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江老農

    2017年,大豆價格相對平穩,沒有非理性波動,略呈下降趨勢。但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大幅上漲,生產成本提高了,種植大豆利潤縮水了,會影響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

    大豆種植面積是否增加,取決於大豆行情。2018年大豆價格目前還是去年的價格,節後可能略有上漲。但大豆價格還是市場說了算,個人認為,今年還是不能盲目擴大種植面積,全年大豆價格都比較平穩。

    大豆價格取決於市場,國儲力度,國家封港力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等因素。去年南方大豆受災影響了產量,加上進口大豆的衝擊,大豆市場才有平穩行情。只有降低種植面積,才能不使產能過剩,才能物以稀為貴。

    市場是有規律可循的。相信國家宏觀調控政策,2018年大豆麵積不宜增加。同時,希望國家加大對大豆種植補貼和深加工補貼,鼓勵深加工企業收購中國產大豆,植物油廠要承擔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採取封港政策和稅收調控措施,讓進口大豆價格成本與中國產大豆一樣!

  • 2 # 天下糧倉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農經學家託德·哈伯斯(Todd Hubbs)撰文稱,由於全球庫存龐大,因此農產品價格仍將低於這個十年初期的高點。過去一年全球經濟發展繼續創造動力。中國和亞洲新興市場的發展在2018年仍將保持強勁態勢。經濟預期發展,將會支援商品需求,但是貿易政策的顯著改變可能減緩出口市場的部分需求增幅。除非主產區的供應短缺,否則糧價下跌態勢將延續到2018年。下面的大豆價格分析是基於2018年生長季節良好為前提。

  • 3 # 微塵微視界

    2018年大豆種植面積大機率會止升回降,雖然國家出臺了很多扶持大豆種植的政策,但總體上仍然改變不了大豆種植面積減少的現實問題,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困局,短期內緊靠政策刺激難有很大成效。個人認為2018年大豆種植面積會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幾點。

    1、玉米的種植效益高於大豆。農民的想法很簡單,不會考慮太多,種什麼能賺到錢就種什麼,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玉米價格持續走高,目前部分地區玉米收購價突破1元關口,讓很多玉米種植戶的確賺到錢了。本身玉米的種植效益就要高於大豆的,玉米價格的堅挺,更讓種植戶堅信種玉米划算,原來很多種大豆的會改種玉米,會直接導致大豆種植面積減少。

    2、大豆的銷售價格未達種植戶的預期。大豆目前畝產400—800斤左右,很多地方畝產在500斤以下,本身單產不高,加之大豆實際銷售價格與種植戶預期的還有一定的差距,直接打擊了種植戶的積極性。

    3、國際市場衝擊明顯。國際市場大豆行情暴漲暴跌,玩心跳似的讓國內的種植戶摸不清頭腦,當前國內的大豆價格在國際市場沒有任何優勢,從國外進口加上關稅的價格都會國內的低不少。對於大豆加工企業來說,那肯定會選擇價格更低的大豆,導致國內大豆價格上不去,減少大豆種植面積也是情理之中。

    種植有風險,切勿盲目跟風,在主產區還是要聽當地相關部門的建議,畢竟可以有政策扶持,抗風險的能力會增加,非主產區如果有其他更好的選擇,還是選擇經濟效益更好的比較划算。

  • 4 # 農通社

    如果說3月份初大部分人還不看好大豆種植的話,那麼現在的情況是,中國產大豆種植要“逆襲”。鑑於中國反制中美貿易戰亮出利劍:提高美豆進口關稅。“以我為主”“將飯碗端在自己手上”,必然促使國家下更大力度扶持中國產大豆的復興。目前糧改豆,加大大豆補貼且補貼高於玉米都是已見舉措。由此推測,2018年中國大豆會呈現一定幅度增長的預期。

    其一,大豆生產者補貼高於玉米。 日前,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聯合釋出2018年財政重點強農惠農政策,其中,專門強調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實施玉米及大豆生產者補貼。大豆補貼標準要高於玉米。鼓勵各省(區)將補貼資金向優勢產區集中。

    中國曾是大豆第一生產國,自從近年來受制於轉基因大豆成本低等因素影響,進口大豆蜂擁而至,造成“中國產大豆越種越賠”、種植面積日漸萎縮。目前,大豆實行市場化收購+種植者補貼,雖然市場化風險加大,但補貼的託底作用也緩減種植成本壓力。2017年大豆種植面積較2016年繼續回升,國家糧油資訊中心資料顯示,2017年國內大豆播種面積為790萬公頃,同比上升9.7%。

    從今年情況來看,大豆補貼會一定幅度再提升,黑龍江省2017年10月公佈的大豆生產者補貼為每畝173.46元,可作為基數參考。而大豆補貼增玉米補貼減,體現出政府調增大豆種植面積、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的意圖。

    其二,進口空缺利好中國產大豆種植。美國大豆進口提高關稅大招祭出後,當天美豆粕跳水,國內豆粕市場清明節後第一天開市就暴漲,可謂冰火兩重天。據悉,2017/2018年度,國際大豆總產有所下滑。美國大豆佔中國進口大豆總量的1/3,一旦貿易戰不可調和、舉措落地,此進口空缺很難抹平。由此帶動,未來大豆市場必然趨熱,這也有助於提振國內大豆。不過為解決地少人多的國情現狀,當前中國依然會綜合利用好國際市場資源,適度進口。這也是中國現實國情和需求決定的。

    第三,種植意願或反轉。東北地區是糧改豆的主要區域,但從收益角度來看,大豆依然低於玉米。一次次的挫傷,讓農戶對種植大豆意願降低。 黑龍江省2018年春耕種植意向調查,就呈現出大豆、水稻種植意向減少。但中美貿易戰將進口大豆王牌亮出,國內大豆人士士氣高漲,種植信心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復。受此情緒傳導,大豆種植在春耕前有了心理上的有力支撐。不過鑑於去年大豆低迷行情和玉米旺市,農戶觀望情節較濃厚。

    中國大豆一直受消費者青睞,不過由於進口轉基因大豆成本低,到岸價與中國產大豆形成價格倒掛,對中國產大豆的壓制優勢依舊存在,再加上進口大豆出油率、豆粕等綜合利用較高,產業效益上比中國產大豆高。再考慮中國產大豆去庫存等影響,這也會讓農戶謹慎種豆。

    整體來看,這次是中國大豆復興的有利時機,應乘勢而上,重整中國產大豆市場河山,爭取全球市場話語權!但考慮中國產大豆品質特徵、產業現實需要和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進口大豆依然是未來大豆市場主流。此將對沖此輪中國產大豆利好的態勢,與上年持平少增或是今年大豆整體種植的可能結果。建議農戶隨時觀察市場變化,理性規劃種植。

  • 5 # 長金老者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本人一點也不熟悉,所以無法詳細回答。但我根據此次對美國反擊包括增加進口美大豆關稅一事來看,覺得大豆中國產化可能要被重視起來。其實大豆市場之所以被外國佔領,根本問題是我們自己的產量質量上不去。產量低農民不想種,質量差廠家不願收,因為產量低,價格當然下不來,這就是中國產大豆的窘境。至於今年是否擴大種植面積,我認為從農戶個人來說,還是慎重一些。如果還是延續以往產量質量都上不去的水平,可能今秋大豆也不會有好收益。因為美國豆即使進口少了,巴西等國家的大豆也會進來,比中國產的還是具有更高的競爭力。

  • 6 # 實體門店銷售運營

    首先不好意思,這塊是外行,不太清楚。不過中美貿易戰影響,中國會對美國大豆進口進行限制,這段時間中國產大豆市場是有所回暖的,剛查了一些資料,看到最近大豆價格有小幅回升,這都得益於政策支援和補貼等因素,大豆播種面積在恢復性增長。

    中國產大豆以食用消費為主,需求相對穩定。但是大豆的需求量缺口太大,不從美國進口還是的從巴西或是其他國家進口吧,如果貿易戰結束後,對大豆種植會不會有一定影響呢?

    當然從國家和政府的角度來說,肯定會大力支援中國產大豆的發展,據我朋友說他們吉林當地政府釋出了大豆加工企業收購架構補貼政策,這對大豆的價格也有一定提振作用。再就是東北地區糧豆輪作的政策支援力度在不斷加大,東北地區今年大豆生產者補貼的標準也將高於玉米,這兩個是主要影響因素。

  • 7 # 三農最美

    中國原來是大豆的原產國,而近幾年進口大豆卻佔了主位,其原因還是中國人口多,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食用油需求也在增長,中國產大豆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這才使進口大豆有了機會。

    提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中美貿易戰是否影響中國產大豆的播種面積?

    今年自美國以非合理理由提出加徵關稅以來,中國也開始反擊,對於美國大豆中國是主要進口國,可以說大豆進口是反擊美國的一個重要手段!

    但是,雖然從美國的進口量會減少,可是根據瞭解,從巴西,阿根廷進口的大豆數量明顯增加。

    所以說,不一定會刺激中國產大豆猛增,因為農民種植還是以價格為主,近幾年大豆價格一直走低,很多農民不願意出手也是正常,建議農民還是根據自身情況多做考慮,美國進口量減少,也不一定價格就會猛增。

  • 8 # 楊建曦

    謝邀請,2018年大豆的插種面積會增加嗎?隨著中美貿易戰的逐步升級,中國大豆的過去,現在,將來越來越清晰的展現在全華人民面前,1995年以前中國是全世界出口大豆第一,是淨出口,中國的東北大豆質量優,價位適中深受進口國歡迎,只幾年時間,倒了個過,美國大豆攻陷了國內市場,咱們反而成了美國的主要大豆進口國,因國內對大豆供需的增長飛躍式的提高,需要向國外大量進口,這次特朗普對中國大打貿易戰,動不動就揮舞1000億美元制裁大捧,二者相爭勇者勝,針對美國的瘋狂舉動,中國大幅減少美國的大豆進口,轉而向俄羅斯進口大豆讓特朗普慌了袖,今年國內的大豆種植面積肯定大幅增加,加強內需,減少對美國的大豆依賴,讓特朗普國內先亂,看看誰是世界經濟領跑者

  • 9 # 鍾情三農

    【4月過去了一半,春天的氣息已經席捲了東北大地,但是我知道,在廣大東北地區的豆農們的心裡,卻依舊有一團悲觀冰冷的氣息。】

    現在是2018年4月17日,東北地區的春耕尚未大規模開始,新的一年裡到底是種玉米還是種大豆想必是困擾在多數人心頭的一個問題!

    春播意向:玉米麵積增加,大豆麵積減少!

    現在距離東北地區的春耕已經不足半個月了,據筆者目前的掌握的情況來看,目前各地區的春耕種植意向也已經初步確定,整體呈現的態勢是“兩減四增”!

    其中的兩減——指的就是大豆和水稻種植意向減少!至於說條件比率,應該在10%以下。

    以黑龍江省為例,筆者從中國大豆生產第一大省——黑龍江省農委獲悉,今年該地區的大豆意向種植將會比上年減少400萬畝左右,而種植意向面積將維持在5490萬畝左右,下調比例在6%左右,與此同時,玉米的種植意向將比去年有所增加。

    中美大豆貿易恢復正常,不利中國產大豆發展!

    前不久,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加劇,一些行業人士憧憬著, 中國產大豆將迎來振興,當時筆者就對此保持悲觀心態,而目前的種種跡象表明,筆者當時的認知應該是正確,因為貿易戰並沒有真正的展開,而兩國間的大豆貿易也在逐步的恢復正常!

    雖然這對於一些大豆加工企業來說是一個好訊息,又能夠放心的進口物美價廉的轉基因美豆了!

    但是對於那些期盼著中國產大豆價格回暖的農業來說,這是一個令人失望的資訊!

    又是一個春天來了,可中國產大豆什麼時候才能復興呢?

  • 10 # 今夕月映

    其它地方不清楚精確資料。所以,不敢妄下結論。

    我們這邊的大豆種植面積應該總體和上年差不多。或者略有增長。原因如下:

    這幾年經濟作物種植投入高,風險大。農戶們還是熱衷於種植簡單易管理的大豆。所以,上年種植大豆的,今年還會種植。玉米這一塊,國家正在調整種植結構。況且投資較大,收種管理費工費時,全程機械化程度不高,比較起來,還沒有大豆總體收入穩定。種植大豆是首選。農戶們年齡分層越來越明顯。年輕人不願意種地,上歲數的種植其它作物沒精力,沒經驗。轉而種植好管易收的大豆。大豆是大宗農作物。在銷售上沒有多餘擔心,就是價格上下波動一些,不至於造成恐慌情緒。說白了就是比較穩當。大豆用途廣泛。收購大豆的企業比較多。農民們種植大豆,感覺踏實。大豆收穫以後,坐家不動,就有小販上門收購。也讓農戶們省心不少。包地戶為了降低風險,減少投資。只要土壤氣候適宜,大豆是他們常選的專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知道水滸傳描寫武松的章節,精彩片段三處並做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