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四桎梏

    車遲國這一節首次道出了《西遊記》的主旨三教合一。其實,悟空在這一節的所遇都是有人安排好的。誰安排的呢?就是六丁六甲、護教伽藍及太白金星安排的。因此,可以看出來,觀音安排的39位保護唐僧的保鏢,不光兼職做各大媒體的狗仔,更重要的一個使命就是引路。取經路上除了要應付各派勢力的阻撓,以及山野妖怪的算計,還要宣傳佛法,增強佛教的影響力。這就好比長征,不光是戰鬥機,還是宣傳機,還是播種機。一場談判下來,既要私下裡談得攏,又要明面上唱得響,這樣就叫“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棧道修好了,陳倉也渡了,兩不耽誤。這些引路的就是要把唐僧師徒導向那國富民強之邦,市井繁華之都。這樣才能擴大取經的影響,傳經的意義。  五百名僧眾在六丁六甲和護教伽藍的保護下,求死不能,求生不得。連悟空都看不下去了,罵這夥毛神無理。要麼就自己把人救走,要麼就不要管閒事。把什麼事都推到悟空身上,到底是為什麼呢?是為了給大聖樹碑立傳,廣傳賢名嗎?當然不是。就是為了給大眾造就濟世活佛的印象。準確的說是給僧眾和皇帝造就這種印象。佛家其實在骨子裡是看不起平頭百姓的,他們從來都走高層路線。第五十回《情亂性從因愛慾 神昏心動遇魔頭》中,【行者見他關了門,心中暗想:“……常言道,道化賢良釋化愚。且等老孫進去看看。”】可見,佛家是不介意愚弄及欺騙老百姓的。反正他們也不會明白真相,只會隨波逐流。佛家對人性的把握非常之到位,因此一出手就直奔要害。車遲國的一番爭鬥雖然精彩,但還是關起門來的買賣,於車遲國國內形式來說,沒有掀起任何風浪。雖然,最後是國王拋棄了敬道滅僧的做法,儒釋道三家並重。但是,這完全是權力運作的結果,百姓只是被動的接受而已。佛祖是講求效率的,但是有時候效率往往是短期效應,長遠來看佛家這種操作手法最終是得不償失的。  悟空變化之後向五百僧眾及兩名小道士瞭解了一番情況,決定當晚去一探三位國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的實力,並且藉機生事,向其挑戰。在悟空和三位國師來回賭鬥的過程中還是暴露一些問題的。其中有些問題對取經大業產生了重大影響。  首先,悟空竟然不認識三清。這個玩笑開大了。第五回《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中,【閒時節會友遊宮,交朋結義。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可見,悟空是認識三清的。當然,是不是悟空只識其人,不知其號呢?有可能,但機率不大。悟空在天宮住了大半年,而且和老君還是一對過節不斷的冤家,怎麼會連老君都不認識呢?當然,悟空可能確實不認識三清之中的另外兩個:玉清和上清。在五莊觀的時候,悟空差點和道童打起來,當時悟空就反問過道童彌羅宮中有誰是太乙天仙。第二十四回《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參》中,【行者聞言,忍不住喝了一聲道:“這個臊道童!人也不認得,你在那個面前搗鬼,扯甚麼空心架子!那彌羅宮有誰是太乙天仙?請你這潑牛蹄子去講甚麼!”】不過,就算悟空不認識三清,沒道理連菩薩也不認識啊!整本《西遊記》中,除了毗藍婆之外,還真找不到哪位菩薩是悟空都不認識的。但是,他問八戒那三座金身是什麼菩薩。就在這道觀之中,悟空問八戒這樣的話,不怕被雷劈嗎?這是悟空故意在試探八戒。其實八戒在之前的取經路上還是露出了破綻的。第二十一回《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中,【行者把帖兒遞與八戒,——唸了一遍道:“李長庚是那個?”行者道:“是西方太白金星的名號。”】八戒出任天蓬元帥在天河統領水兵,連太白金星的名號都不知道?虧人家還救過他的命呢?所以這個八戒是有問題的。暫且不提。取經路上一旦遇到妖怪,八戒呆在妖怪那裡的時間比呆在取經隊伍的時間還要多。這不得不引起悟空的懷疑。八戒雖然知道三清,但是未必個個認識。悟空要求是【敘禮坐下受用】。但是,結果是【八戒變做太上老君,行者變做元始天尊,沙僧變作靈寶道君。】看來,八戒對三清也只是知道一丁點兒,不是位子搞不清就是模樣搞不清。按道理,八戒是二師兄,應該變做靈寶道君,沙僧才應該變做太上老君。但是,八戒沒想到那麼多。【原來孫行者不大吃煙火食,只吃幾個果子,陪他兩個。那一頓如流星趕月,風捲殘雲,吃得罄盡,已此沒得吃了,還不走路,且在那裡閒講消食耍子。】這是怎麼回事呢?悟空不是嚷著來找吃的嗎?怎麼他自己不吃呢?東西都偷吃完了,怎麼還在案發現場做無故停留,不怕被抓現行嗎?要記住悟空來三清觀的目的是試探國師並向其挑戰。所以要無事生非:把聖像扔到茅廁,偷吃貢品,另外更過份的是遺尿做聖水哄騙三位國師。在最後離開之時,悟空還不忘自報身家,生怕別人不知道是他闖的禍。【大叫雲:“道號道號,你好胡思!那個三清,肯降凡基?吾將真姓,說與你知。大唐僧眾,奉旨來西。良宵無事,下降宮闈。吃了供養,閒坐嬉嬉。蒙你叩拜,何以答之?那裡是甚麼聖水,你們吃的都是我一溺之尿!”】  接著我們來看看這三位國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的來歷。龍王敖順說他們的“大開剝”是源自小茅山,虎力大仙卻自稱幼時在鍾南山學道。乍看之下,似乎二者說法不一,有矛盾之處。其實,這個也算不上矛盾。因為,茅山道術和鍾南山道術是有淵源關係的。具體我們就不詳究了。二十年前,三位大仙從天而降,在車遲國呼風喚雨、點石成金、指水為油,因而能夠名動公卿、術安君王。西天路上不少城邦無緣無故的遇到大旱災,之前的比如烏雞國,之後的比如鳳仙郡,但事後都能找出原因之所在。這多是仙佛計劃中的一步棋。那麼,這一回中車遲國的旱災是怎麼來的呢?車遲國皇帝即位二十三年,也就是說在皇帝即位的第三年來了這三位仙長,當時已經大旱了。從後面的事態發展情況來看,這次旱災完全是為了讓這三位仙長欺佛以求上位的。那麼這到底是誰安排的呢?我們先來看一看這鬥法的過程吧!  悟空和三位國師的鬥法實際上可以分為兩大層次,每層次又分為三個環節。  第一層次的鬥法分為靈臺祈雨、雲梯顯聖、隔板猜枚三個環節。其中隔板猜枚又有三個小環節。  先看看靈臺祈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虎力大仙登壇祈雨,一番舞弄之後竟然真的招來了風雲雷電、四海龍王。原因是他的五雷正法是真的。其實,不僅這五雷法是真的,這三位國師也是真的仙長,並非妖精。唐僧師徒未入城池之前,悟空曾有一番查探。【好行者,將身一縱,踏雲光起在空中,睜眼觀看,遠見一座城池。又近覷,倒也祥光隱隱,不見甚麼凶氣紛紛。】如果三位國師是妖精,那麼為什麼沒有妖氣卻隱祥光?這是悟空為什麼要先進三清觀打探的原因。悟空現在已經成熟多了,不會再冒冒失失的去降妖了,西天路上的“妖”水份太大。上次在莫家莊四聖試禪心的時候,師徒們已然領教了什麼是兵不厭詐。在虎力大仙登臺祈雨之前悟空問了一句話,【行者道:“我與你都上壇祈雨,知雨是你的,是我的?不見是誰的功績了。”】悟空的這個問題問的好。其實,從這次行雲布雨的整個過程來看,這次祈雨成功完全不是悟空的功勞。如果不是虎力大仙佈施五雷法,風雲雷電有誰會來應這場雨?前面在過號山枯松澗火雲洞的時候,敖廣曾經說過,私雨用水可以,若要下雨卻要走流程。【龍王道:“我雖司雨,不敢擅專,須得玉帝旨意,吩咐在那地方,要幾尺幾寸,甚麼時辰起住,還要三官舉筆,太乙移文,會令了雷公電母,風伯雲童俗語云,龍無雲而不行哩。”】但是祈雨和玉帝直接下旨降雨又有點不一樣。祈雨成功之後,【國王滿心歡喜,文武盡皆稱讚道:“好和尚!這正是強中更有強中手!就是中國師求雨雖靈,若要晴,細雨兒還下半日,便不清爽。怎麼這和尚要晴就晴,頃刻間杲杲日出,萬里就無雲也?”】這說明,祈雨時風雲雷電收到的旨意並不具體,而是依照祈雨者的號令行事。只不過,這裡風雲雷電實際沒有按照虎力大仙的指令去操作,而是改聽悟空的指令行事。這一點,誰也不會來查。就算查起來,也可以推到悟空身上去。  這裡我們要仔細分析一下這個五雷正法。因為這關係到三位國師的真實身份。道法認為,諸法之中,威力最大的是雷法。也就是說,這三位國師修煉的正是無上道法。修煉五雷正法有很多門派,比如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及茅山派等。而茅山派與上清派一脈相承。茅山派,也有人稱之為上清茅山宗。上清派是誰的勢力範圍呢?玉清元始天尊。所以這三位仙長的到來必然與元始天尊有著莫大的關聯。風雲雷電這幫小神這回是有眼不識泰山了。  第二個環節為雲梯顯聖。這個環節本來是虎力大仙贏定了的:悟空不會坐禪,唐僧不會駕雲。但是,卻出現了意外。悟空駕雲把唐僧送上去,最後又馱了下來。這是怎麼回事呢?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中,在過流沙河時,悟空曾經就能不能雲託唐僧這件事和八戒爭論過:  【八戒道:“哥啊,既是這般容易,你把師父揹著,只消點點頭,躬躬腰,跳過去罷了,何必苦苦的與他廝戰?”行者道:“你不會駕雲?你把師父馱過去不是?”八戒道:“師父的骨肉凡胎,重似泰山,我這駕雲的,怎稱得起?須是你的觔斗方可。”行者道:“我的觔斗,好道也是駕雲,只是去的有遠近些兒。你是馱不動,我卻如何馱得動?自古道,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象這潑魔毒怪,使攝法,弄風頭,卻是扯扯拉拉,就地而行,不能帶得空中而去。象那樣法兒,老孫也會使會弄。還有那隱身法、縮地法,老孫件件皆知。但只是師父要窮歷異邦,不能彀超脫苦海,所以寸步難行也。我和你只做得個擁護,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這些苦惱,也取不得經來,就是有能先去見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經善與你我。正叫做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閒看。”那呆子聞言,喏喏聽受。】  這場關於雲託唐僧的爭論有三點意思:1、唐僧是濁骨凡胎,雲託不起來;2、可以透過其他方法將唐僧送往靈山,唐僧可以不必步行去靈山;3、如果唐僧不是步行去靈山,則取不得真經。這個三個說法,悟空不知道是從哪裡得知的,但八戒是認可的。就在前一場黑水河戰役中,我們透過八戒的口還重溫了這個說法。【三藏道:“你三個計較,著那個馱我過去罷。”行者道:“八戒馱得。”八戒道:“不好馱。若是馱著騰雲,三尺也不能離地,常言道,背凡人重若丘山。若是馱著負水,轉連我墜下水去了。”】  關於第一點,可以說是最關鍵的。到底能不能雲託凡體呢?這裡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唐僧不是給悟空馱上高空了嗎?  關於第二點,妖怪們已經透過無數次的實踐證明了這個方法的可行性。  前面兩點都已證明了唐僧不必徒步前往靈山的可能性是真實存在的,至少在操作流程上是可行的。但是為什麼偏偏就是無法變為現實呢?這個答案就與這裡的第三點意思相關聯了。唐僧取經的任務本質就是為了談判,如果取經師徒投機取巧使取經團隊繞過障礙前進,那麼取經就沒有任何意義了。菩薩安排了39為護法輪流當值監督唐僧,監督取經團隊,特別是金頭揭諦晝夜不離唐僧左右。不僅如此,如來還親自做了系統設定,確保取經團隊在操作流程上沒有投機取巧的可能性。暫且不提。  看來天尊也很想弄清楚這裡面到底有什麼玄機?因為,八戒和悟空所說的理由很顯然是錯的。但是,這個問題終究還是沒有搞清楚。當唐僧被悟空駕雲馱上高臺的時候,這個比試實際已經結束了。為了能夠真正的控制這個鬥法大會,三位國師必須要一敗再敗下來。這樣比試的內容和流程就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上了。一再說過,好勇鬥狠不是真正的高手,真正的高手是能夠控制局勢,讓局勢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的人。深層次上講,這所有的比試雖然悟空都贏了,但是他什麼都沒得到。悟空一直被這三位國師牽著鼻子走。三位國師才是真正掌握鬥法大會的實際話語權的人。雖然還沒有完全弄清為什麼唐僧不能乘雲的原因,但至少在這裡可以肯定的是這與唐僧本人無關。  第一層次鬥法的第三環節是隔板猜枚。這個隔板猜枚又分為三個小環節。這三個小環節是悟空和三位大仙的一次交流。其實,悟空是認識這三位的。暫且不提。  第一個小環節是猜衣服。這個紅漆櫃子裡面明明放的是【山河社稷襖,乾坤地理裙】,但是悟空卻偏偏把它變成了【一件破爛流丟一口鐘】。這個衣服的名稱政治寓意明顯,分明是內有乾坤。但是,悟空卻把他變作【一件破爛流丟一口鐘】。這口破鍾是什麼意思呢?似有“黃鐘譭棄,瓦釜雷鳴”之意。暗示天庭不用賢,自己不得志。  第二個小環節是猜仙桃。車遲國哪有什麼仙桃?說這個是仙桃只是為了印證天宮的蟠桃。這一小環節的過程可以分為皇帝(玉帝)藏桃和悟空(偷)吃桃兩件事。最後開啟櫃子發現桃子沒了。其實,這正是說明了天宮蟠桃是怎麼消失的(藏的藏了,吃的吃了)。  第三個小環節是猜道童。這個小環節是虎力大仙設計的。他將道童藏進櫃子,結果出來的卻是一個小和尚,一個不會念經的小和尚。其實,這也正是說明了悟空本人棄道從僧的選擇及經歷。看來悟空是死心塌地跟著佛祖走了。觀音菩薩法力那麼強大,自己又帶著緊箍咒,不死心塌地又怎麼能行呢?  這一環節其實是暗喻了悟空從積極入道到墜入圈套,最終又棄道從僧的人生經歷。悟空把小道士變成了小和尚,這說明最後還是堅定了從僧的信念。這算是悟空在這一回合與虎力大仙的交流中給出的最後答案。  第二層次的鬥法,也有三個環節,分別是砍頭重生、剖腹挖腸和油鍋洗澡。實際上這三個環節是三位國師的謝幕表演。他們要以這三個環節為遮掩回玄都了,因為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就在這謝幕的過程中,虎力大仙還完成了一件大事。  先來看第一環節砍頭重生。這一回悟空先登場。悟空的頭被砍了下來,還劊子手一腳踢出三四十步遠。鹿力大仙又念動咒語教土地按住大聖的頭,至令大聖原頭不能回身。最後,悟空施法術重新又長了一個新頭。當然了這個也說不上是什麼法術,沙僧說得對【“他有七十二般變化,就有七十二個頭哩。”】對於這件事,在場的每一位觀眾都很驚訝,我也非常之驚訝。我驚訝的不是悟空頭被砍下來的怪異場面,而是悟空的頭為什麼會被砍下來。當年在天庭,雷打火燒、刀砍斧斫都未能傷悟空分毫,現如今怎麼人間一把凡鐵砍頭刀就把悟空的頭剁下來了呢?悟空在五行山不是喝銅汁吃鐵丸的嗎?按道理來講,悟空應該是銅頭鐵臂才對啊。其實,悟空根本不可能是銅頭鐵臂,世上哪有這樣的品種啊?到底算是妖精,還是算作神仙啊?反正肯定不是人。前面講過,當初天庭的武器傷不了悟空是因為如意珠的法力。後來如意珠破裂,法力不再如舊。八戒在介紹他的“上寶遜金耙”時說道:【何怕你銅頭鐵腦一身鋼,鈀到魂消神氣洩!】可見八戒的鈀是不怕銅鐵之器的。可是八戒的“上寶遜金耙”已然沒有築倒孫悟空。這說明八戒當時沒有築倒悟空,不是因為悟空是銅頭鐵臂,而是因為他的頭上有金箍。關於金箍的作用,我們一直以為是依咒語掯勒悟空的。實際上,金箍如果不結實,悟空還不他打個稀爛。悟空確實是拿金箍棒搗騰過頭上的這個金箍,但是毫無作用。連悟空的金箍棒都沒辦法撬開的金箍,八戒的巡金鈀只能一邊待著了。所以這個金箍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護頭。這個是大聖自己說的。第七十五回《心猿鑽透陰陽竅 魔王還歸大道真》中,【大聖笑道:“……唐僧還恐不堅固,預先又上紫金箍。”】  悟空不是銅頭鐵臂,因此照著脖頸這一刀下去,悟空的頭就沒了。但是他有七十二個頭,沒有一個頭也不會致命。問題是砍下來的那個頭去了哪裡了呢?沒有交待,只說是鹿力大仙教土地按住在地。暫且不提。悟空沒了那顆頭,有什麼關係嗎?不錯!實際上這場賭鬥真正要砍下來的不是悟空的頭,而是頭上的緊箍兒。因此虎力大仙在這裡真正要做的就是幫悟空卸下這緊箍兒。你悟空不就是因為《緊箍兒咒》的羈絆才死心塌地的在取經路上一條道走到黑的嗎?好!讓本天尊幫你清楚掉這個障礙。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道法的高下固然與修煉的功夫相關,但更重要的是心智要通明。時刻要知道如何化解對方的招術,這除了博聞廣識、靈臺清明之外,還要久經沙場、經驗豐富。原始天尊就是道行高啊!金箍打不破,你悟空怎麼就想不到原來是可以連頭都一起拋掉的?參破生死這一大玄關,不是一般人能輕易做到的。這裡元始天尊點撥了悟空。悟空參不破就是因為骨子裡捨不得這個頭。沒想到“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凡事“置諸死地而後生”。“倒洗澡水連澡盆裡的孩子也一起倒掉”的說法在這裡發揮了創造性的大作用。悟空開始沒有反映過來,拼命要拿回那個頭。但是一通掙扎之後,終於領悟了。這件事情取經隊伍裡面的所有人看到了。八戒的反映是冷笑。沙僧的反映書上沒有直接講,但是他說出了七十二顆頭的問題,說明他也看得明白。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說明了悟空的頭被砍下來不是分身法所致。因為,分身法也可導致人體器官的分離及組合。後面會碰到這樣的情況。至於唐僧,一時尚未反映過來。  第二環節剖腹挖腸和第三環節油鍋洗澡,這兩個環節處理不好同樣也是玩命的買賣,但是悟空最終還是闖過來了。為什麼悟空不疼不癢呢?還記得在降伏黃袍怪的時候,悟空得了一樣寶物嗎?不錯!正是一顆舍利子玲瓏內丹。何以見得是這顆內丹在起作用呢?當時皇袍怪拿出內丹就是給悟空療傷治病的。因此,此丹有此功效。再說,剖腹挖腸並沒有致命的危險,有這顆內丹在可保無虞。至於悟空能在油鍋洗澡,仍然還是這顆內丹的作用。還記得在五莊觀的時候,鎮元大仙架起鐵鍋燒油欲煉悟空。當時,悟空用法術把鍋砸個洞,就跑了!當時為什麼不敢下去?鎮元子也是用的凡鐵凡火凡油啊!從五莊觀到這裡一路上,並沒見悟空學得什麼新本領啊!只是多了這顆玲瓏內丹。  悟空在油鍋裡裝死,想要試探一下各位的反映。八戒知道悟空是裝死的,所以大罵孫悟空,逼他顯身。要知道八戒在這裡是不能出手的,因為這裡有高人在場,很容暴露身份。悟空要是不出來,自己就要下油鍋了。但是,真正把悟空逼出來的不是八戒而是唐僧。因為這個時候,唐僧開始意識到悟空摘掉紫金箍這個問題了。這不是因為唐僧的道行高,而是因為唐僧就那麼一個手段可以控制孫悟空,這是他唯一的法寶。現在悟空突然間就不見了,唐僧能不著急嗎?當然他還是掩飾了一番,不僅少有的表現出了視死如歸的勇氣,而且要去祭拜悟空以表師徒之情。這一點可以說是一反常態,平時要是悟空帶累一點他,唐僧是要罵人的!而且,這裡唐僧居然還不怕死。他到悟空面前祝了一段,就被八戒打斷了。八戒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打斷唐僧呢?因為,如果八戒此時要是不打斷唐僧,不提醒悟空,唐僧就要念《緊箍兒咒》來試探悟空了。要是試探出悟空的確卸下了紫金箍,師徒還不翻臉?到時候,悟空回花果山,唐僧怎麼辦?八戒、沙僧怎麼辦?八戒臥底在這裡,不是打算讓取經失敗。而是首先要搞清楚取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然後,打探佛界的情報。只要身份不暴露,就一直打探下去,打入靈山內部。這是八戒的真正使命。因此,這時八戒不能讓師徒在這個時候起衝突。如果師徒起了內訌,在場的所有問題都有可能暴露,包括這三位國師的身份。不但取經計劃可能失敗,而且極有可能使得靈山和天庭的爭鬥白日化。  最後,三位國師都掛了,現了本相:一個變成了黃毛虎,一個變成了白毛角鹿,一個變成了羚羊。但是,這個障眼法是白骨精都會使的伎倆。也就騙騙車遲國皇帝老兒吧。根據本節中虎力大仙的表現,他的道行極高應該就是元始天尊。而另外兩位就是靈寶道君和太上老君。根據後面的情節老君其間應該離開過,沒有一直呆在車遲國。其實,這二十年來元始天尊就銷聲匿跡了,一直在車遲國閉關。正所謂“小隱於野,中隱於市,大隱於朝”啊!所以,當年在五莊觀鎮元子說去上清天聽講“混元道果”是撒謊。當時,其實當時也留下了破綻:根本沒有什麼上清天。就算是上清境也是靈寶道君的別墅區。元始天尊寓居玉清境清微天。  至於唐僧後來有沒有試過默唸《緊箍兒咒》?沒有。唐僧要是默唸《緊箍兒咒》,悟空一旦沒有反映,機關就被拆穿了。從後面發生的事情來看,唐僧念《緊箍兒咒》的時候,悟空的反映是正常的。這是為什麼呢?暫且不提。  那麼悟空為什麼還要繼續裝下去呢?沒有了緊箍咒的挾制,他為什麼不離開呢?一方面,悟空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了,三界都知道這個取經大事,現在已經進行到一半了,不是說走就能走得掉的。如來、玉帝、菩薩會這麼容易放過他嗎?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中,【卻說孫大聖惱惱悶悶,起在空中,欲待回花果山水簾洞,恐本洞小妖見笑,笑我出乎爾反乎爾,不是個大丈夫之器;欲待要投奔天宮,又恐天宮內不容久住;欲待要投海島,卻又羞見那三島諸仙;欲待要奔龍宮,又不伏氣求告龍王。真個是無依無倚,苦自忖量道:“罷!罷!罷!我還去見我師父,還是正果。”】這就是悟空的現實處境,要麼西天取經成正果,要麼就是“天地不容”。另一方面,骨子裡悟空一直想弄清楚自己真實的身份。他的身份跟取經的實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要想弄清楚自己的身份,就得搞清楚取經到底是怎麼回事?而要揭開取經的秘密,就必須要往靈山大雷音寺走一遭。  本節之中,唐僧的護法諸神煞費苦心的安排了這麼一個弘揚佛法的計謀,到頭來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老謀深算的三清天尊,還是道高一尺,原來早就在這裡佈局撒網了。可惜了這些個護法小神在這裡跳梁獻醜,自以為得計。《西遊記》中計很多都是計中計,連環計。一定要抽絲剝繭,條分縷析,才會有真正的收穫。

  • 2 # 十四桎梏

    車遲國這一節首次道出了《西遊記》的主旨三教合一。其實,悟空在這一節的所遇都是有人安排好的。誰安排的呢?就是六丁六甲、護教伽藍及太白金星安排的。因此,可以看出來,觀音安排的39位保護唐僧的保鏢,不光兼職做各大媒體的狗仔,更重要的一個使命就是引路。取經路上除了要應付各派勢力的阻撓,以及山野妖怪的算計,還要宣傳佛法,增強佛教的影響力。這就好比長征,不光是戰鬥機,還是宣傳機,還是播種機。一場談判下來,既要私下裡談得攏,又要明面上唱得響,這樣就叫“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棧道修好了,陳倉也渡了,兩不耽誤。這些引路的就是要把唐僧師徒導向那國富民強之邦,市井繁華之都。這樣才能擴大取經的影響,傳經的意義。  五百名僧眾在六丁六甲和護教伽藍的保護下,求死不能,求生不得。連悟空都看不下去了,罵這夥毛神無理。要麼就自己把人救走,要麼就不要管閒事。把什麼事都推到悟空身上,到底是為什麼呢?是為了給大聖樹碑立傳,廣傳賢名嗎?當然不是。就是為了給大眾造就濟世活佛的印象。準確的說是給僧眾和皇帝造就這種印象。佛家其實在骨子裡是看不起平頭百姓的,他們從來都走高層路線。第五十回《情亂性從因愛慾 神昏心動遇魔頭》中,【行者見他關了門,心中暗想:“……常言道,道化賢良釋化愚。且等老孫進去看看。”】可見,佛家是不介意愚弄及欺騙老百姓的。反正他們也不會明白真相,只會隨波逐流。佛家對人性的把握非常之到位,因此一出手就直奔要害。車遲國的一番爭鬥雖然精彩,但還是關起門來的買賣,於車遲國國內形式來說,沒有掀起任何風浪。雖然,最後是國王拋棄了敬道滅僧的做法,儒釋道三家並重。但是,這完全是權力運作的結果,百姓只是被動的接受而已。佛祖是講求效率的,但是有時候效率往往是短期效應,長遠來看佛家這種操作手法最終是得不償失的。  悟空變化之後向五百僧眾及兩名小道士瞭解了一番情況,決定當晚去一探三位國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的實力,並且藉機生事,向其挑戰。在悟空和三位國師來回賭鬥的過程中還是暴露一些問題的。其中有些問題對取經大業產生了重大影響。  首先,悟空竟然不認識三清。這個玩笑開大了。第五回《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中,【閒時節會友遊宮,交朋結義。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可見,悟空是認識三清的。當然,是不是悟空只識其人,不知其號呢?有可能,但機率不大。悟空在天宮住了大半年,而且和老君還是一對過節不斷的冤家,怎麼會連老君都不認識呢?當然,悟空可能確實不認識三清之中的另外兩個:玉清和上清。在五莊觀的時候,悟空差點和道童打起來,當時悟空就反問過道童彌羅宮中有誰是太乙天仙。第二十四回《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參》中,【行者聞言,忍不住喝了一聲道:“這個臊道童!人也不認得,你在那個面前搗鬼,扯甚麼空心架子!那彌羅宮有誰是太乙天仙?請你這潑牛蹄子去講甚麼!”】不過,就算悟空不認識三清,沒道理連菩薩也不認識啊!整本《西遊記》中,除了毗藍婆之外,還真找不到哪位菩薩是悟空都不認識的。但是,他問八戒那三座金身是什麼菩薩。就在這道觀之中,悟空問八戒這樣的話,不怕被雷劈嗎?這是悟空故意在試探八戒。其實八戒在之前的取經路上還是露出了破綻的。第二十一回《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中,【行者把帖兒遞與八戒,——唸了一遍道:“李長庚是那個?”行者道:“是西方太白金星的名號。”】八戒出任天蓬元帥在天河統領水兵,連太白金星的名號都不知道?虧人家還救過他的命呢?所以這個八戒是有問題的。暫且不提。取經路上一旦遇到妖怪,八戒呆在妖怪那裡的時間比呆在取經隊伍的時間還要多。這不得不引起悟空的懷疑。八戒雖然知道三清,但是未必個個認識。悟空要求是【敘禮坐下受用】。但是,結果是【八戒變做太上老君,行者變做元始天尊,沙僧變作靈寶道君。】看來,八戒對三清也只是知道一丁點兒,不是位子搞不清就是模樣搞不清。按道理,八戒是二師兄,應該變做靈寶道君,沙僧才應該變做太上老君。但是,八戒沒想到那麼多。【原來孫行者不大吃煙火食,只吃幾個果子,陪他兩個。那一頓如流星趕月,風捲殘雲,吃得罄盡,已此沒得吃了,還不走路,且在那裡閒講消食耍子。】這是怎麼回事呢?悟空不是嚷著來找吃的嗎?怎麼他自己不吃呢?東西都偷吃完了,怎麼還在案發現場做無故停留,不怕被抓現行嗎?要記住悟空來三清觀的目的是試探國師並向其挑戰。所以要無事生非:把聖像扔到茅廁,偷吃貢品,另外更過份的是遺尿做聖水哄騙三位國師。在最後離開之時,悟空還不忘自報身家,生怕別人不知道是他闖的禍。【大叫雲:“道號道號,你好胡思!那個三清,肯降凡基?吾將真姓,說與你知。大唐僧眾,奉旨來西。良宵無事,下降宮闈。吃了供養,閒坐嬉嬉。蒙你叩拜,何以答之?那裡是甚麼聖水,你們吃的都是我一溺之尿!”】  接著我們來看看這三位國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的來歷。龍王敖順說他們的“大開剝”是源自小茅山,虎力大仙卻自稱幼時在鍾南山學道。乍看之下,似乎二者說法不一,有矛盾之處。其實,這個也算不上矛盾。因為,茅山道術和鍾南山道術是有淵源關係的。具體我們就不詳究了。二十年前,三位大仙從天而降,在車遲國呼風喚雨、點石成金、指水為油,因而能夠名動公卿、術安君王。西天路上不少城邦無緣無故的遇到大旱災,之前的比如烏雞國,之後的比如鳳仙郡,但事後都能找出原因之所在。這多是仙佛計劃中的一步棋。那麼,這一回中車遲國的旱災是怎麼來的呢?車遲國皇帝即位二十三年,也就是說在皇帝即位的第三年來了這三位仙長,當時已經大旱了。從後面的事態發展情況來看,這次旱災完全是為了讓這三位仙長欺佛以求上位的。那麼這到底是誰安排的呢?我們先來看一看這鬥法的過程吧!  悟空和三位國師的鬥法實際上可以分為兩大層次,每層次又分為三個環節。  第一層次的鬥法分為靈臺祈雨、雲梯顯聖、隔板猜枚三個環節。其中隔板猜枚又有三個小環節。  先看看靈臺祈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虎力大仙登壇祈雨,一番舞弄之後竟然真的招來了風雲雷電、四海龍王。原因是他的五雷正法是真的。其實,不僅這五雷法是真的,這三位國師也是真的仙長,並非妖精。唐僧師徒未入城池之前,悟空曾有一番查探。【好行者,將身一縱,踏雲光起在空中,睜眼觀看,遠見一座城池。又近覷,倒也祥光隱隱,不見甚麼凶氣紛紛。】如果三位國師是妖精,那麼為什麼沒有妖氣卻隱祥光?這是悟空為什麼要先進三清觀打探的原因。悟空現在已經成熟多了,不會再冒冒失失的去降妖了,西天路上的“妖”水份太大。上次在莫家莊四聖試禪心的時候,師徒們已然領教了什麼是兵不厭詐。在虎力大仙登臺祈雨之前悟空問了一句話,【行者道:“我與你都上壇祈雨,知雨是你的,是我的?不見是誰的功績了。”】悟空的這個問題問的好。其實,從這次行雲布雨的整個過程來看,這次祈雨成功完全不是悟空的功勞。如果不是虎力大仙佈施五雷法,風雲雷電有誰會來應這場雨?前面在過號山枯松澗火雲洞的時候,敖廣曾經說過,私雨用水可以,若要下雨卻要走流程。【龍王道:“我雖司雨,不敢擅專,須得玉帝旨意,吩咐在那地方,要幾尺幾寸,甚麼時辰起住,還要三官舉筆,太乙移文,會令了雷公電母,風伯雲童俗語云,龍無雲而不行哩。”】但是祈雨和玉帝直接下旨降雨又有點不一樣。祈雨成功之後,【國王滿心歡喜,文武盡皆稱讚道:“好和尚!這正是強中更有強中手!就是中國師求雨雖靈,若要晴,細雨兒還下半日,便不清爽。怎麼這和尚要晴就晴,頃刻間杲杲日出,萬里就無雲也?”】這說明,祈雨時風雲雷電收到的旨意並不具體,而是依照祈雨者的號令行事。只不過,這裡風雲雷電實際沒有按照虎力大仙的指令去操作,而是改聽悟空的指令行事。這一點,誰也不會來查。就算查起來,也可以推到悟空身上去。  這裡我們要仔細分析一下這個五雷正法。因為這關係到三位國師的真實身份。道法認為,諸法之中,威力最大的是雷法。也就是說,這三位國師修煉的正是無上道法。修煉五雷正法有很多門派,比如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及茅山派等。而茅山派與上清派一脈相承。茅山派,也有人稱之為上清茅山宗。上清派是誰的勢力範圍呢?玉清元始天尊。所以這三位仙長的到來必然與元始天尊有著莫大的關聯。風雲雷電這幫小神這回是有眼不識泰山了。  第二個環節為雲梯顯聖。這個環節本來是虎力大仙贏定了的:悟空不會坐禪,唐僧不會駕雲。但是,卻出現了意外。悟空駕雲把唐僧送上去,最後又馱了下來。這是怎麼回事呢?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中,在過流沙河時,悟空曾經就能不能雲託唐僧這件事和八戒爭論過:  【八戒道:“哥啊,既是這般容易,你把師父揹著,只消點點頭,躬躬腰,跳過去罷了,何必苦苦的與他廝戰?”行者道:“你不會駕雲?你把師父馱過去不是?”八戒道:“師父的骨肉凡胎,重似泰山,我這駕雲的,怎稱得起?須是你的觔斗方可。”行者道:“我的觔斗,好道也是駕雲,只是去的有遠近些兒。你是馱不動,我卻如何馱得動?自古道,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象這潑魔毒怪,使攝法,弄風頭,卻是扯扯拉拉,就地而行,不能帶得空中而去。象那樣法兒,老孫也會使會弄。還有那隱身法、縮地法,老孫件件皆知。但只是師父要窮歷異邦,不能彀超脫苦海,所以寸步難行也。我和你只做得個擁護,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這些苦惱,也取不得經來,就是有能先去見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經善與你我。正叫做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閒看。”那呆子聞言,喏喏聽受。】  這場關於雲託唐僧的爭論有三點意思:1、唐僧是濁骨凡胎,雲託不起來;2、可以透過其他方法將唐僧送往靈山,唐僧可以不必步行去靈山;3、如果唐僧不是步行去靈山,則取不得真經。這個三個說法,悟空不知道是從哪裡得知的,但八戒是認可的。就在前一場黑水河戰役中,我們透過八戒的口還重溫了這個說法。【三藏道:“你三個計較,著那個馱我過去罷。”行者道:“八戒馱得。”八戒道:“不好馱。若是馱著騰雲,三尺也不能離地,常言道,背凡人重若丘山。若是馱著負水,轉連我墜下水去了。”】  關於第一點,可以說是最關鍵的。到底能不能雲託凡體呢?這裡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唐僧不是給悟空馱上高空了嗎?  關於第二點,妖怪們已經透過無數次的實踐證明了這個方法的可行性。  前面兩點都已證明了唐僧不必徒步前往靈山的可能性是真實存在的,至少在操作流程上是可行的。但是為什麼偏偏就是無法變為現實呢?這個答案就與這裡的第三點意思相關聯了。唐僧取經的任務本質就是為了談判,如果取經師徒投機取巧使取經團隊繞過障礙前進,那麼取經就沒有任何意義了。菩薩安排了39為護法輪流當值監督唐僧,監督取經團隊,特別是金頭揭諦晝夜不離唐僧左右。不僅如此,如來還親自做了系統設定,確保取經團隊在操作流程上沒有投機取巧的可能性。暫且不提。  看來天尊也很想弄清楚這裡面到底有什麼玄機?因為,八戒和悟空所說的理由很顯然是錯的。但是,這個問題終究還是沒有搞清楚。當唐僧被悟空駕雲馱上高臺的時候,這個比試實際已經結束了。為了能夠真正的控制這個鬥法大會,三位國師必須要一敗再敗下來。這樣比試的內容和流程就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上了。一再說過,好勇鬥狠不是真正的高手,真正的高手是能夠控制局勢,讓局勢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的人。深層次上講,這所有的比試雖然悟空都贏了,但是他什麼都沒得到。悟空一直被這三位國師牽著鼻子走。三位國師才是真正掌握鬥法大會的實際話語權的人。雖然還沒有完全弄清為什麼唐僧不能乘雲的原因,但至少在這裡可以肯定的是這與唐僧本人無關。  第一層次鬥法的第三環節是隔板猜枚。這個隔板猜枚又分為三個小環節。這三個小環節是悟空和三位大仙的一次交流。其實,悟空是認識這三位的。暫且不提。  第一個小環節是猜衣服。這個紅漆櫃子裡面明明放的是【山河社稷襖,乾坤地理裙】,但是悟空卻偏偏把它變成了【一件破爛流丟一口鐘】。這個衣服的名稱政治寓意明顯,分明是內有乾坤。但是,悟空卻把他變作【一件破爛流丟一口鐘】。這口破鍾是什麼意思呢?似有“黃鐘譭棄,瓦釜雷鳴”之意。暗示天庭不用賢,自己不得志。  第二個小環節是猜仙桃。車遲國哪有什麼仙桃?說這個是仙桃只是為了印證天宮的蟠桃。這一小環節的過程可以分為皇帝(玉帝)藏桃和悟空(偷)吃桃兩件事。最後開啟櫃子發現桃子沒了。其實,這正是說明了天宮蟠桃是怎麼消失的(藏的藏了,吃的吃了)。  第三個小環節是猜道童。這個小環節是虎力大仙設計的。他將道童藏進櫃子,結果出來的卻是一個小和尚,一個不會念經的小和尚。其實,這也正是說明了悟空本人棄道從僧的選擇及經歷。看來悟空是死心塌地跟著佛祖走了。觀音菩薩法力那麼強大,自己又帶著緊箍咒,不死心塌地又怎麼能行呢?  這一環節其實是暗喻了悟空從積極入道到墜入圈套,最終又棄道從僧的人生經歷。悟空把小道士變成了小和尚,這說明最後還是堅定了從僧的信念。這算是悟空在這一回合與虎力大仙的交流中給出的最後答案。  第二層次的鬥法,也有三個環節,分別是砍頭重生、剖腹挖腸和油鍋洗澡。實際上這三個環節是三位國師的謝幕表演。他們要以這三個環節為遮掩回玄都了,因為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就在這謝幕的過程中,虎力大仙還完成了一件大事。  先來看第一環節砍頭重生。這一回悟空先登場。悟空的頭被砍了下來,還劊子手一腳踢出三四十步遠。鹿力大仙又念動咒語教土地按住大聖的頭,至令大聖原頭不能回身。最後,悟空施法術重新又長了一個新頭。當然了這個也說不上是什麼法術,沙僧說得對【“他有七十二般變化,就有七十二個頭哩。”】對於這件事,在場的每一位觀眾都很驚訝,我也非常之驚訝。我驚訝的不是悟空頭被砍下來的怪異場面,而是悟空的頭為什麼會被砍下來。當年在天庭,雷打火燒、刀砍斧斫都未能傷悟空分毫,現如今怎麼人間一把凡鐵砍頭刀就把悟空的頭剁下來了呢?悟空在五行山不是喝銅汁吃鐵丸的嗎?按道理來講,悟空應該是銅頭鐵臂才對啊。其實,悟空根本不可能是銅頭鐵臂,世上哪有這樣的品種啊?到底算是妖精,還是算作神仙啊?反正肯定不是人。前面講過,當初天庭的武器傷不了悟空是因為如意珠的法力。後來如意珠破裂,法力不再如舊。八戒在介紹他的“上寶遜金耙”時說道:【何怕你銅頭鐵腦一身鋼,鈀到魂消神氣洩!】可見八戒的鈀是不怕銅鐵之器的。可是八戒的“上寶遜金耙”已然沒有築倒孫悟空。這說明八戒當時沒有築倒悟空,不是因為悟空是銅頭鐵臂,而是因為他的頭上有金箍。關於金箍的作用,我們一直以為是依咒語掯勒悟空的。實際上,金箍如果不結實,悟空還不他打個稀爛。悟空確實是拿金箍棒搗騰過頭上的這個金箍,但是毫無作用。連悟空的金箍棒都沒辦法撬開的金箍,八戒的巡金鈀只能一邊待著了。所以這個金箍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護頭。這個是大聖自己說的。第七十五回《心猿鑽透陰陽竅 魔王還歸大道真》中,【大聖笑道:“……唐僧還恐不堅固,預先又上紫金箍。”】  悟空不是銅頭鐵臂,因此照著脖頸這一刀下去,悟空的頭就沒了。但是他有七十二個頭,沒有一個頭也不會致命。問題是砍下來的那個頭去了哪裡了呢?沒有交待,只說是鹿力大仙教土地按住在地。暫且不提。悟空沒了那顆頭,有什麼關係嗎?不錯!實際上這場賭鬥真正要砍下來的不是悟空的頭,而是頭上的緊箍兒。因此虎力大仙在這裡真正要做的就是幫悟空卸下這緊箍兒。你悟空不就是因為《緊箍兒咒》的羈絆才死心塌地的在取經路上一條道走到黑的嗎?好!讓本天尊幫你清楚掉這個障礙。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道法的高下固然與修煉的功夫相關,但更重要的是心智要通明。時刻要知道如何化解對方的招術,這除了博聞廣識、靈臺清明之外,還要久經沙場、經驗豐富。原始天尊就是道行高啊!金箍打不破,你悟空怎麼就想不到原來是可以連頭都一起拋掉的?參破生死這一大玄關,不是一般人能輕易做到的。這裡元始天尊點撥了悟空。悟空參不破就是因為骨子裡捨不得這個頭。沒想到“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凡事“置諸死地而後生”。“倒洗澡水連澡盆裡的孩子也一起倒掉”的說法在這裡發揮了創造性的大作用。悟空開始沒有反映過來,拼命要拿回那個頭。但是一通掙扎之後,終於領悟了。這件事情取經隊伍裡面的所有人看到了。八戒的反映是冷笑。沙僧的反映書上沒有直接講,但是他說出了七十二顆頭的問題,說明他也看得明白。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說明了悟空的頭被砍下來不是分身法所致。因為,分身法也可導致人體器官的分離及組合。後面會碰到這樣的情況。至於唐僧,一時尚未反映過來。  第二環節剖腹挖腸和第三環節油鍋洗澡,這兩個環節處理不好同樣也是玩命的買賣,但是悟空最終還是闖過來了。為什麼悟空不疼不癢呢?還記得在降伏黃袍怪的時候,悟空得了一樣寶物嗎?不錯!正是一顆舍利子玲瓏內丹。何以見得是這顆內丹在起作用呢?當時皇袍怪拿出內丹就是給悟空療傷治病的。因此,此丹有此功效。再說,剖腹挖腸並沒有致命的危險,有這顆內丹在可保無虞。至於悟空能在油鍋洗澡,仍然還是這顆內丹的作用。還記得在五莊觀的時候,鎮元大仙架起鐵鍋燒油欲煉悟空。當時,悟空用法術把鍋砸個洞,就跑了!當時為什麼不敢下去?鎮元子也是用的凡鐵凡火凡油啊!從五莊觀到這裡一路上,並沒見悟空學得什麼新本領啊!只是多了這顆玲瓏內丹。  悟空在油鍋裡裝死,想要試探一下各位的反映。八戒知道悟空是裝死的,所以大罵孫悟空,逼他顯身。要知道八戒在這裡是不能出手的,因為這裡有高人在場,很容暴露身份。悟空要是不出來,自己就要下油鍋了。但是,真正把悟空逼出來的不是八戒而是唐僧。因為這個時候,唐僧開始意識到悟空摘掉紫金箍這個問題了。這不是因為唐僧的道行高,而是因為唐僧就那麼一個手段可以控制孫悟空,這是他唯一的法寶。現在悟空突然間就不見了,唐僧能不著急嗎?當然他還是掩飾了一番,不僅少有的表現出了視死如歸的勇氣,而且要去祭拜悟空以表師徒之情。這一點可以說是一反常態,平時要是悟空帶累一點他,唐僧是要罵人的!而且,這裡唐僧居然還不怕死。他到悟空面前祝了一段,就被八戒打斷了。八戒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打斷唐僧呢?因為,如果八戒此時要是不打斷唐僧,不提醒悟空,唐僧就要念《緊箍兒咒》來試探悟空了。要是試探出悟空的確卸下了紫金箍,師徒還不翻臉?到時候,悟空回花果山,唐僧怎麼辦?八戒、沙僧怎麼辦?八戒臥底在這裡,不是打算讓取經失敗。而是首先要搞清楚取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然後,打探佛界的情報。只要身份不暴露,就一直打探下去,打入靈山內部。這是八戒的真正使命。因此,這時八戒不能讓師徒在這個時候起衝突。如果師徒起了內訌,在場的所有問題都有可能暴露,包括這三位國師的身份。不但取經計劃可能失敗,而且極有可能使得靈山和天庭的爭鬥白日化。  最後,三位國師都掛了,現了本相:一個變成了黃毛虎,一個變成了白毛角鹿,一個變成了羚羊。但是,這個障眼法是白骨精都會使的伎倆。也就騙騙車遲國皇帝老兒吧。根據本節中虎力大仙的表現,他的道行極高應該就是元始天尊。而另外兩位就是靈寶道君和太上老君。根據後面的情節老君其間應該離開過,沒有一直呆在車遲國。其實,這二十年來元始天尊就銷聲匿跡了,一直在車遲國閉關。正所謂“小隱於野,中隱於市,大隱於朝”啊!所以,當年在五莊觀鎮元子說去上清天聽講“混元道果”是撒謊。當時,其實當時也留下了破綻:根本沒有什麼上清天。就算是上清境也是靈寶道君的別墅區。元始天尊寓居玉清境清微天。  至於唐僧後來有沒有試過默唸《緊箍兒咒》?沒有。唐僧要是默唸《緊箍兒咒》,悟空一旦沒有反映,機關就被拆穿了。從後面發生的事情來看,唐僧念《緊箍兒咒》的時候,悟空的反映是正常的。這是為什麼呢?暫且不提。  那麼悟空為什麼還要繼續裝下去呢?沒有了緊箍咒的挾制,他為什麼不離開呢?一方面,悟空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了,三界都知道這個取經大事,現在已經進行到一半了,不是說走就能走得掉的。如來、玉帝、菩薩會這麼容易放過他嗎?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中,【卻說孫大聖惱惱悶悶,起在空中,欲待回花果山水簾洞,恐本洞小妖見笑,笑我出乎爾反乎爾,不是個大丈夫之器;欲待要投奔天宮,又恐天宮內不容久住;欲待要投海島,卻又羞見那三島諸仙;欲待要奔龍宮,又不伏氣求告龍王。真個是無依無倚,苦自忖量道:“罷!罷!罷!我還去見我師父,還是正果。”】這就是悟空的現實處境,要麼西天取經成正果,要麼就是“天地不容”。另一方面,骨子裡悟空一直想弄清楚自己真實的身份。他的身份跟取經的實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要想弄清楚自己的身份,就得搞清楚取經到底是怎麼回事?而要揭開取經的秘密,就必須要往靈山大雷音寺走一遭。  本節之中,唐僧的護法諸神煞費苦心的安排了這麼一個弘揚佛法的計謀,到頭來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老謀深算的三清天尊,還是道高一尺,原來早就在這裡佈局撒網了。可惜了這些個護法小神在這裡跳梁獻醜,自以為得計。《西遊記》中計很多都是計中計,連環計。一定要抽絲剝繭,條分縷析,才會有真正的收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美國公佈“寡頭”政客名單,俄羅斯100餘人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