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陸之吃喝玩樂

    一是農耕文明。

    中華民族自古逐水而居,以農耕為業,靠種植水稻(南方)、小麥(北方)為主要農作物。

    農耕文明的一大特點是聚族而居,靠族人的相互合作與彼此幫襯,既抵禦外來的侵略和威脅,防禦自然界的天災,又有效促進族人內部生活的和諧與繁榮。

    二是宗法社會。

    華人聚族而居時,往往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並以家庭和家族的傳承和繁榮為目標的,依靠長期共同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各種習俗與規則來調控整個血緣共同體的關係。

    包括分配共同的物質財產(一些村莊有專門的“公田”與“公山”)、提供共同的安全防護,以求形成促進個體、家庭、家族共榮的局面。

    三是專制權力。

    秦以降,中國古代社會千百年來“皆行秦制”,實行的是朝代輪換制的專制皇權主義。

    這種專制權力對人肉體和精神的雙重壓制和戕害,往往透過居正統地位的儒家學說來實施對人和社會的教化。

    同時透過如科舉制度進入官場實現人生與家族抱負的選擇性激勵,一方面收服人心,安定天下,另一方面讓人接受既有現實,遠離政治權力中心,在“生不過百年”的“生有涯哲學”中無奈開闢“天高皇帝遠、心遠地自偏”的閒雲野鶴式生活境界,不得不接受被統治被奴役的命運。

    四是儒家學說。

    雖然從積極意義上看,以“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為宗旨的儒家學說有教化人與社會的基本功能,但在政治領域,儒家學說的功能基本上被簡化為維護皇權統治、遵從長幼尊卑的等級秩序、各安其分各得其所的代名詞,甚至淪為專制權力的幫兇和打手。

    擴充套件資料

    歷史發展

    中國是人類重要的發源地之一,經過漫長的進化,產生了不同時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時經歷了原始人群、母系社會和父系社會幾個階段。

    中國又是一個有著輝煌文明的古老國度。

    從步入文明的門檻之日起,中國先後經歷了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歷史時期。

    歷代統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績在歷史舞臺上演出了內容不同的劇目,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

    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時代,經歷了奴隸社會發展的全部過程。

    從戰國開始,封建社會孕育形成,秦朝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帝國。

    此後,兩漢王朝是封建社會迅速成長的階段,唐、宋時期經歷了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時代,至明、清兩代,封建社會盛極而衰,並最終開始步入了多災多難的近代社會。

    在數千年的古代歷史上,中華民族以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勇於探索的聰明才智,譜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創造了同期世界歷史上極其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

    萬里長城、大運河、明清故宮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種出土文物,無不反映出大膽、高超的生產技術;同時在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領域產生了無數傑出的人物,創造出無比博大、深厚的業績;而包括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和印刷術這四大發明在內的無數科技成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代有沒有人寫出唐詩宋詞那種高度的作品,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