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yfry23117

    人境:人世間,人類居住的地方。 翻譯:生活在人間,卻沒有車馬的囂喧。你問我何能如此,心靈清遠,地自靜偏。採摘菊花在東籬之下,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人眼簾。山氣氤氳,夕陽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飛鳥,結著伴兒歸還。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達,欲要說明,卻又忘記了語言。賞析:本篇是《飲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詩歌的主旨是展示詩人運用魏晉玄學 “得意忘象”之說領悟“真意”的思維過程,富於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 味的哲理演繹。詩中寫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寫了幽美淡遠的景,在情景交融的 境界中含蓄著萬物各得其所、委運任化的哲理;這哲理又被詩人提煉、濃縮到 “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給讀者以理性啟示,整首詩的韻 調也更顯得雋秀深長。 宋代朱熹說:“晉宋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 那邊一面招權納貨。陶淵明真個能不要,此所以高於晉宋人物。”這首詩正刻 畫了詩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風貌。他不象一般隱士那樣標榜超塵出世,而是“結 廬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卻能做到“無車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 何在?詩人意味深長地說:“心遠地自偏”。心靜,境自靜。無求名求利之心, 即使身居鬧市,也宛如在山。這深刻的道理被詩人平淡地說出,親切感人。 詩歌巧妙地運用了象徵手法。“鳥倦飛而知還”,那隻在晚照中翩然歸來 的鳥和那個悠然見山的人,心神契合,彷彿都在這幽靜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何等的坦蕩和自然!憤世嫉俗、心志高潔的陶淵明,並沒有像歷史上許多因不滿現狀、逃避現實的人士一樣,歸隱山林,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而是選擇了另外一條路,就是棄官不棄世。人活在世上,真的能超脫現實,不受時空的限制嗎?陶淵明沒有去深究這一點,但他相信,真正的隱居是一種心靈之隱。心若“遠”,即使身居鬧市,亦不會為車馬之喧譁、人事之繁瑣所牽役。“大隱隱於市”,正是這個道理。真正透悟明瞭的陶淵明,在喧鬧的塵世裡執守一方清淨,堅信只要“心遠”,就能遠離世俗,獨享自然的快樂。我由此而想起一句俗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同樣的坦蕩,同樣的不為外物和形式所拘,這種境界,緣於心靈真正的叛依和透悟。 嚴羽在《滄浪詩話》的《詩辯》裡說:“詩者,吟詠性情也……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一傳誦千古的佳話,其妙處正在於“言有盡而意無窮”。“採菊”、“見南山”,普通的景象,卻蘊意深遠。南山美嗎,南山奇嗎?見之如何,不見之又如何?此刻的陶淵明,其用意並不在“南山”本身,他所驚歎的是這“南山”竟於他渾然不覺中“闖”了進來,在眼中,在心裡。“見”,非望也,乃無意為之;“見”,亦非純粹的“看見”,乃感受也。在不經意間感受到一座普通的山的存在,這是怎樣的一種境界啊!旁無雜念,只和大自然息息相通;心無它求,只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南山”,只是陶淵明表達其恬淡自如、怡然自得心態的引借。詩言“南山”,“意”卻在“南山”之外。司空圖在二十四《詩品》的《含蓄》一篇中說:“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對於所要表達的意,不著一字,卻在所描繪的景物中隱隱的顯露出來。這就是意境。陶淵明沒有刻意去營造意境,意境也非刻意就能獲得的。陶淵明的意境,緣於他真實的內心感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加拿大各個時期音樂的發展是怎麼樣的?出現哪些音樂家或者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