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頭男

    要說明朝的皇帝基本很不負責任是沒有道理,舉幾個明朝皇帝的例子:

    開國皇帝朱元璋每日批奏章到深夜,反腐敗反到了極致;

    永樂皇帝更是雄韜偉略,三次親征蒙元;

    朱見深,朱佑樘都是更是被朝政累的英年早逝,

    甩手皇帝嘉靖,在深宮當中也是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對群臣的動態、尤其是對全國的財政,算盤打的比誰都響。

    即便是末代皇帝崇禎在為十幾年,也是兢兢業業,只是他接的爛攤子已經爛到了根無法挽救了。

    要說有幾個不負責任的,或許就是愛玩的皇帝朱厚照為代表的,估計也是被史學家所厚黑,真正不負責任的也就是萬曆皇帝,但萬曆前半期還是很敬業的。

    綜上所述,大明朝國祚276年,這才封建王朝歷史中算是很長的了。如果明朝皇帝基本不負責任,天下早就改朝換代了。

  • 2 # 三漠胡楊

    我來說下個人的看法。

    縱觀明朝十六個帝,有些皇帝十分符合不負責任的這個觀點。但是,卻不是所有的皇帝,如果都不好好當皇帝,明朝也不可能延續276年了,連五十年都不可能

    明朝國炸長達276年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時期,明朝的延續時間也是排在第四(前面為兩漢、兩宋、唐)如果兩漢、兩宋分開來算,則排名第二!明朝能夠達到如此長的時間,我覺得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首先,主要還是明朝帝王的功勞,下面員工(文官)能力再強朱老闆不給機會也是白搭

    在明代總共16位帝王中,雖然有很多不靠譜的人如:明憲宗、明武宗、明熹宗等。但是也有諸多英明的皇帝像明太祖、明成祖、仁宣二帝、明孝宗這幾人,沒有這些帝王的拼命幹活,明朝根本不可能延續276年之久。把一個王朝治理的蒸蒸日上、國力強盛不容易,但是把它搞的烏煙瘴氣的卻很容易,像秦、隋兩朝剛建立的時候四海臣服,但是都二世而亡。

    其次,明代合理的機構設定

    在明代經過前幾代帝王的摸索,在廢除丞相制度後,確立了非常穩定的統治核心,即,內閣、太監、皇帝三個支柱。內閣掌握票擬的權力、太監輔助皇帝進行批紅、蓋章,他們互相制衡、牽制,如此內閣與太監可以賣力幹活,但是也很難坐大從而觸及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的權力。三方相互協作,可以保證帝國統治的穩固,即便明朝出了不少不負責任的皇帝,但是,官僚機構卻也能正常運轉,各地上報的問題都可以及時得到處理。

    最後,軍隊戰鬥力維護帝國統一的保證

    每個封建王朝末年軍隊的戰鬥力,下降非常嚴重,好多都是烏合之眾!但是,在明朝卻是一個例外,即便明思宗朱由檢在北京煤山吊死殉國,明軍也依然有強大的戰鬥力。看看東北方向,後金始終沒能跨過關寧防線就是證據。

    明軍誕生在元朝末年的農民起義軍,並逐漸壯大,在明朝建立的過程中四處征戰(當然後期主要是打蒙古人),統一天下,最終建立起了大一統王朝。此時的明軍在野戰中可以把當年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人打的落花流水,在跟元的較量中徐達、常遇春率領明軍,跟元朝的名將王保保多次交戰,最終把元的勢力趕出中原,並向北收復了燕雲十六州,失去了長達400年之久的戰略要地燕雲地區重新回到了中原王朝的手中。之後,明成祖又五徵漠北,雖然明軍不如建國時期強悍,但也依靠先進的戰法,屢屢取得勝利。到了明朝末期,“天下第一強軍”不是來自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也不是此時關外清軍的八旗軍,而是明軍戰鬥序列的:關寧鐵騎!

    最後,即便明朝做為全國性政權已經滅亡,但是明軍的戰鬥力,依然十分強悍。

  • 3 # 野望史今

    問題是怎麼算負責?身為最高管理者,有的事必躬親,什麼事情都做,效果不一定好。而有的管理者將權力下放,選好做事的,就會很閒,效果有時候還挺好。

    這其實是管理者能力的集中體現,對於古代來說,皇帝養於深宮,對民間疾苦了解甚少,基本沒有治理國家能力,只會駕馭群臣之術。

    這就需要從民間提拔的官僚,對國家在財政、軍事、人事、賑災等進行有效管理,這些事在明朝之前是丞相的事情,這樣以來丞相和皇帝的合作,就形成一個王朝的基本統治架構。

    朱元璋滅胡惟庸之後,實際上承擔了丞相的責任,所以洪武帝一生都很勤勞。而且朱元璋是貧苦百姓出生,對民間疾苦極其瞭解,對於貪汙腐敗寧可錯殺也不放過,所以洪武年政治比較清明。

    但是皇帝一人處理天下事物,終究忙不過來,所以明朝後來漸漸形成內閣制,由首輔對待處理事項提出處理意見,送交至皇帝處,審批同意,即可執行,稱之為票擬。

    這樣皇帝就很輕鬆了,只需要稽核下首輔的處理意見即可,不用費神思考怎麼去決策,同時也能避免深宮皇帝不知民間疾苦而亂做決定。

    當然,皇帝若連稽核意見的事情都懶得做,那就交給司禮監批紅,這樣一來皇帝就可以徹底的當甩手掌櫃了。這也是明朝內閣製成型後,嘉靖、萬曆、天啟等皇帝不勤政的原因。

    說皇帝不勤政,明朝還能遭遇276年,潛意識這是認為皇帝英明神武,勤政就能很好的治理天下。實際上大多數皇帝都是普通人的才能,跟在官場裡混了幾十年的老油子沒法比的。勤政和天下安定並沒有直接關係。

    三國的阿斗在諸葛亮時期,是基本不幹事的皇帝,但是從天下治理的情況,阿斗又是比較成功的,選拔合格的人才,給與發揮的空間,皇帝可以不幹事。

    明朝最後一個崇禎皇帝倒是勤政,可是卻把天下治理的一塌糊塗,有孫傳庭、盧象升這樣的能臣,卻不夠信任、沒有發揮空間,最終國滅身死。

    清朝的皇帝和明朝是不同的情況,在議政王大臣會議式微之後,隨之建立的南書房、軍機處,其本質是皇帝的私人秘書,而非是國家的正式機構,所以是無權力對國家大事進行決策的。

    好比現在的領導秘書,雖然身份尊貴,但是隻能以領導的名義定政策,不能自己來定,這就決定了滿清皇帝必須在名義上保證是勤政的,不然這些決策是從哪裡來的?不可能說是秘書操作的吧。

    對於皇帝勤政和天下安定,這兩者並沒有直接關係。明朝出現的內閣,是一種比較先進的制度,既保證了皇權的穩定下,也避免了皇帝素質不高帶來的危害。而清朝把國家治理集中在私人秘書手裡,這是歷史的倒退。

  • 4 # 風輕雲淡51055

    說明朝皇帝基本都不負責任未免有些以偏概全。像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孝宗等等明朝皇帝還是很能幹事的,只是明朝中後期出了幾位像萬曆皇帝那樣的奇葩皇帝,才使明朝的統治一步步衰落,走向絕境。

    朱元璋

    那麼為什麼明朝統治能維持276年之久呢?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明朝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統治機制,那就是“六部”和“內閣"制度,到後來設立“內閣首輔”,還設立了利於監督牽制內閣的“言官制度”,以及宦官帶領的“東廠”“西廠”監督機構。雖然也出現了東林黨、浙黨、閹黨的黨爭現象,“東廠”等特務機構也成為了臭名昭著的陷害官員百姓的專用國家工具,但是,還是湧現出了“張居正“、“徐階"、“于謙”等一大批忠於君主社稷、挽狂瀾於即倒的治世能臣,也正是他們的存在,使明朝的統治能長期延續下去。

    張居正

    其次,明朝一大批文臣敢於“死諫”,也就是說不論內閣首輔還是朝臣官員,甚至是皇帝本人,只要有一點行為不檢點的疏漏之處,都會成為“言官”上奏疏諫言的物件,甚至一些文官以“死於諫”為榮;而武將中以也不乏徐達、常遇春、藍玉等能北擊蒙元匈奴禦敵於國門之外的傳奇名將,正是明朝這種“文臣不怕死於諫、武將不懼亡於戰”的氛圍,支撐著明朝統治的長久延續。

    于謙

    遺憾的是,上有萬曆皇帝等的不作為,下有宦黨魏忠賢為首的官員的貪腐行為和倒行逆施,使明朝統治一步步走向衰落,最終於崇禎年間亡於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之手,也正順應了“盛極必衰”的千古不變的歷史規則。

  • 5 # 三觀粉碎機

    這其實是一個誤解,那就是清修《明史》還有部分《野史》,甚至《明實錄》對明朝帝王的黑化,以至於有了“明朝皇帝皆奇葩”的現象,但是隨著近年對《明史》研究的深入以及其他明代史料的對照後發現。在對於《明史》裡帝王的描寫,跟真實歷史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我們知道,《明史》從順治二年開始修,一直修到了乾隆四年,期間達九十年之長,是官修史書最大的一部,並且乾隆朝的《四庫全書》對《明史》修改也極多。雖然我們不否認《明史》的是一部非常偉大,且參考價值極高的官修史,但這不妨礙其中有許多“特意的抹黑”。

    比如正德皇帝朱厚照,其在位16年時間,誅劉瑾、平安華王、寧王之亂,打敗蒙古小王子和韃靼軍,是一位不管文治還是武略都頗有可圈可點之處的帝王。但是在史書中,他卻是個不知輕重、荒淫無道、貪杯尚武,且頗為無賴的帝王,甚至清朝皇宮對頑皮的皇子,就會諷刺他說,“你想學朱厚照麼”?

    雖然《明史》對他的總評是“中主之操”,卻在許多模稜兩可的地方做了處理。而根據近代的史學家考證,其實朱厚照只不過是比較平易近人,心地善良,又不太拘束罷了。

    除此以外,還有嘉靖和隆慶兩位皇帝,我們的腦海裡想到的肯定是二十年不上朝和死在女人懷裡的皇帝。其實嘉靖一生牢牢把控大明權力,所有國庫賬目皆自己親自計算核實。並且更重要的誤區是,上朝其實只是個形式和走過場,並不像電視劇裡一樣處理政事的,皇帝處理政事自有其他辦公場所。而隆慶是隆慶新政和萬曆中興的開創帝王,雖然平庸卻是非常有政績的帝王。

    哪來的明朝皇帝不負責了??像嘉慶帝那樣勤勞卻把國家搞得一團糟算是負責,還是道光這種八國聯軍進行自己跑去避難避死的算負責?

  • 6 # 法律人文濤

    提到負責與不負責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區別的是,作為一個皇帝,他怎樣做,如何做才算是負責,怎樣做如何做又是不負責!這是一個人對人的評價的一個衡量的過程。

    那麼今天既然提到明朝的皇帝,我們需要認識到皇帝究竟怎樣做才是負責,怎樣做是不負責!

    明朝一共經歷了276年之久,如果說明朝的皇帝大多都不怎麼負責,那麼,明朝其實早已是一盤散沙,又怎會挺過兩個半世紀之久呢!

    簡單舉兩個例子!首先來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乃是一屆農民出身,當時元朝高度腐敗,民不聊生!作為農民,朱元璋迫不得已,走上了逃荒之路。後來被逼無奈,走上了起義軍的道路!這一路艱難坎坷,朱元璋當上皇帝確實不容易!所以在他成為皇帝后他考慮的是怎樣加強皇權!廢除宰相制!這就是他的負責!新皇帝,他的任務就是不斷加強權力,讓自己的領土不再陷入戰亂!這就是他的負責! 說完明太祖朱元璋,我們再來聊一聊明朝的亡國皇帝朱由檢。朱由檢自幼生長在深宮之中,對於宮廷的鬥爭,派系分裂毫無瞭解,對民間百姓的生活毫不知情!況且,他對於排兵佈陣,帶兵打仗一點都不在行!卻將明朝維持了17年之久!這是何等了不起!我們能說他不負責嗎?不能吧!

    所以說,如果想要不負責,還要坐江山,那只有敗江山的份兒!

  • 7 # 飛海

    中國古代帝王最理想的治理天下的理念就是垂拱而治。

    明朝的帝王雖然不能稱其為垂拱而治吧,最少他可能是在向上這方面努力。

    最重要的是,明朝的封建制度的設計是有利於這種形式發生的。也就是說,整個國家如果,皇上不發號施令,它也可以進行運轉。

    具體說,明朝出現了一些比較奇葩的皇帝比如做木工呀,萬曆皇帝40年不上朝啊。其實我感覺這沒有什麼,人嘛都有各種愛好,皇帝也是人,並不能因為他是皇帝,他就不能有愛好的吧。

    現在人好像一提到皇上,他就應該是九五之尊,高高在上,整天板著臉發號施令,一言九鼎。事實上,歷史上的荒唐皇帝多了去了,明朝的皇帝還相對來說都還算是正兒八經的。

    具體說,像清朝的那些皇帝,好像都特別勤奮。那是因為他們對權力的把控更加嚴格,如果皇帝不勤奮的話,他們就會喪失很大一部分權。清朝的皇權已經達到了巔峰。所以他需要的皇上就是一個勤奮的皇上。

    而明朝的制度設計,更加體現了儒家思想和老莊思想的結合,就是無為而治,他們把皇權相權,他把相權分開,不能與皇權對抗。又透過廠衛制度來加強皇權。

  • 8 # 二曲人

    試回答如下:第一,明朝皇帝是否基本不負責任?有明一朝共十六位皇帝,前九位和最後一位對國家還是基本負責的。尤其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對國家是很負責任的。正德帝荒嬉,嘉靖帝修道,萬曆帝怠政,泰昌帝流光一現,天啟帝喜木工。這五位皇帝佔三分之一弱,且其統治115年也不到276年的二分之一,況且此期間也不全是敗政,如嘉靖、萬曆年間,皇帝也有作為的幾年。所以,不能籠統的說明朝皇帝基本不負責任。

    第二,明朝享國祚276年,功勞主要歸朱元璋,其次屬朱棣。朱元璋當政時建章立製做的很好,把明帝國納入制度化執行的軌道。他嗜殺,這是事實,也不是好辦法。但如果分析一下他殺戮的物件,就會明白,他對基本民眾並不嗜殺。而且他很有現代理念,十分講究依法治國。在對自己自信的基礎上,要求後輩堅決執行法制。朱棣與朱元璋性格相近,在大明靖邊上功勞很大,如不是他實施天子守國門,遷都北京,可能北方的邊境安寧以至北方內地安寧將是大問題。總結一下明朝享祚較長的原因,一是有一套比較完善的法規和行政管理制度。二是保衛邊境的大方針比較正確。

  • 9 # 風逍逍兮易水寒

    中華文明五千年,縱觀朝代更迭的歷史,我們會發現,有的朝代統治時間非常短,幾十年就滅亡了,最著名的當然是秦朝和隋朝。而有的朝代統治時間卻很長,像周朝八百年,漢朝四百年,商朝和夏朝都是500多年。

    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明朝的統治時間不算短也不算長,足足276年。現在網上很多人對明朝的評價都不好,認為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明君的朝代,更讓他們不解的是,明朝皇帝都很不負責任,為什麼明朝還是統治了將近三百年的時間呢?

    為什麼說明朝皇帝都很昏庸呢?

    明朝自朱元璋建立起,總共傳承了16位皇帝。其中有朱元璋、朱棣這類的雄主,也有明仁宗、明宣宗這等中興之主,當然也有明英宗、明憲宗等昏君和萬曆皇帝、崇禎皇帝等朝代滅亡的罪魁禍首。

    但是明朝皇帝各個奇葩卻是事實,開國君主朱元璋晚年製造了四大血案,活生生一殺人魔頭下凡。明成祖朱棣是透過造反得來的皇位。萬曆皇帝創下了三十年不早朝的記錄;嘉靖皇帝因為喜歡虐待宮女,差點被宮女勒死。明宣宗朱瞻基喜歡鬥蛐蛐。明仁宗因為吃得太多,導致脂肪超標而猝死。天啟皇帝不務正業去做木工。可以說,“明朝皇帝盡荒唐”這句話還真是沒冤枉這個朝代。

    但是“荒唐”是否代表著“昏庸無道”呢?當然不是,明朝能統治200多年,自然不是靠昏庸皇帝的荒唐做法堆出來的,而是明朝真的有統治200多年的底蘊和手段。

    第一,政治制度的完善

    明朝將政治制度在前朝的基礎上進行了完善發展。最著名的歷史事件就是“廢除丞相制”了。丞相這一官職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到了戰國,各個國家基本上都設立了這一職位。秦朝統一六國後,丞相就作為了正式的官名。值得注意的是,秦朝以後,宰相不一定是丞相,有可能是其它的官職。

    丞相是中國古代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是幫助皇帝管理國家大事所設的職位,負責管理軍機要事,輔佐皇帝處理國家大事,為百官之首,權力非常大,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自古以來就有相權和皇權的鬥爭,一直持續到朱元璋廢除丞相,相權與皇權的鬥爭才結束。

    丞相制是中央集權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丞相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但是對君主而言,急需要丞相這一職務來幫助自己處理政務,給自己意見,但是又擔憂相權過強,會威脅到自己的皇權。所以歷代皇帝對相權的感覺很矛盾,既依賴又忌憚。

    朱元璋建立明朝時,沿襲了前朝的政治制度,丞相也保留了下來。明朝初期,丞相的地位跟歷史上一樣,是百官之首,統領全國行政。明朝共出現了四位丞相,分別是李善長,汪廣洋,徐達,胡惟庸,明朝的丞相制度正式亡於胡惟庸。

    胡惟庸擔任丞相之後,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排除異己,將自己的勢力安插進朝廷中。胡惟庸掌權之後,還對以前的罪過自己的人進行報復,劉伯溫的死據說跟胡惟庸有很大的關係。胡惟庸此人獨斷專行,很多事情往往不請示朱元璋就擅自做主,當時的人都戲稱胡惟庸為“二皇帝”。

    胡惟庸的權力越來越大,同時不斷挑戰朱元璋的皇權,這讓權力慾望極強的朱元璋如何能忍得了。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製造了駭人聽聞的“胡惟庸案”,將丞相胡惟庸下獄處死,牽連被誅殺者達3萬人。胡惟庸死後,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廢除了中書省,六部直接由皇帝領導。就這樣,存在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就這樣被廢除了。

    丞相制度廢除後,朱元璋每天的工作量暴漲,他也感到頭疼,於是朱元璋設立了殿閣大學士參與政務,殿閣大學士實際上也充當著丞相的職責,某些時候甚至比丞相的權力還大,比如嚴嵩、張居正擔任大學士期間,殿閣大學士的實際權力甚至超過了皇權。

    殿閣大學士最初只擔當顧問的職責,沒有實際的決策權,在明成祖時期順利發展為內閣制度,再經過明仁宗、明宣宗等皇帝的改進完善,內閣制度逐漸成熟,成為了明朝最基本的政治制度。內閣的權力也與日俱增,明顯凌駕於六部之上。

    明朝內閣制度客觀上制約了皇權的惡性發展,有利於國家的正常運轉,國家的日常行政都交由內閣處理,既分散了朝廷的政務,又減輕了皇帝的壓力。但是內閣始終沒有取得法定的地位,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沒有行政編制的皇帝專屬顧問機構。

    正式這種強有力的內閣制度,保證了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哪怕是皇帝不在時,權力也能正常執行,正常處理國家政務。所以我們看到了明朝很多皇帝都不務正業,就算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國家大事仍然被處理的井井有條。

    而且在內閣制度建立的同時,明朝還建立了相應的監督體系。丞相制度很容易造成大權獨攬,最後形成權臣,導致相權與皇權產生激烈的衝突。而內閣制度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於是跟內閣同步建立了監督制度。

    明朝內閣權力太大了會危及皇權,沒有權力,皇帝的工作壓力又太大了。所以明朝皇帝就用宦官來牽制內閣,防止內閣權力過大。於是在內閣和錦衣衛之外,又出現了東廠、西廠等宦官掌權的特務機關。與內閣相互牽制,相互制衡,保證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

    然後內閣制度受制於司禮監。在明朝的權力體系中,實行的是內閣與司禮監雙軌並行的制度。內閣擁有票擬權,司禮監擁有批朱權。司禮監由太監掌管,明朝中後期皇帝經常讓司禮監待代帝批朱,司禮監的權力越來越大,到了最後司禮監甚至能干預國家大事的決策。

    雖然司禮監和內閣互相牽制,互相制衡。但是這兩個機構的權力都是以皇帝的意志而此消彼長的。皇帝寵信宦官時,司禮監就凌駕於內閣之上,否則就是內閣壓制司禮監。總的來說,司禮監的權力是越來越大,到了最後,內閣完全落於下風,所以導致了明末的宦官禍亂。

    所以明朝對政治制度進行了創造性的改革,是明朝得以統治200多年的政治基礎。也是明朝皇帝鬥蛐蛐、做木工等不務正業的政治保障,正是因為有了內閣,他們才有時間去發展自己的愛好,又不用削弱皇權。這就是萬曆皇帝為什麼30年不上早朝,但是明朝的綜合國力還是處於上升狀態。從某些方面來說,明朝的皇帝比其他朝代的皇帝要幸福很多。

    第二,明朝皇帝雖然荒唐但並不暴虐

    明朝很多荒唐皇帝,我們都瞭解了。但是皇帝荒唐的背後確是國家仍然在繼續發展,甚至還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明朝皇帝雖然很少過問政事,但是他們透過內閣制度來行使皇權管理國家。比如萬曆皇帝30年不上朝,但是不代表他不見內閣首輔,萬曆皇帝透過控制內閣來控制國家權力,也將國家經營的有模有樣的。

    明朝皇帝的平均資質水平其實也不算差,朱元璋和朱棣就用說了,放在哪個朝代都是一流的帝王,明成祖之後又出現了“仁宣之治”,隆慶皇帝時期的張居正改革讓明朝又煥發了新一春,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卻造就了萬曆中興。喜歡做木工的天啟皇帝也重用魏忠賢,恢復了明朝的經濟,延續了明朝的壽命,並且給崇禎皇帝留下一大批國家棟梁。

    在對待外敵上,明朝的皇帝可是一點都不荒唐。“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等民族氣節震撼了無數華人的心。明史中荒唐無道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在面對北方強敵時,御駕親征,親自指揮應州大捷,打退了不可一世的北方強敵。

    正是因為明朝有一套完整先進的政治制度,明朝皇帝雖然做出了很多荒唐事,但是在事關國家安危的大事上,他們從來不含糊。也正是因為有了內閣幫助皇帝管理國家,明朝皇帝才有時間、有精力去做出一系列荒唐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Theshy採訪直言隊伍讓其非常不安,比賽也不穩定,但仍相信隊伍。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