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川達州人

    關羽被神化,是綜合因素。

    關羽在宋代之前,只是古今64將,與同期的張遼同列。當時武聖還是姜子牙。

    北宋時期經濟活躍,催生出市民階層。生活富裕,當然要追求精神生活的提高。戲劇自然得到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其中,關於三國時期的戲曲,評話、小說也開始大量出現,而關羽就被文人吹捧起來。

    北宋晚期,宋徽宗荒淫無度,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中,就開始追封關羽,自伯、真君、乃至武安王等,企圖借關羽的所謂忠來保佑王朝,此後,越到王朝晚期,如南宋末期,明朝末期,清朝末期,對關羽的追封就越加厲害。光緒時最後一次追封,關羽得到了26字,遠超清代皇帝的22字標準。

    同時,自北宋開始,佛道儒都在神化關羽。

    因此,對關羽的崇拜是近900年來國家政權故意引導,宗教肆意神化,士大夫大肆吹捧,文人戲曲編故事,致百姓被洗腦。

  • 2 # 煙雨楚楚

    哈哈哈……我就是中國野獸 喜歡多肉和歷史……關羽能受到尊重……我覺得是2個方面……1人品 忠義……關羽護送桃園三結義大哥劉備的夫人時 千里走單騎……無畏生死……過五關斬六將被曹操賞識 送金銀和美女……在這個時候 曹操讓關羽和劉備夫人同住一個帳篷時……關羽 通宵一手執刀 一手手捧蠟燭在帳外守護……當得知大哥劉備訊息時……將漢亭候印和所賞賜金銀掛於帳外 就去找大哥劉備…… 2勇猛 自控能力特別強……關羽胳膊中箭……當名醫華佗為他刮骨療毒的時候……關羽 伸出左胳膊讓華佗療傷……在刮骨療毒的過程中還一邊和馬良飲酒 下棋 沒有一點痛苦的表情……我覺得就這兩點 得到了人們的尊重……

  • 3 # 宸

    關羽所代表的思想唯忠義愛國四字,因對劉備集團的絕對忠誠,而受到統治者的推崇。

    統治者需要他,是因為他需要治下百姓的忠誠,產生的背景是北宋時期,開國皇帝都是篡位而來,所以造就成了歷代宋朝皇帝,都對武將嚴重不信任,為了,讓武將不背叛,因此萬年老二的關羽成了最好的宣傳物件,我在想,如果不受這種思潮的影響,岳飛也不會自投羅網,後面還有元朝的什麼事呢。

    宋朝以後的統治者,一看宣傳效果還蠻不錯的,於是歷朝歷代都對關羽的忠義,愛國大加宣揚,到了清朝的時候,皇帝對關羽的冊封,甚至讓你一口氣不能讀完。

    為討統治者的歡心,甚至連道教都尊關羽為關帝。而關羽在民間被附加了更多的含義,不光有忠義的含義,還有武財神的含義,所以,我們有時候看港片,在警察局裡,也會供奉關羽,而黑社會就更不說了,港片裡的黑社會,每一次聚會都會先拜關羽。

    題目問了為什麼,劉備張飛,如此忠義,也比不上關羽在後世的地位,我想,這是和關羽的傳奇經歷有關吧,劉備投曹操而又棄曹操,是帶有明顯的自立為王的目標,而他本身也是一方諸侯,說他是漢室子孫,最後成王卻不敢以漢為號,說明他有愧於心,故不敢用。而張飛雖也勇義異於常人,但卻沒有能夠流傳千古的義事,他的死也是因為苛求士兵。而關羽自從跟隨劉備以後,不離不棄,高官厚祿不為所動,而後又為劉備守土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死後又能得到敵人的尊重,所以,已經把忠義展現到了極致,而關羽的忠義又只是對他效忠的物件,本身並沒有與外族交戰的經歷,這點又被後來的外來統治者所利用,因此,關羽才得以歷朝歷代都被加封推崇。

    手機閒暇時操作,思路有一點亂,請見諒。

  • 4 # 潘不安講究史

    關羽崇拜最初來自於人們對其忠義武勇的推崇,最終成型是中國文化中忠義精神的人格化,神格化。我們崇拜的是各自心中的“關公”,已經不只是歷史和戲曲中的關羽。

    關公的出現是朝廷、民族、社會,時代的需要,可以是劉公、張公、也可以是嶽公。但正如題主所問,為什麼不是劉備、張飛或諸葛亮呢,我認為是以下原因:

    忠於漢室

    關羽一生始終堅持著“匡扶漢室”的理念而且表現的非常明顯,對於後世任何時代的統治者來說都是最需要的,尤其是亂世之中,宣傳關羽的這份忠貞更能凝聚民心。

    所以對於需要武將崇拜學習的楷模來說,這份對國家的忠誠是最第一位的,不然讓大家都去學趙匡胤,估計就連宋朝歷代君王自己都不好意思,更加的不敢。

    武力第一

    在忠誠的前提下,個人能力也非常的重要,這樣才能讓驕傲的武將信服。小說中雖然描述呂布的武力是最厲害的,但是在實際歷史上,按照已有的記載,關羽的武力是最高的。

    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這段是三國志中,關羽陣斬大將的記錄,也是整個三國有記載的唯一一次萬軍中單槍匹馬陣斬敵方大將,斬首後安然而歸的記錄。

    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有非常非常少的,更不是後世演義中描述的仗著馬快偷襲。

    所以關羽這個戰績,別說是三國時期,乃至於中國之後所有武將都是信服崇拜的。每次看南北朝歷史,只要記載一個將領武力高,最高的榮譽就是比做關羽,其本人也會非常的自豪。

    儒將形象

    供在廟堂上的神像自然不能過於猥瑣粗鄙,關羽的形象無疑又為他加分不少。華人古代講究“異人異像”,關羽紅臉長髯的形象,自然更容易被百姓往神異上靠而更加崇拜。

    另外,歷史記載關羽好讀《春秋》,所以“夜讀春秋”是關羽比較常見的藝術形象。這種文武雙全,又充滿春秋大義的古之儒將形象,自然就更受後世作為社會主流計程車大夫的親近。

    壯烈殉國

    關羽在威震華夏的最巔峰,卻被東吳偷襲荊州,最後拒不投降而英勇就義,充滿了一種英雄的悲劇感。更容易引起百姓的同情,和士人的歌頌。整個三國中“敗走麥城”和“秋風五丈原”應該是大家最扼腕嘆息的兩段了,所以也造就了武將第一的關羽,和文臣第一的諸葛亮。

    而如張飛這種因為鞭打士卒而被自己人睡夢中殺死,又或者後世被“自毀長城”的檀道濟,還有因為“莫須有”而死的岳飛,就都不太適宜被宣傳。

    民間人望

    關羽的崇拜並非是單純政治宣傳的需要,都是基於上述原因,在民間有一定人望基礎之後,被統治者順勢宣傳的。不然的話,秦檜在清朝怎麼沒有被宣傳成民族英雄。老百姓有時候並沒有那麼好騙。

    關羽先是在民間和武將中有一定名望之後,從民間崇拜逐步拔高為官方祭祀。最早從北宋開始的忠惠公再到武安王,之後明朝達到頂峰的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清朝早期對於關羽太多的尊崇,直到道光光緒年間,國家危難之際,統治者又想起這這位忠義無雙的關老爺,逐漸加封為26字的大帝。

  • 5 # 龍鎮

    關羽被神化的問題其實很多人都研究過的,其被神化被推崇,並不是三國時期的故事,至少在他死的時候給他蓋棺定論下的諡號“壯繆”,雖說是追諡,但都說明當時人們對關羽的認識是相當客觀的,他死後幾百年內並沒有很大影響,一直到唐代,也沒有人拿他當神靈祭拜。

    關羽

    話說明末清初的孫承澤在《春明夢餘錄》中說“公於後主景耀三年追諡壯繆侯,宋徽宗崇寧元年,追封忠直公。大觀二年,加封武安王。宣和二年,又封義勇武安王。高宗建炎二年,加封壯繆武安王。淳熙十四年,加封英濟王。敕曰‘生立大節,與天地而並傳,歿為明神,並古今而不朽。可特封壯繆義勇武安王。’本朝萬曆四十二年秋,奉旨晉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大帝真君。”

    這段話可以看出,關羽封號的升格是從北宋末年開始的,但是壯繆的諡號並沒有改變。因為根據諡號的諡法“武而不遂、死於原野曰壯,名與實乖曰繆。”名與實乖是說他聲名與實際不符合嘛,如何算的上是讚美呢?

    蚩尤

    北宋年間之所以又把關羽拎出來單獨加封,這事情記錄在王世貞的《龍子求畫關將軍四事圖》裡,說“宋政和中,解州解池鹽至期而敗,課輟不登,帝招虛靜張真人詢之,曰‘此蚩尤神暴也’帝曰:‘誰能勝之?’曰‘臣以委直日關帥可也’。已而池平若鏡,鹽復課也,乃拜崇寧真君。”

    這一段記載了關羽重新登上歷史新舞臺的全過程。

    故事也是委實好笑,因關羽的靈魂協助張天師後人斬殺了蚩尤的魂魄,宋徽宗趙佶於當年追封關羽為“忠惠公”,使其由侯爵晉升為公爵。

    張真人就是我們在金庸小說裡看的張三丰張真人吧,

    張真人,道號三豐。武林至尊、內拳始祖、原式太極創始人、龍行書法創始人、武學造詣臻入化境 ,元末明初真人,武當山道人,武當派始祖,正史記載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 出生,14歲考取文武狀元,18歲擔任博陵縣令,與元朝丞相劉秉忠、名臣廉希憲相識,(1280年)辭官出家修道,拜火龍真人為師。

    如果他真如正史記載的出生時間,那麼1014年發生的鹽池故事根本就不可能發生。如果他出生時間記錯了,那麼據說張真人長命兩百來歲,常年隱居山間,一般人是找不到也見不著的。如何可以給皇帝宣召覲見呢。

    我猜想故事就是,鹽池發生洪水,災難一直得不到解決,皇帝老兒也著急,主要是因為徵不到鹽了,倒不可能是因為百姓受苦,就想找個人來問問,這時候剛好聽到有人吹牛說見到了真人張三丰,武功又高修行又高,如何如厲害,還長命百歲,見到他時候已經好幾百歲了。估計就是喝酒喝高了的時候吹牛皮。

    結果皇帝都想長壽,聽聞了這個故事就找人進來說我想請教真人這個長壽之術。

    真人自然不可能露面。這個臣子又害怕皇帝不高興把他腦袋卸了, 趕緊想個招來應付領導,想起來這吹牛皮見到真人的地方剛好有個以前的名人埋在這裡,一查正好是關羽。於是乎把關羽給抬出來了。還假說是真人教的。

    這皇帝原本就不關心政事,一心就寫字畫畫,沈溺於女人之間,還異想天開夢想著可以活到千秋萬代,自然輕易中招。

    到了南宋,宋高宗趙構宣稱關羽能“肆摧奸宄(guǐ)之鋒,大救黎元之溺”,於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加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王”。宋孝宗趙昚更稱關羽“生立大節與天地以並傳,投為神明亙古今而不朽”,於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加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那是因為,北宋末年,宋王朝重文輕武的統治思想造成了宋朝軍隊的虛弱,面對周圍少數民族的強大威脅,北宋統治者希望藉助關羽的神力來保家衛國。

    後來,明太祖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繼位,年號“建文”。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朱棣發動政變,後來以“清君側”為名攻克京城,奪取皇位。朱棣說,他的行動得到關羽保佑,由他當皇帝乃是“天意”。朱棣皇帝還說關羽是神,各級官吏和黎民百姓也都把關羽當神來敬。到了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朝廷下令將全國的關廟一律改稱“忠武廟”。

    加上元末明初,羅貫中在三國傳說、平話、戲曲和史書的基礎上創作了文學鉅著《三國演義》,完成了關羽藝術形象的最終塑造。作者對關羽形象的塑造,濃墨重彩,依據史實和傳說充分拓展了文學創造的想象天地。陳壽《三國志》關羽傳,僅為短短一千字,《三國演義》著重表現關羽的回目多達十五六回,增加了如桃園結義,溫酒斬華雄,賺城斬車胄,降漢不降曹“土山三約”,誅文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會,華容道放曹,義釋黃忠,玉泉山顯聖等等,都是史書上沒有的,作者吸取先前的傳說作了藝術加工和再創造,使關羽形象躍然紙上,臻於完美。而且顯然形象超群,且英武高大,忠心義膽的。

    清朝以後,大家看了《三國演義》的效果就投射出來了,個個都覺得關羽投到重才的曹操手下榮華富貴那自是不在話下,居然還跑出來追隨劉備,實在佩服。諸如此類,關羽的形象才繼續往上升起來。

    至於老百姓拜關羽,難道是因為他重義氣,誓死追隨劉備哥哥?不是,是因為關羽平日裡看不起文人,看不起其他武士,但是對與他同甘共苦計程車兵(應該算是下層士兵很是體恤)

    ,因而大家覺得有這個領導是非常榮幸的一件事。

  • 6 # 排骨咋不香了

    關羽為什麼會有這麼崇高的地位

    關羽我們都知道,跟隨劉備四處征戰,並且不但武藝過人,更是忠義無雙。是沒有人不知道的,在劉備最困難的時候也不曾有一點私心,一心只為忠義,千里護送嫂嫂去找他大哥,更是留下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佳話。

    並且關羽的人生也是充滿傳奇、溫酒斬華雄、誅文丑、千里走單騎、勇放曹操、水淹三軍等等。但最後卻枉死在了麥城,這也為他和後來的人們留下太多遺憾。只能用各種方式來懷念這位枉死的傳奇人物。

    其實最主要原因還是統治者的需要

    在封建社會統治者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統治人們的思想,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用三綱五常、三從四德、 忠君愛國等等來限制人們的思維。

    而關羽的忠義恰巧也符合統治者的需要,他們需要像關羽這樣忠心講義氣的人,所以才會大幅度的去宣揚又或者是吹捧。從而幾乎每個朝代都會有加封和祭拜的傳統,並在關羽原本的頭銜上追加各種稱號,並推上神壇。武聖武財神也算是其中的一種。一步一步的的走到了如今也使得了關羽有了今天的地位。

  • 7 # 歷史翻譯機

    關羽被尊稱為武聖和武財神是結合主流的意識形態和他本人特點形成的。

    先說武聖:

    一、不論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包括民間傳說,首先關羽形象是很好的,身材高大、面容俊美,一把極具特色的鬍鬚,具備成神的基礎條件(一般的神都是俊美的,因為神本身就是人們對美好的嚮往)。

    二、關羽最為人稱道的便是他的忠肝義膽,忠勇、傲氣、不屈服。這所有的特徵,忠字是在第一位的。漢代董仲舒崇尚獨尊儒術,隨後唐代進一步發展,宋代更是成為主流,到了明代把忠君思想無限放大。而三國演義便是明代的產物,關羽也成為三國演義裡除皇帝、劉備和諸葛亮之外的幾乎作者沒有直呼其名的人物之一。

    三、從宋代開始,每個朝代都有皇帝給關羽加封稱號,以關羽的忠義為忠君信念的教育材料。宋徽宗一個人加封了四次,元順帝封的稱號有88個字。正是清代清宣宗正式加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官方確定了武聖地位。

    再來說武財神:

    一、華人世界經商喜歡供奉財神,尤其以東南亞、港澳臺地區為甚。而這些地方主要供奉的財神都是關羽。一方面其忠義精神本來就是經商的準則之一,另一方面關羽為正義象徵,可以制煞鎮妖、除鬼魅、防小人。

    二、還有一種說法是關羽本身就善於理財,曾設筆記法,發明日清簿,所以奉為商業神。

    三、關羽在道教和佛教也有一定的地位,加上儒教的地位,不難理解商人們把他作為發財致富的守護神,奉為武財神。

    主流思想及官方的推動,加上民眾的自主選擇,成為武聖和武財神就不難理解了。

  • 8 # 為愛情再悲微一次

    為什麼關羽歷史地位那麼高

    我來答

    猴格殿下

    歷代封建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把關羽當做“忠義”的化身,

    關羽的地位被抬得越來越高,

    “由侯而王”,“旋而進帝”,

    最後被尊為“武聖人”。

    陳隋間,佛都徒假託關羽顯靈,

    在當陽首建關廟。

    唐建中三年,關羽被列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放進武廟,配享姜太公。

    宋代以後,關羽便被帶上“武聖”的桂冠。

    默默無聞了800年的關羽,

    被宋徽宗連升三級:

    先封“忠惠公”,再封“崇寧真君”,又封“昭烈武安王”和“義勇武安王”。

    元文宗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顯靈英濟王”,

    明神宗封之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

    又把關羽廟長格為“武廟”,

    與文廟—孔廟並列。

    清代皇帝標榜關羽為“萬世人極”,

    封之為“忠義神武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在北京修建了關帝廟,還通令全國,普建關廟,按時奉祀香火。

    武聖關公廟數量之多,遠遠超過了文聖孔廟。

    清代一朝,僅北京一地,關廟就有116座。

    而且,有些關廟的建築規模也遠遠超過了孔子的文廟。

    有人說,關公是一種文化;也有人說,關公是一種精神。

    不然,在中國以至海外為何有這樣多的關公廟。

  • 9 # 大蔥侃侃侃

    二爺地位崇高,那是因為有人捧,尤其是捧他的人,來頭很大,比如說,歷代的封建帝王就很捧他。

    統治者看中二爺的,不是他的戰功,而是他的忠義。與其說二爺是武力的化身,不如說是忠誠俠義的典範。

    作為被統治者,德才兼備那當然最好,能力強聽話,道德有瑕疵,也還過得去,方便使喚。怕就怕能力強野心還大,歷史上這種人實在太多了,而對於統治者來說,你有多能大是其次,我對你有多放心才是最重要的。

    這一點,已經被無數次證實了,功高震主卻被冤殺的名將,如岳飛白起李牧等人,都沒有逃脫悲劇命運。

    而像二爺這樣,能力和忠誠,都得到來自敵我雙方認同的人,是很難得的,統治者遇到這種先進模範,肯定不會放過,要大加追捧,才能潛移默化中教化子民,忠實於自己的統治。

    羅貫中出於藝術效果,確實沒少給二爺開光。

    比如斬顏良誅文丑,顏良確實是二爺殺的,但文丑不見得是,他是死於亂軍之中;

    比如溫酒斬華雄,華雄並非死於關羽之手,而是孫堅;

    比如過五關斬六將,土山約三事,都是杜撰。

    少了這些虛構情節,似乎使得關二爺減色不少,但實則不然,二爺的武勇以及獨當一面的指揮能力,歷史上是有實錘的,只不過沒有羅寫得那麼厲害,近乎軍神一樣。

    但,僅憑千里尋兄,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二爺也足夠稱得上是群星璀璨的三國時代裡的弄潮兒和佼佼者了,是蜀漢集團數一數二的戰將。

    二爺被封神的經歷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早在唐代的時候,就已經有關廟了,到了南宋,由於國情屬於偏安一隅,意識形態上由之前的尊魏轉為尊劉,因為劉備的集團也是偏安西蜀之地,仍然自封為漢室正統,南宋在此時拿出這個做文章,卻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對關羽也就越來越推崇。

    元代繼承了這一傳統,關羽被神化見於正史的最早記載也是出自這一朝代,宮廷做佛事時會用到關羽神轎。而到了明清兩代,關羽的神化運動達到了高潮。

    由於民間自古就有說三國戲的傳統,三國故事膾炙人口,婦孺皆知,《三國演義》也是成書於明代,進一步推廣了三國風的傳播,明代統治者們,同樣出於看重關羽忠義的性格特點,以官方形式對其進行加封,如明神宗時期,將關羽神位晉級為“協天護國忠義帝”(名字高能),加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關羽藉此成為了明代朝野上下公認的第一"網紅"。

    而清代在對關羽的吹捧上同樣賣力,《三國演義》是後金將領入關以前,與明軍作戰的重要教材,當時的滿清八旗主要將領幾乎人手一本,對三國的熟悉度不比漢人差。由於自己是異民族統治中原,故而在意識形態上抓得更緊,也更需要樹立典型。終滿清一代,文字獄屢見不鮮,成為壓制文人的重要手段。

    加封方面,順治九年(1652),清帝敕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後又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封為“忠義神勇關聖大帝”,乾隆三十四年(1769)敕封為“靈佑忠義神武關聖大帝”,關羽也由此達到了與孔聖人並列為文武二聖的高度,而且二爺這個名號比較穩,不像孔老夫子,總是被質疑。

    綜上,關二爺其實就是統治者所需要的一個榜樣,你可以說他是工具,也可以說他賺了,畢竟同時代的人,哪怕是打敗過他的樂進、徐晃、呂蒙,陸遜等人,沒一個能爬上他這麼高的神壇位子,也就他大哥的好基友諸葛亮可以跟他一拼。

    但不管怎麼說,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武將,二爺的一生,是波瀾壯闊的一生,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好男兒,這就夠本了。

  • 10 # 大野驢影視

    歷代封建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把關羽當做“忠義”的化身,關羽的地位被抬得越來越高,“由侯而王”,“旋而進帝”,最後被尊為“武聖人”。陳隋間,佛都徒假託關羽顯靈,在當陽首建關廟。

    唐建中三年,關羽被列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放進武廟,配享姜太公。宋代以後,關羽便被帶上“武聖”的桂冠。 默默無聞了800年的關羽,被宋徽宗連升三級:先封“忠惠公”,再封“崇寧真君”,又封“昭烈武安王”和“義勇武安王”。

    元文宗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顯靈英濟王”,明神宗封之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又把關羽廟長格為“武廟”,與文廟—孔廟並列。清代皇帝標榜關羽為“萬世人極”,封之為“忠義神武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在北京修建了關帝廟,還通令全國,普建關廟,按時奉祀香火。

    武聖關公廟數量之多,遠遠超過了文聖孔廟。清代一朝,僅北京一地,關廟就有116座。而且,有些關廟的建築規模也遠遠超過了孔子的文廟。有人說,關公是一種文化;也有人說,關公是一種精神。

    不然,在中國以至海外為何有這樣多的關公廟。

  • 11 # 申公抱抱

    亙古一人,忠義無雙。皇帝都喜歡這樣的人。所以,封其為神,以神來駕馭百姓,讓百姓知忠君愛國。百姓為財而忙碌奔波,皇帝都又封二爺為財神。說白了,就是想控制百姓,不讓百姓作。

  • 12 # 心飛揚237543337

    一方面是關羽武力強大,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關羽的忠義,歷代統治者為加強鞏固皇權,需要用關羽當參照物來籠絡人心,所以給他崇高的地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蹄粉和白涼粉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