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芋頭1433

    劉備的仁義就好比當下我們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的厚黑學,表面文章有,真正正義也有,違法行為沒有,代表的是正義。而曹操好比黑社會,對好的手下很好,對反對他的和可能威脅到他的則殺掉!

  • 2 # 乄敢問路在何方

    一 、仁義行為使他獲得一定的政治利益。

      劉備以仁義待人,使其部下以死相隨,忠貞不渝。最典型的是徐州兵敗,兄弟失散,關雲長被迫降曹,可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拒受曹操的重金美女及高官厚祿,最終還是過關斬將、千里尋兄。趙雲慕劉備仁義棄公孫而投劉,在長坂坡於百萬曹兵的包圍中為救幼主拼死突圍。諸葛亮為報答三顧之恩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他一些將士也為其出生入死而在所不辭。

      因他仁義出名,陶恭祖三讓徐州,陳登父子及荊州伊籍在他危難之時解救他。徐庶、龐統等智慧之士投奔歸附他。兩川名士張松向他獻出西川地圖。因他德行仁義確實收到一定的政治利益。

    二、仁義思想妨害了他政治目標的實現。

      劉備的政治主張是掃滅群雄,剷除奸邪,匡扶漢室,欲伸大義

    於天下。為實現這一政治目標,他聚眾圍剿黃巾軍,為剷除國賊他參加袁紹的討董盟軍,他接受衣帶詔,參加剪除曹操的密謀。他用韜諱計逃出曹操的控制而奔走南北,說袁紹勸劉表出兵夾擊曹操。這些都是實現他政治目標的步步行動。但他沒有成功。原因除了袁紹、劉表等皆是庸碌之才沒有深謀遠略;更重要的是劉備自己勢單力孤,沒有雄厚的實力。

      劉備為什麼沒有形成自己的勢力?原因他出身低微、缺乏資歷,沒有基礎。更主要的是他開始時不注重人才的收攏。自以為施行仁義便可以取天下了。其實不然。曹操卻不同,曹操一起事便召集天下賢士,在戰爭中不斷召降文臣武將。如程昱、荀攸、郭嘉、許攸、賈詡等一群謀士;李典、徐晃、張遼、張頜等眾武將。而劉備當時不過關張,知兵善戰者實無一人。正如司馬德操所言:關張雖萬人敵,但缺乏使用他們的人,孫乾、糜竺、糜芳等一介書生不是經天緯地之才。劉備只有遇到諸葛亮時,才是他一生事業的轉折點。另一方面劉備沒有建立穩固的根據地。當時曹操據有中原,袁紹佔有河北,袁術淮南稱帝,而他寄人籬下。虛偽的仁義害了他自己。寄居劉表後,表有託孤誠意,劉備怕說弟奪兄業,有害仁義而拒受。劉表死後,蔡氏協表幼子降曹,趁此機會,荊州垂手可得,劉備又怕說欺孀妻弱子而再次放棄機會,致使失新野,敗當陽,走江陵,奔夏口,惶惶如喪家之犬。雖赤壁一戰,借東吳勢力據有荊襄,但付出的代價也太大。因為荊襄十郡東吳視為已有,劉氏暫住,荊州又稱為孫劉爭奪的焦點。倘使劉備放下仁義假面具,早得荊州,曹操也未必敢大舉南下。戰後孫權也未必圖謀荊襄。

      奪取西川造成鼎足之勢,即是孔明隆中對策,也是劉備實現政治目標的根本意圖,然而既想奪取西川,又不忍兄弟相殘,壞了名節,羞羞答答懷抱琵琶半遮面,企圖一舉兩得而不可能。最終還是兄弟反目成仇,刀兵相見。又害了川中名士張松。如果採納龐統的上策果斷行事,那麼取西川易如反掌;如果龐統不死,取川后率師北伐,孔明率荊州軍北向宛洛,那麼中原可得漢室可興矣。劉備為全名節,堅持虛偽的仁義,害了自己,使其政治理想難以實現,又害得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致使蜀漢兵困民乏,勞師費力,終於難免滅亡。

    關羽死後,劉備不顧國家大業,放棄聯吳抗曹的方針為兄弟私行俠義而舉傾國之兵,孤注一擲,大舉吞吳為關羽報仇。孫權以還荊州為代價修復就好,但劉備執迷不悟,一意孤行,最後陸遜一把火燒蜀軍連營七百里。蜀軍大傷元氣,劉備白帝託孤

    孤,從此再沒有統一中國的力量,這不是一場大悲劇嗎?

      三、劉備的仁義道德是虛偽的騙術

      “劉備何如人也”? 操曰:“沛郡小輩,妄稱‘皇叔’,全無信義,所謂外君子而內小人也”。瑁曰:“劉備先從呂布,後事曹操,近投袁紹,皆不克終,足見其為人”; 布大罵曰:“是兒最無信者”。這是劉備的對手曹操、 蔡瑁和呂布對劉備的評價,當然不足為據,但劉備標榜仁義,在重要問題上並未行仁義之事。據荊州、取西川以為根本,本是隆中對策,劉備當時是欣然接受的,感到茅塞頓開。所以說奪取劉表、劉璋的基業本是劉備由來已久的本意,但在具體問題上,他虛情假意,有礙於輿論。仁義只不過是他的一塊遮羞布罷了。荊襄九郡及兩川地盤畢竟被他巧取豪奪了。

      當並敗當陽時,他不忍棄荊州之民,每日攜百姓行十餘里。有人勸他拋開百姓,速行保江陵,他卻斷然拒絕:“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但當曹操大軍逼近時,他還是不能與民眾同生死而棄百姓而逃了。

      呂布兵敗成囚時,曹操擒了呂布,是用是殺,還在猶豫,這時候最著急的是劉備,劉備深知,以曹操駕馭手下的本領,完全可以控制住呂布, 如果二人聯手,他的野心也許根本就不可能實現了,於是就出現了下面精彩的一幕:呂布被綁縛在地,趁曹操出去的一會功夫,呂布向當時曹操的座上客劉備求情,劉備點頭答應。一會兒,曹操回來,問劉備呂布怎麼處理,是用還是殺? 劉備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這二人都是呂布先認作乾爹而後又親手殺之,曹操當然知道。那呂布聽了劉備的回答,氣得破口大罵:“是兒最無信者”。而曹操上了一當,還以為劉備是為他好呢。劉備一句話要了呂布的命,呂布臨死時才識破這位偽君子的真面目。

     《三國演義》中一直是將劉備與曹操兩個人的性格進行對比描寫。一個是仁厚君子,一個是奸詐的典型。但奸詐的曹操不無仁義之舉。如他獻刀殺董卓,事情不成,他又召集天下諸侯首推袁紹組織盟軍討伐董卓,在討董卓時,當袁氏兄弟輕視劉備、關張時,曹操給關羽以禮相待,不以身世地位取人。又如曹操對待謀士郭嘉、許攸等莫不言聽計從;對待武將典韋、張遼、李典等莫不以城相待。這些都表現曹操愛惜人才、用人不疑、主持正義的舉動。只不過奸詐多疑是他性格的主要方面。但曹操做事從來是赤裸裸地暴露自己“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劉備一生也不無疑心,在龐統死後,調孔明入川,留守荊州的問題上,諸葛亮早已窺測出劉備誰也不信任,唯獨

    信任關羽。白帝城託孤時,先帝劉備對諸葛丞相說:“君才十倍曹丕, 必能安邦定國, 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 則輔之。如其不才, 君可自為成都之主。”諸葛亮聽了,當時就把頭磕得流出血來了。其實,阿斗可輔不可輔, 劉備自己最清楚, 俗話說:“知子莫如父”,諸葛亮也清楚,正因為知其不可輔,才有了這一番遺囑, 意思是要諸葛亮明知其不可輔也“硬要輔”,然後又命令幾個兒子拜諸葛亮為義父,你想,經過這一番折騰,諸葛亮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才怪呢。劉備死後,諸葛亮一直扶著那個扶不起來的阿斗,直到病逝於五丈原。這表明劉備對竭忠盡智的孔明取代後主劉禪的擔心。劉備對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他人。

      劉備和曹操打仗,趙雲在長坂坡於百萬軍中捨命救得阿斗,血染徵袍,精疲力盡的趙雲將正在懷中熟睡的阿斗雙手遞給劉備,劉備接過阿斗,卻一下摔在了地上,並說: “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雲一見, 忙跪在了地上,哭著說:“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 劉備為什麼要用這種方法來撫慰趙雲呢? 實在是沒有辦法,當時的劉備不像曹操, 他沒權沒勢也沒錢, 除了摔阿斗, 還真想不出什麼辦法來對趙雲進行感激和獎勵。其實,劉備這一著的用意, 就是後來的普通百姓也都瞧出來了,不是有句歇後語叫做 “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嗎?這也概括了劉備性格的全部。

      還有他對張飛說了一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使關羽、張飛感動得五內俱動,像這樣的四兩撥千斤的話語唯獨只有劉備才能說出來。曹操一生做事,無論好事、壞事大都坦蕩公開,從不隱諱自己;而劉備行事總是苟苟且且始終戴著“仁義”的面紗。

      劉備的缺陷恰恰與他的優勢密不可分。過分重情義,就等於以私代公;過分行使柔術,就等於懦弱無力;過分標榜仁義,就接近虛偽;過分強調正統,就接近於邪術。他離帝王的地位越近,他的形象就越來越變得可敬不可親,給人一種面目模糊之感,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劉備奉行中庸處世之道,很少有真情流露,而且給人的印象是性格懦弱,逢人便哭,其實這一切都只是表象而已,我認為劉備是生活中絕好的演員,他的仁義道德有其虛偽的一面,這樣就促使他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最終釀成了歷史的一幕悲劇。

  • 3 # 史無止境

    做人當以仁義為本。劉備行王者之術,推崇仁義,運用忠信禮義等手段,降心服志,名正言順地獲取仁德之政,更加高明因為在一個社會中,名聲是最大的本錢,也是權力運作中的硬通貨。仁權之術核心就是提倡仁義道德,透過教化的方式來進行治理。

    劉備自己曾對龐統說道:“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 劉備為什麼要運用仁權之術,而不是採用霸權之術呢?首先,劉備認為,經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兩漢的正統,仁義道德思想深入人心,一整套適應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觀念基本形成,忠孝節義成為人們普遍遵循的基本道德規範,自己要匡扶漢室,隆興漢家天下,就必須從道義的角度為自己積累政治資本;“仁德”之旗號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其次,從劉備的出身及地位來看,也最適合以“仁德”為本。劉備雖出身於貴族家庭,但已破落,從小便淪落在社會的下層,與其母以織蓆販鞋為生,深知民間疾苦。然而他卻志向遠大,從未忘懷他是帝室之胄的血統,少小立志要幹一番大事業。東漢末年,劉備目睹世事黑暗,宦官專權,皇帝暗儒懦,軍閥割據,民不聊生,悽愴漢室的傾頹,“欲伸大義於天下”,但他本人手無尺寸之柄,既無權無勢,也無錢無人,沒有任何可以憑藉的基礎。惟有修身養性,以仁德信義號召天下,喚醒正義,以期救黎民於水火扶漢室於危亡之中。所以,他走上了一條與曹操完全不同的救世治國之路。但是,在三國時代,僅僅靠仁權之術是不可能實現雄圖大略的。不過劉備也不是等閒之輩,他也有“機權幹略”,在仁權之術下也要行霸權之術,諸如殺呂布、掩真心、取益州、入西川等等方面也運用了權術。你是怎麼看的呢?期待你的點贊和評論,大家一起分享歷史給我們帶來的樂趣吧。

  • 4 # 時胖紙的神評論

    劉備所謂的仁義實際上只是在三國演義裡的“仁義”,而在後人看來,實則是假仁假義!或者說是有目的的“仁義”。

    首先是在戰敗後執意帶著老百姓上路,雖然說的是冠冕堂皇,怕曹軍會對百姓下毒手,而老百姓也是自願跟隨劉皇叔去江夏避難的,而實際上,則是有點綁架老百姓當自己擋箭牌的意味,如果你曹操真的進攻劉備的軍隊勢必要傷害老百姓,那麼曹操即便是戰勝了也得揹負虐殺百姓的惡名。

    而之後取荊州,人家三四次把荊州給他,他想不想要?自然是想要的,但敢不敢要?不敢!不是他劉備大仁大義,而是因為即便是把荊州給他,他也擔心百姓和官員軍隊不服,最後自己被人揹後捅刀子,如果不是有諸葛亮給他出萬全之策,他絕對不敢接受荊州的。

    之後取漢中,雖然說的輕巧,是因為對方殺了他的軍師龐統,而反過來給龐統報仇,但實際上這也只是劉備取漢中的藉口罷了,為了他的假仁假義,把龐統給害死了!

    而劉備真的是仁義?在取了漢中之後,他曾經讓諸葛亮制定法令,諸葛亮建議寬刑省法,但劉備不同意,說漢中以前就是因為太缺乏法律的管束,才弄得君不君臣不臣,最終被我們佔領,我們想要圖強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執行更嚴峻的法令,過了一些年之後,川蜀大治,到時候才能夠把執法的強度降低一些。

    由此可見,劉備所謂的仁義都是為了其王道服務,說白了就是為了自己的勢力和地盤罷了!

  • 5 # 黃金谷901

    置身亂世,要沒有一點正能量,誰跟你混?雖然,大家都知道劉哥的仁義有點過,有點假,有點做,但那又什麼關係呢?

  • 6 # 張思遠33

    如何看待劉備的仁義,本人認為這也是一個做人的根本,三國寫曹操,陰險狡詐,我寧可負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負我,這也是做人的一種,這種人要有本事才行,你想劉備和曹操比較文不如,武更差勁,只有用仁義來籠絡人心,最典型的長坂坡,趙雲萬馬叢中救出阿斗,送到劉備手中,劉備竟然把他兒子摔在地下罵曰,孺子差點損我一員大將,趙雲那個激動啊,誓死也要跟隨劉備,這裡不但趙雲,關公,張飛,諸葛亮也是誓死跟隨,就連荊州失守後那些百姓也是拖兒帶女的跟著,這就是劉備的仁義所在!

  • 7 # 毛火榮

    漢獻帝被逼禪讓的時候,劉備在哪裡?稱帝比孫權還早呢,稱帝的時候漢獻帝人還在呢?所以說就算有仁義,也是有水分的

  • 8 # 朗照千江月

    對於劉備的仁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下面筆者來說說對劉備仁義的看法。在《三國演義》第36回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劉備“仁義”的:“吾寧死,不為不仁義之事”。然而,這句話和後來劉備的做法卻是不同的。我們從劉備三次事件來看看他口中的仁義。

    第一次是在荊州的時候。這個故事在三國演義第34回中出現了。當時他跟劉表說:“備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明確,意思就是說他自己沒有根據,沒有基本,如果荊州能夠成為自己的根據,他就能夠很好的打天下,可見,劉備當時是想要人家的荊州的。

    第二次是發生在爭奪益州的時候。當時劉備進益州的時候,是幫助劉璋攻打張魯的,結果劉璋給的劉備糧草少了,只有米一萬石,老弱軍四千,這時候劉備不願意了,嫌棄劉璋給的他東西少,當時劉備都生氣拍桌子了。

    但是,劉備的氣憤最後被龐統阻止了,龐統的意思是,主公你是以“仁義”立天下的,怎麼可以因為這點小事發脾氣呢,這要是被傳出去,不利於你仁義的名號啊。劉備認為也是這樣,於是沒有再追究糧草問題了,可見劉備的仁義確實是裝的。

    第三次是發生在攻打成都的時候,當時的劉備說,就屬今天高興了。可是呢,他的手下有勸阻劉備了,手下的謀臣對劉備說,不能這樣沾沾自喜,如果被人知道你如此沾沾自喜,就可能被人說佔領別人的土地而高興,於是劉備掩蓋自己的高興,繼續“仁義”了起來。

    從上面這三件事情來看,劉備的“仁義”是掩蓋不了他的本性的,他“仁義”最終的歸宿都是為了“根基”,也就是他所說的“備若有基本”中的“基本”。

  • 9 # 臨風夕陽下

    不管是真仁義還是假仁義,起碼劉備成功了,不管在哪個時代老好人是成不了帝王的,就像率土之濱裡面也是一樣的道理,懂得利用權謀和人心的人才能統一天下

  • 10 # 有書共讀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評價劉備時說:“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大白話就是說,(先主劉備)剛強果斷、寬容仁厚,能根據每一個人的賢愚好壞來分別對待他們,具有漢高祖劉邦那樣的風度,和英雄的胸懷器量。

    由此看來,《三國演義》裡塑造的仁義劉備形象,不完全是拔高。

    但時至今日,許多人卻對劉備的“仁義”提出了質疑,認為他的“仁義”是虛偽的表面形象,是政治套路。

    有書君認為,劉備的“仁義”不能一概視為虛偽,這其中有政治套路,也有真情流露。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的“仁義”主要表現在戰敗後不忍棄百姓,放徐庶歸曹營時的成全與不捨,關羽死後怒發兵伐吳,摔阿斗慰趙雲,流淚借荊州與勉強入益州等。

    先說說前三個表現。

    有書君認為,戰敗後不忍棄百姓有其真心,劉備出身貧寒,對下層百姓有同情之心,因而不忍捨棄跟隨他的百姓是有可能的。

    再說,戰火連天的時代,百姓願意冒著刀兵跟在他的身後,也說明他平時治下寬仁,很得人心。

    至於放徐庶歸曹操,也體現了劉備的成全。當是時,徐庶母親已明令徐庶不必受曹操挾制,但劉備還是忍痛割愛,成全了徐庶的孝心,讓其離去。

    要知道,當時劉備手下很缺人才,好不容易來了個謀士,卻還是為著體恤人家的心情,放他離開。

    從他砍斷樹木,目送徐庶的舉動看出,他是真捨不得人才遠去的。

    關羽死後,劉備怒而伐吳。許多人認為劉備此舉不智。的確,此時劉備大舉伐吳,確實不利。

    這個事情的利弊我們能看出來,難道劉備就不知道嗎?有書君認為,劉備這一不理智的舉動,恰恰可以為他的仁義作個註腳——他是有真心的。

    但有書君同時也認為,劉備作為一代梟雄,當然也是少不了政治套路的。摔阿斗、哭借荊州、“勉強”佔益州都有假借“仁義”旗幟之嫌。

    在趙雲面前摔阿斗,豈非仁義太過而近乎偽,哭借荊州已是無賴,“勉強”佔益州,但畢竟也是佔了,況且早在三顧茅廬時,佔益州這個戰略就定了的。

    所以,有書君認為,劉備的“仁義”體現在與民、與下。在政治大事上,他的“仁義”不過是塊面紗。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情人節七夕寫給老婆的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