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Perfectmatch
-
2 # 對方正在輸入tim
在公元1640年,明朝和清朝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松上大戰,在這一戰裡明朝調出的13萬大軍全軍覆沒,以導致後來的明朝覆滅埋下了伏筆。因為在這之後明朝再也沒有和農民軍的起義做抗衡。那是什麼原因導致明朝13萬大軍的覆沒呢?以為我的分析有一下幾點。
第一:民心問題,在明朝末期朝廷的徵稅制度建立在不合實際的基礎上是引發民心崩潰的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民不聊生,導致軍隊不得民心。
第二:長期戰爭導致軍隊的疲乏。當時統帥這些明朝軍隊的將領是洪承疇,其原本在國內鎮壓李自成等農民起義。但是後來在農民起義陷入低谷的時候,他又被排程到遼東地區。而在但是清朝軍隊使用的是圍點救打援的戰術。清朝軍隊包圍當時的錦州,但是沒有攻打,為的就是等這隻急匆匆來很疲憊的軍隊。
第三:就是後勤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後勤補集在打仗的時候是很重要的。當時清朝軍隊切斷了明朝大軍的糧草運輸鏈,導致後來13萬大軍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
3 # 思念遠方的人14
薩爾滸之戰,明軍失敗原因很多。首先是兵力分散,分進並沒有合擊。被後金軍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其次驕傲輕敵,認為剿滅這些夷酋易如反掌。還有將帥不和,互相不服,執行軍令拖拖拉拉,再有就是將領楊鎬無能,指揮無方。戰爭失敗反映了明朝軍隊戰鬥力低下,官聊腐敗。一個沒落的王朝已經到了壽命週期的終點。
-
4 #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此戰為松錦之戰。也可謂明清兩朝在關外的最後一次戰略決戰。明軍13萬之步騎,就此灰飛煙滅。清軍十多萬人,也是傷亡慘重。此役之後,大明王朝似日薄西山的夕陽,搖搖墜入群山之背,再也無力東山再起。清王朝則似噴薄而出的朝陽,躍躍欲試、冉冉升起,入主中原之勢已十分明顯。以下,透過對松錦之戰明清雙方戰役部署的剖析,來回顧這場決定大明王朝的命運之戰。
一,戰前格局
清王皇太極,久有入主中原之願,1626年,皇太極登基後金汗位時,後金是處在明朝織成的西有蒙古,東有北韓、南有大明的半環包圍之中。黑龍江又未平定。實際上,此時的後金,日子一點也不比內憂外患的明朝好過。皇太極透過整頓八旗、理順內政、積攢錢糧,透過軍事和外交手段打拉相輔,逼迫蒙古臣服、北韓結盟。創造了一個入主中原前良好的周邊環境;平定黑龍江後方後,又獲得了一個穩定的兵源、錢糧的後方基地。戰前,皇太極以務實的手法和清晰的思路,奠定松錦之戰勝局之基礎。
反觀明庭,因經年逾久的農民軍起義之星火燎原和朝政腐敗的問題,已致朝庭疲於奔命、心力交瘁而迷失了戰略方向,坐觀後金所施一系列的軍政行動而不反制,早已空無戰略格局可言。三百年的大明王朝競如此垂垂老矣。
二,戰役回顧
皇太極深知,入主中原,必先破山海關,欲得山海關,必先佔錦州。1640年年中,皇太極令國內大部清軍急馳錦州,並一反遊牧民族劫掠一把就走的常態,玩起了圍點打援的策略。這突際上是圍而不攻,意圖以錦州為餌,引明軍主力來援,並在錦州外圍,殲滅來援明軍主力後,再使錦州望風而倒、不攻自破。
滿朝袞袞諸公,包括崇禎皇帝這個勤勉的昏君在內,競無一人察覺清軍此略。只有經略薊遼的總督洪承疇,敏銳的感知到了清軍的意圖。即令麾下八鎮(王樸、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總兵)部軍步步為營、裹團滾進。主力不急於馳援錦州。並時不時地派出數旗先鋒,急馳錦州尋機作戰,以探知清軍虛實。
以遊騎兵之利刃,去撕扯清軍防線。清軍本以馬上功夫見長,以騎兵之利去就圍城之鈍,已是用非所長。而洪帥明智地將主力步軍集結于山海關附近的寧遠,以窺視錦州,既給圍城的清軍以巨大的壓力,又不被誘入錦州既設戰地而被其打援。只與習慣於劫掠作戰、不善持久的清騎比起了後勤消耗,這個決策還是相當得正確和專業的。
儘管錦州守將祖大壽,見大批清軍掘壕固圍,也有點著急,急報錦州的糧草並不太多。但洪帥認為,錦州城堅兵利,只要堅守不降,未免不是以餌反誘住清軍主力。洪總督已有足夠的信心,以國力拖死清軍。故不為祖報所動。嚴令祖軍久堅守、遲待援。實際上,這恰與久經沙場的守將祖大壽急報中所提“逼以車營,毋輕戰”的建議不謀而合,然而,在明庭及兵部尚書陳新甲等這幫飯桶眼裡,競是兵多餉急、洪承疇臨陣怯敵、逡巡不前。當然,此為後話,暫按下不表。
根據部署,圍城清軍因明軍主力未來決戰,遲遲不敢攻城,怕嚇跑了明軍主力;打援清軍那邊,也是等得花兒也謝了。圍城打援的兩部清軍,見天的人吃馬喂、錢糧損耗。饒是皇太極早有準備,修新義州為屯田,加隨軍攜帶大量糧粖也禁不住這般消耗,何況長期不能接敵,軍心漸漸懈怠放鬆。時有多爾袞見遲遲不能上工,競讓手下兵士退守三十里外、並歸家輪休等戰。後反被明軍乘隙增兵運糧進城,可見驍勇的清軍,競被洪帥忽悠成度假的心態在等待決戰。
反觀明軍,主力兵有八鎮、糧草充足、又有後託雄關之勢。且主力就是不疾援,輕騎反而四出,遊擊尋隙。競陷清軍決戰無望,攻錦不是,退更不甘之境。明輕騎遊擊之後,打得本來靈動的清軍垂頭喪氣,支撐不住,意欲撤軍。七戰七連捷,把身處盛京的皇太極急得上樑,嘔血不止。也誤導了大明朝庭這幫不知兵事的庸官。更以為洪總督本有敗清之力、卻擁兵緩援。
決戰打的不僅是國力、軍力,也是雙方將帥智謀的角鬥、更是兩國最高統帥——皇帝的戰略視野和對戰爭脈律的把握能力的比較。崇禎皇帝比之皇太極,顯然差得太遠。他和兵部尚書陳新甲皆錯把“七戰七捷”的開胃菜,當成明軍“無往不勝”的暗示,“遂不用承疇持久之計”,派職方郎中張若麒做監軍,傳旨催戰。明軍不得不結束主力後置的尋機之態,全軍挺進至錦州郊外乳峰山,多爾袞率“度假”之軍倉促應戰,終不敵大明全軍出擊,兵退百里,據險拒敵。
皇太極見清軍敗退吃虧,便“悉索沈中人丁,西赴錦州”,翻箱倒櫃傾巢而出。壓上全部身家。並帶病親赴前線巡察。這一看,被皇太極看出了明軍頭重腳輕,前眾後寡的毛病來(這個是詔旨催戰,全軍被迫壓上的結果),遂陳師杏山和松山之間,掘壕截路,將明軍主力困在松山,與之鏖戰,再派一支輕騎前出,奇襲筆架山明軍糧草營地。奪得儲糧無數。
訊息傳出,全軍振動,本來八總兵來自各地,平時互不隸屬,也無配合。再加上崇禎、陳新甲、張若麒朝中陣前威逼催戰,全軍一壓上,清軍一圍困。起先以錦州堅守誘敵、主力逡巡寧遠,呼應靈逸、開合自如,讓清軍攻、戰、退皆不得力的陣法,就變成兩坨被困松、錦之間的死局了。錯上加錯的是,全軍壓至錦州,後方空虛露出空檔,一支輕騎便讓糧草易手。真真是豬皇帝、好隊友啊。七戰七捷也不該讓豬隊友知道啊。
本來好不容易被洪帥捏在一起的八總兵,一見兵臨絕境,再也無心救援錦州,各自奪命突圍潰逃。而皇太極自然早有提防,沿途佈下重兵無數,王樸、吳三桂率本軍突圍,被沿途截殺、死傷無數、狼奔豕突遁入杏山。後續明軍見回山海關之陸路被堵,轉向南面海邊潰退,又遭伏兵截擊,一時山野吶喊、海灘刃擊,明軍無數被逼跳海逃遁,致淹死無數。
洪帥見突圍不出,又領萬餘兵退回松山,坐困愁城。皇太極又命追擊、截殺之各軍,完成任務後,除一部攔在寧遠之前,阻關內明軍增援外,立即迴轉,加入圍困松錦兩城之軍。見到城外稻穀長出來,就派兵立刻割掉。並掘壕設椿、連索掛鈴、用狗守夜,以絕明軍再次突圍。
1642年二月,松山守軍吃盡屯糧和內田糧草,餓得不行,終全軍在洪承疇的帶領下,盡降清庭。同年三月,錦州守將祖大壽戰守計窮、糧粖盡空、兵民相食、困守孤城不住,獻城而降。松錦大戰拉上了帷幕。是役,清軍斬殺明軍54000人、俘馬8千匹、甲冑無數,再加淹死了數萬人。餘又在松錦兩城陸續被破後,或被殺、或被俘。
三,戰後剖析
17世紀的大明王庭,延至崇禎朝,已是廢弊四起、國凋民怨。國內李闖等各路農民軍,在明朝這座大房子裡,到處鋸梁推柱、烽煙四起,加上朝政凋蔽、吏冶腐敗、文恬武嬉、民眾流離失所;已毫無一個新生王朝的律政肅冶、文謀武戰、吏冶晏清、民眾安居樂業的勃勃生機和氣象。而這恰恰是松錦之戰的底氣,也是奠定此戰勝負成敗的戰略基礎。
崇禎帝雖屬勤勉之君,但軍政戰略視野、格局已然不如開明初朝的朱元璋、朱棣兩帝,也遠不如“野豬皮”皇太極。故而,此戰在戰略格局上又輸了一城。就戰役角度上來說,本來洪承疇率軍援錦,所做的以輕騎四出、偵窺遊擊、擾敵防線,主力依託雄關之恃,緩緩推進,耗敵糧粖、待日久生變、伺隙決戰之策,是個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戰術良策。
為什麼這麼說?明朝是個大國,百足之蟲僵而不死,國力、兵源、財稅、民戶數遠較清國為豐盈;而清庭只是甫從後金部落聯盟變過來的小國。即便皇太極勵精圖治、臥薪嚐膽準備了好幾年,此刻也未成初升旭日之勢。明軍步軍多、行動遲緩、圍困耐力好、不尚野戰但擅攻城。清軍騎兵多、兵行神速圍困耐性差、尚野戰不擅攻城圍困之舉。
本來,清軍長期圍困錦州,就是以長就短、棋輸一著,如明軍主力懸而不擊,卻時刻刀舉清軍項前,清軍必成騎虎難下之勢,攻錦、決戰、退卻皆不三不四。待糧草耗盡,定不攻自破。且錦州城堅兵利,是雙方做餌誘敵極好的地方。戰後證明,即便是松錦之戰失敗後,松山守軍降,也是困守二年後,方才獻降,而不是被破城而降。只要洪帥在七戰七捷之後,以輕騎頻出,屢積小勝,主力先遠遠押陣,就是不進入清軍預設決戰之戰場,皇太極又如之奈何?
何況清軍糧草不足,到時侯,該輪到多爾袞著急了。如等其敗退之時,明軍主力再掩殺過去,十萬清軍不過朽木爛窗,一踹即塌。皇太極入主中原之夢,恐怕就要推遲好幾年了。可惜崇禎、陳新甲昏庸,配合皇太極一起坑了洪承疇一把,最終此戰之後,關外僅獨存寧遠一鎮、吳三桂一將。再也無力組織此等規模軍隊,去收復松錦一線。國運就此衰落。皇太極呢,很聰明。松錦之戰大勝後,並不直接攻山海關、問鼎中原,而是等李闖在關內,將明庭打得差不多了,才引兵叩問山海關。
-
5 # 從耗子胖成豬
這種失敗,我認為純屬戰略原因造成的。
老蔣曾經說過一句話“攘外必先安內”。雖然這句話被“歷史教科書”噴得各種黑,但不可否認,這句話確實有道理。明朝跟民國都是因為內外交困,最後失國亡天下。
大明朝松山一戰,拼湊的13萬人馬已經是捉襟見肘,關內有農民軍造反,關外滿清咄咄逼人。大明朝的賦稅又收不了多少,官僚系統又腐敗,這種形勢下,迫使決策人無法安心對峙,急於求成,最終落入滿洲韃子的圈套。
其次,明宋中後期,出於鞏固皇權的思路,將領的軍權都不會太大,而需要大型統籌作戰的時候,經常是皇帝空降一個權臣,拼湊各路各州的兵力集結。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指揮的大臣不可能親冒矢石上陣打仗,一般都是坐在後方遙控,而前方各路平時各自為政,臨戰散沙一團。而滿洲韃子卻是領導親自上陣,可以集中優勢各個擊破!
最後洪承疇的責任也不小,重兵輕進,把13萬人馬送入清軍“口袋”,還被奇襲糧道,這在古代戰爭中,基本就是最壞的領導水平了。
從責任上講,洪承疇跟長平大戰的趙括有得一比。
-
6 # 霞飛路菜頭
題主指的是哪一場決戰?看數目應該是洪承疇指揮的松錦戰役。具體不說了,百度都有的。憑記憶說吧,此戰明朝已是日薄西山,此前和後金較量了有二十年吧,幾乎沒贏過,估計洪承疇自己也不認為能贏吧,硬著頭皮出戰是因為皇帝催著。這種沒打就已經輸了的仗,全軍覆沒很正常。因為沒有勝算。哀兵要想勝,首先要有百折不撓的名將,比如袁崇煥。洪承疇不是那樣的人,後來投降做了漢奸。只能說當時的明朝既無明君又無忠臣,腐朽透頂了。封建王朝末期都是一樣的。
-
7 # 再拜陳三願
松錦之戰就不該打,打是非常不明智的決斷。13萬大軍全軍覆沒,有點出乎意料,但是絕對是在情理之中的。
當初薩爾滸之戰,明朝周邊環境一片大好,集結了各路兵馬還包括海西女真、北韓,兩倍於敵人的兵力都不僅沒能消滅剛剛起步階段的後金,而且還在短時間內全軍覆沒,雖說主帥有很大責任,但是這也得出了一個結論,後金很強,要征服它很難很難!
皇太極 崇禎皇帝
而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的明朝飽受黨爭、流寇內亂之苦,國力可以說是越來越弱,而女真已經蛻化成了滿清,實力早已今非昔比,再加上週邊的蒙古、北韓都已改弦易幟臣服於滿清。而且當時明朝的部隊畏滿清如虎,根本不敢與其作戰。這樣的一個此消彼長,致使明清實力完全就不對等了。而松錦之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爆發的,失敗早已註定。
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就是因為洪城疇已經看透了這支所謂的九邊精銳的戰鬥力,畢竟要跟滿清、蒙古北韓聯軍作戰,且雙方兵力十分接近(史料記載明朝軍隊13萬,滿蒙朝聯軍12萬),戰鬥力明軍又差一大截,才選擇如此消耗財力的戰法。
可是明朝的財力是不可能支援這種戰法,但是不用這種戰法,明朝軍隊在廣闊的平原上是無論如何也打不過騎兵為主的滿清部隊。結果就是洪城疇孤注一擲,賭一把,然後糧草被斷,明軍畏滿清如虎的特點立刻顯現出來,最後只能全軍覆沒。
明朝13萬大軍全軍覆沒,責任大部分在於崇禎沒有認清雙方實力,總想著依靠虛有其表的九邊精銳畢其功於一役,那失敗肯定是在所難免的。
-
8 # 論史
這場戰爭就是著名的明清松錦之戰,而非像上面兩位所說的薩爾滸之戰。這場戰役對明、清雙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明朝的十三萬精銳邊軍此戰告敗,全軍覆沒,至此再也無力和清軍對抗,滅亡的傾向已經已經非常明顯。而清王朝則佔據了遼西走廊,進一步打通了進軍京師的戰略通道。
明朝為何會全軍覆沒呢?
我認為其原因有三:
一、受困於戰略死錄,松錦之戰在開始的時候已經埋伏了失敗的因素。
松錦會戰期間,其實正是明朝東西線困難非常困難的時候,清軍為了佔領遼西走廊,加緊圍攻錦州,在崇禎十四年的三月,錦州外城已經失陷,形勢岌岌可危。而在關內的李自成和張獻忠農民起義軍也正在迅猛發展。
所以,明廷此次以十三萬精銳大軍頗有孤注一擲的味道,就是先與清軍決戰快速解決關外的威脅,然後在回師消滅農民起義軍。這波操作難度是相當大的,十三萬精銳如果長期與清朝僵持下去,必定是造成內地空虛。但是清朝本身在這個時候實力已經非常強大,八旗軍正面作戰能力又高於明軍,速戰速決完全不現實。當時的最高指揮洪承疇提出的逐步向前推進,以守為戰就遼東戰場本身來說是相當正確的選擇,但是這需要時間,明廷等不起,在戰爭形勢上已經處於被動地位了。
所以,對這個戰略洪承疇根本無法堅持,只好放棄這個戰略,將糧草安置在筆架山,全軍出動與清軍決戰,這個無可奈何的決策,就要了明軍的命,導致了明軍出現後勤漏洞。
承疇遂不敢堅持前議,留糧芻於寧遠、杏山及塔山外之筆架岡。二、統帥洪承疇指揮失誤,皇太極指揮能力比洪承疇更強。
其實一開始明軍到達前線的時候,還是打過幾次勝仗的,並乘勢收復了錦州外城,此刻皇太極的援軍尚未調集,兵部主事馬紹愉就建議應該乘勝出擊,打垮尚在城外的清軍,而洪承疇不敢採納。
馬紹愉語洪承疇:“宜乘銳出奇擊之,可以壯錦,毋待老憨之至。”承疇不納。而大同監軍張鬥怕清軍抄後路,建議搶佔長嶺山,又被洪承疇拒絕。
而相比之下,皇太極的作戰指揮能力就要好多了,首先就派一軍插向了松山和杏山之間,形成了對明軍的包圍態勢,明軍糧道背斷絕。又派兵獲得了明軍屯於筆架岡的軍糧,他還料定明軍的軍糧不過五六日,一旦糧盡,就定會退走,所以事先派兵於要路上截擊。這場戰役皇太極可謂牢牢把控住了戰場的主動權。
太宗知明軍自寧遠至松山所齎糧不過五六日,勢必走,乃夜布諸軍潛伏塔山、杏山、小淩河諸要隘,邀其去路,又益兵守筆架岡之糧,而親督大軍橫列以待。第三、明軍將領在缺糧的情況下,產生了畏敵怯戰的情緒,導致了大潰敗。
在明軍被清軍圍困後,從洪承疇做的決策來看,還是一位合格的統帥的。眼看既然被圍洪承疇就決定索性來個全力而戰,魚死網破,在他看來這樣還有一線生機。
若戰或可幸萬一,不肖決意孤注,明日望諸君悉力。但是,就在八月二十一日晚上,王樸、馬科、李輔明、吳三桂、唐通、白廣恩六鎮總兵自行潰逃。這個事件直接導致了明軍全軍崩潰戰局陷入失敗。
我認為以上三點就是明朝再松錦會戰中失敗的原因。
-
9 # 史論縱橫
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答薩爾許之戰,明明是松錦之戰啊!
這裡面有一個小知識點,皇太極1636年稱帝,改國號為“清”,在此之前成為“後金”,在此之後才可以稱之為“清”。
第一是,薩爾許之戰發生在明朝和後金之間,所以不能稱為明清之間的大決戰;第二,薩爾許之戰時明軍方面加上盟軍,總共調動了大概十一萬軍隊,所以和13萬這個資料不符;第三,薩爾許之戰可以說是明朝與後金在遼東戰場的主動權之爭,雖然重要,但並不起決定性作用,真正能夠起到絕對性作用的,是松錦大戰。
綜上,可以說明,明清之間的大決戰是松錦大戰。
但是,松錦大戰並沒有全軍覆沒,寧遠總兵吳三桂帶著他的關寧鐵騎跑路啦!
本回答,就來講一下,松錦大戰失敗的原因。
為什麼說松錦大戰是決定雙方國力興衰的決定性戰役呢?因為在此戰中,明軍調集九邊精銳十三萬大軍開赴遼東戰場,拯救寧錦防線,而清軍也先後有十一萬人參與該戰,可以說,這場戰役誰也輸不起。
前期,皇太極採取長圍久困、迫其投降的作戰方針,派一部分清軍長期包圍錦州,錦州守將祖大壽向朝廷請援,於是崇禎派洪承疇率領九邊精銳總計十三萬大軍,解寧遠之圍,在洪承疇打到防線的時候,在乳峰山雙方發生軍事衝突,其中吳三桂首功震遼東,明軍佔優勢。
在取得初戰的勝利後,洪承疇決定退回寧遠,採取穩紮穩打的策略,但是,崇禎和當時的兵部尚書陳新甲以兵多,糧餉不足為由,三天兩頭催促洪承疇出戰,在洪承疇想要和清軍決戰的時候,陷入清軍的包圍,並且,皇太極命令阿濟格突襲塔山,奪取明軍在筆架山的糧草。最終使明軍軍心大亂,在突圍過程中,"各帥爭馳,馬步自相蹂踐"損失慘重。
如果說松錦大戰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總結來看,還是崇禎督促洪承疇急戰是主要原因。
回覆列表
薩爾滸之戰
1619年的薩爾滸之戰,在明清軍事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因為此戰,不僅扭轉了明朝在遼東的優勢地位,還反映了明朝的種種弊病。
同時,這場戰役也顯示出了明王朝的江河日下。
薩爾滸之戰明朝戰敗可能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軍隊的問題
明朝當時號稱有47萬人,實際上只有8萬8千餘人。而且這8萬多軍隊還是費很大勁臨時從各方拼湊組建起來的。
而且明代軍隊的腐敗有目共睹,軍人地位低下,利益集團對整個軍隊和基層士兵的壓榨,在中國歷史上是有名的。
基層士兵,有的可能比農民還要窮困。這些因素都早已從根源上侵蝕與毀壞了明朝軍隊的戰鬥力。士兵為國而戰計程車氣和榮譽感幾乎是沒有。
第二,戰前明朝經濟實力
打仗,打的無非就是後勤和錢。明朝表面上比女真有錢,可是中央財政的錢卻一點都不多。戰前,戶部有個預算,需要300萬兩。錢不夠,於是,萬曆皇帝強行令南京戶部工部各湊50萬,結果仍不足300萬。怎麼辦?
再然後,加稅,除貴州外,全國納稅土地的700餘萬頃,每畝加增稅銀三釐多,後加徵數額上漲到九釐,可以增收200多萬兩。
還不夠?賣官、賣監生指標和資格。最後,各衙門工役的工資,降50%。因此民間怨聲載道。再說實際情況,發到軍隊的錢又不夠。軍隊的餉銀無法保證按時足額髮放。戰前明朝的中央財政,就是這麼個樣子。
第三,戰前明朝軍事指揮
直到努爾哈赤攻佔撫順時,明朝兵部尚書之職位仍是空缺,連個代理幹部都沒有。
第四,用人方面
楊鎬這個軍事庸才,可以說是明軍失敗的重要因素。
楊鎬是怎麼和努爾哈赤博弈的呢。他將出徵赫圖阿拉的明軍一舉分成了四路。各路大軍彼此音信不通,各為孤軍。最可氣的是,軍事保密工作又沒做好。四路大軍拆分、各自出徵的日期,這樣至關明朝軍隊生死的機密,戰前還洩露了。
努爾哈赤表示,這場仗自己也是很無奈的贏了。
有說法是:楊鎬給努爾哈赤下了戰表,將四路大軍出征的時間、路線全告知了努爾哈赤。如果此事是真的,只能說楊鎬是考試提前給考試者洩了題。
本來這次戰役的總兵力,全部集中到一起,不能說能一舉消滅努爾哈赤,但明軍的總兵力不這樣拆分,穩紮穩打,努爾哈赤總歸是沒辦法的,他肯定要與明朝大軍來決戰的。努爾哈赤全國的兵力,也就六萬。就算雙方打個兩敗俱傷,後金這點家底也是耗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