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佑中華萬古盛平

    首先我想說的是這句話順序錯了,正確的順序應該是是吳越兩國在春秋冒了出來,都稱霸一時,然後你聽說了他們。

    國家就好像人一樣,只有哪些出彩的人才會被人們聽說,例如那些明星,國家領導人一樣。同理,若是這個國家表現般般,國小軍弱,你聽說的可能性就越小,比如牙買加,若不是出了個博爾特,有幾人知道這個國家?

    春秋吳國:吳國(公元前12世紀―公元前473年),存在於長江下游地區的姬姓諸侯國[1],也叫勾吳、工吳、攻吾、大吳、天吳、皇吳。 吳國國境位於今江蘇、安徽兩省長江以南部分以及環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吳國的核心。國都前期位於梅里(今無錫梅村),後期位於吳(今江蘇蘇州),是春秋中後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在吳王闔閭、夫差時達到鼎盛。

    吳國鼎盛時滅亡淮夷、徐夷、州來、巢、鍾離、鍾吾、邗等一眾東夷之國和楚國屬國而疆域大為擴張,成為東南霸主。吳國還曾擊敗郯、胡、沈、陳、許、蔡、頓、魯,柏舉之戰攻入楚都迫使楚國遷都,夫椒之戰南服越,艾陵之戰北敗齊,黃池之會會盟晉。

    個人認為吳國真正嶄露頭角,為人所孰知的還是吳攻楚之戰,吳王闔閭任用伍子胥,孫武,大財楚國,甚至攻入楚國都城郢都,楚王出逃。老牌強國楚國都被吳國打敗,由此中原各國方知有吳國。

    之後吳國相繼伐越,伐吳,與晉國會盟。風頭無兩。

    春秋越國

    越國(公元前2032年[1]—公元前222年[2]),是中國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東南方的諸侯國。處東南揚州之地,始祖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無餘,大禹的直系後裔。越國與杞國、繒國、褒國等皆為大禹後裔子孫所分封。

    越國封地處歐餘山之南(陽)面,國君為姒姓。蹄(宰勳)開基為歐陽氏。越國主要以紹興禹王陵為中心。春秋末期,允常時與吳國發生了矛盾,並相互攻伐。前496年,允常死後,勾踐即位,前473年,勾踐消滅吳國,出兵向北渡過淮河,在徐州與齊、晉諸侯會合,向周王室進獻貢品。勢力範圍一度北達齊魯,東瀕東海,西達今皖淮、贛鄱,雄踞東南。

    而越國,最有名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勾踐復國。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前473年),越王勾踐透過臥薪嚐膽與"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最終滅掉了吳國,原來吳國是老大,越國幹掉吳國,越國就成了老大,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後勾踐稱霸中原期間,積極發展與中原各國之間的關係,並遷都琅琊,為後來戰國時期的越國發展奠定了基礎,"當是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

    但越國畢竟是較落後的,各種政治制度並不完善,之後發生多次弒君弒父的悲劇。越國貴族間的互相殘殺,造成越國政局混亂、社會動盪、經濟倒退,越王勾踐開創的霸業也走向衰落。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越君降秦,秦在越故地設會稽郡,越國滅亡。

    稱霸原因:1.地處東南沿海,有魚鹽之利 2.遠離軸心地帶,有較好的地理優勢,無過多虎狼之國環繞。3.武器精良,吳鉤越劍都是及其鋒利的。4. 人才,吳有孫武伍子胥,越有文種和范蠡。評述:吳國越國是春秋最後的兩個霸主國,就像流星一般轉瞬即逝。皆以武力起家,但內政處理不好。稱霸後不加以鞏固,只貪圖享樂,最終滅亡。

    參考材料:百度百科,360百科,中華上下五千年

  • 2 # dylmwyuhuang

    蠻吳夷越春秋時一直有,只不過是在前期和中期還處於相當於新石器時代的階段,很原始,沒作為。但到了後期,申公巫臣始通吳,教會他們中原文化,吳就步入了先進國家陣營。楚為遏制吳國,或楚人有出逃越國的,也將先進文化帶到越國。越國也就步入先進國家陣營。他們能建立“現代化軍隊”,有了收稅制度,使用文字,建立職官體系,自然在歷史上開始有作為。

  • 3 # 大江小魚兒

    春秋時期,時間跨度為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戰國時期,時間跨度為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是東周後期至秦統一中原的時期。

    春秋早期的政治中心一直是在中原一帶,同時歷史往往是以大事件為線索來記載的。吳越,也就是現在的江浙一帶,在春秋早期沒有崛起。最先稱霸的是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接下來依次是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楚莊王時,任用虞邱子、孫叔敖等賢臣,於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戰(今河南滎陽北)中大敗晉國而稱霸,開創春秋時期楚國最鼎盛的時代。楚國的中心在今天的安徽、湖北一帶。它的鼎盛勢必然帶動周邊國家的發展,這時候吳越開始崛起。

    晉國為了對付楚國,聯合吳國。吳、楚兩國多次發生戰爭,公元前506年,吳國在伍子胥率領下大舉伐楚,一直打到了楚都城,楚國國力削弱。楚國聯越制吳,吳越開始頻繁戰爭。吳王闔閭戰死後,其子夫差大敗越王勾踐,然後率軍北上,公元前482年在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大會諸侯,與晉國爭做盟主。然後就有了著名的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趁著吳王夫差北上之機,於公元前473年攻入吳都(今江蘇蘇州)。不久之後,越滅吳國,勾踐也北上,在徐州(今山東滕州南)大會諸侯,成了一時霸主。

    戰國時期,公元前306年,越王無疆北上伐齊,決策失誤,率領大軍掉頭攻打楚國,結果中了埋伏,兵敗身亡,越國至此一盤散沙。

    可以看出,之所以有吳越在春秋末期才冒出來,就是這兩個國家的標誌性滅國稱霸事件,也才在歷史上有了閃光的一筆。

  • 4 # 江湖小曉生

    吳國和越國不是春秋末期突然冒出來,而是春秋末期突然就出名了。在出名之前,吳越兩國早就存在了幾百年時間,他們盤踞在江浙一帶,所以時常互相攻伐,各有勝負。

    吳國存在了六百多年,是東方強大的諸侯國。

    吳國據說是公元前12世紀就存在了,一直到滅亡的時候是公元前473年。要是這麼算的話,吳國有六百多年曆史,可不是春秋時期突然就冒出來的哦。立國時正是商朝接近尾聲的時候,他們的祖先跟開創周朝的周文王姬昌是一樣的,所以他們也是姬姓。

    其實最初的吳國是盤踞在太湖邊上的一些大小部落,他們為了抵禦外敵入侵,所以組建起了一個國家,勢力範圍基本就在太湖水域一帶。不過後來由於吳王的野心膨脹,開始了對外征伐,地盤也在不斷擴大。

    到了春秋末年的時候,吳國的地盤已經擴大到江蘇、安徽大部分地區,包括浙江的北部,算是東方大國了。在吳王闔閭時期,任用伍子胥和孫武為統帥,甚至打敗了老牌強國楚國,成為了天下霸主。

    越國長達1810年國祚,秦始皇時期才宣佈滅國。

    越國就更了不得了,因為他們存在的時間更長。據說是夏朝君主少康的兒子無餘創立了越國,他乃是大禹的直系後代。公元前2032年就建立了,滅亡時間是公元前222年。國祚長達1810年之久,歷經了夏商周三個朝代,實在是源遠流長的一個諸侯國。

    他們主要盤踞在浙江中部,以紹興為核心向外拓展。所以拓展的過程中,就碰上了太湖邊上的吳國,兩個國家經常為了地盤的問題發起戰爭。到了勾踐稱王這一代,憑藉其堅韌的意志力,最終消滅整個吳國,北上與晉國會盟,正式向周王室進貢,成為東方最強的諸侯國,是當時名義上的春秋霸主。

    越王無疆時期,因為北上伐齊的過程中,聽信讒言掉頭攻打楚國,結果中了埋伏被殺,宗室爭權奪利,越國從此分崩離析,不再是一個東方大國。一直到了秦始皇時期,越國才算是正式滅國。

    吳國夫差好戰魯莽,最終被越王勾踐滅國。

    吳國在闔閭時期達到了巔峰,任用伍子胥和孫武,一度打敗了強大的楚國,所以顯赫一時,在春秋末年嶄露頭角。可是闔閭在對越國戰爭的過程中,卻遭到了剛剛繼位的勾踐無情的打擊,槜李之戰中闔閭被靈姑浮斬斷了腳指頭,不幸去世。

    夫差繼位以後,勵精圖治,越王勾踐僅僅做了三年王就被夫差給擊敗了。不過奇怪的是,夫差並沒有殺掉勾踐,也沒有滅掉越國,這就給了勾踐足夠的機會。在夫差擊敗齊國以後,成為了東方最強國,隨後便於晉國爭霸天下。

    勾踐趁著吳國內部虛弱,主動發起進攻,攻佔吳國,隨後連續幾次進攻最終滅亡吳國,夫差選擇自殺,宣告吳國徹底消失在歷史中。

    越王無疆好戰無腦,最終戰敗滅國。

    越國在勾踐手裡,基本上達到了巔峰時期,他滅了吳國以後,成為東南大國。度過淮河與齊魯會盟,真正成為了諸侯國們眼中的大國。勾踐跟夫差不同的是,他沒有夫差那麼驕縱。他努力積蓄力量卻不是為了爭當霸主,不過滅了吳國以後的越國,其實也就等於是春秋霸主了,畢竟他滅掉了上一任霸主吳國。

    一百多年以後,無疆成為越國君主,他簡直就是第二個夫差在世。他跟夫差一樣,非常好戰,沒事兒就帶著人馬出去打仗,搞得國內經濟狀況一日不如一日,可是他還沒有腦子。本來準備北上伐齊的,卻聽了齊國說客的幾句話,立刻掉轉馬頭前往伐楚。

    人家楚國早就等著他了,無疆不幸掉入楚國陷阱,最終被殺。他被殺了以後,偌大的越國開始分崩離析,各個宗室都想著奪權,最終稱霸東南的強大越國就此滅亡。

    總結:越國滅國後依舊苟延殘喘,吳國滅國後徹底消亡。越國畢竟是老牌諸侯國,即使滅亡了,後裔還都存在。他們陸陸續續又修整了一番,在戰國時期建立了新的越國,不過只能算是蕞爾小國了。一直等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222年,秦始皇將越王降為越君,宣告越國徹底滅亡。越國有一部分不願意屈從的人,前往閩南地區,建立了閩越國,一直到漢武帝時期,閩越國才正式宣佈滅亡。而吳國在夫差自殺以後,再也沒有任何翻身的機會,可能是勾踐吸取了吳國的教訓,將吳國宗室殺了個乾淨,讓他們再也沒有機會翻身了。
  • 5 # 漁耕樵讀

    我要說吳越強大起來是一個女人造成的,你可能都不信。可以說她引發了兩千年前的一場舉世聞名的代理人戰爭。這個女人就是夏姬,夏姬長得非常漂亮。夏姬曾三為王后,七為夫人,諸侯為了爭奪她,都打的國破家亡。

    夏姬

    她是春秋四大美女之一,雖然在後世她的名字不像西施那麼有名,但是她造成的影響無論在當時還是後世都要高出很多。

    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她,而是她的眾多丈夫中的一個。陳靈公因為和夏姬私通,被夏徵舒所殺,楚莊王趁機討伐陳國,夏徵舒被迫自殺。楚莊王擄走了夏姬,雖然夏姬此時已經快四十了,但是夏姬還是像才十八歲的少女一般,楚莊王非常心動,想要納夏祭為妾。

    巫臣對莊王說:“大王討伐陳國是因為陳國無道,現在你如果納了夏姬,天下人會怎麼看?天下人為認為大王是貪戀夏姬的美貌才討伐陳國的”。於是楚莊王就沒有納夏姬。

    楚公子子反也非常喜愛夏姬,巫臣又對他說:“夏姬先剋死了公子蠻,又害死了夏御叔,陳靈公也因為她被殺,夏徵舒被車裂,孔寧,儀行父現在還在逃亡中,陳國因為她而亡國。她是一個不祥的人啊,請公子思之”。於是子反也打消這個想法。

    楚莊王最後把夏姬賜給功臣連尹襄老,巫臣也就沒有再反對,因為連尹襄老已經老了,後來在邲之戰中,巫臣設計害死了連尹襄老。

    連尹襄老死後他的兒子黑要,沒有非但沒有悲傷,更沒有去接連尹襄老的屍體,反而和繼母夏姬歡好。

    巫臣卻抓住機會,以討要連尹襄老的屍體為藉口出使晉國。然後他又說服了楚莊王送夏姬歸鄭,走到鄭國的時候,巫臣讓副使帶著人先回去,他表示帶不回連尹襄老的屍體就不回楚國。這話倒是真的,因為他壓根就沒想過回楚國。他並沒有把夏姬送回鄭國,而是攜夏姬投靠了晉國。

    晉國的聯吳伐楚與楚國的聯越伐吳

    子反聽到這件事,才知道自己是被巫臣騙了。於是他帶人殺掉了巫臣的家族,因為黑要也和夏姬私通,所以他連連尹襄老的家族也一塊屠殺了個乾乾淨淨,巫臣在晉國受到了重用。他聽說自己的家族被屠殺後,發誓一定要讓楚國疲於奔命而死。

    當時楚國和晉國爭霸,楚國佔據上峰。巫臣建議晉國扶持吳國,擾亂楚國後方。於是巫臣出使吳國,巫臣帶來了中原的耕種工具,教給吳人農耕,還親自教授他們練兵之法。巫臣還把自己的兒子留在吳國,輔佐吳國討伐楚國的屬國。在巫臣和晉國的支援下,吳國很快就征服了很多楚國的屬國。據《左傳》記載

    蠻夷屬於楚者,吳盡取之,是以始大,通吳於上國。

    吳國征服了楚國的屬國之後,急劇擴張吳國終於和楚中國產生的摩擦。這兩個國家也都挺有意思,因為一件小事就能大打出手。

    在吳楚邊境上,楚國鍾離的一個婦女,和吳國卑梁的一個婦女為了爭奪一個桑樹,發生了口角。雙方一言不合就動手了,結果鍾離的人打死了卑梁的人。

    卑梁的長官一聽這還得了,帶著人就把鍾離掃蕩了一番。楚王聽說吳人居然敢打鐘離,楚王二話不說就帶著人殺到了卑梁,佔領了卑梁。吳王聽說楚國佔領了卑梁,於是也帶著人攻佔了鍾離,還攻佔了楚國另一個城市居巢。後來楚國和吳國相互攻伐就成了常態,子反一年之中要有七,八次去抵禦吳人的進犯,當時楚國面臨的是“無歲不有吳師”,這還怎麼爭霸中原。

    楚國一合計這樣不行啊,總這樣下去累也要累死啊。於是楚華人也學著晉華人的方法,開始扶持越國。此後楚國和吳國打仗,越國就一直跟著楚國的步伐。在《左傳》中提到:“越大夫胥犴勞王(楚王)於豫章之汭……倉及壽夢帥師從王。”

    幸虧楚國扶持了越國,否則楚國可能就亡國了。在吳王闔閭在伍子胥和孫武的輔佐下,打敗了楚國,並且佔領的楚國的都城郅都。越王允常則趁吳國空虛,討伐吳國。吳國不得不從中原撤兵,吳王闔閭在回來後,還被勾踐射死了。

    當然,夏姬也只是一個導火索,並不是主要因素。但是如果沒有巫臣聯吳伐楚的策略,那可能也不會有出國聯越伐吳的策略。所以夏姬的影響也是不可或缺的。

  • 6 # 我沒忘記home

    吳、越兩國的歷史其實相當悠久,但是它們地處東南,長期遠離華夏文明的中央地帶,在很長的時間裡扮演的都是打醬油一般的角色。直到春秋時期的吳、越相繼強盛之後才吸引了人們更多的注意力,因此不太關注歷史的人乍然一看有一種突然冒出來的感覺。

    吳國的建立與興衰

    吳國國君的祖先泰伯是商朝時期周部落的首領周太王 (即古公亶父)的長子。周太王有三個兒子:長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他認為季歷的兒子昌(即周文王)有“聖瑞”,因此有意傳位給周文王的父親季歷。太伯和仲雍為了結父親的心願,與其弟仲雍借替周太王採藥之名遠走江南。

    當時的江南還未開發,泰伯、仲雍將中原的先進文化以及生產技術帶到這裡,因此受到當地土著的歸附,他們奉立泰伯為當地的君主並於前1096年建國句吳。周武王滅商後下令尋找泰伯、仲雍的後代,當時仲雍的曾孫周章是吳國君主,因此周章被封為吳子,泰伯被追封為吳伯。

    吳國太伯以後的早期歷史記載不多,至春秋時期才有較為詳細的記載出現在歷史文獻中,如《春秋》在魯成公7年(前584年)才首次記載吳國,而《左傳》首次提及是在魯宣公8年(前601年)。公元前584年,原楚國大臣巫臣作為晉國的使者出使吳國,意在扶植吳國對抗楚國,這成為楚國衰落、吳國崛起的序幕。

    《春秋》成公7年:“吳伐郯。……吳入州來。”《左傳》宣公8年:“楚為眾舒叛故,伐舒蓼,滅之。楚子疆之。及滑汭,盟吳、越而還。”

    附圖,春秋各國地圖

    吳王闔閭即位以後,任用伍子胥、孫武等傑出人材,使吳國日益強大。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以孫武為將進攻楚國,吳軍在柏舉之戰後攻破楚國都城郢,使楚國幾近於亡國。但吳國南邊的越國異軍突起,南方形成了楚、吳、越三國鼎立的局面。吳王夫差時代,吳國勢力進入中原與齊、晉爭霸,從而忽視了越國的威脅。公元前473年,臥薪嚐膽多年的越王勾踐攻破吳國都城,夫差自殺,吳國滅亡。

    《吳地記》雲:“二十五王,治國總六百二十四年。”從前473年起上溯,即吳國建國於前1096年。越國的建立與興亡

    越國是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無餘在會稽一帶所建立的諸侯國。相傳大禹死後葬在越地(今會稽),他的兒子啟在山上建立宗廟祭祀他,後來的夏朝君主少康又把庶子“無餘”封到越地,讓其守護祖墳,越國也因此建立。此後越國的歷史記載比較少,一直到春秋時期吳、越兩國都被中原諸侯視為蠻夷,但吳國與中原的關係較為緊密,而越國與中原的關係較為疏遠。

    《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越王句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

    春秋晚期,中原諸侯的爭霸已接近尾聲,但東南地區吳、越兩國實力逐漸增強。首先是吳國在公元前506年,擊敗楚國稱霸東南;隨後楚國為了制約吳國而積極扶持越國,越國逐漸成為吳國的心腹大患。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攻打越國受傷身亡,兩年後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隨後吳國將注意力轉移到中原地區,而越王勾踐乘機臥薪嚐膽、休養生息。公元前473年,越國攻滅吳國,隨後勾踐與諸侯會盟于徐州,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後一個霸主。

    附圖,紹興越王臺

    《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句踐已平吳,乃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於徐州,致貢於周。周元王使人賜句踐胙,命為伯。句踐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與楚,歸吳所侵宋地於宋,與魯泗東方百里。當是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

    越國在戰國後期逐漸走向衰弱。公元前333年,楚軍擊敗越國軍隊,盡取越人所佔吳地,越國成為楚國的附庸;公元前306年,楚國乘越內亂之機再次攻越,越王無彊戰敗被殺,越國因此分崩離析。此後越國王族相繼建立東甌國與閩越國,二者直到漢武帝年間才徹底消失。

  • 7 # 跪射俑

    主要是周朝建立至東周春秋時代中期,吳、越比起黃河流域的各諸侯國沒發生什麼大事,因此史書關於吳、越的記載不多。史書還是有少量記載,例如被孔子稱讚的吳國賢人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季札不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廣交當世賢士,對提高華夏文化作出了貢獻。到了東周春秋時代晚期,吳國大軍攻陷了大國楚國的都城,吳國參與了中原爭霸,緊接著越國又滅了當時強盛一時的吳國,確實影響甚大,引起史學家極大的關注。

  • 8 # 滿月尋桂子

    怎麼沒聽說過,《史記》上記的明明白白,世家第一篇就是<吳太伯世家>,世家第十一篇為<越王勾踐世家>。

    周武王伐紂滅商後,分封天下,按四個方面分封:

    1:上古先賢的後代,黃帝、炎帝,堯、舜、禹、夏朝和商朝的後裔。(越國就是禹之苗裔)2:王室成員。(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3:重要功臣:有同姓功臣,如燕召公;有異性功臣,如齊太公。

    4:重要方國,夏商時候已經存在的方國,分封時加以承認。如楚國、蜀國等。

    <吳太伯世家>載:周太王(周文王姬昌祖父)有子三人:長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季歷有子姬昌,周太王因孫子姬昌賢,欲立季歷,這樣可以傳給姬昌。太伯與仲雍明白父親的意思後主動出走奔荊蠻,斷髮文身,表示不可用,給季歷讓位。

    後來季歷果立,是為王季,姬昌為文王。

    太伯奔荊蠻後,自號勾吳,荊蠻人認為他很有義,追隨他的有一千多戶,尊為吳太伯。太伯卒,無子。立弟仲雍,就是吳仲雍。仲雍卒,子季簡立,季簡卒,子叔達立,叔達卒,子周章立。

    周章之時,武王克殷,尋找太伯、仲雍後人。找到周章時,周章已為吳君,就還封之為吳。另外封周章的弟弟虞仲於周北邊的夏都故址,是為虞仲,列為諸侯,

    太史公把‘吳太伯世家′列為《史記》世家第一篇就是表彰吳太伯‘讓之美德‘。太史公曰:孔子言“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餘讀《春秋》古文,乃知中國之虞與荊蠻勾吳兄弟也。延陵季子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嗚呼,又何其閎覽博物君子也!

    《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載:越王句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後二十餘世至於允常,允常與吳王闔廬戰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勾踐立,是為吳王。

    越國是專奉禹之祀,其實還有一個奉夏后氏祀的,就是杞國。《史記 陳杞世家》載:周武王克殷紂,求禹之後,得東樓公,封之於杞,以奉夏后氏祀。杞小微,其事不足稱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出生的小烏龜冬眠時,能不能一直放在水裡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