行業平臺。敬請關注!

  • 2 # 醫聯媒體

    中醫上針對腹瀉肚鳴的推拿,一般來說對於六週歲以內的小孩子效果比較明顯。但是一些嚴重的腹瀉肚鳴的小孩子可以用食藥還有推拿兩者互相促進加快恢復。

    推拿治療小孩子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前提是要對小孩子的症狀進行細緻的分析。一般來說穴位有大腸、小腸還有肚臍和腹部,這四個穴位一般以手掌貼近面板做圓周運動為主,多次迴圈往復,有利於小孩子腹瀉的緩和。還有龜尾和七節骨,需要進行穴位的推拿。這些簡單的推拿就足以解決小孩子的腹瀉肚鳴了,但要揉,推到位,才能發揮較好的效果。

    嚴重的小孩子腹瀉肚鳴,就要對其更加細膩的症狀進行分析,對以上的綜合推拿做加法。如果小孩子在腹瀉肚鳴的同時還伴隨著腹痛的話,那就應該在按揉小孩子的天樞穴位,有利於小孩子的減緩腹痛脹痛,讓小孩子的消化能力恢復正常。如果小孩子有嘔吐,還有食慾不振的現象,就可以考慮一下對中樞穴進行揉按,能夠對小孩子的大腸進行梳理,減少腹瀉還伴有的積食。

    推拿只能對小孩子的腹瀉肚鳴起到一定程度的緩和作用,如果小孩子腹瀉症狀嚴重的話,還是不建議家長採用推拿治療的,最好就得去醫院檢查清楚病因,採取對症下藥才是。而且在進行推拿的時候一定要先向中醫師好好學習穴位的位置分佈,人體穴位四百來個,小孩子的穴位還是比較敏感的,進行推拿要謹慎才是。

    指導專家:黃劍,副主任醫師,義烏市中醫醫院兒科。

    從事兒科臨床工作近20年,擅長新生兒黃疸、小兒常見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一些句子形容生氣,開心,失望,傷心後悔,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