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湖南沐苗教育
-
2 # 親立方早教
感覺統合被為數不多的家長重視。
感覺統合是感官透過不同的感覺通路,含: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從環境中獲得資訊輸入大腦,大腦再對其信 息進行加工處理。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
感覺統合失調即為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
先了解一下最容易失調的感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
1、觸覺失調
觸覺失調分為:觸覺敏感和觸覺遲鈍。
觸覺敏感表現:喜歡咬指甲、吸吮鉛筆;在陌生環境安靜,對親近的人發脾氣;抗拒粗糙材料;挑食、偏食;對聲音敏感等。
觸覺遲鈍表現:打針不哭、摔跤不疼、輕微觸碰察覺不到、馬虎大意、大大咧咧、人來瘋等。
觸覺失調影響:孩子生活、交際有一定障礙,最影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
觸覺失調矯正:透過一些接觸遊戲,如冷熱水刺激、梳頭遊戲、撫觸刷刺激、玩沙土遊戲、小刺球遊戲等讓孩子慢慢適應。2-3個月沒有明顯 好轉,需要到專業機構進行針對訓練。
2、前庭覺失調
前庭覺影響寶寶成長和學習能力發展,和平衡感、語言發展關係密切。
前庭覺失調錶現:平衡感差、運動能力差;空間感、方向感差;身體動作不協調,肢體交叉動作有困難;眼球運動有困難;好動不安,注意 力無法集中;話多,但缺乏組織性。
前庭覺矯正:以促進平衡的運動遊戲為主,如:鞦韆、平衡木、腳踏車、三級跳、蹦床、滑板車、投球遊戲等。
3、本體覺失調
本體覺能告訴我們關於位置、力量、方向和身體各部位的動作,以及有助於統合觸覺與前庭覺。
本體覺失調錶現:腦癱兒童肌張力下降、升高或波動會影響本體覺,位置覺不良使其不能分辨上肢或手指的位置,痙攣型和共濟失調型運動 障礙較肌張力障礙型明顯,本體覺失調一般不單獨存在。
本體覺矯正:不能忽略本體覺失調對腦癱兒童運動的影響,使用負重和抵抗性活動進行本體覺障礙的治療,使用抵抗性活動時應考慮身體正 確對線,也可使用震動性玩具。
如何預防孩子感統失調?
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針對發展敏感期開展訓練。
孩子感統失調的預防期在0-3歲的階段,這個年齡段也是寶寶快速發展、學習的階段。
預防寶寶感同失調的科學方法就是:在相應的年齡段,強化訓練相應的動作、遊戲。
如:2周左右開始撫觸按摩,刺激觸覺;
4-6月讓孩子練習俯趴、抬頭、轉頭,建立平衡感;
7-8月在床邊懸掛發生玩具,引導孩子追視;
0-3歲根據持續看親米全腦視覺刺激圖卡,促進視覺系統發展;
3歲左右讓寶寶練習連續跳躍、走直線等促進身體協調;
總體來說就是: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0-3歲是寶寶高速發育的關鍵期,成長只有一次,而感覺統合直接影響後天學習能力~所以, 家長不要錯過寶寶的成長。
如果寶寶失調眼中,請立即到專業機構針對性訓練。
-
3 # 嘿呦喂哦
感統失調很多家長不是非常瞭解雖然這並不算是一種病,但是也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究竟什麼是感統失調呢?
應該如何避免讓孩子感統失調呢?感統失調的定義
感統失調通俗的說法是:“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很輕微的障礙”,透過藥物治療配合康復訓練才能糾正。
也就是說,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病症。
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通常孩子在12歲之前透過訓練很容易糾正感統失調的現象,一旦超過12歲就會定型,無法改變。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小時候很聰明,但長大後卻很一般了。
造成感統失調的原因
一、生理原因(先天性的)
1、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調;
2、因早產或剖腹產造成幼兒壓迫感不足;造成觸覺失調。
3、因懷孕期間不正確的吃藥和打針對幼兒造成的傷害;
二、環境及人為的原因(後天性的)
1、由於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兒童活動範圍變小,大人對幼兒過度保護,事事包辦,導致兒童接受的資訊不全面;
2、父母太忙碌,輔導少而造成幼兒右腦感官刺激不足;
3、出生後,沒讓孩子經過爬行階段就直接學習走路,產生了前庭平衡失調;
4、父母或保姆不準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髒,從而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
5、過早地使用學步車,使幼兒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
6、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嚴,人為地造成孩子壓力太大,兒童自由活動時間太少造成精神上的傷害,產生拔苗助長的挫折等等。
感統失調常見的問題一、觸覺問題:
1、躲避接觸,固執於某些物件要時刻抱著才有安全感,不愛玩身體接觸的遊戲,嫌棄某些質地的衣物。
2、討厭被觸控、討厭理髮、洗澡、刷牙,不喜歡繪畫、沙土、泥工等手工作業。
3、愛打架、愛發脾氣、動手打人,對非惡意的身體接觸反應激烈。
二、前庭感覺功能問題:
1、特別愛玩旋轉的凳椅或遊樂設施,而不會暈。
2、喜歡旋轉或繞圈子跑,而不暈不累。
3、雖看到了仍常碰撞桌椅、旁人、柱子、門牆。
4、行動、吃飯、敲鼓、畫畫時雙手協調不良,常忘了另一邊。
5、手腳笨拙,容易跌倒,拉他時仍顯得笨重。
6、俯臥地板和床上時頭、頸、胸無法抬高。
7、爬上爬下,跑進跑出,不聽勸阻。
8、不安地亂動,東摸西扯,不聽勸阻,處罰無效。
9、喜歡惹人,搗蛋,惡作劇。
10、經常自言自語,重複別人的話,並且喜歡背誦廣告語言。
11、表面左撇子,其實左右手都用,而且無固定使用哪支手。
12、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衣服常常穿反。
13、對陌生地方的電梯或樓梯不敢坐或動作緩慢。
14、組織力不佳,經常弄亂東西,不喜歡整理自己的環境。
三、本體感覺功能問題:
1、書寫速度慢,字跡不規則,書寫時往往過分用勁。
2、在學習和其它活動中,順序性和時間意識差。
3、容易因為非智力因素引起學習不良,完成簡單動作常常遭遇失敗,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難容易沮喪,依賴性強。
4、學習繫鞋帶、扣鈕釦等精細動作困難,大運動和精細運動技能差,動作笨拙,不喜歡翻跟頭,不善於玩積木。
5、不合群、孤僻,在陌生環境容易迷失方向。
如何預防兒童感統失調在家中可進行的活動,多和孩子親近,一起玩,一起遊戲,不但增近親子關係,還可幫助孩子有均衡的發展,減少問題的發生。
一、室內活動:
1.利用搖籃,或抱著嬰兒,輕輕搖晃。
2.經常讓嬰兒有趴著、抬起頭的機會。
3.多抱抱孩子、愛撫他的身體四肢。
4.利用換尿布的時候,幫他手腳做作屈伸的運動。
5.揹他,練習平衡。
6.給予爬行、鑽洞等探索的機會,鍛鍊腰和手的力量。
7.和他玩撓癢的遊戲。
8.洗澡後用毛巾擦乾時多摩擦身體一會。
9.用大毛巾或床單把他包在裡面,爸媽各拉一頭,再左右輕搖動。
10.陪他玩積木。
二、戶外活動:
1.玩水、玩沙。
2.在草地、或較柔軟的PU跑道上跑、跳、滾、翻筋斗、玩球。
3.盪鞦韆、翹翹板、旋轉地球、攀爬架、平衡木、滑梯、球池等。
4.騎三輪腳踏車。
5.多爬樓梯,少乘電梯。
上述活動可促進兒童神經肌肉和骨骼的成長外,還能增加肌肉關節的運動覺,建立自我身體的形象,和認識生活的環境。
分享一個適合學齡前兒童用得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家裡或者身邊有適齡兒童的話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哦,這裡面有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有趣的冒險任務,孩子可以和喜歡的童話人物一起學習漢字,不知不覺中對漢字產生興趣。更多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果快樂育兒】
回覆列表
感覺統合簡稱感統,是機體將各種感覺通路的資訊輸入大腦,經過大腦對輸入資訊進行加工、處理、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絡、統一,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工作,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
前庭平衡失調
比如我們聽到老師說話的資訊、看到黑板上書寫的漢子、手握筆的感覺、我們的腦袋克服重力的影響來保證身體坐直等,這些資訊都會受到前庭覺的處理,才能使我們更好地處理學習任務。
常見的前庭發展不良
1. 寫反字:很容易會把某些字寫反,如b與d、6與9、p與q等。
2. 對於強烈、加速以及旋轉的動作有很大的需求:愛坐雲霄飛車,喜歡在轉彎處追逐競速,做再多次也不會覺得頭暈。
3. 常常喜歡從很高的地方往下跳。
4. 需要不停的動來動去,才能夠維持身體的動作:搖來搖去,不停抖動身體,根本沒辦法好好的坐下來。
5. 平衡感很差,常常跌倒。
6. 常常不小心就撞翻物品或撞上傢俱。
7. 左右分不清楚:這樣的孩子常常會分不清左右邊,尤其是在沒時間可以細想的時候。
8. 耐性耐力差:常常等不急,耐不住性子。
9. 無法流暢地把一行字從左到右讀完,中途一定會停頓,眨眨眼然後才重新聚焦。
10. 沒辦法盯著一個正在移動的物體,常常跟丟。
視覺功能統合不良
1. 眯著眼睛看東西:因為腦部無法快速過濾掉不重要的視覺訊息,因此看東西的時候常常眯著眼睛來幫忙減少不必要的視覺輸入。
2. 無法順著一個方向,很平順的移動視線,看書容易跳字跳行。
3. 不喜歡閱讀:通常不愛閱讀,或是很快就失去耐性。
4. 視覺區辨不良:玩“找不同”這種遊戲時,有明顯的障礙,總是找不出兩張圖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5. 寫字漏東漏西:寫字時常常會漏掉筆畫,寫一串數字時也會少掉幾個。
6. 寫字不整齊:通常很難把一行字寫整齊,不是越寫越高,就是越寫越低,有時寫著寫著就歪倒格子外頭去。
7. 經常撞到東西:常誤判周圍環境中物品的相對距離,所以常常會不小心一頭撞上傢俱。
8. 容易迷路:方向感很差,常會迷路。
9. 耐力差:在學校裡看黑板上課時,很容易就感到疲累。
聽覺功能統合不良
2. 難以專注:上課時只要教室裡有其他聲音,就無法專注於老師的上課內容。
3. 聽覺理解力差:沒辦法瞭解或記憶他所聽到的訊息。通常一次只能執行一個或兩個連續的指令,多了就會記不得。
4. 表達想法困難:對於要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有困難。例如,想表達“我覺得今天學校的午餐中,玉米濃湯很美味”可能會說成“那個湯我愛吃”。
6. 回答不切題:和別人說話時,無法針對別人的問題做出適當的反應,例如當被問到“你早餐吃些什麼?”他會回答“我平常最愛吃薯條”。
7. 語言學習不良:懂得的詞彙量偏少,有時沒辦法使用正確的文法,語句,例如,“因為今天下雨,所以要帶傘”說成“要帶傘,所以下雨”。
本體感失調
本體感是我們對於身體的一種感覺,影響我們對身體的控制,我們在書寫過程中對筆的控制需要用到手部的肌肉、保持坐姿需要運用腰部的肌力、說話時需要口腔肌肉的配合,所以本體感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行為。
常見的本體覺失調
1. 怕高:對於一般人都可以接受的高度也無法忍受;下樓梯的時候會異常的緊張,雙手緊握扶手;不敢從有護欄的陽臺往外看。
2. 討厭雙腳懸空:不喜歡坐高腳椅或被高高的抱起,總是掙扎著要下來。如果有爸爸媽媽在身邊幫忙,又是會願意配合一下,時間一久還是會吵著要回到地面上。
3. 不愛玩遊樂場中的大型設施:例如鞦韆、滑板、攀爬架還有旋轉木馬等。
4. 不喜歡參加體能性的活動:例如跑步,騎腳踏車,滑雪橇或是跳舞等。
5. 不喜歡爬樓梯:一上樓梯就覺得不舒服,常常貼著牆走或是緊抓著扶手。
6. 容易覺得暈眩:不管是乘車,坐船,搭火車還是搭飛機,都很容易暈眩。嚴重一點的,甚至連搭乘手扶梯和電梯也會無法忍受。
7. 不敢往下跳:儘可能的避免做從上面往下跳的動作。
8. 容易頭暈:被轉幾個圈就會失去平衡,頭暈甚至想吐。
9. 不敢爬高:即使是雙手可以抓牢的簡單攀爬動作,他都不願意做。
10. 動作緩慢:在一般操作中總是動作慢,比如上車下車,從車子裡的前座移動到後座,或是在高高低低的路面行走等。
11. 擔心墜落:上下樓梯的時候,比別的孩子還常緊緊抓住扶手。
12. 較偏好靜態活動:不喜歡玩會移動的玩具,喜歡可以在固定位置玩的東西。
觸覺失調
觸覺是孩子從在媽媽的子宮裡,一直到出生、成長過程中都需要運用的最基本的感覺。我們能感受到冷、熱、痛、癢等,都是來自觸覺。在生活學習中,我們感受衣服的材質、感覺書本的材料、透過擁抱建立和同伴的信任,這些都是透過觸覺來實現的。
常見的觸覺過度敏感檢查表
1. 不愛洗臉或洗頭:不喜歡臉或是頭被觸碰,例如洗臉或洗頭。
2. 不愛洗澡:不喜歡洗澡,或是堅持洗澡水一定要是熱的或是冷的。
3. 不愛穿襪:光是穿襪子這件事就可以搞得一個頭兩個大。他們總是儘可能把襪子脫掉。有些小朋友會無法忍受襪子的縫隙,有些小朋友則無法忍受襪子穿著的時候有點歪掉。
4. 不愛刷牙:拒絕刷牙,非常討厭看牙醫。
5. 不願赤腳走草地、沙地:不肯赤腳走在草地上,沙土上或是涉水。
6. 不喜歡剪指甲:找盡理由逃避剪指甲,每次都哇哇叫甚至大哭。
7. 拒絕梳髮或剪髮:如果要動到他的頭髮,不是激烈反抗就是大哭。梳頭髮,剪頭髮,洗頭髮,甚至是拍拍他的頭髮也會引起他很大的反應。
8. 情緒起伏大:在高高興興玩遊戲時,常常會突然生氣,讓人難以應付。
9. 對衣服材質挑剔:對衣服的材質挑三揀四,不喜歡新衣服,粗糙的花紋,襯衫的領子,套頭衫,毛衣,帽子或圍巾等。
10. 挑剔食物:不願意接受新口味。有些小朋友會拒絕熱食,有些則排斥冷掉的食物。
11. 拒絕陌生人的觸碰:除了父母家人與熟悉的人之外,會拒絕別人善意的拍肩關懷等觸碰到身體的動作。
12. 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對於會產生觸碰行為的狀況,會感到不舒服或有情緒化的反應。
13. 排斥輕微觸碰:對於他人不小心輕微的觸碰,也會產生不舒服與情緒化的反應,因為表現出焦慮,敵意與攻擊性。
14. 不喜歡會弄髒的遊戲:不喜歡髒髒的感覺,因此排斥如玩沙,手指畫,黏貼,塗料,泥巴還有粘土等遊戲,就算只有沾到一點點土也要立刻洗掉。
15. 疼痛反應過度:對於身體上的疼痛經驗反應過度,即便是一點小刮傷也會大驚小怪。
16. 踮腳尖走:常可以看到他踮著腳尖走路,以減少跟地面接觸的機會。
觸覺反應遲鈍
1. 反應遲鈍:除非是很強烈的刺激,否則好像對觸碰沒什麼反應。
2. 對於疼痛沒有反應:對於刮傷,挫傷,被切割到或是被射擊到所引起的疼痛,似乎沒什麼反應。
3. 感覺不到別人痛苦:在遊戲的時候,常撞到其他小朋友或是寵物,但看起來一點歉意都沒有,因為他根本感覺不到別人(或小動物)的痛苦。
4. 丟三落四:因為觸覺系統感應不良,東西忘了拿他也不會有什麼感覺,所以老是丟三落四。
觸覺,是情商之源;前庭覺,是學習之根;本體絕,是創新之本。不要等到孩子學習困難,難以糾正時再來想到改善,那時已為時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