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
2 # 曹宗國
孔子“四十而不惑”,主要是認定了周禮的社會意義。他“十五而有志於學”也就是從十五歲立志於研究學問,他的研究的學問包括六藝,但主要是研究周朝的典章制度。經過十年的研究,他對周朝的典章制度也就是周禮有了比較系統的瞭解,並且認為周禮巍巍乎蕩蕩乎,是很偉大光榮正確的社會制度和文化體系,必須糾正現實的禮崩樂壞的局面,全面恢復周禮,克己復禮。他宣稱“吾從周”,是謂不惑矣!
-
3 # 小數點9464
孔子自言:“十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今人或相同,或不同。
孔子出身布衣,十五以後就沒有地方讀書了。春秋之時,諸侯國城邦已有學校,孔子是“士”家子弟,可以接受“禮、樂、書、數、射、御”六藝的小學教育。但《詩經》、《尚書》、貴族的禮樂制度,這些“大學”,當官的學問,孔子就只有自學了。非此,孔子不復為孔子,與孔子罵少時玩伴:“老而不死是為賊。”沒啥不同。孔子之為孔子在於“學”。
學而有得,但無用武之地,做過倉管,飼養過牛馬,敏而好學,有疑則問。三十左右學問初成,開館授課。甚至孟氏子弟從學。自己完全獨立,故曰三十而立。
學而時習,教學相長,學問日進,十年不為外界紛紛擾擾所惑,學問精進,辨理更明,故曰“四十而不惑”。
孔子沒有欺騙我們呀!
觀於自身,十五歲獨立離家讀書,至大學畢業七年,思想學問生活均遊離於家庭父母之外。及三十價值觀也基本形成,工作上也獨擋一面。然而世之紛紜,美食、美女、金錢無不誘惑,大概不到入土,難得不惑了。
孔子之聖,大概學不得。
-
4 # 黃河口巽客
人生的道理,四十知其然,五十而知其所以然。人到四十,不惑有三。
不惑己身境遇。人到了四十歲,人生基本就定格了,脾氣、性格,也基本定格了。之所以活成這個樣子,也是因為世事難料而又理當如此。
不惑他人態度。知道別人為什麼這樣,別人是什麼樣的人。明白為什麼那人這樣對待生活,這樣對待自己,這樣對待別人,能順利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不惑凡俗世事。能經歷世事,到四十歲時對世事原因有所瞭解,不會輕易衝動,沉穩而又體察,就是不惑。
-
5 # 色即是空710
對古聖先賢所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沒有疑惑。孔子最起碼是人間聖人,對人世間的事完全瞭解,對學生因材施教,有教無類,那必須深刻了解每個學生的人性和根機並快速作出判斷怎麼教,這非一般人所能為。往深探討孔子境界有現象無證據,他從未以神通示人,但從三際人的故事中可看出孔子是有神通的。不像釋迦牟尼佛讓人立知佛有大神通,大智慧。
-
6 # 明貞
不惑即無疑,一般說來到四十就心智成熟兒女成人了。古人四十不算年輕了,許多活不到四十,秦始皇不才五十歲就去世了,李世民也五十出頭。所以人到四十就基本有定見了,該知道的經歷的也大都知道經歷了,故稱不惑。
當然不惑不是真正的不惑,古今往來過百歲的人亦不少,做到不惑了嗎?恐怕沒有。不知而不惑和全知而不惑是有極大差別的,全知的人有嗎?
-
7 # 李益塵
四十不惑不惑的是思想和感悟。有時候就像水,年輕的時候不知道的道理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的滲透到自己的內心深處。那種書上沒有的真理卻真切感覺到的東西。
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前對人生的認識會在這個階段有一個相對真實的感悟和理解。從字面上理解也就是說人活到這個時候應該明白了人為什麼活著,怎麼活著更有意義。怎麼樣的活法更加適合。
不惑跟自身的悟性有關係。有些人明白的透徹有些人越來越糊塗。反而錯上加錯!命運給每個人的安排不一樣,每個人的理解也不一樣。至於到底什麼才是對的呢。把自己的理解跟道理比較一下,如果接近那就是對了,如果不對有可能就錯了。不惑就是對道理的認知度。
體現在自己身上就是心平氣和,什麼事都一樣!而且出現問題的時候有自己相對透徹的認識和分析。不在強求於事不再暴躁行事。有時候不惑就是一個明字!
-
8 # 哲學卜卜為贏
孔子說:
“我十五歲時,性格還很孤僻,意願(或意向)只是想著退縮、隱封自己。
“我三十歲時,仍然還喜歡隔絕、封閉自我;
“我四十歲時,我依然不敢被他人圍堵在中間;
我五十歲時,也同樣保持著聽從於上天的造化;
我六十歲時,也一樣還是喜歡封堵自我而環繞於他人也。(有人說“耳順”,是指‘耳朵什麼都聽得進去’——盡胡謅!);
“如今我七十歲了,我雖然還喜歡封存自我內心所有的慾望,但是卻不用再環繞著封框在走了——我已經做到了逍遙無為也。”
故,孔子所言“四十而不惑”與“三十而立”一樣——孔子並不是說要“立什麼”。而“不惑”也不是說要“不惑什麼”!
而後人中的很多人自以為聰明,卻給孔孑的語後贅加了什麼“立”業“立家之類!給孔子的語字尾加了什麼“不惑”於這“不惑”於那……
這大概都是受《現代漢語字典》的影響吧——《論語》是二千多年前出現的。《現漢字典》不過幾十年。以出現幾十年的《字典》為標準,去解釋二千多年前的古著,不亦戲耳!
“立”字,圍攏起來與界外隔離隔絕封隔也。
立國——將國家(國土)圍護封隔起來。
建立——圍護封隔也。
立業——買來土地而封護也。
立言——堅守自己說過的話(不是說一些名言真言)!
立德——堅守自己“所不為”的。(比方發誓“絕不做昧良心的事”——守斤主此,即為“立德”,絕不突破)。
樹立(豎立)——用木頭圍攏起來,隔絕外界的干擾。
設立——以制度封隔。
創立——封隔成一定的領域。
“惑”字,堵塞,封閉,圍堵也。
迷惑(瞇惑)——看不見被封閉的。
困惑(睏惑)——在封閉中眼睛又被矇住。
所以,今人解“古著”,記住:
第一:勿自以為是的給古人的句後,再贅加“定語”。“三十而立”,不是“三十而立業成家立功立名立牌坊”。“四十不惑”,不是“四十不惑於ABCDEFG”
第二,今人解古著,記得弄清“古人的話語,是給誰的——千萬別張冠李戴”!
第三,古著很多為“對話本”。所以,其中很多是“反話——反詰”。千萬勿當“肯定句”解——如此必南轅北轍!如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如孔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如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子是說“孝悌,就是仁愛天下的根本。不過不僅是“孝父母護弟弟妹妹。而是“孝悌天下父老兄弟鄉親百姓!”
-
9 # 寂語堂齋
我記得是在11月27日,我回答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個四十不惑中的不惑指的是什麼?當時我是根據這段話出在《論語.為政篇》和《史記.孔子世家》裡的記載來回答的,回答的不惑是指孔子明白了不符合自己思想的官決不當的意思,現在的問題是孔子對什麼不惑?
對什麼不惑?和不惑指的是什麼?這兩個問題應該是一個意思。不過我又經過了20多天對《論語》的學習,對上一次的回答,僅僅說孔子明白了怎麼當官似乎不夠全面,所以我決定再一次回答這個問題。
孔子到了四十歲真的什麼都不惑了嗎?我看未必,我們看《論語.顏淵篇》,原文:
12. 10 子張問崇德、辯惑,子日: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即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只以異。這段話我覺得應該這麼理解,子張是孔子的弟子,弟子問師父的一切問題都可以叫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又何必單獨問師父怎麼來辯惑?所以子張是問什麼是崇德?什麼是連老師都迷惑的事呢?孔子明確的回答了崇德,然後就說: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即欲其生,又欲其死,這是我也迷惑的事情。孔子是老師,只有孔子回答不了的問題才教惑,最後孔子用一句《詩》裡的句子來比喻這這件事。誠不以富,亦只以異,是婚姻方面的事,妻子不滿意丈夫,雖然咱們家不富有,可你還是移情別戀了。
在《論語》裡,孔子對婚姻關係閉口不談,只有兩句是說把他和他哥的女兒嫁給了他的兩個徒弟,還有一句最為相近的話是,唯女子和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在這裡孔子明確說明了,這種愛之生,惡之死的男女婚姻關係我是非常迷惑的。
那麼孔子到了四十歲又是對什麼不惑了?我也是最近幾天才明白孔子說的吾道一以貫之裡的這個一是指什麼?我揣摩著孔子的不惑就應該是這個一字,為什麼這麼說呢?上一次的回答是孔子明白了怎麼從政、當官,不符合自己思想的官決不當,這是被動的狀態,從後來孔子周遊十四國的情況看,孔子已經把被動化為主動了,主動去推薦自己。
這個一字就不是從政、當官這麼簡單了,從政、當官則需聽君王的,而這個一字是一種政治思想,政治和治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治國是具體的實施,是在政治思想指導下才能治國。這也就不難理解孔子周遊十四國,為什麼不被重用的根源。衛靈公曾三次接見孔子就是不用他,問題就出在這個一字,這是一種政治思想,是讓君王聽孔子的。從政、當官是聽君王的,現在反過來讓君王聽孔子的,試想想,又有哪一個君王願意這麼做?
孔子四十歲開始不惑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信念,什麼仁義禮智信、什麼忠孝、什麼有教無類、什麼治國、什麼君子文化等等,這一切都是為這個政治思想服務的。這個政治思想的本質就是對人而來的,怎麼管理君子而使君子老實,怎麼管理民而使民信服。就象孔子自己說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一語道破,這個一字就是為了知人,知人也就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根基。
孔子不惑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信念,五十左右歲的時候開始了正式出仕為官,在魯國當到了相當於宰相之官,並且殺了少正卿。為什麼殺此人,《史記.孔子世家》只是概略的說了一句,是少正卿來攪亂禮儀,然後孔子就殺了他。孔子就當了幾年官,為什麼不幹了,還是魯國的君王不用他幹了,《史記.孔子世家》未做說明。
故此說,孔子是有惑的,到了四十歲是對自己的政治思想是真正的不惑了。
-
10 # 學行知
孔老夫子是中華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關於這位在中國“獨秀”了2000多年的文化名人,我想就不需要再多做無用的介紹了吧?畢竟地球人都知道。
題主這段話出自《論語·為政篇》的第四章,是孔子對自己各個年齡段狀態的自述,原文中這樣說道,“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關於孔子所謂的不惑,我認為並不是真正的不惑,“萬事皆通,諸法盡明”那是隻存在於小說中的狀態,現實中不可能存在這樣的人,即便孔子被後世尊稱為聖人,也不可能達到真正不惑的程度。
我所認為這裡的不惑,應該是指為人處世上的一些能力,或者說那些世人常見的困擾已經不足以迷惑他了。
我們看孔子的那句話,十五歲的時候立志於學習,三十歲的時候能在世間漸漸立足。在他四十歲之前,我認為可以概括為兩個層面的學,第一個層面就是學習書本上的先賢典籍,從古籍中去尋求營養。第二個層面則更多的是去經歷,去親身領悟,去知行合一。
先做到滿腹經綸,然後再去自己體驗其中的道理,並且在社會上去摸爬滾打,悟出自己人生的智慧。有了“閱盡千帆皆不是”的滄桑,才能真正去“探淵索壑始得珠”。這樣得來的道理,才是有價值的。
有人認為孔子所說的不惑,是對百家經典無不精通,這種觀點我是不認同的。畢竟再深刻的道理,終究還是需要落到實際中才會有意義,如果孔子只是個死讀書的書呆子,也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成就,他的學問一定是很實用的。
現代人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好高騖遠,我四十歲的時候,只求能對身邊事物不惑就行,能做到大致活明白了就可以,要說真正的大徹大悟,不太嚮往。
回覆列表
破解“四十而不惑”的操作意思
一一迷惑的結果就是:困惑、“心猿意馬”“七九子萬莠子”
文化的"四"(法紀規矩)不能與“七夕”(交情、交換、票決)靠近在一起。這是為什麼?這就得破解 “四十而不惑”這個千年不解的的大迷惑。這句名言出自《論語.為政第二》第四章,這句話到底是要人們不“惑”什麼?解釋它的著述不知有多少,結果還是個大迷惑。我破譯了漢字造字密碼,確定了文化的確切定義,解讀“四十不惑”的文化操作意思是,人在“四十”的節點,或看到古人文經典中出現的“四、四十”,不要把它當年齡、數量看,要明白其意思:明白人、管理、執法執紀者等(四、九、或)不要犯迷惑,在適用法紀規矩制約、規範工作時,千萬不可用法紀規矩制約交情、交換、票決等(七心),人為地製造困“惑”,產生"心猿(九)意(一)馬(七)和俗語說的"七九子,萬莠子",千奇百怪的、不正經的壞人數不清(莠子)的局面。只有用對立統一法則,競爭、創新,從中統一勝出第“三”共識候選目標、意見,不用人為的工作手段(十)干涉,“而”指導人們、對方選擇,不控制、壓制交換、票決(七心),才能不使人們困"惑”,人人事事求人。我們立國的大寫“國"字就是要透過人民權力機關組織各方人民(口)票決等,制約、規範政府等管理、執法者的任性、放肆的"或"然性。
為什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造字按應用數學原則。勾股三角形的勾三加股四等於七,大於弦五。四不能約束七,相反,七制約四,這就是"道"字(七馬首制約四兔腿辶)。詳見拙著《破譯<論語>背後的龍學密碼》第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