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加菲喵miao

    房玄齡跟魏徵一個排凌煙閣第五一個排第四,都是司空,看著差不多,但卻大不相同。

    房玄齡是李世民主要的謀臣,李淵怕李世民謀反,不容許房玄齡跟李世民在一起,玄武門之變以前李世民冒著抗旨的風險招房玄齡進天策府,可見李淵和李世民都明白房玄齡的重要性,對李世民來說,有沒有房玄齡完全不一樣。

    魏徵死的早,李世民死後房玄齡在很長一段時間還起著重要作用。

    重用魏徵主要是做給天下人看的,起到宣傳的作用。魏徵是太子的人,用他肯定有安撫太子手下,收買人心的意思。魏徵喜歡挑太宗的毛病,重用他顯得李世民大度,總是弄太宗難堪,太宗肯定一肚子火,但是沒辦法,忍了。魏徵死後,太宗因為魏徵可能參與侯君集謀反,推倒了魏徵的墓碑!

  • 2 # 沈飛198788501

    魏徵以勸諫唐太宗正己修身而著稱,房玄齡則謀劃唐帝國的鞏固與發展。各有側重,一個重人,一個重事業。但同等重要。魏徵要更難,作不好隨時會丟掉性命。

  • 3 # 關東俠客

    房玄齡(579一648丿名喬,字玄齡。魏徵(580一643)。兩個人都是李世民貞觀年間的名相,又都是凌煙閣二十四學士成員,不分伯仲。但二人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同的。魏徵是李世民的一面鏡子,房玄齡是李世民的一根柺棍兒。房玄齡出身官宦人家,進士出身,在渭北時就投奔到秦王李世民制下效力。出任典管書記,秦王府記室為李世民選撥文官武將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玄武門之變中五大功臣之一。房玄齡是個實幹家,給唐朝制定各種法制律令一直用到唐朝末年都沒有改過,還監修國史。官拜尚書左僕射,與尚書右僕射杜如晦共同輔政,史稱"房謀杜斷"。封梁國公,死後贈太尉,諡號"文昭”,陪葬昭陵,享配太廟。魏徵原是瓦崗寨的人,後隨李密投唐。在同河北竇建德作戰中被俘,竇建德惜其材而用之。唐朝滅竇建德以後又迴歸大唐,任李建成的太子洗馬。玄武門之變後,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鄭國公。李世民一心想要開創一代盛世和魏徵徹夜長談探討治國之道,先後上書勸諫二百多次,還敢於當面指責李世民的過失一點面子不給。有一次,李世民正在宮中玩一隻進貢的鳥,看見魏徵進來敢忙把鳥藏在袍孑腋下。魏徵假裝沒看見,在和李世民談完公事以後顧意不走,東拉西扯談了很久,魏徵走了以後李世民發現鳥已經被捂死了。魏徵死後李世民非常悲慟。李世民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 4 # 文蹤旅跡

    魏徵和房玄齡都是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的“一代名相”,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魏徵以善於納諫著稱,房玄齡以能謀善斷著稱。對李世民而言,一個是一面鏡子,另一個是一把利劍。他們的人生互相成就,他們的名聲相得益彰。

    魏徵歸唐之後,跟了太子李建成,李建成“用魏徵為太子洗馬,禮遇甚厚”。李世民宣武門之變後,將李建成、李元吉等誅殺,但卻赦免了魏徵,並用魏徵為詹事主簿。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因為魏徵直言進諫,多次於臥榻召見他詢問得失,魏徵都直言不諱,前後上諫兩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納,可見李世民對魏徵的信賴。

    而房玄齡善詩能文,博覽經史。李淵率兵入關,房玄齡投靠李世民,在秦王府期間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幫助李世民謀得帝王之位,李世民稱讚他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李世民即位後,拜他為中書令,封邢國公,負責綜理朝政,兼修國史、編纂《晉書》。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房房玄齡等更定律、令、格、式以後在唐一代都沒有發生過多大變動。

    曾經,唐太宗對二人有過評價:貞觀十二年三月丙子,李承乾的嫡子李象出生,因為皇孫誕育之喜,唐李世民詔令天下見禁囚徒都降罪一等,內外官職事五品以上子為父後者,各加勳官一轉,天下大酺五日,又大宴五品以上官員於東宮。這時李世民對侍臣說:“貞觀以前,跟隨我平定天下,輾轉奔波於亂世,這是房玄齡的功勞。貞觀之後,盡心對我,進獻忠直的勸告,安國利民,敢於冒犯國君尊嚴直言規勸,糾正朕的過失的,只有魏徵一人而已。古代的名臣,也不能超過他們。”並且親自解下佩刀,賜給他們兩人。可見成就貞觀之治,兩人功勞不可或缺。

    其實,唐朝中期宰相李絳總結很到位:“昔太宗之理天下也,房玄齡、杜如晦輔相聖德,魏徵、王珪規諫闕失,有溫彥博、戴胄以彌縫政事,有李靖、李勣訓整戎旅,故夷狄畏服,寰宇大安。”

    凡是成就大事業者,必然離不開有識之士的輔佐幫助。漢高祖劉邦離不開蕭何、曹參,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話。同樣,李世民因為魏徵和房玄齡,贏得了從諫如流的好名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煮水煮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