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空24122811
-
2 # 拉拉酋長
如果是三年內到達的小行星的話,這也就意味著科學家們對這一顆小行星的軌道相當地瞭解,所以,相關的應對措施應該是一早就擺放在各國的領導人的床頭上了,因此大家都可以安安心心地睡個好覺,假如這是事關全人類的安危存亡的話,全人類的聯手都無法解決危機的話,那我們就算是擔心也是白搭的。
但是,如果是人類所能夠應對的話,設想中的應對措施大體上如下:
1、發射火箭將該小行星推離原軌道;2、在該小行星所要經過的軌道上設定障礙,改變小行星的執行軌道;3、在小行星距離地球一定距離的位置上直接炸燬小行星;4、由於小行星的結構大多較為稀疏,所以發射裝置直接登陸敲散掉…
其實,辦法不是沒有,就是看人們能否將之付諸行動,能夠及時發現的小行星都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一些到了近地軌道上的大顆小行星,人們連反應都來不及,就直接掉線了…
-
3 # 小黃蜂44596394
三個途徑解決:一導彈擊毀,分散成無危害的小片;二編制一張巨網,捕捉回收;三發射一個等量碰撞推力球,產生碰撞,改變其執行軌跡,離開地球。
-
4 # 開山索路——hhc
舉全球力量有兩種措施:其一是採取多數大型宇宙飛船接近小行星,將小行星向火星軌道方向推送,使其與火星相撞,這就是讓火星產生一段核冬現象,以此讓火星降溫直至造成有大量凝結水而誕生生物,由此火星逐漸形成地球人的備用星球;其二利用全球核武器將小行星炸碎,使其在空中分解。
-
5 #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我覺得從太空攔截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看一下現在人類向太空運輸貨物的潛力:2017年全世界一共發射了90枚火箭,其中包括美國29次、俄羅斯20次、中國18次、歐洲航天局9次、日本7次、印度5次、烏克蘭、紐西蘭各1次。
這些火箭中有運載能力比較高的,比如說SpaceX的重型獵鷹火箭,近地軌道載荷可以達到驚人的63噸(下面這幅圖就是),但是大部分有效載荷都沒有這麼高,比如說中國的長三乙火箭,近地軌道載荷就是11噸左右。
所以說簡單估計一下,大概2017年人類能夠往太空發射的近地軌道載荷大概在900噸-1000噸左右——這是按照平均每一枚火箭10噸的近地軌道載荷的能力計算的。
但是這是在和平時期,航天基本上賺不到什麼錢,所以發射頻率不高。事實上人類的潛力遠遠不止如此。在人類歷史上的航天巔峰時代,蘇聯最多的一年發射了110枚火箭,美國發射了不到80枚。所以說一旦到了緊急狀況下,人類的航天活動可以達到現在的很多倍。我們就假設是五倍吧,也就是說以現在人類的實力,可以在一年的時間內發射超過5000噸的近地軌道載荷。如果刨去扯皮、準備、提高產能的時間,那麼人類可能只有兩年不到的時間向太空發射衛星,那麼人類最終會向太空發射超過10000噸的近地軌道載荷。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肯定不能把攔截位置放在近地軌道上,所以我們把這個載荷再除以二,也就是5000噸,這就相當於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有效載荷了——相當於人類可以在月球軌道這個位置攔截這顆小行星。
這5000噸的有效載荷中,可能會有超過1000噸的控制系統、保障系統,剩下的4000噸就是純純的武器。那麼這些武器一定就是核武器了——現在的微型核武器的效率非常高,按照推測,大概可以達到2500噸TNT當量/千克的密度,所以這4000噸核武器大概就是100億噸TNT當量,相當於200枚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核武器——沙皇氫彈。
但是這4000噸的核彈肯定不是一股腦一次性放到小行星上引爆,可以有很多的策略,比如說可以按照先發射小核彈鑽洞、後發射大核彈引爆的方式。下面這幅圖就是核彈在地表爆炸時產生的彈坑,會有百十米深。所以說按照這樣的速度,幾百枚核彈下去,小行星即便半徑有20公里(造成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直徑是10公里左右),也足夠被炸穿、甚至於有很大可能會被炸成好幾段。
並且在人類對隕石的狂轟亂炸之中,隕石的速度也會發生改變,而這樣的軌道微小改變也足夠地球逃過一劫了。最後,地球低地軌道上的核彈就可以出擊,把有威脅的碎片給炸到不能造成大規模的災難就可以了。
不過這個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人類到底能不能夠拋棄成見、齊心協力合作,如果總是再扯皮,那估計就真的涼了。 -
6 # DrChi
用多個核彈級導彈對小行星進行定向攔截即可,哪怕不足以達到摧毀的效果,至少可以讓它偏離撞擊地球的軌道,從而化解威脅。
-
7 # 先生242470081
幾乎沒有辦法。所謂的攔截命中的可能性幾乎等於零。如果距離很近,打不打有什麼區別嗎?如果很遠用什麼打?大海撈針一樣,得多少火箭啊?
-
8 # Ss木瑪
好了好了,我來給你解答吧。其實如果現在地球可以預測三年後必定有一場大的浩劫,被一顆小行星撞擊,那地球非常危險了,因為這可是小行星,不是隕石,你要知道地球也是一顆行星,行星在國際定義上直徑最起碼得800公里以上,那可比隕石大多了,這種星體高速接近地球,如果與地球發生碰撞,自然足以給地球帶來毀滅打擊。目前情況來講,如果地球遇到這種危險,在面對全人類的生死關鍵時刻,那時候所有的大國會拋棄彼此恩怨和暫時的矛盾,各國的首腦和科學家會一起坐下來研究可行對策,類似《2012》那場電影,全世界團結起來那是必然的,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幾年內研究出解決方案並且生產出所有的必要裝置,當然這一切都是假設。其實實際上,要研究出一個改變一顆行星軌跡的方案是非常難的,如果要把它擊碎在現有科技條件下也是非常難的。以前總說如果爆發了核大戰地球會是怎樣的,如果爆發核大戰,最終最差的結果應該就是地球上的生物滅絕,環境氣候得到了非常惡性變化,但是對地球這個星體本身的影響不會特別大,當然在面對一顆小行星的時候,在集中了相當大當量的核攻擊下,那麼這顆小行星是可能被改變執行軌跡或者擊碎行星。其實說個最穩妥的辦法,擊碎或者改變行星執行軌跡都是非常難的事情,但是有一種方案但是比較可行的,我們先說題主問題,小行星未來三年後撞擊地球,那首先確定這個結論那必然是分析出3年後地球執行軌道與小行星的執行軌道會在某個點上碰撞到一起,那我們就用最大能量去延遲小行星的執行速度,按照地球公轉速度接近30公里每秒來算,只需要爭取到幾十秒的時間,地球便可與小行星相錯,這種辦法來講目前對於地球現有技術和能量儲備來講,面對一顆小行星應該還是可以實現的。
-
9 # 小螞蟻的奇妙世界
評論幾乎所有的應對辦法都是在想怎麼攔截,我承認在理論上和現有技術上我們有可能做到攔截一顆飛向地球的小行星,姑且不討論能攔截多大。但是這個攔截成功率在未來的三年內兼職太低了。我覺得我們全人類與其把大量物資用到攔截上,不如用到建立地下避難場所,還是比較現實的
-
10 # 駭137048626
我覺得看是多大把,如果有幾十公里,我覺得還是該吃吃該喝喝,死的時候沒有遺憾,如果只有幾公里我覺得可以發射一大批熱核武器把他炸的偏離軌道或者直接炸成小塊的降低殺傷性直接被大氣層消化
-
11 # 常青久
如果達到小行星級別的星體向地球飛來的話,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擔心和害怕了,因為這樣大的星體會因為他的體積大,如同一條船是不會沉入海里的原理一樣是不可能撞向地球的!
-
12 # aging74755260
倒是東鄰的手法比較接近一些。發射一個太陽能帆驅動的三D印表機,進入同樣軌道,進而改變成繞地執行,就地取材,構築飛船外殼和受力元件。
回覆列表
首先要看小行星有多大 要是月亮那麼大 甚至更大 基本上就沒戲了 如果是體積比較小的可以用大載荷火箭運送超大當量的鑽地核彈頭對小行星進行高速衝撞並在一定深度的地方爆炸 假設能在撞擊地球前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完成多輪的轟炸 化解這場浩劫的可能性會非常大 因為小行星是依靠慣性移動的 地球也是高速移動的 假設這兩個高速移動的物體會在未來相撞 只要對質量較小的一方進行減速 只要有足夠強的減速手段和足夠多的時間就可以躲開這次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