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曹操是豪門出身,不需要他拉桿子。

    他爺爺是大宦官曹騰,歷經四朝,封費亭侯,

    他父親曹嵩,繼承費亭侯,後買官當上三公之首的太尉,

    這樣的背景,他需要跟劉備一樣混?

    早在174年,19歲的曹操就到洛陽做郎官,

    180年,朝廷讓他做議郎,秩六百石,縣處級官員,年25歲。

    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秩兩千石,省部級官員,年29歲,

    188年,漢靈帝為鞏固統治,設定西園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為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時年33歲,雖然級別不高,權力地位高,屬於皇帝親信。

  • 2 # 海海人生70515481

    東漢末年,秦失其鹿,天下大亂,群雄四起,你拼我殺,曹操也是其中一個。在曹操的人生征戰中,繳黃巾、討董卓、活捉呂布、滅袁術,再消滅強大的袁紹,才真正的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這都是曹操的決策好,才能開啟局面。打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逐個逐個被曹操消滅吞併。

    曹操從小機智過人,有權謀、腹有良策,身邊的謀士如雲,將士如雨,個個發揮才能,曹操從不吝嗇,賞罰分明,將士個個拼命效忠,曹洪、曹真、張頜、許褚等眾多將軍都建立了功業。

    曹操比別人特別之處,幹革命危及到自己的性命,就不講什麼仁義道德了,從誤殺呂伯奢就能看出,曹操這個人寧願殺錯好人,凡事對自己構成危險的人都一概除之而後快。三國演義裡記錄了曹操最有名的一句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 3 # 靈魂的感觸

    曹操,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但他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身份——盜墓祖師爺。有人說,曹操起家靠的便是掘人墳墓,發“死人”財。有沒有道理呢?當然,這說得太片面了,不可否認,曹操確有做過掘墳盜墓之事,也對他的“起家”有一定的幫助,但這並非真正的主因,那麼曹操到底是靠什麼起家的呢?下面我們便一探曹操的發家史吧!

    祖蔭庇護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曹操的養祖父曹騰便是當時有名的大宦官,漢靈帝時,曹騰便依靠買官一路升遷為太尉,位列三公之首。儘管比不上袁紹家族的顯赫,但曹操在當時也是個大地主,他利用祖上的家財組建了自己最初的力量,讓他有了在亂世中一展身手的資本。

    黃巾擴勢

    黃巾軍起義時,各地軍閥多多少少都有參與到平亂當中,曹操便是其中一位,而且還藉機撈了不少“油水”。當年曹操帶著自己的家族兄弟和手下組建的軍隊參與到了鎮壓黃巾軍的過程中,俘虜了大批黃巾軍民,俘獲了大量耕牛,而且還趁機佔領了不少土地,這讓曹操的勢力瞬間翻了幾番。

    盜墓養兵

    平亂黃巾,讓曹操獲得了不少兵勇,但這些兵是要吃飯的啊,靠著曹操當時的地盤是不足以養活這些兵的,而且隨著隊伍的壯大,這個問題也尤為突出,所以在那段時間,曹操不得不採取一些非常手段,這才有了後來的“盜墓養兵”,曹操設立的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透過盜墓緩解了燃眉之急。但畢竟盜墓不是長久之計,而且隨著隊伍的壯大,盜墓也根本滿足不了需求,而且盜墓本是一件不得民心之事,對於曹操這種有遠志的人來說,這肯定是不行的,那麼曹操最終能成功興起,靠的是什麼呢?

    屯田制

    屯田制的實行,才是曹操真正走上“康莊大道”的開始!建安元年,曹操在許下屯田,命典農官招募農民耕種,為民屯,收到了巨大成效。後來便大力推廣這一制度,為此還設了“屯田都尉”一職,進行行政管理。《三國志》上記載:

    “習表置屯田都尉二人,領客六百夫,與道次耕種菽粟,以給人牛之費。”

    隨著曹操勢力做大,屯田制也迅速推廣到了中原各地,透過這一制度,曹操每年收穫穀物千萬斛,解決了士兵的軍糧問題。曹操屯田以民屯為主,後來又創辦了軍屯,在邊境和軍事要地上令軍士進行耕種。憑藉著屯田制,曹操積累了大量資源,最終完成了統一北方的大業。而屯田制的實行,便是曹操起家最關鍵的原因。

    屯田制的實行結束了東漢以來農民與土地分離的情況,使當時北方的農業經濟得到了發展,這是積極正面的。當然,屯田制本身也是一項嚴酷的“剝削制度”,軍民屯田有一定強制性,當時民屯一般四六分,官家拿六民拿四,而軍屯基本屬於無償勞動,收穫的穀物充當軍糧,屯田的軍士沒有私入腰包的可能,而且屯兵的身份還會世代相傳,成為軍戶,如果想逃跑,便會將禍及家人!

  • 4 # 以史為鑑

    曹操在三國初期不算特別強大的勢力,但是是在黃巾之亂時期能首先起兵的幾個諸侯之一,曹操之所以能起兵,下面這幾個要求必須要滿足,也就是曹操起家的根本。

    一,名聲

    亂世之中不論是起兵造反還是保境為民,沒有名聲肯定是不行的。

    曹操在年輕時擔任洛陽北部尉,為了維護秩序,曹操製造出著名的五色棒,並且殺雞儆猴打死了違法亂紀的十常侍之一蹇碩的叔叔,一下子成為不畏權貴、嚴格執法的典型,名聲大噪。

    後來曹操又成為著名的靈帝直屬的西園八校尉之一,和袁紹成為漢靈帝的御用武裝。

    於是透過這些措施,大漢又出了一青年才俊曹操的訊息迅速傳遍全國。

    二,家世

    亂世之中要起兵,沒有家世沒有錢財肯定是不行的。袁紹是四世三公之家,家財豐厚,門生遍佈天下,所以袁紹一起兵就是十八路討董諸侯盟主。劉備雖然有皇室血統,可惜家貧如洗,還好遇到了張飛這個財主,才在張飛資助下招到了五百兵馬。

    曹操雖然沒有袁紹有背景,但是比劉備好太多了。

    曹操出生世家,父親是曹嵩是桓帝時期十常侍曹騰的養子。曹嵩從司隸校尉一直當到大司農、大鴻臚,代崔烈為太尉,位列三公之一。

    三公之一的家世在曹操起兵之時在金錢、糧食、知名度上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三,宗族

    在亂世之中起兵,肯定離不開家族的支援。而曹操在起兵時就得到了曹氏宗族和夏侯宗族的鼎力支援。

    而且因為宗族的原因,曹氏和夏侯氏組建的核心團隊也不愁反叛或者投降等因素,是當時非常有戰鬥力的團隊,這也是曹操屢次戰敗卻屢次可以復起的重要原因。

    我們熟知的曹仁、曹洪、曹純、夏侯淵、夏侯惇等人都是曹操的族兄弟。在曹操決定起兵之時就分頭募兵,三國志曹仁傳記載曹仁一人就募兵千餘人。

    曹洪也經常去幫著曹操募兵,據記載,在揚州刺史的幫助下,一次就募兵兩千多人。

    有些人失敗一次就沒有了機會,而有些人卻能夠屢敗屢戰。至於之後曹操大軍困於軍餉軍糧,組織挖掘陵墓、屯田等等都是一時舉措,而不是曹操起兵的根本身家。

  • 5 # 曉評三國

    曹操是依靠自己家族的班底創業,他的原始資源就是曹氏和夏侯氏的人員,當然曹操家裡本身也比較富裕,他的父親用錢買了太尉的官,足以說明問題。曹操的成功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為東漢中後期以來,社會嚴重割裂,從中央層面的外戚宦官交替亂政,到兩次“黨錮之禍”,波及全國的黃巾起義造成地緣板塊的割裂。這個局勢發展下去就是混亂割據。曹操厲行法家,軍紀嚴明,實際上就是希望終結分裂割據。迎接漢獻帝后,曹操的英明果決與中央政權的旗號結合,曹操幾年之內基本統一了北方。雖然曹操最終沒能統一全國,原因還是這個社會的割裂太嚴重了,曹操的出現也只是解決了部分問題,但是說曹操是成功的,我想沒有人會反對。那麼曹操為什麼會成功,總結如下:

    一、曹操自身的優秀是他成功的最關鍵因素。

    二、時代也在呼喚曹操這樣型別的人物出現,因為割裂太久了,有終結割裂的需求。

    三、曹操有諸多有利的因素,比如有厚實的家族班底,有地處中原的優勢,還有他摸索建立了諸如屯田制、挾天子以令諸侯、遷都許昌等一系列戰略,有了戰略支撐的曹操顯示出非常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 6 # 小魚兒扶臉

    曹操真正的起家,應該是在反董大戰之後。

    建立大業的具體時間如下:

    1、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縣東北)以少勝多挫敗河北袁紹。

    2、公元201年在倉亭(今河南管縣東北)再次擊破袁紹大軍。

    3、公元207年12月北伐三郡烏桓,徹底剷除了袁氏殘餘勢力,基本統一了中原地區。

    4、公元208年,曹操就任東漢帝國丞相。7月,曹操南征荊州劉表,12月在赤壁與孫權軍作戰,失利。

    5、公元211年7月,曹操領軍西征擊敗了以馬超為首的關中諸軍,構築了整個魏國基礎。

    6、公元213年,漢獻帝派御史大夫郗慮冊封曹操為魏王,以冀州、幷州等十郡為魏國封地。於鄴城建立魏王宮銅雀臺,享有天子之制,獲得“參拜不名、劍履上殿”的至高權力。

    7、公元215年攻佔陽平關,擊敗、降服了漢中張魯,至此,三國鼎立之勢基本成型。

    8、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於洛陽逝世,享年66歲,諡號“武王”,死後葬於高陵。曹丕繼位後不久稱帝,追諡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史稱魏武帝。

    以上就是一代梟雄曹操起家的重要歷史節點和過程。

  • 7 # 一曲殤離別

    我們可以先分析一下曹操這個人,首先要排除《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的影響。從史實出發,客觀評價。陳壽在《三國志》中對他的評價是“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意思就是說曹操憑藉權威、勇力或財力等手段扶助弱小,幫助他人,放縱自己,不受約束。不學習鑽研德行功業和操行學業。所謂這與《三國演義》所說的“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那副奸詐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

    由此可以看出曹操是一個講義氣,有“大哥範兒”的人,這就吸引了當時很多奇人異士心甘情願的為他賣命。可以看出,曹操重用的人大多出身寒門,並不為當時漢朝貴族階級重視。其實曹操本身出身也不算高貴,只不過其祖父在皇帝與外戚和大臣們的政治鬥爭中立過功,所以才勉強有了一個爵位,但其實是遠離漢朝的核心政治圈的。這點可以從袁紹、袁術等代表貴族階級的人對他的不屑之中就可以看出。

    曹操在文化方面的建樹也是非常卓著的,從曹操的詩歌當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敢作敢為的青年。恰好趕上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這才給了他施展抱負的機會。若是在太平年代,可能曹操就是一個純粹的文學家了吧。漢末連年的鬥爭,消耗了原本漢朝貴族階級的實力,這就給了“士大夫”這一階層崛起的機會,可以說曹操很Octavia的看到了這一點,他用人唯才是舉,不問出身門第,與當時的孫權和劉備是截然不同的。當然他們三個人的政治抱負也是不同的,曹操力圖改革,打破舊制。劉備想要恢復漢朝的秩序,自然就要依靠原來的貴族世家,孫權想要的是割據一方,主要依附的也是江東本土的貴族地主,他們二人都沒有看到貴族階級其實已經開始走向沒落,一味守舊註定是要失敗的。

    當然,光有抱負和能力不行,還要有一定的時運。其實曹操即使是在“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實力也並不強。當時的袁紹,袁術,劉表,孫策,西涼軍閥等都是他的勁敵。可是曹操的運氣是非常好的,首先他擁立獻帝,就佔據了道德上的制高點。這與一時衝動,貿然稱帝,引發眾怒,自取滅亡的袁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再看袁紹、劉表,全都毀在了繼承人的問題上,這也是為什麼曹操即使更喜愛曹植,卻依舊傳位給曹丕的原因。孫權有勇有謀,孫策選他接班看似是明智的,其實我認為不然。孫權上臺之後一心想的是保住江東基業,並無統一全國的志向。周瑜,魯肅死後,孫權更是重用江東本土人士,搞得內部混亂不堪。所以在孫權死後,吳國接二連三發生內部血鬥,最終衰落。可以說,這些人全是毀在了內部。曹操並不是沒有失敗過,但他最終能迅速恢復,根本原因還是在內部的穩定。在馬克思對歷史規律的總結中提到的:決定事物發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內部因素。也充分驗證了這一點。

    可以說曹操是一個洞察力很敏銳的人,他正是看到了漢末貴族的衰落以及士大夫的崛起,在統治區內大力推動用人體制改革,即用九品中正制代替察舉制,由此得到了士大夫階層的極力擁護。此外,他改革軍制,發展屯田等一系列政策,都推動了魏國國力的前進。

    當然,曹操是一個很優秀的全才,但我認為他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抓住了歷史發展的趨勢,順其而行。後來司馬氏能輕鬆的奪取政權,我想也是因為如此。就像阿里的成功正是馬雲當年看到了未來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大膽嘗試才能有今天的成就。正所謂,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 8 # 新奇玲瓏塔

    首先他有一個好背景。

    得益於他的祖父曹騰。東漢末年宦官的名聲可不好。而曹騰身為宦官,卻為人正直,推薦過很多知名人士。

    東漢重家室,重名望,沒有這個基礎,曹操也不可能被世家士族接納、認可。

    同時他有一個地方豪強家族。

    早期起兵,麾下核心將領如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純等,都是本家嫡系。曹操本人也極為注重本家子弟,如曹休、曹真、夏侯衡、夏侯霸等人。依靠親族本家,打出了基礎。夏侯、曹氏兩族,輔助曹丕、曹睿直到王朝終結。

    最後則是他的性格,曹操是一位有雄心壯志,有大胸襟的人。曹操為人勇敢,賞罰分明,曹操在《遺令》中也曾提到說:“吾在軍中持法是也。”

    曹操還很重視有才之人的,他不會因為你的身世低就不重用你,相反,只要你有才能,他就會重用你。曹操非常善於掌握人心

  • 9 # 濟世論事

    感謝邀請。曹操的起家是源於當年他和十八路諸侯一起討伐董卓,隨後他又以“迎奉天子”的名義將漢獻帝捏在手裡挾天子以令諸侯。至於他為何成功個人認為,是他的唯才是舉政策,可以讓各種不同出身的人才都為他所用,當他打破固有藩籬的時候,他也就離成功不遠了。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10 # 種地的秀才

    曹操父親曹嵩曾作過太尉,本姓夏侯被大宦官曹騰抱養便姓曹。

    曹操在靈帝時做過洛陽北部尉、頓丘令、議郎等官職。黃金之亂隨朱儁討黃巾,潁川之役配合皇甫嵩、朱儁打敗黃巾軍波才。

    董卓專權,曹操散家組織武裝得到豪紳衛茲等資助,後依附袁紹反董卓佔據東郡,袁紹任他為東郡太守。

    192年,青州黃巾入兗州,曹操入兗州自稱兗州牧,得地方豪紳支援併合並其部曲,兵力漸大,同時對黃巾軍實行收買、分化、招撫屠巢等手段擊破黃巾,功業日著!

    196年獻帝逃往洛陽,曹操迎接到許昌,至此獻帝成了他手中的傀儡,利用獻帝的合法地位擴大地盤!198年殺呂布兼併徐州。

    199年滅袁術兼併今魯西南、蘇北、皖北一帶

    至206年滅袁紹兼併河北、山西一帶

    207年進擊烏桓兼併遼西、遼東及膠東

    208年赤壁大戰確定了天下的三分之局!

    曹操的軍事修養在當時來說應該沒人能勝過他,政治以及文學各方面也非常出色。左右的人才不管質和量上都勝過其他方。地盤最大,又是漢朝的中心區域。何況獻帝在手,政治上也是一種優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聯:夜半風雨入柴門,如何對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