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青松臘梅602

    首先要說一下標題中的錯誤。秦朝和秦國的區別。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全國後才能稱其為秦朝,戰國未統一前只能稱秦國。

    戰國時期,為了增強國力,各國都積極的招攬人才,實行改革。秦孝公順應歷史發展潮流,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商鞅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採用行之有效的措施,特別是經濟上獎勵耕織,使秦國達到了“富國”的目的;軍事上獎勵戰功,達到了“強兵”的目的。這一切都為秦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260年秦國進攻趙國,兩國在長平交戰,秦國採用反間計使趙國上當。改派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為將,結果使趙國40萬大軍慘遭活埋。長平之戰後,六國更無力抵擋秦的進攻了。

    “富國強兵”後的秦國開始著手滅六國的計劃。秦王嬴政採取“遠交近攻,各個擊破”和“合縱連橫”的軍事外交的策略。公元前230年,首先進攻最近實力最弱的南韓。取得了成功。之年依次滅了趙、魏、楚、燕、齊五國,完成了統一。結束了長期以來分立混戰局面,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

  • 2 # 知常容

    戰國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界限,他是整個周朝的分了一般,通俗的講法是三晉分家,也就是韓趙魏消滅了智氏,趙簡子等人把晉國一分為三,大概就是公元前453年開始。到秦朝統一這一段時間為戰國。

    司馬遷把戰國是從475年開始計算,也就是周元王元年。

    所以時間大致就在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在戰國初期的時候,秦國是被韓趙魏三國聯盟吊打,本來秦國可能被滅掉,關鍵的時候韓趙魏三國聯盟解體,互相攻伐。直到商鞅變法的時候,秦國才重新強大起來。

    秦孝公啟用商鞅變法,秦惠文王殺死了商鞅,但是商鞅變法還是繼續執行。在公元前316年,秦滅了巴國,蜀國,苴國。

    這一年,張儀在羋月太后,也就是現在電視劇放的羋月支援下滅掉巴國,隨後10月的時候滅掉了蜀國,苴國也亡了。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得出的話,最早滅的應該是巴國

  • 3 # 殘月枕夢

    秦國統一天下可以說是必然的,自秦穆公起,秦國多明君,六國最強大腦,也多為秦國效力。在秦穆公時,從外國得到百里奚、蹇叔、由余這些王佐之才,秦國向東推進到今陝西、山西黃河一線,在西邊有統一了戎狄,在諸侯中樹了大國形象。

    但一直到秦孝公前,秦國東擴路上就停止不前了,為什麼?因為,晉國是秦國東出的攔路虎,可惜 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家把晉國給分了,從此,可以說秦國東出是遲早的事。

    秦孝公時,衛華人商鞅來了,開始變法,帝業從此開始。惠文王時,魏華人張義又開始連橫強國。秦昭襄王時,又開始執行魏華人范雎制定的遠交近攻的戰略。再看看六國,內政不穩,忠良盡屠。六國玩完也是遲早的事。

    到秦始皇時,統一六國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外華人李斯就勸秦始皇著手準備一統天下,經過八年戰略準備,正是發動統一六國的戰爭。公元前230年滅韓,公元前228年滅趙,公元前225年滅魏,公元前222年,滅楚和燕,公元前221年滅齊。

    統一戰爭最大的障礙是趙國,秦國屢次進攻都被打敗了,後來李斯建議用間諜戰,瓦解趙國,同時在南韓扶植親秦勢力,最後在攻打趙國的路上,內史騰順便把積貧積弱的南韓給滅了。

    滅了南韓,繼續打趙國。本來長平之戰趙國的國力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沒想到趙王遷遷昏聵,殺了唯一能抵抗秦兵的李牧,李牧一死,王翦就攻克了邯鄲,趙國就滅亡了。

    公元前225年,年輕的秦將王賁把大梁城給包圍了,可城牆堅固牢不可破,所以他引黃河、鴻溝的水,把大梁給淹了。三個月後,俘虜了魏王假。

    魏國本來滅不了了,只怪君王昏聵把人才全趕跑了了,吳起、商鞅、孫臏、范雎那個不是王佐之才,全她媽不用!

    公元前222年,王賁統領重兵背上滅了燕國。不知道荊軻地下聽到這個訊息會怎麼樣?

    滅了韓趙魏燕後,秦國揮師南下開始滅楚,楚國國力還行,秦國兩次換帥才把楚國滅了。假如,楚國內政團結,也許還能抗幾年。最後,公元前221年,齊國國王本來一貫的國策就是親秦,對秦國其他國家的戰事不聞不問,看見其他五國全部死翹翹了,竟然不戰而降。天真的以為秦國不會殺他,最後餓死在樹林裡。這個世界沒有敵人的人就不會有朋友。

    就這樣秦始皇用了十年時間,軍事上統一了六國,建立了秦朝!實質上,也並不是秦國滅了六國,是六國自己滅了自己,六國的國君多是昏聵,政治上又很昏暗,腐敗分子得到重用,有才能的人反被嫉妒排斥,這樣的領導集團,不滅亡天理何在?!

  • 4 # 石大哥14

    奏在戰國初年,社會經濟也發生劇烈的變化。

    公元前361年,秦獻公的兒子秦孝公即位,他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國君。為改變“諸侯卑秦”的落後局面,決心求賢變法。先後兩次變法,主要以:第一,廢井四,開阡陌。第二,廢除世卿世祿制,建立軍功爵制。第三,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第四,推廣縣制和什伍連坐。第五,統一量衡。第六,明法令。第七,遷都咸陽,以適應向東發展的需要。等一系列改革,透過商鞅變法,迅速強大。

    秦國自秦孝公以來,六世攻伐山東諸侯,節節勝利,統一全國的條件成熟了。

    在秦王嬴政的組織下,採納李斯、尉繚的建議,集中力量、選擇弱點,各個擊破。先滅韓,再及兩翼,最後滅齊,完成統一。

    南韓所轄地區在今河南中部,又是六國中一個比較弱小的國家。先滅韓,實現中間突破,有利於滅六國。

    公元前230年,秦王贏政派內史騰率兵攻韓,虜韓王安,韓亡。

    公元前229年,秦派王翦攻趙,公元前228年,秦軍入邯鄲,俘趙王遷,趙亡。公元前227年秦攻燕。公元前226年秦軍攻入燕都薊,燕王遷都遼東。

    公元前225年,秦派王賁攻打魏國,三月後秦軍攻破大梁城,魏亡。

    公元前225年,秦攻楚。公元前223年秦攻佔楚都壽春,楚亡。

    公元前,222年,秦,派王賁率兵攻遼東,俘燕王喜,燕亡。

    公元前,221年,王賁率軍從燕南下攻齊,齊王建投降,齊國滅亡。

    秦王贏政,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軍閥割據的時代。綜上所述,一個掘起的民族,要有審時度勢的君王,也要有良臣謀士的策略,又要有馳騁疆場的戰將,才能成就輝煌的歷史階段。

  • 5 # 愛我中華2020

    提到戰國,我們都知道戰國七雄,這七個侯國之間各自稱霸,相互混戰都想囊括四海,併吞八荒。但秦國由於商鞅變法和一些措施,如注重水利和農業採用獎勵軍功的方法,造就了軍備優良的強大秦軍,使秦國成為諸侯國中最強的國家,統一六國勢在必得,最先被秦滅掉的就是南韓!南韓在七個諸侯國中面積最小,但地理位置對秦攻打其他五國來說非常重要,它遏制秦軍由函谷關東進之路,所以必須先滅了南韓,秦對南韓發動多次戰爭,南韓贏弱,不敵秦軍,敗了就割地求和,土地日益縮小,成為秦的藩屬國,最後在公元前230年,秦派內史騰攻打南韓,俘虜韓王安,把所得韓地改建為潁川郡,至此南韓滅亡,成為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滅掉的國家,南韓第一個被滅除了地理位置重要外也因為秦國丞相範睢的遠交近攻策略,南韓最近,當然要首先攻打。其他五國的滅亡順序是趙、魏、楚、燕、齊!秦國以席捲天下之勢滅亡六國,統一中國,建立大秦帝國,但秦朝好景不長,僅僅在統一後的十五年就被滅了。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滿意請點贊支援,謝謝。

  • 6 # 古藏書屋

    誠邀!問題應該這樣問:戰國時期哪個國家最先被秦國滅掉? 答案不是南韓!

    首先這個問題貌似很簡單,沒有回答的必要,稍微懂點史書的都知道是南韓,於是一大批人百度複製一大堆無關緊要的資料洗稿來回答這個問題,有點貽笑大方了!

    秦滅六國之戰,南韓地勢首當其衝,且國力相對弱小,無法抵擋秦國虎狼之師,第一個被滅掉。但是戰國時期哪個國家最先被秦國滅掉就不是南韓了。

    很多人知道秦國地處關中,土地富饒。但是在秦國的西南還有2個國家巴國和蜀國,簡稱巴蜀。

    秦國透過變法強大後,尋求領土擴張,但是東方六國抱團的話,秦國還還有點吃不消。所以秦國調轉槍頭直撲巴蜀,公元316年在張儀和司馬錯的帶領下,西南平定。

    從巴蜀滅亡順序上來說,蜀國先亡,所以戰國時期蜀國最先被秦國滅掉。

  • 7 # 洛水清風

    被滅掉首先是最弱小南韓,不僅是這個軟柿子好捏,關鍵是南韓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他是秦國問鼎中原的橋頭堡,更是秦軍統一天下的絆腳石。

    公元前230年,秦王贏政命令內使騰率秦軍南下度過黃河,開始了滅韓之戰。擒賊擒王,勇猛威武的秦軍避開韓軍防線,直撲南韓都城新鄭,不到幾天時間,就攻破新政,俘虜韓王安,繼而佔領南韓全境,南韓雖告滅亡。

    秦滅南韓時,其他五國為何不來相救,難道他們不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這主要因為各國沒有心理準備,以前沒有滅國先例,敗者最多割地賠款。等南韓快滅亡時,想救也來不及。再者,秦軍滅韓速度太快,還沒反應過來,戰爭就結束了。關鍵是秦王滅韓之前,派出大量奸細,攜重金賄賂其他五國有錢有勢的王公大臣,就是五國的國王想救南韓,有這些受過賄賂的王公大臣掣肘,也是力不從心。

  • 8 # 厚土高天識君

    公元前247年,十三的贏政,被立為秦王,二十一歲開始親政,平定嫪毐之亂,罷免把持朝政的呂不韋,重用尉繚.李斯等賢才,開始掃滅六國的統一大業。

    公元前236年,趙燕兩國發生戰爭,秦國以救燕為名,派王剪等將領攻克趙國閼與.繚陽(河南南陽),河間(河北獻縣),安陽(河北陽原縣)等城池,漳河為秦佔居,於公元前234年攻戰趙國雲中.雁門邑設郡。公元前231年,魏國割地求和,南韓割讓南陽於秦設郡,內史騰任郡守。

    公元前230年,秦將內史騰攻韓,俘獲韓王安,南韓滅亡。以韓土設穎川郡。

    公元前229年,秦將王剪大破趙軍,殺死主帥趙蔥,攻入趙都邯鄲,俘獲趙王,趙國滅亡,秦設為邯鄲郡。趙公子嘉帶數百人外逃,自立為代王。

    公元前227年,秦將王剪,辛勝攻燕,大破燕代聯軍於易水西,於次年.攻克燕都薊城,燕王喜遷都遼東,秦將李喜信追殺,燕王聽代王之計,殺死太子丹向秦求和。

    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率軍包.圍魏都大梁(河南開封市),放黃河水灌城,魏王被迫投降,魏國滅亡。秦於魏土東部設碭郡。這年秦將李信,蒙武統軍二十萬分別進攻楚國平輿(河南平輿縣)寢(安徽臨泉縣)獲勝,後楚軍乘秦軍不備,突然襲擊大敗秦軍。

    公元前222年,秦將王剪率六十萬大軍進攻楚國,在`蘄(安徼宿縣東)擊潰楚軍,楚將項燕自殺,秦軍攻入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國滅亡。設立九江(安徵壽縣),長沙(湖南長沙)郡。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賁攻燕遼東,俘虜燕王喜,回師滅代國,俘虜代王嘉,設代(河北蔚縣),遼東(遼寧遼陽市老城區)郡。

    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從燕地南下攻齊,俘虜齊王建,滅了齊,設齊(山東淄博市)琅琊(山東膠南縣西南)郡。

    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用十年時間,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廢除分封制,實行中央集權,郡縣制,統一文字,貸幣度量衡,修築長城,以及後世出土的兵馬俑,對後世社會發展,文明傳承,有不可估量的貢.獻。

  • 9 # 心隨你往1

    南韓最先被滅,靠近秦最近,是東出的必然之路。滅國可以大致看成先北後南,韓 趙 燕 魏 楚 齊。我記得好像是這樣

  • 10 # 我心遊遊

    封建社會,國家被滅的標誌是:首領被廢除且其宗廟香火被斷絕,不能向下延續,則宣告這個國家或朝代的滅亡其實從地圖就可以看出,趙魏韓三家分晉後,韓和魏是處於被其他諸侯國包圍的局勢之中,魏國在戰國初期率先進行李逵變法且有吳起磨練出的魏武卒,魏文侯時期實力非常強悍,南韓雖然也有進行申不害變法,怎奈當時韓王死得早,變法沒有持續進行下去,實力一直很羸弱,只能是“政治博弈時的牆頭草,戰爭時的炮灰”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六國被滅亡順序分別為:

    1、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內史騰率軍長驅直入,俘虜了韓王安,在南韓故地設定了穎川郡(郡治在今河南禹縣),南韓宣告滅亡。

    2、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趙軍,攻克邯鄲,俘獲趙王遷,佔領趙國本土。

    3、公元前226年,秦軍攻佔燕都薊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遼東。

    4、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兒子王賁率領10萬大軍去攻打魏國。魏國不敵被滅

    5、公元前223年,王翦與蒙武合攻楚都壽春,俘獲楚王負芻。次年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楚國的江南地區,降服百越之君。楚國宣告滅亡。

    6、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賁率秦軍從燕國邊界南下進攻齊國。王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沒有遇到什麼抵抗的情況下,猝然攻入齊都臨淄(山東淄博)。齊王建入秦投降,齊國也被納入秦國的版圖。

  • 11 # 一壺清茗品春秋

    在剛進入戰國時期,秦國因地處西垂,又內亂不止,積貧積弱,還老受鄰居魏國欺負,被名將吳起奪取了西河之地。

    如果長此以往,秦國不要說滅哪個國家,自己能不能挺到戰國末年還是很大的問題。

    但是古人云,窮則變,變則通。從秦獻公開始就謀求變法圖強,他廢除殉葬制度,重新編制戶籍,徵收工商業稅,引進縣制,透過一系列措施,開啟秦國變法圖強的先聲。

    秦獻公去世後,兒子秦孝公繼位任用商鞅全面開展變法,使得秦國國力大增。這時秦國就已經對周邊下手,開始兼併土地。據《史記·秦本紀》記載:

    (孝公元年)出兵東圍陝城,西斬戎之獂王。

    但是西戎本身為遊牧民族,很難說是一個國家。直到惠文王時期,秦國才在真正意義上滅亡了一個國家,就是蜀國。

    蜀國建國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蜀山氏之女嫁於黃帝之子昌意,二人之子就是蠶叢。由於“不與秦塞通人煙”的隔絕地理封閉的環境,蜀地從蠶叢到魚鳧到杜宇再到叢帝,歷經夏商周,一直到春秋戰國。任憑中原打得熱火朝天,蜀地基本保持平靜。但是蜀地沃野千里,是天然的大糧倉,在大爭之世,如何能夠獨善其身。

    等到惠文王時期,秦國國力已經成為各國之首,惠文王進一步圖謀對外擴充套件,建立“王業”。滅蜀成了秦惠文王的一個重要選擇。

    李白在《蜀道難》中,講述了一個秦國滅蜀的故事。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秦惠王想要滅蜀,但是無奈蜀國道路實在太過艱險,要想征服蜀地,首先必須解決道路這個難題。於是,秦惠王想到一個辦法,他命人鑿了五隻石牛,並在石牛的身後丟下一些金塊,然後宣稱,這些石牛會拉金塊。

    蜀王聽說後,貪心大起,便派使者到秦國,請求秦王把這五隻會拉金塊的石牛送給自己。秦惠文王一口答應。於是,蜀國便派五名大力士來搬運石牛。但是,蜀地與秦地隔著崇山峻嶺,無路可通,為了運送石牛,五名大力士使出開山之力,硬是在崇山峻嶺之間開通了一條巴蜀到秦地的通道。

    後來,秦惠王又聽說蜀王好色,就又送給蜀王五名美女。蜀王又派這五名大力士來接。回蜀地途中,眾人看到一條大蛇拼命地往山洞中鑽,五名大力士趕過去拽住蛇尾,用力往外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蛇給拽了出來,這時一聲巨響,山崩地裂,將五名大力士和五名美女全壓死了。

    蜀地道路開通,壯士已死,滅蜀的時機也就到了。

    其實,在歷史上,圍繞出兵方向,當時秦庭有兩種聲音,秦相張儀主張向東進攻南韓新城、宜陽,挾制周王室號令諸侯

    儀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當屯留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週之郊,誅周王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能救,九鼎寶器必出。據九鼎,案圖籍,挾天子以令於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今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翟之倫也,敝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翟,去王業遠矣。

    將軍司馬錯則認為應該奪取蜀地,擴大國土,富國強兵。

    司馬錯曰:“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彊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地小民貧,故臣原先從事於易。夫蜀,西僻之國也,而戎翟之長也,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焉。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而天下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請謁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齊,韓之與國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將二國併力合謀,以因乎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謂危也。不如伐蜀完。”

    最終,秦惠王採納了司馬錯的意見,於是就派司馬錯領兵滅蜀。

    當時,對於秦國滅蜀還有個有利條件。當時,蜀地正處在蜀國和苴國、巴國三足鼎立的局面,三方關係並不和睦,苴國和巴國實力弱小,只能結盟與蜀國對抗,即使如此仍被蜀國打得連連後退。苴國和巴國只能向秦國搬救兵。

    於是,秦惠王派司馬錯等人率軍伐蜀。蜀王率兵在葭萌抵禦秦軍。但蜀軍又怎麼是強悍的秦軍對手,蜀王戰敗被殺,蜀國滅亡。在回軍的途中,司馬錯又順手把苴國、巴國也滅掉了。這樣,秦國就完全佔據了蜀地。

    自從有了蜀地,秦國戰爭潛力得到了極大增強,前有堅不可摧的函谷關,後有號稱天府之國的蜀地,秦國在七國爭霸之中已經立於了不敗之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建築施工安全事故(危害)通常分為哪幾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