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191798253680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不是說看不懂,只是每個人理解上有偏差,解析的角度不一樣,因此,欣賞到的美不盡相同,從這首詞聯想到、感悟到的情境、道理也不同罷了。不過,《錦瑟》只有五十六個字,卻引起了古今中外詩界學人的不竭探索。明朝的王士禎讀《錦瑟》後嘆曰:“一篇錦瑟難人解”,它到底說的是什麼?抒發了什麼感情,千百年來,眾說紛紜。比如胡應麟、錢良擇、朱彝尊、紀昀,支援“悼亡說”。一說是睹物思人,悼念瑟的主人;二說是悼念亡妻王氏,但這個論點被駁倒了。而蘇軾、王士禎、黃朝英、邵博、馮班主張“詠瑟”,說它是瑟曲、瑟音、瑟理。但是胡震亨說:“以錦瑟為真瑟者痴。”後來基本上不再有人主張詠瑟說。葉矯然、徐德泓、徐夔則主張“自傷說”,說是李商隱自傷遲暮之感,悔其少年場中,風流搖盪,到今始知其有情皆幻、有色皆空也。胡震亨、陸時雍、吳汝綸、岑仲勉,主張的是“寄託”說。認為李商隱有託而詠,情有所屬,託之錦瑟,總屬影借。還有錢鍾書、姜炳璋、宋翔鳳、程湘衡、汪師韓、周振甫主張“自況自序說”,認為李商隱是以瑟自況,自道平生,自評其詩,故為全集之冠。你看,以上這麼多專家學者,包括大文人,給出了不盡相同的說法,到底該信哪個?因此,要我來回答,《錦瑟》這首詩,就不該拘泥於某個固定的說法,它是李商隱的意識流詩歌,正因為這個特性,所以有人將它視為現代詩歌的鼻祖。很多人有沒有想過,既然大家對這首詩的觀點都不同,卻又都覺得其寫得好,感受到它的美,是因為什麼?那肯定是這首詩歌,有一種可以被世人普遍認識到的——共性美。那些古代的文人,之所以對這首詩各執己見,就在於被傳統的眼光所束縛,用傳統的詩詞理論去解析它,自然落入窠臼。什麼詩言志、言情,抒發身世感慨,感傷人生遲暮和人生迷惘,我們不管它到底寫的是什麼,是悼亡還是自傷,這都不要緊,都不影響我們去欣賞它,這種共性美,才是它的關鍵。相反,如果我們非要考證出,這首詩,就是悼亡,或者寄託,給它一個框架,束縛住,那反而影響對它的美的感受。因為《錦瑟》不是杜甫的《三吏三別》,也不是傳統的“詩言志”詩歌。有人可能要問,那這種“共性美”到底是什麼呢?其實詩中已經給出答案了啊,“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無論是悼亡還是自傷,亦或是其他寄託,都涵蓋在“人生如夢”這個人類永恆的主題之中,這首詩,就是抒發了對人生和愛戀的追思。錦瑟為何是五十弦?人為何是這個壽命?錦瑟無端五十弦,而卻演奏出各種樂曲。人無端活到五十來歲,其命運就在於生平經歷。過去的那些往事儘管在當時已使他感到虛無縹緲,悵惘若失,但此時回憶起來仍是值得懷念的。錦瑟的這種“人生如夢”的共性美,是李商隱晚年回望平生的心靈感悟,是對一生的回顧。當它感悟到過去的歲月猶如錦瑟排列延伸的弦一樣,他悟得這些全如夢。他的愛戀和痛苦,他的希望和失望,像錦瑟上彈出的樂曲一樣消散了,唯有瑟弦一一留在那兒。所以,他為什麼會用“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這種充滿朦朧的意象?司空圖《與極浦書》:“戴容州雲:謂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所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豈容易可譚哉?正是用這種縹緲虛幻、朦朧唯美的意象,才能深刻的抒發出這種“人生如夢”的共性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明律》在手工業方面有什麼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