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日山上

    孟子(約前372年一前289年),名軻,字子與,鄒國(今山東鄒城)人。其祖先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到孟子時已失去貴族身份,幼年時家境貧困。他是子思弟子的學生,是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為儒家學說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故後世也尊其為聖人,號為“亞聖”。由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結合而成的“孔孟之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孟子的貢獻主要表現在:

    1、仁政學說。這是孟子對孔子“仁”的學說的一種發展。孔子的這一學說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孟子將孔子的仁學思想擴而廣之,發展成為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施政綱領,這就是仁政。主要內容是:在政治上反對兼併戰爭,主張任用賢能;在經濟上主張減少賦稅,使“民有恆產”;在文化上主張興辦學校,進行儒家思想教育等。

    2、提出了性善論。認為人的本性天生是善良的,每個人生來就具有憐憫同情之心、著恥憎悪之心、恭敬辭讓之心以及是非之心。這四心是仁、義、禮、智四種道德觀念的萌芽,如果能讓人們把這些萌芽擴充開發出來,就會匯成滔滔江河,不可遏止,治理天下就是極其容易的事了。

    3、民貴君輕的思想。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在這三者中,人民最重要,接下來是國家,最後才是君主。君主要想鞏固統治,就要取得人民的擁護,而要獲得人民的擁護就要施行仁政。這種重民的思想,是一種了不起的貢獻。孟子在談到君臣關係時指出:“如果君主把臣子看成自己的手足,臣子就會把君主看成是自己的腹心;如果君主把臣子看成是狗馬,臣子就會把君主視為一般人;如果君主把臣子看成泥土草芥,臣子就會把君主視為仇敵。”這一思想發展了孔子提出的“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的觀點。

    4、積極的進取精神。孟子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他認為這種精神主要表現在:一是不怕吃苦,所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如果一個人不能經受住苦難的磨難,是難於擔當大任的;二是要積極進取,要具有為事業而獻身的精神,甚至要“捨生取義”。三是要具有高風亮節,即要具有“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要敢於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而抗爭。

    正因為孟子在發展儒家學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儒家學派中其地位僅次於孔子,故元朝在至順元年,加封他為“亞聖公”,這是以後稱其為“亞聖”的緣由,並在文廟中處於陪享地位。

  • 2 # 豆爺說說

    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省鄒縣東南)人。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成為孔子之後的一代儒家宗師,因此被後世稱之為“亞聖”,同孔子合稱為“孔孟”。然而,後世的人們為什麼會給予孟子如此高的讚譽呢?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守舊思想,推崇復古,反對變法,主張維護階級等級秩序。同時還提倡仁政,提出“民貴君輕”和“性善論”的民本思想觀點,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亞聖孟子對儒家學說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仁政學說。這是孟子對孔子“仁”的學說的一種發展。孔子的這一學說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孟子將孔子的仁學思想擴而廣之,發展成為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施政綱領,這就是仁政。主要內容是:在政治上反對兼併戰爭,主張任用賢能;在經濟上主張減少賦稅,使“民有恆產”;在文化上主張興辦學校,進行儒家思想教育等。

    ニ、提出了性善論。認為人的本性天生是善良的,每個人生來就具有憐憫同情之心、著恥憎悪之心、恭敬辭讓之心以及是非之心。這四心是仁、義、禮、智四種道德觀念的萌芽,如果能讓人們把這些萌芽擴充開發出來,就會匯成滔滔江河,不可遏止,治理天下就是極其容易的事了。

    三、民貴君輕的思想。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在這三者中,人民最重要,接下來是國家,最後才是君主。君主要想鞏固統治,就要取得人民的擁護,而要獲得人民的擁護就要施行仁政。這是一種重民的思想,應該說是一種了不起的貢獻。孟子在談到君臣關係時指出:“如果君主把臣子看成自己的手足,臣子就會把君主看成是自己的腹心;如果君主把臣子看成是狗馬,臣子就會把君主視為一般人;如果君主把臣子看成泥土草芥,臣子就會把君主視為仇敵。”這一思想發展了孔子提出的“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的觀點。

    四、積極的進取精神。孟子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他認為這種精神主要表現在:一是不怕吃苦,所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如果一個人不能經受住苦難的磨難,是難於擔當大任的;二是要積極進取,要具有為事業而獻身的精神,甚至要“捨生取義”;三是要具有高風亮節,即要具有“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要敢於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而抗爭。

    正因為孟子在發展儒家學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儒家學派中其地位僅次於孔子,故元朝在至順元年,加封他為“亞聖公”,這是以後稱其為“亞聖”的緣由,並在文廟中處於陪享地位。

  • 3 # 顏小二述哲文

    孟子對於儒學的貢獻有許多,主要在於他提出的性善論、仁政學說和良知說。

    要說孟子對儒學的貢獻,首先在於其性善論,而後在性善論的基礎上,孟子又提出了“仁政學說”,最後,由其性善論,孟子繼而又指明瞭“良知”說,這也為後世的陽明心學奠定了基礎,對後世儒學發展寓有重大意義。

    1、孟子的性善論

    孟子的性善論想必大家大抵已經耳熟能詳了,關於人性,孟子繼孔子之後,孔子只是說了“性相近、習相遠”,肯定了後天環境對人的影響作用,並未明確說人性善惡,而孟子則相對明確提出了性善論。孟子透過性善論,來表明人之惡因後天物慾所致,所以人要時時刻刻反省自己,保有自己的善良本性。

    孟子指明,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分別為仁、義、禮、智,在《孟子》一書中,有相關記錄: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認為人生來就有代表仁義禮智的四心,這四心是人先天之善的表現,人性是善良的。如果有一個人做出了不善的行為,問題並非出在他的本性,而在於這個人沒有把持好自己的本性。所以,孟子繼而提出了“養心莫善於寡慾”。

    也就是說,在孟子心裡,人本性是善的,但是因為後天的慾望會矇蔽人的本心,所以也有人表現出不善的行為。因此,為了保有自己善的本心,就要時時刻刻反省自己,壓抑自己的慾望。而孟子之性善論最終實則更多為了表明“後天教化”的重要性,人要保有善之本性,區別於禽獸,就需要在後天的教化中學習,修身養性,抑制自身過度的慾望。

    2、孟子“仁政”學說

    孟子提出了性善論,他的許多學說,都以性善論為基礎展開議論,比如孟子思想中比較有名的“仁政”學說。

    孟子發展和改造了孔子提出的“禮治”和“德治”的相關理論,提出了他的“仁政”學說。而孟子提出“仁政”學說,也是他觀察當時社會之嚴刑峻法下百姓民不聊生的結果。在孟子時期,類似商鞅這樣的新興地主階級改革家積極主張土地開墾,鼓勵私人佔有田地等行為,這讓孟子深感憂慮。孟子認為這種做法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相互爭奪,出現“私肥於公”的情況,於是孟子便以“仁政”學說為核心,提出了井田制。而孟子的仁政學說,在政治上主要是講究“以德服人”,所以孟子十分看重為上者的德行,並且表明一個有德的君主,一定要仁愛自己的百姓。

    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此處,孟子是在告誡君主要重視百姓,要將百姓放在自己和江山社稷之前,只有君主行“不忍人之政”,仁愛百姓,才能得到百姓的擁戴,江山才能更加穩固。而孟子這句話,也千百年來成為無數後世君主的警句。

    孟子的“仁政”學說,首先指明瞭君主需心懷“仁德”,否者以“霸道”治天下,天下必定不穩固,其次,孟子也十分明顯地表明瞭“民意”對維繫國家穩定的重要性,這在當時那個時代,十分難得。

    3、孟子“良知”說

    孟子提出性善論,認為人生來就有代表仁義禮智的四心,進一步推衍,孟子實則也在告訴人們,這四心其實就是人先天的良知良能,不需要後天學習,屬人生來就有的存在。

    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而在孟子的思想體系裡面,代表善的“四心”是人不用學習就先天擁有的,比如人的惻隱之心,人不用學習,看到他人的悲慘遭遇就會不自覺產生同情心。基於此,孟子認為人先天就有“仁義禮智”,這是人良知良能的體現。

    但是,人雖然先天有良知良能,可是這先天之善卻會在後天的物慾中被遮蔽,所以孟子提出了:

    “不明乎善,不誠其身也。”

    也就是說,孟子認為,人之“誠”實則就是“善”,人想要恢復自己先天之善的良知良能,就要“思誠”。其實,所謂的“思誠”或者說“明乎誠”,某種意義來說,大抵就摒棄私慾,繼而達到萬物皆備於我的理想境界。

    4、總結

    綜上所述,孟子被稱為儒家“亞聖”其實也不無道理,他的“性善論”將“仁義禮智”上升到了人先天就有的高度,並且以此將人和動物作出了區分,孟子此舉實則是以另一種方式來強調“仁義禮智”,繼而讓人更“樂意”去摒棄私慾,在後天教化中修身養心,反身求誠。

    基於此,我們可以總結,孟子對儒學比較突出的貢獻,主要在於他的性善論,以及建立在性善論基礎上的“仁政”學說和“良知”說。

  • 4 # 木山文

    孟子(約前372一約前289),字子輿。孟子自認為是孔子的忠實信徒。但因為相距了約100年,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孟子對孔子的學說不但有所取捨而且有所發展。論"天"。天的意義一般有自然之天,義理之天,主宰之天,命運之天。孟子講自然之天。有"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天之高也"。有義理之天,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命運之天,如"若夫成功,則天也","吾之不遇魯候,天也"。卻沒有主宰之天。但是,孟子又提出了一種深刻的"天"。如"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天不說話,拿行動和工作來表示罷了)。其實 ,這種天就是民意。他又說"太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論"命","天命"。孟子說"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至而至者,命也。"(沒有人叫他們這樣做,而競這樣做了的便是天意,沒有人叫他來,而竟這樣來的便是天命)。就是說命運是一種無形而巨大的力量,卻沒有主宰或指使者。然而孟子不是宿命論者。他對命運的態度是,"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於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無一不是命運,但順理而行,所接受的便是正命。所以懂得命運的人,不站在有傾倒危險的牆壁之下。盡力行道而死的人所受的是正命,犯罪而死的人所受的不是正命)。看來無論命運有多麼巨大的力量,但我還依我的"仁義"而行。不無故送死。只要盡我之道,死也是"正命。"如果胡作亂為觸犯刑罰而死,便不是"正命"。孔子講"仁",孟子則經常"仁義"並用。孔子重視人的生命,孟子更重視人民生存的權利。孔子因為周武王討伐商紂而得到天下。議論音樂。認為周武王的".樂舞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孟子卻不如此,齊宣王說。"武王伐紂"是"臣弒其君"。孟子答說:"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不但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還主張"貴戚之卿"可以廢掉壞君,改立好君。這種思想是孔子"仁"的學說的大發展。因之,孟子看君臣間的互相關係也比孔子有所前進。孔子只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卻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華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這種思想比後代某些"理學家"所謂"君要臣死,不得不死"高明,且先進不知多少倍!孟子"道性善",並且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所說的"性善",其實際意義是人人都有為善的可能。用孟子的話說"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從天生的資質看,可以使他善良,這便是我所謂的善良,至於有些人不善良,不能歸罪於他的資質)值得注意的是,孟子認為環境可以改變人的思想意識。他說"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豐收年成,少年子弟多半懶惰,災荒年成,,少年子弟多半強暴,不是天生的資質這樣不同,是環境,是他們的心情變壞的緣故。)孟子還認為事物各有客觀規律,而且應該依照客觀規律來辦事。他說"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故者,以利為本。所惡於智者,為其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無事,則智亦大矣,星辰之遠也,苟求其故,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天下的討論人性,只要能推求其所以然就行了,追求其所以然,基礎在於順其自然之理。我們厭惡使用聰明,就是因為聰明容易陷於穿鑿附會,假如聰明人能像禹的使水執行一樣,就不必對聰明有所厭惡了。禹的使水執行就是行其所無事.(順其自然,因勢利導)。假設聰明人也能行其所無事(不違反其所以然,而努力實行),那聰明也就不小了。天極高,星辰極遠,只要能推求其所以然,以後一千年的冬至,都可以坐著推算出來)。

  • 5 # 讀一世界

    孟子為什麼被後世儒家尊為“亞聖”?他的思想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孟子名軻,是戰國中期鄒(今山東鄒城。一說當時屬魯)人。孟子的先世是魯國公族“三桓”中的孟孫氏,到孟子時代,孟孫氏已經衰落下來。孟子幼年喪父,母親從事女織,家境比較貧寒。

    孟子是在嚴格的家教中長大的。據《列女傳》和《韓詩外傳》,孟子年幼時,他家居住在墳地不遠處,孟子做遊戲時便學習埋葬死人,孟母唯恐對孟子影響不好,就搬了家。這回他們住在集市附近,可孟子又學商販叫賣,孟母便再次搬家。這次是搬到學校旁邊,孟子便從此學習禮儀,“設俎豆,揖讓進退”。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又傳,孟子小時候不愛讀書,貪玩好耍,孟母質問他,他卻說是去找丟失的東西。孟母很生氣,就用刀把正織著的布割斷,並趁機教育孟子說:“要你讀書,就是希望你成名。現在你不讀書而去玩耍,就像割裂織布機上的布一樣。學習不努力是不行的。”這就是“斷機教子”的故事。孟子稍長,從學於子思的弟子。孟子通曉五經,尤其長於《詩》《書》《春秋》。他雖然沒有直接受業於子思,但卻屬於子思學派。他的思想與孔子、子思一脈相承,以子思和孟子為代表,又形成了“思孟學派”。作為孔子的崇拜者,孟子一生的出處進退也與孔子相似。經過青年時期的刻苦學習和鑽研,孟子在後來便開業授徒了。孟子認為人生最大的快樂便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中年以後,他懷著政治抱負遊歷各國,但終不見用。他的一生除中年以後的二十幾年遊歷各國外,主要從事教育事業。孟子的弟子雖不及孔門弟子的數量多,但僅就《孟子》一書所記,可考者也有十幾人,如公孫丑、萬章、樂正子、公都子、屋廬子、孟仲子等。當時,學士們遊說諸侯的風氣盛行,為了宣傳儒家的學說,孟子學成後,也“以儒道遊於諸侯”,企圖憑藉諸侯國君實現個人的政治抱負。據學者考察,孟子先後到過魏、齊、宋、魯、滕等國,但都“與所如者不合”,雖然他也每每受到諸侯國君的優遇,卻一直沒有受到重用。最後只得回到鄒地,與萬章等人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一書。作為戰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又一位儒學大師。他繼承併發揮了孔子的學說,奠定了孔孟之道的基礎,對光大儒學做出了巨大貢獻。由於孟子的宣揚,戰國時的儒學才成為諸子之學中的“顯學”。正因如此,後世的學者十分推崇孟子,漢朝的學者把《孟子》一書視為輔翼經書的“傳”,並設立博士官進行研習;唐朝的韓愈提出道統說,他把孟子看成儒家道統的嫡傳;五代時期的後蜀主孟昶刊刻石經,《孟子》亦為其一;宋代以後,隨著理學的興起,學者們更多地談論心性等問題,由此出現了孟子地位的“升格運動”:北宋神宗時封孟子為鄒國公,與顏回、曾子、子思一起配享孔廟;南宋的朱熹則把《孟子》一書列入“四書”,孟子的地位空前提高;元朝,元文宗加封孟子為鄒國亞聖公;明朝景泰年間與孔子同去臣爵,尊為亞聖孟子。這樣孟子成了孔子以後被後儒尊崇的又一位“聖人”。孟子所處的時代,是一個諸子並起、百家爭鳴的時代。當時與儒家對立的,以墨家和楊朱勢力最大,所以孟子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孟子·滕文公下》)又說:“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墨。”(《孟子·盡心下》)可見,當時的思想界,儒、墨、楊有三分鼎足之勢。孟子繼承孔子的衣缽,以孔子的保護者和儒家的衛道者自居,闢楊、墨,正人心,捍衛孔子之道。他對孔子思想作了系統的闡發,既有繼承,又有改造。孔子的思想學說以“禮”為核心,為了論證和闡發自己“禮”的思想,他又較多地談到“仁”,用以解釋“禮”,或者把“仁”作為“禮”的最終目標。孔子的政治思想,即主要在於健全“禮治”,維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統治秩序,他的以仁愛為中心的道德思想體系便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孔子以後,孟子發展了孔子的思想,建立了具有完整體系的政治理論——“仁政”學說。孟子的這一思想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多方面,他提倡“王道”“仁政”,其出發點和目的在於“得天下”“王天下”。孟子以此學說遊說諸侯,但在那種特殊的時代,決定了他也與孔子那樣被譏為“迂遠而闊於事情”(《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孟子雖然不得意於諸侯,但他卻有堅定的信念,認定“聖人復起,不易吾言”(《孟子·滕文公下》),並以此著書立說,教授生徒。孟子“仁政”學說的綱領在於“制民之產”。要實現王道政治,必須有一定的物資基礎,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孟子·滕文公上》)人民應當有一定的耕地和住宅,才能談得上安居樂業,才能談得上去遵守一定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社會才能有序。所以當政者應當把土地分給農民,使每家各有“私田”百畝,中間有百畝“公田”,由八家共耕,以使“耕者助而不稅”。為此,孟子不但重視農業,主張“不違農時”,“關市譏而不徵,澤梁無禁”,而且主張“省刑罰,薄稅斂”,藏富於民,“取於民有制”。為了實現“王道”“仁政”,孟子提出了爭取民心的主張。他說:“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孟子·離婁上》)而得民心,就應該與民同樂,因為“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從這個前提出發,孟子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的著名命題,認為國君“得乎丘民而為天子”,把人民提到了比社稷還高的地位。尊賢重士也是孟子“仁政”的重要內容,他認為,國君要“王天下”,帶來政治上的益處,就必須使“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孟子·公孫丑上》)。孟子認為:“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土地闢,田野治,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孟子·告子下》)前代的聖王霸主取得天下,無一不是如此。孟子還十分重視對人民施行教化,這也是其“仁政”學說的特點之一。在孟子看來,人民有了穩定的經濟生活,僅僅是“王道之始”,只有進而對人民施行教化,才能完成王道政治的實現。這與孔子“富而後教”的思想如出一轍。他推崇古代聖王的教化能力,一再談及應該“謹庠序之教”(《孟子·梁惠王上》),“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孟子·膝文公上》)。他把庠序之教與政治、經濟並提,有時甚至提到政令之上,把教育看成施行王道政治的根本途徑。在世界觀上,孟子也是孔子“天命”論的繼承者。孟子說:“《書》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孟子·梁惠王下》)他還說:“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萬章上》)他認為人應“思誠”,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人做到了至誠,就能感動上天。“孟子道性善”,他認為人的道德品質如仁、義、禮、智等乃是人性固有的,與生俱來的;否認了告子“性無善無不善”,“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的說法。孟子的這種性善論歸根到底是以其主觀唯心主義世界觀為基礎的。為了按照“天命”行事,首先必須知道“天命”,為此,孟子又提出了一套盡心、知性、知天等原則。“盡心”就是要儘量擴充、發展仁、義、禮、智等固有的“善端”,只有這樣,才能完整地把握、體認人的本性;能完整地認識人的本性,就能夠知道“天”了。這種唯心主義世界觀的不斷擴充、膨脹,終於達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盡心上》)的地步。孟子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觀和人性論溯源於天,歸本於人,這也是他的“王道”“仁政”學說的理論根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癩蛤蟆的毒素能治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