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遊逍遙43193699
-
2 # 劉建國4710
大極是週而復始,變易圓通,而我保持中立不變,庸,正也,中正不偏,不極端,這庸不是庸俗,我認為是中正通達明瞭一切事物。
-
3 # louanhuamingyouyicun
原意為:【說的話多了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虛靜沉默,把話留在心中。】
這句話教悔人們:從心上講,要修養【誠.敬.謙.和】的仁德,誠是真誠.敬是恭敬,心存恭敬,言行必恭敬,敬人.敬事.敬物,於性謙卑,必與人和諧,這就是仁德。這種【誠敬謙和】的仁德,自然就能夠敏於行而慎於言。所以,這句話是教悔人們【存養仁心】。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折中調合的處世態度。修養【誠敬謙和】之性以達【敏於事而慎於言】與中庸之道的不偏不倚.折中調合的處世態度,相差甚遠,所以說這句話“無意中論證了中庸之道”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
4 # 上坪農夫
按你這麼說,老子都比孔子的孫子即子思還遲出生,孔子怎麼能向老子問禮呢?或者說孔子應該把子思倒過來叫爺爺咯?
-
5 # 來取笑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是老子對《道德經》第五章前兩節的綜述。在這裡,守中的“中”,是衝的假借字,它一是通要道,或指道路交匯處;二是含空虛、謙虛或自然虛靜的意思;三是指陰陽氣 良性互動 達到的和諧狀態。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人生觀及生活健康與事業成功的理論。在這裡,中庸的“中”,主要指不偏、中正、恰好等;中庸的“庸”,主要指平和、適用、守恆等。
綜上不難看出,從哲學觀點來講,道家和儒家思想都存在中和觀念。老子的守中思想來源於他的天道自然觀,同時也受古聖先賢們 中和理念的影響。老子認為天地萬物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主張認清並順應宇宙自然 、人類社會規律,致力於恢復並儘量維持事物之間的平衡狀態,以無為的方式達到“中和”的有為目的; 與老子以政事、天下事的“中和(衝氣以為和)”有所區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中庸思想,是以“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為原則,其理論主要用以指導人們如何認識和處理社會問題,認識和處理人際關係、提高和實現自身價值。
然而,“過猶不及”,與“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兩者政治角度雖有不同,但基本意思是一致的,都屬中道觀念、中和思想。“中和(衝氣以為和)”就是要言行適當,恰如其分,而實現“中和”的方式就是中庸,也即是要“為無為,事無事”,或有所為,有所不為。總而言之就是,儘可能不要妄為,不要興風跟風,不要瞎折騰
-
6 # 樂不思蜀lu
老子思想直接否定統治者對百姓的干擾,揭示出打著仁愛旗號攪亂百姓生活,是違背天道導致天下大亂的根源。老子說“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才符合“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天道。這兩句話總是被統治階級故意歪曲,說老子把百姓看做是“草狗”,沒有仁愛之心。其實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天地聽任萬物自生自成而無所謂對萬物仁愛,它把萬物當做祭祀用過的草狗而不顧惜,聖人聽任百姓自保自養而無所謂仁愛,他把百姓看做祭祀用過的草狗而不憐惜。對於老子時代來說,天下大亂的根源並不是很清晰,也沒有一致的看法,老子這一思想尖銳地指出了統治者人為干預百姓生活,使他們不得不違背本身自然狀態,是違背天道的,因此必然導致天下大亂。老子接著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句話,並不是調和的中庸之道,而是鮮明地反對政令教化過多。他闡釋道,天地好比風箱越鼓動風越大,政令言教越多百姓越紛亂。與其政令言教過多而且經常陷入困境,不如保持原有狀態。
孔子的中庸之道強調克己復禮,以此來合乎天道,達到天下大治。他的邏輯是古代聖人遵從仁愛之心禮儀之制,天下就是大治的,現在統治者缺乏仁愛之心並且禮壞樂崩,天下是紛亂的。必須克己復禮從新合乎天道,才能恢復天下大治。這種觀點並沒有徹底否定統治者的仁愛禮制,而是希望他們從新遵循合乎天道的聖人教化,因此,這是調和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中庸思想。
老子思想普遍不被統治者採用,孔子思想盡管比較溫和,也限制了統治者,採用的也比較少。後來經過改進,老子思想被劉邦張良他們用來推翻暴政,孔子思想被漢武帝以及後世統治者用來調和階級矛盾。
-
7 # 七月流火140400643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是老子《道德經》裡的話,意思是人如果話說多了,就會使自己陷入困境之中,多說無益,不如不說。老子這句話,本意是論證他無為的政治哲學。聖人治理國家,不但在行為上要採取清靜無為的方式,在言語教化之中,也是一樣的。這是第五章的內容,原文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對於這段話,王弼的解釋是: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為,造立施化則物失其真。有恩有為,則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載矣。地不為獸生芻,而獸食芻。不為人生狗,而人食狗。不為於萬物而萬物各適其所用。則莫不瞻矣,若慧由己樹,未足任也。
現在一般把芻狗解釋成草狗,也就是祭祀時用草扎的狗。王弼這兒把芻解釋牛羊之類的牲畜。不過,這個字解釋的差異,不影響這段話的意思,總之,是說天地萬物,各有所需要,不需要人為的干涉。也就是無為。芻與狗,是用來說明行動上的無為;而橐龠是說明語言上的無為。當然,無為不是絕對的無為,是順其自然的為。於是,守中也不是不言,而是不多言。為什麼不多言?大多數情況下,把話說明了,別人還不認同的話,說明不是同道中人。這時多說,必然引起別人的反對,產生衝突,於是就會“數窮”,使自己陷入困境。
“不如守中”之“中”,與“中庸之道”的中意思當然有相同之處。《中庸》說: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不如守中之中,就是喜怒哀樂未發之狀態。多言之時,必有喜怒哀樂之情,所言必有事,有事必引起情感之波動。按老子無為的看法,情感的波動,希圖對事物進行干涉的這種情感和行為,是沒有意義的,是違反自然本性的。所以,他主張無為無造。希望人的情感都能保持在無喜無怒的中和之態。而順其自然,葆真養性,益壽延年。
儒家的中庸之道,卻是有為的。人的情感,是有喜怒哀樂的。情感未發之時,謂之中。但儒家與道家不同之處在於,儒家並不主張人的情感儘量保持在所謂中的狀態。而是說,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也就是說,情感之發,要與外界的現實情況相符合。舉例說明,結婚的時候,當然要有喜悅之情,辦喪事的時候,要悲哀。這就是中節。但同時,儒家又強調,喜怒哀樂都不能過分,過分之後,對人生是不利的。這叫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許多人把儒家的中庸之道簡單的解釋成,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事方式,雖不能說是錯誤,卻是對中庸之道的理解簡單化了。對於“中庸”朱熹的解釋是: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而程子的解釋是: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所有這些解釋,都是中庸內涵的一個方面。《中庸》一篇,三四千字,解釋的也就是“中庸”兩個字。他的內涵是很豐富的。與折中主義是絕對不一樣的。這一點,有興趣的自己研讀一下《中庸》就行了。
中庸的中,與老子不如守中的中,其意思雖然在外延上有所差別,但深層內涵上是一致的。這並不是老子無意中證明了中庸之道。而是因為,老子的道家思想與儒家思想的文化源頭是一致的。他們的哲學根基都來自於《周易》,周易的思想是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像,四像生八卦。進而六十卦。以六十四卦象徵世間萬事萬物。其是的太極就是一,也就是道,道是一切的中心,這就是所謂的中。世間萬事萬物的評價,都是以中為標準。宇宙是變動不居的,所以,中也是變化微妙的。但變化之中有不變的東西,叫庸,也叫常。比如儒家所謂的五常,就是指五種永遠不變的東西,比如父子關係,一旦形成,便永遠不會改變。
老子與孔子都是在吸收當時最偉大的傳統文化精華之後,形成自己的思想,他們都是在這種宇宙間變與不變的關係之中,形成自己的哲學思想,老子的著作《道德經》提出了清虛自守,清靜無為的思想。而孔子在易傳中也體現出了儒家的哲學思想。後來孔門弟子,根據孔的思想整理出《中庸》。
儒與道的哲學中,都有“中”這個概念,它的內涵是相通的。在外在的行為上,又體現出了不同。這印證了先人們所說的,天下一致百慮,殊途同歸。
西方哲學不是很瞭解,不敢瞎說。但是老子孔子,做為人類文明發展軸心時代最偉大的哲學家是被廣泛認同的。他們與同一時期另外的思想家印度的釋迦牟尼,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等放在一起也是毫不遜色的。
-
8 # 風逍逍兮易水寒
老子是中國古代具有大智慧的大哲學家、大思想家,也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倡導“無為而治”,由天道的“無為”延伸到人道的“有為”,人道是通於天道的,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是老子的一部哲學作品,記載了老子的哲學思想,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被譽為萬經之王。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原文如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老子認為天地沒有所謂的仁慈,老天爺對待萬物都像對待芻狗一樣,沒有什麼分別;聖人也沒有所謂的仁慈,聖人對待百姓也像對待芻狗一樣,讓他們自生自滅。這個天地就像一個冶煉的達風箱,他空虛但是永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有時候話太多了就會詞不達意,表達有失,還不如適可而止。
在為人處世之道中,“多言數窮”道出了多言之人的窘迫和尷尬。常言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如果一個人在與他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一直憑藉自己的直觀感受來看待問題,通常只會看到表面的現象和問題,或者有的人言語中極具殺傷力和爆發力,但是其自我控制力差,往往只考慮到自己,而忽略他人的感受。這樣的人很容易招惹是非,為自己的人際關係埋下隱患。
其次,多言者通常是那些外向、爽朗、活潑好動的一類人,他們在討論某一個問題或論點的時候,多言者由於話多,往往會在不經意間將自己的主張和看法透露出來,暴露出自己的態度和性格特點。而多言者的這些觀點和態度得不到所有人的認同,而且認同者往往會將自己隱藏起來,甚至隨著事態的發展,這些隱藏起來的認同者會做出有利於自己的選擇,而不認同者則將多言者列入利用物件,成為他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最後,多言者由於性格爽朗、言語行動敏捷,這類人大多數善於交朋友,善於交際的人。他們訊息來源多且快,而且很多人嘴上沒把門,往往在不經意間就將訊息透露出去,或者在酒醉時,或者出於對朋友的信任。而這些訊息隨著多言者的不斷傳播,某些訊息就會出現扭曲效應,導致訊息被層層扭曲而面目全非,給當事人造成極大的心靈創傷。在涉及自己的訊息時,多言者將訊息傳播出去,由於個人的思維方式和感情色彩,也會產生扭曲效應,再次傳到多言者的耳朵裡時,也會給自己帶來極大的困擾,暴露自己的性格缺陷。
所以,在為人處世上,“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要懂得不會答話就少說話,保持沉默,語言平和的與他人打交道。在交際的過程中,既要謹言慎行,又要保持適當的交際距離。這就是為人處世的中庸之道。
在治理國家方面,老子用“適中”道出了為政者該如何做到中庸。老子生長於春秋時期,那是一個亂世,這位偉大的智者想用自己的思想挽救人民於水火之中。但是他不是聖人,也不是帝王,所以他號召當政者採用“無為而治”的思想治民。
古代的天子被認為是天的兒子,是代表老天的意志來管理人間。但是統治者往往將自己凌駕於諸生之上,將自己的意志強行安在人民的頭上。在治理國家的時候,政令繁多往往讓人們無所適從,朝令夕改則會讓人民脫離正確的行為軌道。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政令繁多,遲早會導致上令下不達,上行不下效,久而久之,政令也就變成了倡議了。與其如此,還不如精簡政令,將真正有利於民的政令推行,將不利於民或重複的政令取消,給予人民一定的自由,這樣百姓才能感受到統治者對他們的恩賜,百姓才會按自然規律行事,才不會破壞大自然之道,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國家才會安寧昌盛。這就是無為而治的中庸之道。
不管是為人處世之道,還是治國之道,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本質上就是“中庸”二字。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人際上,在治國上,要無所謂,自然會無所不為,這才是“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的人生大智慧。
-
9 # 平凡2850
葛洪說:道為儒之本,儒為道之末。
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句話無意中論證了中庸之道,是弄反了道家和儒家源流關係,應該說,人道效法天道,儒家的人倫之道,是由道家的天倫之道而來。
《中庸》,是《禮記》中的一篇,中庸之道是儒家的說法;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出自《道德經》,是道家的說法。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要明白,什麼是“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什麼又是中庸。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多,萬物紛紜;
言,言說描述,關於天下萬物的認知;
數,指支離;
窮,指有限;
中,契合天道則為中,守中即為守道。
正統的華夏思想文化認為:
道為第一因,道生出無,一種虛漠鴻蒙之氣,無質無象;
無生出有,有質有象,始可有名;
有生出萬物,萬物並作,參差各態,各命其名。
天地之間,萬物被無時無刻、無窮無盡地湧現了出來,看上去是那麼的複雜而又紛紜,又怎麼可能用人之道那些支離破碎的智識來來窮盡他們呢?
天地生息萬物,只是順應道而運轉,聖人治理天下,也只是順應天道,而不是以那些支離破碎的偽巧去治理天下的。
在華夏思想文化看來,人、家、國、天下,都是同構的,只是結構的尺度不同。
因此,可以以道治身,可以以道治家,可以以道治國,也可以以同樣的道治天下。
這就是“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的道理。
中庸朱熹在《中庸章句集註》中寫到:“中,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那麼,要想不偏不倚,就需要一個錨定,不偏於它,這個錨定是什麼呢?
朱熹引用了《河南程氏遺書卷第七》中程頤的一段話:“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於道,不可離於道;
不離於道,則以守道為常;
正常為善,善而積德,生生不息。
儒家的所謂中庸,也就是致中和的意思。
中於道,合於道。
一些說明
中庸,不是為了中庸而去中庸;守中,同樣也不是為了守中而守中。
中國的文化,從伏羲以來,都是以經世致用為導向的。
中庸,守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內聖而後自然而然的表現。
最終目標,都是順應天然之道,讓生命體得以生存和延續。
由守中,而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這就是道家的“守中”,和儒家的“中庸”的道理。
或者,更簡單的說,守中,以及中庸,就是做對的事情。
什麼是對的事情?
符合道理的事情,就是對的事情。
符合誰的道理?
符合天地之理,天地常然。
天地之理,天地常然是什麼?
一個是生,一個是久。
守此道者,可以生生不息。
-
10 # 國學新知堂
多言就是話說的多,數是屢次的意思,窮有困窮之意,多言數窮是話說得過多容易招致困厄的意思,類似於我們今天常說的禍從口出。
禍往往是由於話說得過多過當的緣故,那麼避免禍患就只能從少說或不說做起。所以不若守中一句應當理解不說少說才得當,與中庸的中沒有關係。
多言數窮是有為有以為的一個證明,多言是有為,屢遭困厄就是有以為。守中是無為無不為的一個證明,守中不言是無為,守中就不會招致困厄就是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為,可是他如何才能使人們信服他的主張呢?他要對他的觀點提供證據支援,這些證據包括兩個方面,一個他要說明有為有無窮的壞住,歸結為命題有為而有以為;另一個他要說明無為有無限的好處,歸結為命題無為無不為。經文中好多名句警句其實都是這兩個命題的例項證據。
比如,“跂者不立,跨者不行”,“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持而盈之,不如其己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法令滋彰,盜賊多有”,這些都是有為有以為的證明。
再比如,“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其政悶悶,其民昏昏",“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這些都是無為無不為的證明。
老子是一位思想家,他提出了他的主張,仍舊需要證據證明。思想著作的主要創作目的是說服別人。如何實現說服他人的目標呢?首先要陳述自己的觀點,其實還要證明自己的觀點。所以讀懂老子一要提煉他的主要觀點,二要明白他論證自己觀點的過程。只有洞悉了這樣方面,才能明確老子思想中是否包含真理內容。
老子是人不是神,他的著作其目標同樣是說理與說服,而不是要宣佈教條。所以我們讀老子書與與讀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守中與儒家中庸沒有關聯,強與之關聯是缺乏思辨的表現。做任何種學說,沒有邏輯思維就沒有明晰的概念與法則可言,沒有明晰的概念與法則這一學術便沒有牢固的基礎。
回覆列表
數者,變數也。這兩句解說紛呈,若正確認識到"數"的概念,整句話就好理解了。(別說我前言不搭後語,你懂的。)
這就是說:與其費力地言說無盡的變化,(去闡釋必由之道),不如守住自己,把握好自己的立場。
(昨晚酒勁熬不住,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