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經博士

    靖康之變,趙構在南京應天府正式繼位,改元建炎,後繼續一路南逃。由於河北河南之地悉數落入金人之手,完顏宗弼把主要進軍方向集中在川陝一線,計劃從秦隴攻入蜀中,從長江上游,順江東下,置南宋小朝廷於死地。

    戰事初期,宋、金在富平交戰,宋軍指揮不力、將領臨陣脫逃導致宋軍全線潰退。富平之戰失利後,和尚原成為金軍入川的最後障礙。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兄弟倆指揮,分別於1131年五月和十月挫敗金軍,阻止了金軍的西線攻勢,保住了川陝的門戶。迫於形勢金朝主事完顏昌遂採取“以和議佐攻戰,以僭逆誘叛黨”的策略。

    南宋趙九帝家族遺傳病屢屢發作,對武將的不信任,致使岳飛在取得郾城、潁昌之戰大勝前提下,不得不奉命班師回朝,使抗金的有利形勢廢於一旦。張俊指揮的柘皋之戰先勝後敗。戰後,金軍退淮水北歸,宋軍也退回江南,趙構一味以戰迫和,最終宋廷與金朝簽訂了屈辱的“紹興和議”。南宋與金以淮河以北,大散關以東為界,自此中原大地淪為金佔區,南宋只能蜷縮在江南一隅,守著錢財集散地,直把杭州作汴州。

    紹興十年,南宋第四次北伐,戰局一片大好,岳家軍先鋒已攻至河南,背嵬軍在中原大地四處開花,收復舊都汴梁,打過河北,拿回幽雲,指日可待。金朝四太子殿下猶如喪假之犬,四處逃竄。然而最後的結局,不幸被一個攔在金兀朮馬前的漢人書生言中:“現在朝中權臣當道,怎能允許將官在外立此大功”,一語驚醒正準備打包逃回東北老家的四太子。沒多久十二道金牌,急命岳飛率軍還朝。岳飛是仰天長嘯。

    趙九帝,是缺乏安全感,還是小富即安?筆者覺得都有,趙構害怕岳飛成為劉裕,害怕南朝宋武帝劉裕北伐大勝還朝,廢晉自立舊事重演。岳飛恢復中原後,北方當如何處置,南宋小朝廷何以控制外將。思前顧後,宋高宗寧願媾和,相信不守信義的金華人,也不相信自己手下握有重兵的將官。只要趙構自身安危得以保證,中原並非不可棄。

  • 2 # ghtzero

    宋高宗不算昏君,但秦檜是賣國賊,宋高宗除了殺害岳飛以外其他的都比北方的兩個俘虜皇帝強,但秦檜做的事就是和民國汪精衛一樣的,中國古往今來奸臣那麼多,就只有秦檜和汪精衛跪在大眾的面前,其中原因大家都知道

  • 3 # 江河匯海13

    肯定是的,上一輩怎麼完蛋的自己不想想嗎?可是還是那樣只是相信奸臣,好像是誰賣他他就相信誰,誰保他就要除掉誰啊!

  • 4 # 惜緣

    本人看來,岳飛不是什麼民族英雄,最少我們雲南人不承認,當時他沒為我們雲南大理抵抗侵略。我們也不認為秦檜是賣國賊,因為他沒出賣我們大理國,噴子們為何要我們承認這些呢?還說什麼不承認就是賣國,就是漢奸。本人問問這些漢人噴子們,抗日時,沒有我們雲南,外援怎麼來?我們雲南有幾個當了賣國賊?你們說出來。自衛還擊戰時,我們雲南做出多大的犧牲,你們噴子們知道多少?到現在我們還要時時防著地雷炸。你們漢人祖先做了什麼事,那是你們的事,本人只知道,漢人賣國賊比我們多得多,我們為祖國的邊疆付出的犧牲比你們所謂的愛國噴子們多得多

  • 5 # 李玟

    沒有人會懷著主觀惡意活著,何況高宗雖不能算中興之主但也決不能算在昏君之列。不說直搗黃龍迎回徽欽二聖簡直痴人說夢,就是保南宋半壁江山也已耗盡了南宋僅剩之國力。

    連年用兵所要耗費的金銀等等經濟資源簡直就是天文數字,何況這還是舉全國之力的一場全面戰爭,既要支援戰爭開支,又要維持國家的安定團結,這不是小說裡故事,最近的例子就是八年抗戰,現在的電視劇裡手撕鬼子倒有直搗黃龍的異曲同工。

    能讓國家在戰爭中苦苦支撐下去,這要好多的政治精英細緻謀劃,總理大局的高宗也應該有決斷殺伐的領袖魄力,否則南宋也不會有幾代皇權的傳承。

    這也並不是說高宗殺岳飛是對的,從僅有的歷史資料來看,岳飛被殺的理由並不充分,但從高宗的立場和當時的政治環境也不能說高宗有更好的選擇,單從“岳家軍”三個字就似乎說明皇權所受到的威脅,而十二道金牌的故事從另一個側面似乎也證明岳家軍正漸漸失去控制。試想即使是現在,哪個軍區司令員需要十二道命令才能執行軍委的指揮?點點滴滴足以說明問題了吧。

  • 6 # 楊大眼看歷史

    說趙構偏安一隅沒有問題,說他是昏君卻未必!

    首先說趙構最臭名昭著的事,就是接受秦檜的建議,處死了岳飛!從上帝視角看,岳飛忠心耿耿,趙構昏庸至極。但就當時來看,岳飛也有做的不對的地方。

    岳飛可以說是趙構一手提拔起來的,本來是極度信任的。但紹興七年的一件事讓君臣間開始有了裂痕。趙構本來答應岳飛指揮除韓世忠和張俊以外的各軍,因張浚和秦檜的說服,收回了成命。結果,岳飛不幹了,辭職回家守孝了。趙構發了三道詔書才把岳飛勸了回來。這在當時看來就是擺明要挾皇帝。岳飛的部隊叫作岳家軍也太有問題了,打了勝仗百姓都是感謝岳飛,感謝岳家軍,太功高蓋主!另外,岳飛還干預趙構立太子,這又是大忌!

    另外,從個人品格上講,趙構更是有很多優點的。不好女色(這也有可能是不行),生活簡樸,才藝過人。對比南明,南明滅亡很大原因就是各個軍閥做大,沒有統一領導。而趙構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個人認為趙構還是有能力的。

    最後,還有一點,宋孝宗給嶽元帥平反的時候,趙構作為太上皇還活著,但並未阻攔。

  • 7 # 襄水環清志願者

      在人們的心目中,宋高宗趙構和秦檜一樣,不是什麼好東西。君是昏君,臣是佞臣。之所以造成這種印象,是因為他們君臣聯手,殺了愛國英雄大忠臣岳飛。岳飛之死,天下垂淚,直到現在,人們也不能解除恨意,在西子湖畔,秦檜等奸臣還跪在岳飛的塑像面前。宋高宗因為是皇帝,為尊者諱,才沒有象秦檜一樣跪在西湖邊。然而,人們有沒有想到,這樣一個“昏君”,這樣一個“奸臣”把持朝綱,卻在岳飛死後,不但沒有亡國,反而開創了南宋王朝,與金國、蒙古這樣的強敵長期對峙,達一百五十年之久,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一、宋高宗的大局觀

      趙構,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第一位皇帝。作為南宋的開國皇帝,趙構可以說是飽經滄桑。他只是宋徽宗的第九位皇子,按法統上說是沒有資格當皇帝的,怎麼輪也輪不到他。但是,幸運的是,北宋遭遇了亡國的靖康之變,徽、欽二帝被俘,其他兄弟姊妹或俘或死,只剩下趙構僥倖得活,成為唯一的正宗趙家血脈。北宋的遺老遺少、愛國精英要想重建宋朝江山,只能擁護他。趙構雖然說不上象劉邦、劉秀那樣英明神武,但他在國家危亡時刻,能夠聚叢集英重整山河,在強大的金國逼迫下,能夠與之或戰或和地周旋,使金國不得不放棄扶持傀儡政權偽楚(張邦昌)、偽齊(劉豫),不能不說有一定的政治手腕。要知道,他是皇帝,是一把手。岳飛等人再神武,也是執行命令的臣子。

      趙構面臨的形勢,實際上是很複雜的。金國先後扶持了偽楚張邦昌政權、偽齊劉豫政權,對南宋的正統地位發起挑戰。雖說南宋是宋朝正統,但改朝換代,尤其是外國的幫助下改朝換代,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非常有可能的。五代時石敬瑭當遼國的兒皇帝,就是先例。在民間,雖然說在面臨亡國的情況下有同仇敵愾的情結,但百姓對於初建的南宋政權也並不是很滿意,北宋末年有方臘、宋江起義,南宋初期有鐘相、楊麼起義就是證明。在朝廷內部,事實上也並不是君臣齊心,苗劉兵變讓宋高宗提高了十分警惕。在沒有能力收復失地、重整山河的情況下,偏安一隅,以待時機就成為理性的選擇。作為一個皇帝,宋高宗首先考慮的站穩腳跟,發展生產,恢復國力,而要想 達到這個目標,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所以,只要金國肯和,對於趙構來說,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擺在趙構面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第一、平定農民起義,不允許百姓造反;第二,將金國阻擋在國境邊上,不允許其再前進一步;第三,整頓朝綱,不允許形成藩鎮割據甚至造反,形成皇帝集權;第四,努力發展生產,迅速集結財力,使國家有能力與強敵抗衡;最後一個問題才是收復失地,重整北宋山河。可以說,趙構就是按照這個思路當皇帝的,哪個臣子與其意見相左,不按照南宋中央的統一部署辦事,他是不惜揮起屠刀的。

      二、岳飛犯下的政治錯誤

      岳飛是不是忠臣?當然是。岳飛沒有反心,他一心想恢復失地,迎回二帝,重整河山。他和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南北朝時期東晉的祖逖一樣,都想成為統一全國的英雄。他不但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為此不惜與皇帝據理抗爭。但岳飛好像忘了,他是為誰服務的?你是一個忠臣,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你忠的肯定是君,而這個君便是宋高宗趙構。趙構連下十二道金牌調你進京,如果你特別聽趙構的話,用得著十二道金牌嗎?一道聖旨就夠了。你只是趙構的棋子,趙構讓你打,你就狠命地打;趙構讓你撤,你就應該撤;趙構站在國家的戰略上想和,你就應該贊成和。如果你與皇帝意見相左,那結果是什麼?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哪怕你沒有反心,你不是奸臣。

      然而,岳飛不是很聽從宋高宗的話的,他耿直的脾氣,使他多次犯上,甚至撂挑子。如果你經常說“老子不幹了”,辭皇帝的職,罷皇帝的工,你讓皇帝怎麼想?而且,岳飛的部隊,名曰“岳家軍”,金國就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說。軍隊應該是國家的軍隊,應該姓趙。你叫岳家軍,本身就是犯了巨大的政治錯誤。將國家的軍隊視為私有,一但有了反心,國家將不可控制。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是“黃袍加身”當上皇帝的,所以對於武將天然具有防犯心理,害怕他們也如法炮製。現在岳飛的軍隊都叫“岳家軍”了,你叫皇帝不防犯你怎麼可能呢?岳飛沒有反心,但十二道金牌才能調回,不管什麼原因,都是犯了大忌。起初,趙構對於岳飛是非常信任的,但隨著岳飛勢力的不斷壯大,這種信任感卻慢慢減弱,轉變為恐懼與防範。

      岳飛還曾過問宋高宗趙構的“家事”,總勸趙構早立“太子”。趙構因為長期顛沛流離,被金兵追殺恐嚇,失去了生育能力,勸一個失去生育能力的皇帝早立太子,而且是在皇帝春秋正盛的時候,而且勸立太子的臣子是個武將,懷的是什麼心意呢?這是岳飛犯下的另一大錯誤。岳飛雖然背後刻有“盡忠報國”四字,但在宋高宗的心裡,這並不能代表什麼。岳飛的表現,除了英勇殺敵令高宗滿意外,其他都沒有交出滿意的答卷。乃至最後讓高宗動了殺機。岳飛到底有沒有罪?秦檜的答案是“莫須有”。岳飛雖然沒有造反,但他有造反的實力以及疑似表現。一個帝王殺一個臣子,有時不太需要充足的理由。宋高宗殺岳飛,實際是一個君王將對朝廷的威脅,消滅在萌芽狀態中。

      三、趙構是一個犯過錯誤的明君

      按照歷史,趙構對於岳飛的殺害,肯定是冤殺了,有點自毀長城。但我們不能對一個皇帝,要求過高。趙構不是劉邦、劉秀、朱元璋那樣雄才大略的皇帝,但趙構絕對也不是一個昏君。只不過他站在一個君王的視角下,平衡主戰派與主和派的勢力,當他決定與金國講和時,對於主戰派或殺或貶,就在情理之中了。一個武將,不管立過多大戰功,國家需要你時就上戰場,不需要你時,就解甲歸田,這才是令君王滿意的態度,否則就是自尋死路。

      趙構當了三十六年皇帝,他是自動退位的,理由是“倦勤”,我們受評書《岳飛傳》的影響,認為宋高宗是個昏君。實際上,趙構才是南宋的真正的領導人,他手下的將官不只有岳飛,還有韓世忠、劉光世、吳玠、吳璘、張俊、劉錡、王彥等人,這些將領都取得了不小的戰績,韓世忠的黃天蕩之戰,吳氏兄弟的和尚原之戰,都令金兵聞風喪膽。南宋對金作戰雖有勝有敗,但勝多敗少。趙構權衡兩國實力,金滅不了宋,宋也滅不了金,所以最後兩國同意議和。趙構與金國簽定的紹興和議,為南宋奠定了一百五十餘年的和平基礎。我們不能武斷地說和就是錯誤的。如果趙構有統一全國的實力,他怎麼會選擇偏安一隅呢?宋金和平以後,南宋努力發展生產,推行經界法,短時間內使南宋成為農業、輕工業、文化產業、外貿、金融、海洋經濟都非常繁榮的國家,按經濟實力,南宋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這不是一個昏君能做到的。所以歷史上將宋高宗蓋棺論定為“中興守成之明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戰國時期哪個國家最先被秦朝滅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