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東家APP

    習琴者初買古琴時,通常會問這樣一個問題:古琴那麼多的樣式,自己應該選購那一種?那種樣式的古琴音色又為最好呢?古琴樣式豐富,為其它樂器所不及,每一種樣式均有一個有意義的名字,每一款樣式的背後,又都包含著一種獨特的文化。

    古琴樣式的命名大致有二種。

    第一種,以人名命名,或聖人,或文人,如仲尼式、伏羲式、神農式、師曠式、子期式等樣式。第二種,以物象命名,或形象,或意象,如蕉葉式、正合式、鳳勢式、連珠式等。

    現在見到最古老的琴為唐琴,形制有多種,如伏羲式、神農式、鳳勢式、連珠式、師曠式、子期式、仲尼式、霹靂式等等。

    以唐為始,宋、元、明、清,古琴樣式歷代均有發展,無論是唐、宋的簡,還是明、清的繁,每一種樣式均是歷代斫琴師的智慧結晶。

    明初琴譜《太音大全》中列古琴樣式38種,至清代《五知齋琴譜》已發展成51種,可見,歷代古琴樣式之豐。

    伏羲式——最古老的一種樣式

    伏羲式的造型渾厚,琴首微圓,其項自肩上闊下窄與琴首一體,琴腰為內收雙連弧形,整個造型簡潔大方,自唐代出現此樣式以後,歷代均有伏羲式名琴問世。伏羲式為樣式中最為古老的一種樣式,原因有二,一是故宮博物院藏的九霄環佩是專家考證傳世古琴中最古的一張;二是大多琴譜在列舉古琴的樣式時,總是將伏羲式放在首位介紹。

    △唐 九霄環佩琴 伏羲式 故宮博物院藏

    伏羲是遠古時期的一位聖人,華夏文明的始始祖,伏羲造琴說是古琴起源說中較為重要的一種,如漢末蔡邕《琴操》中說:“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修身理性,返天真也。”伏羲造琴說或許還有其考證的必要,但如說此樣式說為伏羲所創,那便只是一種傳說了。伏羲時代,中國文化尚雖濫觴期,古琴的形制還未成形,更別說能創制出如此精美的器型了。可見,伏羲式也屬典型的託古之作。

    △鳳舞九天古琴 伏羲式

    連珠式——最漂亮的一種樣式

    連珠式琴首無太多變化,為常見的方形,琴頸與琴腰分別有三個內收的弧形,與另一側的三個弧形組成一串漂亮的珠子,遠觀像雙進珠相連,故曰連珠式,此樣式為典型的物象命名。連珠式自唐代出現以來,歷代均有名琴存世。

    △唐“飛泉”琴 連珠式 故宮博物院藏

    △鳳舞九天古琴 連珠式

    仲尼式——歷代最流行的樣式

    仲尼式,又稱為孔子式、夫子式。仲尼式琴首為常見的方首,琴頸、肩處內收一斜下的圓弧,腰部內收一方條,除此之外,別有變化。整體簡潔大方,弧度有圓有方,頗具儒家處世之道。此樣式是歷代存世古中最多的一種樣式

    《中國古琴珍粹》一書共錄入了109張老琴,其中仲尼式便有62張;《今虞琴刊》一書所載二百餘張古琴,仲尼式十佔其八,可見此樣式流行之甚。然而從存世的唐琴來看,仲尼式在宋代以前並非十分流行,因為現在明確認定為唐琴的僅有一張,且為晚唐所制。

    △宋 萬壑松 仲尼式 故宮博物院藏

    △鳳舞九天古琴 仲尼式

    落霞式——最女性化的一種樣式

    落霞式很美,就如同樣式的名子一樣。琴首為常見的方首,琴的兩側對稱地分佈有波浪起伏的弧線,整個琴體如同天空中的一抹晚霞。落霞式為明代以後才出現的一種樣式,造型綺麗、流暢,既富有變化,又不失古樸凝重,為最為女性化的一種樣式。

    △明 壑雷 落霞式 蘇木藏

    △鳳舞九天古琴 落霞式

    正合式——最素淨的一種樣式

    古琴的樣式,自明清以後,風格多趨向於華麗、繁瑣,但唯有一種樣式例外,那是正合式,“大巧若拙”一詞在此樣式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此琴首、頸、肩、腰等處,渾然一體,一線直下,無一絲變化,此樣式若冠之以“素琴”再恰當不過。正合式為明代以後出現一種樣式,因其造型素淨、大方,也頗得琴人喜愛。

    △明 仲令 正合式

    △鳳舞九天古琴 正合式

    蕉葉式——是難斫的一種樣式

    蕉葉式,顧名思義,因琴體像一片蕉葉而得名。蕉葉,在中國傳統文化有中有很豐富的意象:窗前植一叢蕉葉,或得蔭下清涼之感,或賞蕉窗夜雨之景,頗有一番詩情畫意,所以此樣式極俱文人氣息,但也極為難斫。

    △明 蕉葉式 音樂研究所藏

    △鳳舞九天古琴 小蕉葉

  • 2 # 文藏

    中國古琴文化歷史悠久,歷代能工巧匠的智慧與琴人雅士的情懷在琴式中有著一定的表現。明代中葉以後,出現蕉葉式古琴,蕉葉琴的琴身似一片修長的芭蕉葉,琴體兩側似蕉葉的葉緣,琴體酷似自然生長的芭蕉葉。

    羅聘 芭蕉佛像圖

    器形分類

    蕉葉式古琴大體可細分為三型。

    A型Ⅰ式琴體積較大,頸部和腰部不明顯,細長條形的淺槽從琴首葉柄處向上生長,琴底中央有一相應的凸稜貫穿始終,與琴周身斷紋相接,宛若蕉葉之縱橫經脈,實為摹寫自然蕉葉之神筆。

    明代 蕉林聽雨琴 故宮博物院藏

    故宮博物院藏明代蕉林聽雨琴,通長124.6、隱間113.8、額寬16.8、肩寬19.2、尾寬14.4、厚5.1釐米。桐木質地,黑漆琴腹內刻款“萬曆丙辰秋錢唐王舜臣制”。

    蕉葉琴 中國藝術研究院藏

    中國藝術研究院藏蕉葉琴,通長123.5、隱間113、肩寬18.5、尾寬14、厚5釐米。琴首右刻楷書“冰絲碧”,左刻“紫玉鳴”。左右各一方印。琴體灰胎之下裹有麻布。

    A型Ⅱ式琴形態接近Ⅰ式,但頸部明顯,琴首葉柄為凸起狀,琴面無凹槽,琴底無凸起。

    祝公望琴 裴金寶藏

    裴金寶藏祝公望琴,長119.5、隱間109.6、肩寬20.6、尾寬13.4、厚5.4釐米。面桐底梓,池內納音右側刻“大明嘉靖丁未秋,新安畢古石鑑”,左刻“龍游海鶴道人祝公望制”,此琴可能為假百衲琴。B型琴體較小,琴底無凸稜。納音面板顯露多個六邊形拼接桐木方塊表明此琴可能為假百衲琴。

    B型Ⅰ式琴額中有一段短凸稜連線嶽山與葉柄。

    明代 滄海龍吟琴 張子謙舊藏

    廣陵派古琴家張子謙舊藏明代滄海龍吟琴,琴長123、隱間112、肩寬18、尾寬13.5、厚4.2釐米。梧桐木面。琴背刻篆書“滄海龍吟”。琴腹左側刻楷書“龍丘祝公望斫”。

    明代 硯雪琴 山東省博物館藏

    山東省博物館館藏明代硯雪琴,通長119、隱間101.3、肩寬18.6、尾寬13、厚3釐米。琴背龍池上刻篆書“硯雪”,池內納音兩側刻“大明崇禎古吳張順修作,荊口口藏”。

    B型Ⅱ式琴額光滑無凸稜,額頂直接生出葉柄。

    祝公望琴 湖南省博物館藏

    湖南省博物館館藏祝公望琴,通長121、隱間112.5、肩寬16、厚4.5釐米。黑漆,池內納音右側刻“龍丘祝公望制”。

    B型Ⅲ式為有底百衲蕉葉。

    綠天風雨琴 上海博物館藏

    上海博物館館藏“綠天風雨”琴,通長120、隱間110.5、肩寬20、厚10釐米。桐木斫制。龍池上方陰刻金漆隸書“綠天風雨”,池下方陰刻金漆篆書圓印“十二琴樓清賞”。

    C型為無底蕉葉,只有面板無底板,琴面板正面繃琴絃,背面有題刻,並直接安插雁足。C型Ⅰ式體型較大。

    明代 古杲華琴 故宮博物院藏

    故宮博物院館藏明代古杲華琴,通長121.2、隱間113.1、額寬45、肩寬7.5、尾寬12.3、厚5釐米。桐面。琴面背板銘文可分為兩組,第一組為入清宮之前,偽造元明藏家之銘刻:左上角刻“高氏房山珍藏”印,雁足右下方刻“陸樹聲藏”印,琴尾右角刻“句曲外史”。第二組為乾隆皇帝及其御前大臣的題詩。隸書琴名“古杲華”。刻“御賞”長方小印。

    “御書堂”無底蕉葉琴

    “御書堂”蕉葉琴,通長128釐米,杉木面。琴內腹刻隸書“御書堂”,曾為乾隆御用之琴,後一直被收藏在山東曲阜孔府。

    C型Ⅱ式體型較小,類似於膝琴。

    無底蕉葉秦 上海博物館藏

    上海博物館藏無底蕉葉琴,通長110.7、肩寬17、尾寬12、厚3.3釐米。桐木面。琴背軫池下方陰刻楷書:“嘉慶丁丑仲冬月鵝湖華季直氏珍玩”。雁足下印“子山”。

    明代 無名無底蕉葉

    無名蕉葉琴,明代,長112、肩寬16.7、尾寬12.8、厚4.2釐米。無底,琴首出葉柄,黑漆,黃楊木雁足。琴軫、嶽山、承露皆為紫檀,龍吟及冠角為牛角所制。

  • 3 # 精禮道古琴生活

    古琴有幾千年的歷史,在發展的過程中古人留下了大概50種左右的古琴形制。現代的古琴斫琴師也有不同程度的古琴新的樣式的創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王鵬先生,其創新樣式有100種左右,並創立有鈞天百琴堂以做展示。現就一些經典樣式做一些基本分享:

    四大名琴(古代四大名琴樣式已經失傳,下圖為王鵬先生根據四大名琴的史料記載恢復的四大名琴的形制)

    號鍾

    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洪亮,猶如鐘聲激盪,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古代傑出的琴家伯牙曾彈奏過“號鍾”琴。

    後來“號鍾”傳到齊桓公的手中。齊桓公是齊國的賢明君主,通曉音律。當時,他收藏了許多名琴,但尤其珍愛這個“號鍾”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樂,自己則奏“號鍾”與之呼應。牛角聲聲,歌聲悽切,“號鍾”則奏出悲涼的旋律,使兩旁的侍者個個感動得淚流滿面。

    繞樑

      今人有“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之語。據說“繞樑”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製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樑”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有一次,他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沉淪在音樂中了! 過去,夏桀酷愛‘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樑’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沉思。他無法抗拒“繞樑”的誘惑,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樑”絕響了。

    綠綺

    “綠綺”是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彈奏的一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結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

    “焦尾”

    “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親手製作的一張琴。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於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絃琴,果然聲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為“焦尾”。“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製法聞名四海。

    漢末,蔡邕慘遭殺害後,“焦尾”琴仍完好地儲存在皇家內庫之中。三百多年後,齊明帝在位時,為了欣賞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藝,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給王仲雄演奏。王仲雄連續彈奏了五日,並即興創作了《懊惱曲》獻給明帝。到了明朝,崑山人王逢年還收藏著蔡邕製造的“焦尾”琴。

    綠綺 繞樑 焦尾 號鍾

    神農式

    神農式造型簡潔明晰,氣韻肅穆高古,各部分關係緊湊合理。琴頭微圓,頸部內斂,肩較頭寬。九十徽間呈內凹半月,莊重中亦見靈動。龍池鳳沼皆為方形,出音中正。神農式古琴風貌卓絕,凝立時可觀聖人體象,撫奏時更聞先知教誨,令人無限思慕上古先聖德風。

    伏羲式

    歷代傳世名琴中,“伏羲式”琴尤受歷代琴人喜愛,不僅因其造型圓渾古樸,音色宏厚內斂,富有內在張力,更因伏羲氏為中華民族文化精神代表,其博大精深,包容守一之品格令世人神往。

    伏羲式 “九霄環佩”

    伏羲式 “九霄環佩”為唐代西蜀雷氏所斫,堪為傳世唐琴之最,其神韻風采受歷代琴家仰慕,被視為“鼎鼎唐物”和“仙物”。原琴形制渾厚,作圓首與內收雙連弧形腰,通體紫漆,朱漆修補,蛇腹斷紋,鹿角灰胎。音色溫勁松透,純粹完美。據《故宮古琴》所記,杉木為面,梓木為底,造型如初,音色佳妙。

    伏羲式 “大聖遺音”

    伏羲式 “大聖遺音”琴為唐肅宗李亨即位後首批御製宮琴,曾在中國嘉德2011春拍以1.15億元拍出。“鳳鳴秋月,鶴舞瑤臺”,琴面弧形圓展,氣度渾厚舒朗,盡顯盛唐古風,音色尤為寬宏殊異,不同凡響。

    仲尼式“膝琴仲尼”

    常見古琴長度多為三尺六寸五,為傳統標準琴長。膝琴則比標準琴短小很多。此式多為傳統文人攜之訪友或遊歷山水所設計,形制雖小而精,音色又不失正音之德,其製作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仲尼式“玲瓏玉”

    仲尼式為琴中經典樣式,但很少見到變體,“玲瓏玉”則是變體仲尼式經典之作。其為南宋製作,清宮舊藏。原琴斫以桐木,板厚而開膛小,鳳舌鑲嵌,納音貼以木片;黑漆,八寶灰胎極薄,牛毛間蛇腹斷紋。此琴最有特點處為龍池鳳沼形狀的設計,為兩寶葫蘆頭相對接之狀。

    仲尼式“金鐘”琴

    “金鐘”琴,仲尼式,北宋製作,清宮舊藏。通體黑漆,牛毛斷,葛布底鹿角灰胎。膠合緊密,挖膛頗淺。長方池沼,鳳舌鑲嵌。琴扁薄,底板兩邊微向上稍有圓意,額底略有減薄。彈奏此琴,仿若聆聽宋代先儒如金鐘般諄諄化育之聲。

    師曠式“太古遺音”

    “太古遺音”為唐初貞觀年間製造,現藏於中央音樂學院。琴身褐紅,通體蛇腹龍鱗斷紋;兩肩圓鼓,合成滿月;龍池正圓,鳳沼長圓。琴體造型恢弘,莊嚴肅穆,凜然盛唐之風。“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伴隨著遼遠悠揚的古琴聲,一幅壯麗的畫卷徐徐展開,震懾了世人的心。所用古琴即為“太古遺音”。

    宋琴“松石間意”

    宋琴“松石間意”,原系清宮舊藏,亦是清乾隆帝最為喜愛的一張琴。其“項與腰皆作凹入半月形,相交處復作凸出半月形,通體極長大,池沼皆長方”。(《琴學隨筆》)此琴在2010年北京保利秋季拍賣會上以1.3664億元拍出,創造了世界古琴拍賣紀錄,同時也創造了世界樂器拍賣紀錄。該琴音色“其音清穆,其德淵懿”,如同乾隆御題詩所言“古錦囊轁龍門琴,朱弦久歇霹靂音”,聲若霹靂又不失和淨。

    落霞式

    “落霞”是古代名琴之一,漢代郭憲的《洞冥記》中即有“握鳳管之簫,撫落霞之琴。”“落霞式”可從細微的波浪曲線處理中流現出晚霞沉落的豐富變幻之態,尤其漆面黑紅互嵌,交相隱現,另加斷紋斑駁,斕彩風姿如舞曳於蒼穹。此琴音色琳琅,撫之若泛舟浩渺湖面,可感天水相接之空靈,正如王勃《滕王閣序》所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靈機式“大聖遺音”

    “大聖遺音”琴為唐肅宗李亨即位後首批御製宮琴。此琴為清宮舊藏,後由王世襄發現,得以移藏珍品庫延禧宮。原琴絃軫俱失,琴麵灰白,後經管平湖先生修復,汙鏽褪盡,漆徽如初,軫嶽重灌,由此世人才重見其頗具盛唐神采的本來面貌。此琴造型渾厚優美,線條精整古樸,斷紋隱起如虯,音色松透響亮,氣象遠渤。撫之得見銘文所述:“巨壑迎秋,寒江印月。萬籟悠悠,孤桐颯裂。”

    靈機式“獨幽”琴

    “獨幽”琴為晚唐之作,明末清初時為王船山所用,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因為製作標準精良,故而常被視為鑑定唐琴的三大標準器之一。此琴面漆色黑紅相間,梅花與蛇腹斷紋交織,背面牛毛斷紋。其音色清遠和逸,撫之可見王維《竹裡館》之意境:“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霹靂式“大霹靂”

    “大霹靂”,琴頭方正,琴項與腰皆有兩條內收弧線,勾勒出兩個半月形,兩曲線相交處,則一尖一圓對比呈現,造型極富張力,若雷霆霹靂之變化多端。龍池鳳沼皆為渾圓,出音有力。琴面硃砂與黑漆相濡纏繞,通體斑駁,尤顯古韻。琴音宏亮,撫之可見韓愈“風濤相豗,中作霹靂”所繪之景,亦有李白《蜀道難》“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所嘆之境。

    連珠式“大三連珠”

    “大三連珠”,形制為連珠式原型,即項腰各作三個連續半月形彎入,龍池鳳沼皆為方正;通體黑漆,隨藏朱斑。此琴縱身修長,造型靈動跳躍又不失端莊典雅,觀之撫之,可見范仲淹《岳陽樓記》“浮光躍金,靜影沉璧”之態,動靜互容,兩相合宜。

    連珠式“變體四連珠”

    “變體四連珠”,即項腰間勾勒出四個內斂半月形,連綿起伏如群嵐,項部略為緊湊,腰尾稍顯延緩,除表現了一般連珠式動靜兩宜的形態外,“變體四連珠”造型更加生動跳躍,尤其音色琅琅鏘鏘,如球琳並振,奏之仿見白居易《琵琶行》中所言美韻:“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連珠式“飛瀑連珠”

    明琴“飛瀑連珠”,連珠式,為明代寧王朱權親制,至今已逾五百年,曾由琴家顧梅羹先生所藏。朱權為明代四王之一,“飛瀑連珠”居“四王”琴之首。傳世寧王琴海內僅存此一張,為其孤品。形制由“連珠式”創改而成,使原本均勻排列的三連珠之中段曲線轉變更為陡促,以顯“飛瀑”躍動之勢。琴面斷紋排列縝密, 黑紅漆色繚繞互嵌。

    鳳式勢“傳統鳳式”

    傳統鳳勢造型束斂挺拔,琴頭為方,項腰處各曲兩折,靈動若水紋,仙逸如流雲,造型出色,猶鳳凰起勢。圓形龍池,方形鳳沼,兩相應和,音色清勁。其聲噰噰,其韻喈喈,撫之仿聞鸞鳳和鳴,更見《詩經˙大雅˙卷阿》所云“鳳凰于飛,翽翽其羽”,即言鳳凰相偕而飛,美滿合歡。

    鳳勢式“宣和式”

    “宣和式”造型來源於鳳勢式,項腰仍保留鳳勢式特點,但更著以流線性的弧度處理,即項腰處均為兩凹中凸,且從琴額開始曲線內收,額側微斂,輪廓柔婉秀美,造型渾融統一。宋徽宗獨創“瘦金體”書法,瘦挺爽利,蒼勁飄逸,舒暢灑脫,富有鮮明個性。由此“宣和式”古琴形制可見其藝術風格之一斑,可謂“天骨遒美,逸趣靄然”。

    蕉葉式

    蕉葉式, 因臨摹芭蕉闊葉得名,中生一莖,葉邊起伏,如立庭院舞風承雨。琴首生一葉柄,形體精妙秀美,線條跌宕起伏、飄逸工雅,富有鮮明的節奏感,音色潤勻靜透,撫之若聞雨落庭簷,雲雪輕飛,尤為動聽。

    鶴鳴秋月式

    “鶴鳴秋月”,傳為明代製品,藏於湖南省博物館。原琴棗紅色漆夾藏片片肅黑,琴體呈鱗狀斷紋,底板為牛毛斷紋,龍池鳳沼皆為長方。造型奇異,氣勢宏大;聲色蒼古,音質極佳,相較而言,更顯之唐宋氣象。其風度盎溢,撫之可感沈佺期《峽山賦》中所繪之意境:“閒憑晚閣,指天外之霞飛;夢斷曉鍾,聽雲間之鶴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努力的女人真的不可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