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辣椒要蘸著吃

    失望是一點點積累的,離開才是長久決定的!凡事都想到最壞的結果,到了最後也就不那麼可怕了!凡事都想到最好,我怕你在最好的年華承受不住這僅存的她!我從來不想太多,我能想到的就是我現在得到的是不是我想要的!

  • 2 # 梓慧說

    一個人總是往壞處想,是思維模式層面的本能反應,是失敗的思維導向,導致從失敗走向失敗,週而復始惡性迴圈,其後果是對人生的影響甚大,若不請資深心理諮詢師矯正,一輩子則一事無成!

  • 3 # 妙有

    以前經歷過我類似創傷事件,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留下深刻影響,事後沒有得到正確引導和化解,就變成創傷後應激障礙!

  • 4 # Alex2018Hex

    首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模式,這本無可厚非。比如我自己,遇到任何事情都會把最好和最壞的情況都想一遍,當然,會更偏向最壞的情況,然後想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了,我該怎樣。

    客觀來講,這的確會造成一些負面情緒的積累,但本質上算是一種自我期望值管理的行為,也就是說,不論最終結果如何,都不會比自己想的最差的情況更差,於是內心會更容易得到平靜。所以,這種“把事往壞處想”沒有什麼太大問題。

    但也有其他答主提到,可能會有“創傷後應激障礙”或者類似於“習得性無助”的情況,那就需要更深度的剖析了。

    這裡以“習得性無助”為例:

    心理學上的經典案例是(當然,案例略微殘忍,小動物保護組織請找合適渠道表達自己的意見啊)... 電擊兩隻小狗,小狗A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關閉電擊,小狗B卻沒有任何方法關閉電擊。過一段時間之後,把他們放到一個完全開放的空間裡,再電擊時,小狗A會反抗或逃走,但小狗B卻會留在原地忍受電擊,即便它只需要挪動幾步就可以避免這種痛苦。

    放到人的身上就是,可能一個人會被連續的失敗摧毀信心,於是面對任何困難,都直接放棄。這裡面內含的邏輯是,如果抵抗了,但事情依然按最壞的結果發生,那麼抵抗本身都沒有意義了。

    如果是處於“習得性無助”狀態,那麼解決的根本方法就是去行動,就是去反抗,就是去努力,就是去拼搏。因為,只有這樣做,才能獲得成功的可能性,而一旦取得了一次成功,或許之前所有的失敗都將只是人生的小小注腳而已。

    對這個話題延伸開來,其實人不僅是“智商”和“情商”很重要,“逆商”也非常重要。咱們平時看到的馬雲、馬化騰、雷軍這些人,其實都無數次徘徊在挫折谷底,他們之所以成功了,只是因為“逆商”很高,是打不死的小強罷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如果只活在那不如意的“八九”裡,不免太灰暗了。畢竟,還是有如意的“一二”是值得爭取的,不是麼?

  • 5 # 傻妞的書評影視世界

    以前自己處理問題時,也總是向著好的方面去考慮,往往有些得意忘形而事情的發展有時候卻總不能順心順意,所以就產生了很大的落差感,而使自己的情緒很失落,也打擊了自己的自信心,在經歷了這樣的很多的事情後,現在就變的小心謹慎了些,往往把事情想的複雜一些想的悲觀些,這樣的話如果事情比想像中來的成功,那麼就會帶給自己很大的滿足感,如果失敗也不至於失望至及。

    不過這種處理方式如果養成了習慣,也並不是一個好的習慣,時間長了可能會使人喪失掉很大的熱情和積極性,也會使人變以不太自信等,任何事情還是要保持清醒樂觀的頭腦和認識,不能悲觀失望也不能盲目樂觀!

  • 6 # 教育貴人

    這只是人的一種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的形成可能跟人的成長環境有關。人成長過程中,如果遭遇的挫折、失敗過多,遇事就容易自然而然地朝不好的方向去想。當然這也是自信心不足的一種表現,可以認為是人的心理出現了亞健康狀況。

    這種心理亞健康容易造成我們過多懷疑身邊的人和事,使自己感覺到做事的壓力大,使人情緒低落,產生不安,對人的健康極為不利,對事業的開展也可能有著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嚴重可能會形成“習得性無助”。

    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最好能夠接受心理醫生的指導、醫療,使人朝著積極樂觀的方向轉變。

  • 7 # 散文圈子

    這話題沒什麼毛病,值得肯定並且更值得期待有持續性。

    遇上事情老往好處想,思維觸點一直停留在好處上,也是醉了。任何事情都存在利弊關係,要麼利大於弊,要麼弊大於利,當然也有利弊對等的時候。

    比較實際的說,我就是這麼個心態,在忖度事情的時候,首先映入心頭的是弊端,而不是好處的多與少。總得好處著想,壞處打算才好。這好處就擺在那裡,看得見摸的著,明晃晃亮堂堂的在那裡,沒有必要多花心思考慮這個。

    相反,多思量思量壞處,才是最好的處理事情最佳方式。那些馳騁疆場的將軍們,在謀略策劃一次戰役時,那真是費盡心思,絞盡腦汁。通常熬到倆眼發綠,腦袋發懵。雖說是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這個勝與敗是要拿人命填出來的,稍有懈怠,略有差池就要面對慘敗。

    將軍們不是考慮勝了如何如何,而是充分考慮敵情的可能變化,預判戰鬥打響後的預料之外的變故發生。把最不利於我的因素充分考慮進去。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知己不知彼勝算減半,不知己不知彼每戰必殆。原文記不清了,大意如此。

    凡事不要極端,不可以一直抱著壞處苦思冥想放不開,俗話說:聽到兔子叫喚就不敢種黃豆了?因為剛剛拱出土的豆芽鮮嫩無比,野兔子常去光顧啃食。

    只要忖度好利弊,認定的事就放手一搏,決不預留迴旋餘地,毅然決然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 8 # 閒適人家

    心想事成,心疑生鬼!

    往壞處不想,不是簡單的想,而是疑!

    疑與慮是雙胞胎,與憂是表兄弟。疑則慮,慮則憂。

    人在自信時,會大度自在,凜然正氣,誓言鏗鏘。相反人的信心滑落時,就會疑心生,不自在。歷史上的雄主劉徹,孫權!晚年生疑逼死賢才!總在往壞處想,犯大錯是必然的。

    研究表明:人的潛意識所隱藏的力量驚人。可比喻一下:潛意識就如一片土,可以種幸福,也可以種苦果,視乎你的思想播下什麼種子。

    偉大的男高音卡羅素也曾有舞臺恐懼症,在後臺大聲地叫:我裡面的小我正要把大我勒死!

    大叫:滾開,大我要唱歌了!理性的大我戰勝了意識的小我。

  • 9 # 捕霧網

    說實話,我年輕時的處事原則也這樣,而且覺得把意外或失敗設定在事前,不僅不是報有這種態度是哪兒出現了問題,反而是一種機智地處事方法:

    1,這種預設法能夠在真實地失敗來臨時減輕挫敗感從而坦然接受;2,一件事情的成敗包含著多種因素,只有真證做到了“天時、地利、人和",才有可能成功,但要謹記,沒到手的成功仍然不能掉以輕心,不然的話,怎麼會有對手翻盤一說呢;3,面對一件棘手的事,無論男女,都有一種征服的慾望,正因為這種強烈地自信心,才會使當事人針對待解決事件地每個環節,都要進行反覆地論證,這其中預設失敗的種種結果正是為了取勝找出方案,因為假如出現一丁點兒紕漏,就有可能前功盡棄,造成“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地惡果。

  • 10 # 艾葉心理諮詢師

    我們常常自封“我是個樂觀的人”,或誇別人“真樂觀”,其實悲觀是我們大多數人的通病,有時我們常常會把事情往壞處想。

    比如:我們在與家人或朋友鬧矛盾後,人家咳嗽一聲或關門、拉抽屜的聲音稍微大點,都覺得他是故意的,他在宣洩對我們的不滿。於是,我們頓時火冒三丈,結果使不和諧的氛圍延期或矛盾升級。

    家裡有人外出很長時間沒有回來,打電話也聯絡不上,會想到不會出了車禍吧?或遇到什麼事了?

    工作時老闆交代完成的任務逾期了。忐忑不安地將完成好的工作結果發到了他的郵箱,等了老半天也看不到他回覆,此時的心情就像熱鍋上的螞蟻,焦灼不安。心想,都那麼久了,是不是老闆覺得任務完成的沒水平?老闆不會認為我不行吧?......這種心情直到老闆回覆:可以,才鬆了一口氣。

     聯絡業務,客戶關機或不接電話,就會想到是不是故意躲著我?這單業務泡湯了?

     一群同事在聊天,我一接話就冷場,他們是不是都對我有意見?討厭我這個人?

    甚至有人會在身體不舒適的時候,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不治之症等等。

    我們上面說的這些,都有一個共性,就是當事人在無事實佐證的情況下,人為地草率下結論,將猜想和假設認定為“事實”,這在心理學上稱 “自動化思維”。

    自動化思維:是思維分析法先驅貝克博士,在認知治療中提出的。一般是指人在受到某種刺激後,會根據自己的經驗、知識在大腦中整合,然後做出相應的反應。是大腦中自動出現的思維、觀念和想法,而且聽起來似乎很合理的想法。

    自動化思維分為正性和負性。

    正性思維,比如:有人衝我笑,可能是和我打招呼,因此我也向他禮貌地笑一笑;負性思維,有人衝我笑,會想到我哪裡有問題了,讓他覺得可笑?或他在嘲笑我嗎?或對我輕蔑地笑?因此我不理他!

    我們上面例舉的事情就是負性思維。

    凡事有度,過度擔憂,一味地把事情往壞處想,就是“負性思維”佔了上峰。其實是我們的認知出了問題。長期的負性自動化思維模式會導致心理障礙。胡思亂想,不論何事都往糟糕的一面思考,會讓人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恐懼、煩躁等狀況。嚴重時會在一定時間內影響你的生活狀態,導致焦慮症甚至抑鬱症。

    那為什麼我們總會無緣無故地把事情往壞處想呢?

    首先,負性自動思維可能與我們對事物的期望值有關。比如,接到工作,沒做之前就各種焦慮,因為我們對自己的表現期望值很高。考試後,總是擔心成績不好,是因為我們對成績期望值過高。

    其次,負性自動思維可能還與我們自身觀念有關,比如有的女性朋友,遭遇婚變後會全面否定自己,給自己人生打上“失敗”的標籤。因為,在她們看來,婚姻是女人一生的大事,經營不好婚姻的女人都是失敗的,過度強調女性身份在婚姻中的責任,而忽略了對自身實際能力的客觀認識。

    如何擺脫這種負性自動思維呢?

    首先要延緩焦慮,轉移注意力。

    其次可以給自己列一個負性自動思維清單,再與實際情況作比較,只要以事實為依據和這些自動負性想法進行辯論,你就會發現:絕大部分的自動復性思維都是站不住腳的,我們所擔心的事情,99%都不可能發生。

    最後,重要的是要改變錯誤的觀念與認知,這個說著容易做到難,很多錯誤的觀念、認知隨著經歷和時間已在我們腦海中根深蒂固,當事人自己很難改變。所以,建議負性自動思維程度過於嚴重的人,要找專業人士或機構進行認知治療。在心理諮詢師或心理醫生的指導下, 修正錯誤認知和錯誤觀念。

    真誠地希望朋友們不要讓負性思維難為自己,很多時候,我們最後都會發現,事情並沒有我們想象的結果那麼糟糕,甚至結果可能會很美好。

    朋友們,大家有什麼想法嗎?一起探討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剛喜歡釣魚的朋友,你們知道釣魚的好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