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易腫瘤152097537

    前面回答過類似的問題,肺癌術後要積極預防再次復發的發生,不只是定期做必要的檢查,更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事情。 1、還要避免精神刺激和過度疲勞,正確面對所患疾病,積極配合治療。  2、肺癌患者術後並不是萬事大吉了,放、化療結束後要定期複查,主要檢查相關的腫瘤標誌物和肺CT掃描。 3、肺癌手術後,要進行免疫治療和康復調理,以儘快恢復機體的免疫功能,消滅殘餘癌細胞。 4、肺癌患者術後注意保暖,儘量減少患感冒的機會。 5、正常飲食,各種食物只要是清淡、新鮮、富於營養、易於消化的都可以吃,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戒菸禁酒。 6、肺癌患者不要在空氣汙濁的場所停留,避免吸入二手菸,遠離廚房油煙。

  • 2 # kxfdt呼吸科柯大夫

    肺腺癌術後需複查以下檢查:1.血常規。透過血常規檢查可以發現貧血、白細胞、血小板有無降低。

    2.肝功、腎功、血脂、電解質。可瞭解有無低蛋白血癥、電解質缺乏、血糖、血脂情況。

    3.腫瘤標記物。如CEA、CA125、CA153等,可以判斷腫瘤有無進展。

    4.胸部CT。胸部CT可以動態瞭解肺癌術後有無進展 ,治療效果如何。

  • 3 # 胡洋

    肺腺癌的發病率已超過肺鱗癌,在全球範圍內都呈現出上升的趨勢。肺腺癌大約佔肺原發腫瘤的40%,較容易發生於女性及不抽菸者。

    手術後的肺腺癌病人出院後醫生都會交待一定要定期複查。那麼需要查哪些內容呢?

    1.常規的抽血檢查:包括血常規,生化全套,腫瘤標誌物等。查血常規的目地是觀察骨髓造血情況,看看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是否符合術後輔助治療的條件。生化全套裡包含肝腎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和血電解質測定,檢測手術對這些指標有沒有影響,看看肝腎功能是否異常,能否進行後續的化療或者放療。腫瘤標誌物檢測可以與術前指標對比,腫瘤標誌物如果高於正常考慮可能存在癌細胞殘留。

    2.胸腹部CT:肺腺癌不同於鱗癌,容易出現血行轉移,淋巴道轉移相對較少,常見轉移部位包括胸膜轉移引起胸水的出現,肝臟轉移,腎及腎上腺轉移,所以需要常規做胸腹部CT增強掃描。

    3.頭顱磁共振:肺腺癌易透過血液迴圈轉移至腦部,雖然根治術後的患者半年內出現腦轉移的比較少見,但有極少數人可能比較不幸,所以頭顱磁共振是術後常規檢查。

    4.骨掃描:肺腺癌另一個好轉移部位就是骨,胸腰椎、肋骨、股骨比較多見。骨掃描是透過放射性同位素在病變部位放射性濃聚來顯像,骨顯像對於轉移性骨腫瘤的診斷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在腫瘤轉移的早期就伴有區域性骨組織代謝異常,因此骨顯像發現惡性腫瘤骨轉移灶可較X線攝片早3-6個月。

    5.心電圖及心臟超聲檢查:一般能耐受手術的患者心肺功能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但部分化療藥物對心臟有比較明顯的毒性,所以心臟方面的檢查也是需要做的。

    6.基因檢測:目前隨著靶向藥物的廣泛使用,肺腺癌患者術後常規要進行基因檢測,常見的8個檢測基因為EGFR, KRAS, HER2, ALK, ROS1, MET, HER2, RET。二代高通量測序技術可以一次性檢出所有基因。術後病人最好選擇手術標本進行基因檢測,雖然抽血查迴圈腫瘤細胞也可以檢測這些基因,但術後病人體內迴圈腫瘤細胞可能微乎其微,很難保證結果的可靠性。

  • 4 # 肝膽宣教

    肺癌術後定期複查#癌症#

    主要是為了檢查是否會有轉移復發的情況,複查不能阻止腫瘤的轉移,卻能早日發現癌症,儘快採取治療措施。本文介紹了肺癌的複查時間和肺癌的腫瘤標誌物。

    #科普一下# 肺癌複查時間肺癌複查的時間和內容

      3個月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上腺)

      6個月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上腺)、頭顱CT、骨掃描(ECT)、腫瘤標誌物

      9個月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上腺)

      12個月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上腺)、頭顱CT、骨掃描(ECT)、腫瘤標誌物

      18個月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上腺)、頭顱CT、骨掃描(ECT)、腫瘤標誌物

      24個月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上腺)、頭顱CT、骨掃描(ECT)、腫瘤標誌物

      30個月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上腺)、頭顱CT、骨掃描(ECT)、腫瘤標誌物

      36個月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上腺)、頭顱CT、骨掃描(ECT)、腫瘤標誌物

      42個月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上腺)、頭顱CT、骨掃描(ECT)、腫瘤標誌物

      48個月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上腺)、頭顱CT、骨掃描(ECT)、腫瘤標誌物

      54個月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上腺)、頭顱CT、骨掃描(ECT)、腫瘤標誌物

      60個月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上腺)、頭顱CT、骨掃描(ECT)、腫瘤標誌物

      肺癌腫瘤標誌物有哪些?

      神經特異性烯醇化酶(NSE):NSE具有相當高的特異性,在小細胞肺癌中有異常過量表達,是小細胞肺癌首選標誌物,陽性率為65%~81%,而在非小細胞肺癌中血清NSE升高者低於20%,故而可作為鑑別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的指標。此外,肺癌進展期患者的NSE明顯高於非進展期者,治療有效時NSE水平隨之下降,因此NSE既可用於小細胞肺癌的診斷,又用於監測治療反應。

      鱗狀細胞癌抗原(SCC):肺鱗狀細胞癌可有50%陽性率,而其他肺癌的陽性率不足30%,故SCC被認為是特異性較高的鱗狀細胞癌標誌物。SCC的血清半衰期很短,陽性患者術後僅幾小時其血清SCC便可除至正常值以下。許多鱗狀細胞癌復發時都可見到血清SCC水平的“反跳”,故SCC可用作鱗狀細胞癌復發監測。非惡性肺部腫瘤可有10%~15%的假陽性。

      癌胚抗原(CEA):在正常人血清中僅能測出微量CEA。已經證實肺癌細胞能直接產生CEA,因此測定血清中CEA含量可作為診斷肺癌的一項指標。研究結果,50%左右的肺癌病人血清CEA高於正常,其中主要是肺腺癌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病人血清CEA水平顯著高於侷限性病變,可考慮作為評價預後的指標。CEA在肺癌早期診斷中的價值尚待進一步研究。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由於氧自由基對細胞膜的損傷及腫瘤細胞壞死,使癌細胞內Mn-SOD溢人細胞外液而被檢出。Mn-SOD對肺癌診斷的敏感性為86。11%,特異性91。18%,診斷正確率88。57%,對各型肺癌均有較高檢出率,ⅢⅣ期患者的Mn-SOD高於I、Ⅱ期,因而Mn-SOD測定對肺癌的診斷、療效判定均有實用價值。

      胃泌素:血清胃泌素釋放肽前體(pro-GRP)在小細胞肺癌的特異性和準確率為9r7。7%,明顯高於在非小細胞肺癌、肺良性疾患和健康者中水平,因此認為pro-GRP可作為鑑別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的一項指標。

      血清鐵蛋白(sF):肺癌患者sF升高的陽性率為30%~80%,對肺癌診斷的準確性為76%,敏感性為73%,特異性80%。正常肺組織無鐵蛋白受體表達。因此,sF的檢測對肺癌的診斷、效的評估、復發和轉移的監測具有一定臨床價值,但需與肺心病、肺部感梁、胸膜炎等患者血清sF水平升高相鑑別。

      CYFPA21-1:1992年開始用於臨床檢測,對非小細胞肺癌是有用的標記物和首先標記物,特異性95%,敏感性49%,尤其對鱗癌的診斷敏感性更高,達60%。

      CAl5-3:雖說是在乳腺癌被發現的,但在肺腺癌和大細胞癌中可有50%陽性率。CAl25在各種肺癌中的陽性率可達50%。

      單獨檢測一種腫瘤標誌物常常特異性不高,敏感性不夠理想,因此臨床上常採用多1種腫瘤標誌物聯合檢測,以提高診斷的水平,提高診斷的陽性率。

  • 5 # 蛋清兒健康

    根據病理分期,肺癌手術之後還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治療和監測。具體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對於I期和II期沒有淋巴結轉移的肺癌患者,如果腫瘤切緣沒有發現癌細胞,可以進入觀察隨訪階段,及時發現腫瘤復發;如果手術切緣出現癌細胞,需要再次切除或者進行放療;對於有高危風險的病人,即使是腫瘤早期也需要進行化療鞏固。

    2. 對於II期出現區域性淋巴結轉移的肺癌病人,術後需要進行全身化療;如果手術切緣發現了癌細胞,還需要再次切除或者聯合放化療。

    3. 對於III期的肺癌病人,也需要術後進行全身化療;如果手術切緣發現了癌細胞,還需要聯合放化療。

    4. 手術病人完成這些治療之後,還需要進行長期的隨訪。術後2-3年,大約每3-6個月就要做一次胸部CT,如果沒有復發就改為每年做一次低劑量CT進行篩查。

    此外,病人還需要嚴格戒菸,及時進行流感、帶狀皰疹、肺炎等疫苗接種,適當運動,並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 6 # 腫瘤何大夫

    一般來說:術後3個月: 胸部CT平掃,腹部彩超(肝膽脾臟胰脾雙腎以及腎上腺);術後半年: 胸部平掃CT,腹部彩超(肝膽脾臟胰脾雙腎以及腎上腺),頭顱CT或者透露磁共振,骨掃描(ECT),血液腫瘤標誌物;術後9個月: 複查專案可參考術後3個月;而術後1年 複查專案同術後6個月。術後1年,可每半年查一次,專案參考術後半年那些專案。

    為什麼要做這些檢查呢?肺癌術後複發率偏高,規範術後隨訪可及時發現潛在轉移灶,並能第一時間剷除掉。肺癌容易發生肝轉移,骨轉移,淋巴結轉移,而胸部CT: 可以瞭解肺部情況,包括肺部新發結節,新發積液,肺門及縱隔淋巴結情況。2、彩超檢查可發現有無肝轉移,腎上腺轉移等;血腫瘤標誌物也是檢測病情變化的一種工具,跟肺癌相關側有CEA,SCC,NSE、CYFRA21-1等,骨頭是肺癌容易轉移部位,骨掃描可排除有無骨轉移。

  • 7 # 道拓體檢網阿胖

    你好,胸部CT是目前肺癌術後複查最常用的手段,另外也需要進行血液檢查,這些檢查是一定要做的。

    至於其他檢查如B超或者是核磁共振等,還需要結合你的具體情況來看,每個人的病情不同,不是專業人士也不好亂說。

    肺癌術後一定要注意複查,一般認為術後需先三個月複查一次,再半年複查一次,恢復好可考慮一年複查一次,大家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腫瘤檢查上道拓體檢網!

  • 8 # 劉永毅醫生

    肺癌能手術切除的患者大多是非小細胞肺癌,病情一般還不是太晚。術後複查是肺癌整體治療的重要部分,不是簡單地走過程,檢查的目的是監測有沒有復發、轉移,以便於早發現、早治療。

    除了檢查還要同主診醫生交流、溝通一些疑惑、注意事項。術後治療有些病人在原來手術科室進行,有些轉到腫瘤內科治療,還有些病人轉回當地醫院治療,不論怎麼安排的,複查到醫院後首先找到主診醫生,他是最清楚病情的,最好不要讓其他醫生開幾個檢查就完事了。

    主診醫生會詢問一些情況,比如咳嗽、痰、胸悶、疼痛、體重、食慾等等。如果沒有什麼症狀,就常規檢查,術後前兩年每6個月1次,胸部CT、腹部CT或超聲。腦部CT或磁共振、骨核素掃描不常規做,如有頭痛、頭暈,腰痛等可能骨引起疼痛時才考慮做,實際工作中也多建議病人1年1次頭部、骨的檢查。血液檢查主要是血常規、腫瘤標誌物和肝腎功,如有明顯變化是要進一步影像學檢查的。全身PET-CT檢查一般不建議用作常規復查,主要原因是太貴。

    術後超過兩年時間,沒有什麼異常情況以後就1年1次胸部CT、腹部CT或超聲,血液檢查可半年1次,也可同影像檢查一起做。若術後已經5年,還有症狀、也沒有異常發現,那就太好了,與治癒就很接近了,不過仍建議1年1次複查,大意不得,小心為妙。

    肺癌術後易出現區域性復發轉移,比如咳嗽、聲音嘶啞等,發生症狀即需複查,建議做增強胸部CT最好。肝臟、腦、骨、腎上腺是肺癌遠處轉移最常發生的四大部位,如有肝區疼痛、頭痛、頭暈、疼痛就要行相應檢查以排除。

    全身狀況有變化時也要多考慮是不是和腫瘤有關,如體重降低了,一般需要全面檢查一遍,看看有沒有問題。

  • 9 # 健醫保顧問

    肺癌術後複查,是觀察術後肺癌的病情變化,需要根據手術前後的病人情況做複查。主要複查以下幾個方面:

    一、肺癌血清腫瘤標誌物

    肺癌血清標誌物包括CA199、CA242、CEA、NSE、CYFRA211、TPA等,血清標誌物是反映肺癌全身病情變化的綜合指標,能較好地早期反映肺癌手術前後的變化,提示肺癌的手術效果及早期復發情況。

    二、影像學複查監測

    肺癌術後影像學檢查主要包括CT/MRI、PET/CT、同位素顯像及超聲等,主要是發現肺癌血清標誌物不升高患者的早期復發,檢查部位根據情況,選擇肺、肝、腦、骨等常見肺癌轉移復發部位,間隔時間根據每次檢查結果確定,一般來講前期比較密集,後期病情穩定,延長檢查間隔時間。如果需要多部位檢查,可以考慮PET/CT檢查,因為PET/CT可以檢查全身任何部位,總費用可能低於多部位加起來的總費用,檢查部位更全面,更準確,更敏感。

  • 10 # 郝瑞朝大夫

    肺癌術後複查,主要是篩查有沒有復發及轉移灶!主要是透過影像學檢查篩查有無轉移。

    影像學檢查都有哪些?肺部增強CT:一般術後第3個月第一次複查,除外復發,轉移灶;以後沒6個月複查一次胸部平掃CT,每次複查都要和前片對比,看有無新發的結節!

    頭顱、上腹部增強CT或增強MR:頭顱建議MR增強檢查,一些小的轉移灶也可以清晰顯示出來,每6個月複查一次。

    類PET:全身篩查骨質有沒有問題,有問題可以重點部位做DR查下。

    B超: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篩查作用,但是B超侷限性大,並且和醫師檢查手法相關,差距較大,所以建議最好別用B超代替CT、MRI。

    肺癌術後的病人,一定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情,戒菸、限酒,注意飲食,適量運動,及時按醫囑複查,對疾病也很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唐門神本是降將,卻為何受到李唐王朝的極度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