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久逢幹露才一滴

    感謝邀請,我就嘮叨幾句,補胎之後要不要做下動平衡,首先要知道,輪胎和輪轂雖然是圓形的,但現有的生產水平,無論是輪胎還是輪轂都無法真正做到百分百的配重平衡!各位可留意一下,輪胎為什麼有實心紅點,空心黃點呢?甚至輪轂上也有白點。我來解釋一下:實心紅點是輪胎徑向振動最大點,我們稱之為最重的“重點”。空心黃點是輪胎徑向振動最小點,我們稱之為最輕的“輕點”。還有輪轂上的白點,是輪轂徑向振動最小的點,我們稱之為最輕的“輕點”。

    知道這些我們可按這規律來安裝,將輪胎實心紅點(重點)對準輪轂白點(輕點)安裝,這樣可以儘量減少平衡的誤差,不用在輪轂上貼那麼多平衡塊(而且不一定準)。 所以說輪胎離開輪轂之後,都必須做一下動平衡,如果想偷下懶,拆下輪胎之前,在對準氣門嘴上的位置做下標記,補好輪胎之後,按原來標記位置裝回。

    如果不確定以前有沒有做過動平衡,或者拆過,為了安全與舒適性,最好還是重新做一次動平衡,特別是前輪。

  • 2 # 東子二哥

    需要做動平衡!

    動平衡的意義是讓車輪在轉動起來後保持一個平衡狀態。可能人們會問,輪轂和輪胎都是圓的,怎麼轉起來還會不平衡呢?其實車輪的這兩大組成部分雖然造型都是圓的。但由於細節設計不可能絕對圓形。比如氣門嘴,在車輪旋轉過程中就會產生不平衡。

    對於本身具有彈性的輪胎來說,也存在失圓的因素。當兩者組裝在在一起當然也不能保證一個重量絕對對稱的物體時,就需要做“動平衡”。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對於無論是更換輪轂還是舊輪胎換新輪胎,哪怕是什麼都沒換,只是把輪胎從輪轂上拆下來再裝上去,也是要做“動平衡”的。切記:安全無小事。

  • 3 # 歲月之梭

    答案是要做動平衡的,因為旋轉的物體質量分佈是不均勻的,在高速旋轉運動時會產生振動,振動會增加各部件額外的負載,同時加快部件的磨損。當然輪胎也不除外,輪胎旋轉運動(踩剎車、轉向磨損)等等,輪胎修補過後的質量也是改變了,當然應該去做動平衡的。也是對安全行駛有利的。

  • 4 # 汽車觀察家

    汽車在行駛中,被扎胎有時也是很經常的事情。汽車的輪胎被紮了,修補之後是一定要做動平衡的。

    汽車的車輪是由輪胎、輪轂組成的一個整體。但由於製造上的原因,使這個整體各部分的質量分佈不可能非常均勻。當汽車車輪高速旋轉起來後,就會形成動不平衡狀態,造成車輛在行駛中車輪抖動、方向盤震動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或是消除已經發生的這種現象,就要使車輪在動態情況下透過增加配重的方法,使車輪校正各邊緣部分的平衡。這個校正的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動平衡。

    輪胎修復分為內補和外補,如果是利用簡單的外補修復,在不拆卸輪胎的情況下就可以修補,方法比較簡單,補胎後不需要對車輪進行動平衡。其次是內補,輪胎內補相對外補來說更安全,但是需要將輪胎拆下來從裡面修補,這樣一來就需要拆除原有的輪胎鉛塊,所以修補後還需要對車輪再次進行動平衡,否則就會導致行駛中抖動這類故障現象。修補後的輪胎最好是更換到後輪使用。

    也就是說,如果是不拆胎的補是不用做的,但如果拆了胎,原來的配重平衡就沒作用了,理論上是要再做過一次動平衡的,但很多時候都不可行,因為做補胎的不一定有裝置做動平衡,如果開車時沒發現抖動的厲害就不用做,如果發現抖動得厲害(原本不抖的),就應該去做一個。

  • 5 # 簡-懷

    其實汽車輪胎紮了補過以後,只要被扎輪胎的動平衡是好的,可以在輪胎輪轂上做好標記,原位安裝,就不需要做動平衡了。

  • 6 # 仿古磚小閆

    做必須做。不做跑100會有抖。前幾天早上上班還沒開出小區門口就感覺不對勁。下車一看右前輪胎沒氣了。就步行去小區門口哪裡補胎的要他拿工具過去拆下輪胎拿回去補好花了40塊錢。開到100方向盤抖的厲害。又去個輪胎店做了一下平衡就好了。那個修輪胎的要我做4個輪子。我說不用剛做了四輪定位你給我做剛補這個輪子就行。花了15元。在跑100方向盤不抖了。

  • 7 # 鵬潤汽修汽配

    正常來說是必須做,因為輪胎拆下安上不可能在原來的位置還有就是膠片都會影響輪胎的平衡!所以做了最好。再者就是一般補胎費不包括平衡,平衡是單收費的。就看你願不願意花這份錢!

  • 8 # 淮安重卡維修小馬

    正常情況下是沒用了,如果你胎補過的時候,你的輪胎動平衡就被打破了。不過最好是重新做一下動平衡。如果想省那幾十塊錢,那你要看一下你跑起來車子有沒有抖動的感覺。方向盤會不會發抖?如果沒有的話,也可以。不過我建議還是不要省那幾十塊錢。

  • 9 # 暢行安徽

    如果是不拆胎的補是不用做的,但如果拆了胎,原來的配重平衡就沒作用了,理論上是要再做過一次動平衡的,但很多時候都不可行,因為做補胎的不一定有裝置做動平衡,如果開車時沒發現抖動的厲害就不用做,如果發現抖動得厲害(原本不抖的),就應該去做一個。

  • 10 # 60秒懂車

    汽車扎胎之後呢,在拆輪胎的時候,老司機都會做一個,標記,等安裝完輪胎之後呢,還會按原樣把位置安排好,所以說一般的情況下,是不需要做動平衡的。

    但是一些負責任的,或者是高階的修車,也會給你重新再檢查一遍,這個,但是,做的意義不是很大。

    除非樸的窟窿太大了,才會有可能造成重力失衡。

  • 11 # 天和Auto

    汽車輪胎補貼後99.9%都不用做動平衡

    動平衡指輪胎以輪轂中心點(圓心)向外擴散,直徑對稱位置的每一個點的重量都完全相同,之後在以中心點為圓心執行的時候輪胎才能保證平衡(不抖);因為只要有一個對稱的點出現一側重一側輕的情況,輪胎在執行中質量大的位置產生的離心力則會大於質量小的一側。而輪轂是透過軸承固定在半軸上,絕大部分位置產生的離心力是相同的,那麼離心力較大的位置則會拉動輪轂在產生不規則的運動,比如下圖所示。

    如果還不能理解為話可以觀察電風扇,風扇的扇葉重量基本相當,如果在某一個扇葉上打孔安裝幾組螺栓,啟動後電風扇也會出現搖擺。

    注意重點:基本相當。

    輪轂和輪胎不可能做到所有位置的質量完全相同,只要能做到基本相當即可以保證輪胎的穩定執行,這一標準約在10克以內;一枚雞蛋的重量約為50克,用作補貼的橡膠貼以及蘑菇釘可沒有這麼重。

    而且補胎時要對破損穿孔出的內部氣密層進行打磨,被打磨掉的橡膠層多多少少還是有些重量的,所以補胎後並不會嚴重改變動平衡引數,輪胎可以正常使用。

    不過安裝輪胎時如果出現錯誤有可能影響動平衡,新輪胎上會有紅點和黃色圈兩個標記,其中紅點標註的是輪胎最重的位置,黃圈標註的是輪胎最輕的位置,這點足以說明任何輪胎都無法做到的各處等重。

    同理輪轂也有最重和最輕的位置,最輕的位置一般會用白點標註,如沒有標註則要以輪胎紅點對應氣門嘴安全位(重量大),只有對應的安裝才能保證輪轂輪胎的動平衡合理。

    所以補胎後對重量影響雖然不大,但是安裝輪胎時如沒有安裝紅黃點標註安裝還是會出現問題;維修工在安裝時不一定會注意這些細節,不想做動平衡的話只有善意的提醒一下了;不過紅黃點經過長時間的風吹日曬會越來越模糊直到消失,經常在戶外用車容易被扎胎的話可以定期用描胎筆加深一下就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證券交易所謂的去散戶化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