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陽東850
-
2 # 飛180734347
努力學習,加強業務,統一採購後,300萬可能確實人太多了,但是剩下來的去統一配送的藥商可能可以拿到那300萬人的收入。那收入不知道翻多少番啊。
-
3 # 生活包含萬物
個人覺得作為銷售行業裡面的需要醫學知識比較多的醫藥銷售行業面臨的問題應該不會很大。因為能做長的人都是有比較好的學習能力的,再去嘗試其他行業的銷售我覺得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個人學醫出身,深感學醫的痛苦。醫藥銷售人員既要把自己銷售產品搞懂,還要在溝通交流研習比較深,最後才能達到目的。因此覺得這不是太大的問題。
-
4 # iwanxu88
什麼是醫藥代表?直接說是從中獲暴利的中間商,沒有他們到病人手中的藥價只有十分之一,那九成的藥價給中間商,所謂醫藥代表賺去了。
-
5 # 陳恭5
"要發財,搞藥材"。前些年由於醫藥行業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醫院也不自主地步入市場化,導致全國各地湧現出二百多萬的醫藥代表新興的經濟群體,這對解決當時部份企業下崗人員再就業,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
應當看到:在國內將近4000家醫藥企業中,多數只專注於生產,有80%以上的藥廠不具備銷售能力的。 在當初市場上湧現出諸多醫藥代表中,多數沒有市場營銷的專業知識,相當多的醫藥代表不得不依靠與某些人的關係,藉助與醫院或醫生"公關“,培養建立所謂的客戸"感情",甚至用現金返回的促銷手段,完成藥品推銷任務贏得個人生存的空間……
難而這種靠送禮或回扣手段搞營銷的模式,與當前醫療反腐的態勢是格格不入的,它不僅敗壞行業風氣,也毀了不少院長與醫生的社會形象。
醫療服務關乎民生,關乎人的生命和健康,絕不能當單純的生意來做,更不能靠回扣實現低價藥高價轉價病人的盈利目的,這是全行業都務必堅守的原則。
寄望各級政府能結合當地轉崗再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有針對性地把當地醫藥代表組織起來,依據個人的意願、專業專長、職業興趣實施分類輔導,再陸續充實到物流、養老、康復、護理、家庭保健等大健康產業中,服務社會,展現作為。
-
6 # 夢裡看阿里
醫療改革唯一的出路就是出臺國家醫療費定額,將醫院,醫生,藥品,護理,手術,器械,裝置,檢查,化驗,病種,病因,慢病,罕見病,內外婦兒,心腦血管等出臺國家醫療費定額,價格有價格主管部門根據行情變化調整,所有住院費結算都由審計結算,參照國家對建築工程行業定價,結算的管理方式非常科學。為國家,患者醫療費把關,防止醫院亂收費。只有做到這點醫保改革才能成功。
-
7 # 邢臺吳良材眼鏡老賀
非常感謝官方平臺邀約回答!醫藥代表,就是駐紮在醫院裡負責推銷自己所代表廠家品種的人員!聯絡物件是臨床用藥醫生、藥劑科主任、科主任等,作用就把自己所代表的藥品在醫院用起來!所用手段,天下人都知道:“您懂的”! 這裡想要談談,為啥廠家藥品已經省投標已經中標,已經被醫院勾標進了醫院,為啥還需要醫藥代表進駐醫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一個藥品進了醫院,尤其是新藥特藥,臨床醫生一般都不瞭解這個藥品使用特性,需要專業的人士跟臨床醫生做交流,如果沒人做這個工作,就是這個藥療效顯著,效能非常優越,,也在醫院用不起來,醫藥代表成了廠家聯絡臨床醫生的紐帶,對於廠家非常必要! 4+7帶量進醫院銷售,應該是解決面前問題的一次頂層設計:廠家降價(擠掉藥價因醫藥代表原因虛高部分),帶量進院(廠家最核心需求),這些設計關乎廠家利益(上量)、關乎國家(醫保費用下降)、關乎患者(藥價下降)等各方面利益。結果如果,將拭目以待! 最後我的建議:藥品進醫院的貨款,已經在醫院用完的款項,必須全款60天內全部回到廠家賬上(現在醫院拖欠醫藥公司貨款,醫藥公司拖欠廠家貨款非常嚴重,醫院成了拖欠廠家貨款的總源頭),應引起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為盼!
-
8 # 周廣容zgr
要我說,醫藥代表不僅是多餘的,而且是製造藥品價格虛高、擾亂醫藥行業秩序、助長醫患關係緊張的源頭!
但是又不得不說,醫藥代表的出現,並不是他們的錯!而是社會利益最大化價值取向和職業道德失衡所致。他們也是能說會道、善於察言觀色、精於營銷戰術、甘於委屈求全的能人。希望他們儘快放棄醫藥代表這份不光彩的職業,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營銷技能轉行運用到更需要的行業上去!多做利國、利民、利己的人和事。
回覆列表
造成醫療費用虛高的主要原因,一是過度診療,再者是藥品價格居高不下,給患者增加負擔。醫藥代表是特殊時期的產物,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入,可以結束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