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136867717565

    黑洞的形成:是由質量足夠大的恆星在核聚變反應的燃料耗盡而死亡後,發生引力坍縮產生的。

    黑洞的產生過程類似於中子星的產生過程:某一個恆星在準備滅亡,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縮,塌陷,發生強力爆炸。當核心中所有的物質都變成中子時收縮過程立即停止,被壓縮成一個密實的星體,同時也壓縮了內部的空間和時間。

    但在黑洞情況下,由於恆星核心的質量大到使收縮過程無休止地進行下去,連中子間的排斥力也無法阻擋。中子本身在擠壓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為粉末,剩下來的是一個密度高到難以想象的物質。由於高質量而產生的引力,使得任何靠近它的物體都會被它吸進去。

    擴充套件資料:

    宇宙中大部分星系,包括我們居住的銀河系的中心都隱藏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這些黑洞質量大小不一,大約99萬~400億個太陽質量。天文學家們透過探測黑洞周圍吸積盤發出的強烈輻射和熱量 推斷這些黑洞的存在。

    根據黑洞本身的物理特性質量,角動量,電荷劃分,可以將黑洞分為五類。

    (1)不旋轉不帶電荷的黑洞:它的時空結構於1916年由史瓦西求出,稱史瓦西黑洞。

    (2)不旋轉帶電黑洞:稱R-N黑洞。時空結構於1916至1918年由賴斯納(Reissner)和納自敦(Nordstrom)求出。

    (3)旋轉不帶電黑洞:稱克爾黑洞。時空結構由克爾於1963年求出。

    (4)一般黑洞:稱克爾-紐曼黑洞。時空結構於1965年由紐曼求出。

    (5)雙星黑洞:與其他黑洞彼此之間相互繞轉的黑洞。

    參考資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洞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