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歪嘴說歷史

    燕王朱棣以“靖難”之名,最後攻下國都南京,火燒皇宮,但過後沒有找到其侄建文帝的遺體。朱棣雖馬上自號永樂帝,但對於此事及建文帝遺臣跳散各地,可能仍有掛懷。明朝歷史文獻裡,留有一些建文帝可能沒有被燒死,而逃亡海外之傳言,甚至有說出家於二十年後,返北京之故事。

    所以,有人認為永樂帝派鄭和下西洋之一主因為追尋建文帝。此種說法不可能成立,因為鄭和每次出使海外都是那麼浩浩蕩蕩,建文帝若亡命海外,當聞風而躲藏起來,大規模下西洋尋建文帝絕非有效之方法。

    目前,絕大多數學者已不相信此說。但歷史小說常常為了戲劇化,尚強調此可能。根據學者 分析,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大致有以下幾個:

    ⒈政治目的是宣揚明朝國威。

    ⒉經濟目的是擴充套件朝貢貿易。

    ⒊順便尋找失蹤的建文皇帝。

    ⒋出海目的是為迎佛牙。

    ⒌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絡。

  • 2 # 詩雨花魂

    和為什麼要下西洋?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第93頁給出的答案是:“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絡”。然而,關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原因是鄭和遠航的官方檔案,被明朝官員劉大夏隱藏而失蹤了。劉大夏(1436—1516),(本文章由天天愛養生網整理釋出),湖廣華容(今屬湖南)人,官至兵部尚書。他為官清廉,但思想保守,因反對鄭和下西洋,就將鄭和繪製的航海圖藏了起來。

    早在元末明初,東南沿海一帶就有不少華人逃往海外謀生,朱棣懷疑建文帝也逃到了海外,於是,就派鄭和下西洋,去追尋他的下落,以徹底消滅自己的對手。

    這個史實在清乾隆四年(公元1740年)張廷玉纂修的《明史·鄭和傳》中有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此外,《明史·姚廣孝傳》《明史·胡傳》裡也寫道:朱棣當上皇帝后,曾命人尋訪建文帝的下落,鄭和下西洋就是為了“蹤跡建文”。說明鄭和的船隊確實擔負著尋找建文帝的使命。

    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 三次“出海”

    為了找到建文帝的下落,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三次“出海”。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他出使暹羅(泰國),永樂二年他出使日本,永樂二十二年他又出使舊港(印度尼西亞),為的都是這個目的。

    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從斯里蘭卡迎回“佛牙”。斯里蘭卡最大的寺廟叫佛牙寺,佛牙寺內供奉著一顆佛牙。佛牙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火化後遺留下來的牙齒。據傳說,釋迦牟尼的牙齒只有兩顆流傳到人間,一顆珍藏在北京西山八大處的佛牙塔內,另一顆供奉在斯里蘭卡的佛牙寺內。

    關於這僅存的兩顆佛牙,佛教界盛行的說法是,在釋迦牟尼圓寂(僧尼死亡)後,左犬齒在印度一度落入印度教徒手中,他們用大鐵錘敲擊佛牙,結果碎的不是佛牙竟然是鐵錘,於是印度教徒只好將其送還佛寺。所以,佛牙被佛教徒們奉為珍寶

    朱棣是篡奪自己的侄兒建文帝的皇位而上臺的,他興師動眾迎回佛牙,主要用意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地位,以平息民間的不滿和反抗情緒。這一做法,前代帝王就曾使用過。

    從斯里蘭卡迎回“佛牙”,應該屬於明成祖的個人目的。

    除此之外,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希望以外交手段來鞏固自己的帝位,換句話說,就是宣揚明朝的國威。這是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的軍事目的。

    明成祖也曾宣稱,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為了“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導以禮義,變其夷習。”可見,他這樣做,是為了防止外來威脅。實際上,對中國曆朝政權造成威脅的,大多來自陸地上的北面,明成祖就曾數次親率大軍北征

    明成祖對海外的威脅做了錯誤的估計鄭和下西洋還有商業的性質,即經濟目的,是要拓展海外貿易。明史專家吳晗,在其《明初的對外政策與鄭和下西洋》一文中認為,鄭和下西洋“是從國際貿易的收入上來解救當前的”財政困難的。

    持續三年之久的“靖難之役”使天下百姓疲於兵旅,社會經濟殘破不堪,而明成祖又急於封賞靖難功臣,增設武衛百司,以鞏固新生的政權。對海外朝貢國實行開放政策,鼓勵他們來華朝貢,以求輸入更多的海外物品。解決財政危機。

  • 3 # Hello洋哥

    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認為"靖難之役"後,建文帝神秘失蹤,這成了朱棣心中最糾結的一件事。畢竟他的皇位是從建文帝手中奪來的,只要一天不確定建文帝的最終結果,他的皇帝寶座就沒法徹底坐穩。因此當他聽聞建文帝逃到外國的訊息後,就派鄭和帶著龐大的艦隊前去搜尋。然而這種說法缺存在一處"硬傷",假如建文帝真的沒死,他大可以在國內找個地方隱居起來,已古代的技術條件,要在如此龐大的國度內找到一個人的難度於大海撈針差不多,根本沒必要逃竄到外國去。國外人生地不熟,語音又不相通,真到了外面被發現的風險反而更大。而且朱棣直到1421年仍派鄭和出航,此時建文帝早已對他不構成任何威脅了,所以尋找建文帝的說法站不住腳。

  • 4 # 一顆青木1

    朱棣為什麼要派鄭和下西洋?是否為了尋找建文帝?

    永樂三年(1405年)六月十五日,明成祖朱棣派三寶太監鄭和率領一支龐大的遠洋艦隊南下西洋,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壯觀、最神秘的航海之旅。鄭和船隊在南京龍江船塢建造,在江蘇太倉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正式起錨。兩年後,鄭和船隊攜諸國朝貢使者返回明朝,第一次鄭和下西洋行動圓滿結束。

    在完成了第一次遠洋任務後,鄭和船隊又於1407年、1409年、1413年、1417年、1421年開赴西洋,遠至爪哇、印度、非洲之角和霍爾木茲海峽,沿途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鄭和船隊的“寶船”大者為九桅平底帆船,長135.3米,寬56.7米。小者為五桅平底帆船,長54.8米,寬20.7米。整個船隊擁有約27000名水手。值得一提的是,同一時期歐洲的大航海時代尚未開始,鄭和船隊無論艦船尺寸、技術水平還是艦船數量,均令150年後才出現的西班牙無敵艦隊望塵莫及。

    朱棣在位期間六次派鄭和遠赴西洋,出航次數可以說是非常頻繁了。然而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卻成了一個不解之謎。時至今日,人們仍不清楚朱棣為什麼要大費周章派鄭和下西洋,因此便出現了各種猜測。

    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認為在“靖難之役”後,建文帝神秘失蹤,這成了朱棣心中最糾結的一件事情。畢竟他的皇位是從建文帝手中奪來的,只要一天不確定建文帝的最終結果,他的皇帝寶座就沒法徹底坐穩。因此當他聽聞建文帝逃到外國的訊息後,就派鄭和帶著龐大的艦隊前往搜尋。然而這種說法卻存在一處“硬傷”:假如建文帝真的沒死,他大可以隨便在國內找個地方隱居起來,以古代的技術條件,要在如此龐大的國度內找到一個人的難度與大海撈針差不多,根本沒必要逃竄到外國去。國外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相通,真到了外面被發現的風險反而更大。而且朱棣直到1421年仍派鄭和出航,此時建文帝早已對他不構成任何威脅了,所以尋找建文帝的說法站不住腳。

    事實上,夜讀史書認為朱棣之所以熱衷於派鄭和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向周邊國家宣揚明朝是世界中心的地位,擴大朝貢制度,打造天下共主的形象,以此證明自己才是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用現在的話來說,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就是“軟實力”輸出。

    朱棣一生都飽受皇位合法性的煎熬,他在位時期的許多重要決定其實都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以及獲得皇位的合法性。為了實現這一點,他不惜重金派鄭和帶著龐大的艦隊往返於中國至非洲這段航線,將明朝的國威遠播至沿線各國。“威德遐被,四方賓服”這兩句對朱棣生平功績的評價在鄭和下西洋這件事情上確實是做到了名副其實。

    令人遺憾的是,鄭和下西洋原本可以開啟明朝的海上霸業,可明朝皇帝卻沒有意識到此事的重要性。頻繁的遠洋航行並沒有為明朝攫取領土或資源,只是帶回了為天朝揚威這一抽象成果。

    1433年,明宣宗朱瞻基執政期間完成了最後一次鄭和下西洋行動後,明朝的海洋探索行動徹底宣告終止。此後明朝的航海能力日益衰微,以至於到了明朝中期竟淪落到了連沿海地區倭寇都難以對付的地步,明朝航海史就這樣成了一片生鏽的合頁。

    參考文獻:《明史》、《中國的世界秩序》

  • 5 # 馨晨復語

    《明史·鄭和傳》載:鄭和,雲南人,世所謂三保太監者也。

    鄭和,1371年—1433年,雲南昆陽人。中國明朝著名的Nautilus、外交家。

    普通人對鄭和了解最多的莫過於在明朝時期,鄭和七下西洋。之所以說鄭和下西洋是明朝時期的偉大創舉,是因為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末之前古代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探險,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時間便橫跨了大半個地球。

    鄭和下西洋前六次是永樂年間,永樂大帝朱棣去世後很長一段時間,朝廷便對下西洋航海的想法戛然而止。直到明宣德8年才再一次讓鄭和揚帆起航,遠下西洋。而這一次也是鄭和最後一次遠航,這一次在返航的途中由於勞累過度在印度西海岸古裡達到了他的人生終點。那麼鄭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麼?為何在中國歷史上從來都沒有過的壯舉,在朱棣時期要開創此先河?真的是為了僅僅炫耀一下大明的國威嗎?

    當然,在我看來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很多。鄭和下西洋確實宣揚了明朝的國威,並給宮中帶來了很多舶來品和奢侈品。使明朝達到了萬國來朝的空前盛世。但還有一個真實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當年,朱棣打這清君側的旗號造反,推翻了建文帝的政權。然而在攻入南京城後,朱棣並沒有找到朱允炆的屍體。對於朱允炆的消失,朱棣在心理上永遠埋下了一個陰影,在今後他的有生之年,尋找朱允炆的下落便成了朱棣一生的心病。

    《明史·鄭和傳》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

    朱棣一面讓胡瀅在內地四處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又懷疑建文帝逃亡到了海外,於是命鄭和七下西洋,三次出海。一是為了宣揚明朝國威,透過海外貿易增加國家經濟實力。同時也想透過這種方式來尋找朱允炆的下落。所以我認為在當然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確實肩負著尋找建文帝下落的使命!

  • 6 # 金烏木木

    有這樣的意圖,但並非全部。

    鄭和於1405——1433年28年下西洋七次,最遠到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經歷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三朝。這是中國乃至世界航海史的偉大創舉,比西方大航海時代還要早半個多世紀。

    鄭和下西洋究竟基於何種目的?大體三種說法:

    宣揚國威,滿足大國帝王歸屬感

    明成祖朱棣好大喜功,透過靖難之役把建文帝拉下馬,自己成功上位,但是這個位子坐得很不舒服,畢竟是搶來的,怎麼辦?要獲得歸屬感,就必須有人承認,不但要國內臣服,而且要四海歸心,要讓周邊國家對自己皇位認同,來招撫人心,鞏固自己統治。所以上位僅三年的朱棣,不惜一切代價,組成二百多艘船二萬多人的大船隊,滿載珍寶,向周邊國家炫富、打賞,換來對方的貢品和仰視,滿足天下最強之國的“君主華夷”心理。

    滿足統治者異域尋寶

    元朝滅亡後,元順帝席捲貴重珠寶,遠遁大漠。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實行“海禁”政策,也“不好遠物”。朱棣於1421遷都北京,城牆、宮殿、苑囿等硬體建設有了,但缺乏貴重珍寶、珍禽奇獸等來充實,所以除了在國內搜刮之外,又派鄭和率領“寶船”屢下西洋,大量蒐集珍奇異物,充實北京的宮廷和園囿,滿足統治者奢侈的生活。如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時帶回了被稱為麟麟瑞獸的長莖鹿。

    尋找失蹤建文帝

    靖難之役中,建文帝不知所蹤,有的說可能是逃往海外,朱棣也不放心,只要侄子存在,就會有號召力,威脅自己皇位,所以在水旱兩路尋找建文帝,戶部都給事中胡瀅負責在國內明察暗訪,而鄭和下西洋去海外尋訪。

    不管怎樣,鄭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壯舉,加強了大明同海外諸國聯絡,宣揚了國威,但這種不計經濟效益的貢賜貿易缺乏經濟源動力,最終隨國力減弱而告結束。

  • 7 # 卿歸

    我想主要是兩方面的目的:

    一、修道尋藥。明朝時期修道之風盛行,下到普通老百姓與商人,上到皇親貴族都崇道。很多番王習道研究長生不老之術,當然明成祖朱棣也不例外。

    再來說另外一個人物對明朝修道之風的影響,那就是張三丰張真人。張三丰的故事在明朝可謂是家喻戶曉,簡直“神仙”般的存在,傳言張真人掌握長生不老之術,活了兩百多歲,民間各種傳說都有他的身影,甚至在明朝中期都有出現。而各達官顯貴及皇帝都都確信張真人還活著,且多方面勢力都在尋找張真人的蹤跡。

    而鄭和下西洋這方面人員出行一方面就是幫明成祖朱棣前往海外尋求長生不老之術的。

    二、彰顯國威。明成祖朱棣永樂時期整個朝局已穩定,經濟、政治、軍事多方面都達到了鼎盛時期,四方臣服。派鄭和七下西洋,彰顯了大明朝的國威,讓全天下人知道了大明朝的實力,因此海外諸國前來朝貢,在當時海外諸國的影響力很大。並帶動了明朝經濟的發展,各種進出口貿易盛行,明朝的絲綢最受外國歡迎,僅絲綢的貿易就佔了明朝全部財政收入很大一部分,可見鄭和下西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

  • 8 # 老牛會飛

    應該是使命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任務,建文帝是朱棣的心病,但是隻能埋藏在心底,鄭和的最主要使命就是下西洋搞外交。

  • 9 # 隱者康司馬

    當年燕王朱棣率領大軍攻進京城後,有宮廷裡的太監報告說,建文帝下令放火燒皇宮,建文帝和皇后都跳到大火裡自焚了;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大火熄滅後,沒有找到一具屍體像建文帝的,民間都傳說建文帝從地下暗洞裡逃跑了。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麼樣,成了千年的迷案?不過說朱棣派鄭和帶領一支龐大的艦隊去海外尋找建文帝的傳說是荒謬的。

    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遣自己心腹的太監鄭和帶領一支由60多艘大船,近三萬官兵組織起來的龐大艦隊到東南沿海和印度洋沿岸的國家。明朝時期,中國的造船業是世界上最發達的。鄭和所坐的旗艦*大寶船*,長約120米,寬約50多米,上下分為三層。是世界上當時最大的船,每條大船裡可做近500人,這些人裡有水手、士兵、嚮導、翻譯、醫生、裁縫等等。

    但是最奇怪的是還有一艘專門乘載幾十名年過五荀的老婆婆們的小船,她們是做什麼的呢?原來她們是裁縫和懂得醫術的接生婆。明朝時做的衣服和鞋襪質量都不好,穿不了多長時間的就破了,當然了這與當時的手工藝落後有關係。這些婆婆們就是專門為這些官兵們縫補衣服和鞋襪的,接生婆是為沿海這些國家臨產的產婦們服務的。醫生們為當地你病人免費治療各種疾病,受到了沿海各華人民的歡迎和稱頌。

    明朝的鄭和下西洋(明朝把東南沿海和印度洋都稱為西洋)八十年後,義大利哥倫布帶領三艘(長24米,寬8米)的小船才出海。但是兩者的目的不同,哥倫布出海探險是為西方國家掠奪世界各國的資源做準備;而鄭和出海是同沿海地區各國做平等的以貨易貨的貿易,同是也把中華民族精湛的醫療技術和傳統的文化美德傳播出去。

  • 10 # 百家論史

    鄭和下西洋的起因眾說紛紜,《明史·鄭和傳》同時提供了尋找建文帝和宣揚大明威德的說法, 此外還有防範帖木兒帝國、獲取海外朝貢以及出於宗教目的等說法。

    1、尋找建文帝

    此種說法受到不少批評。明人朱國禎認為,建文帝為人“仁弱”,即使未死而竄入異域,也不再對朱棣的皇位構成威脅。還有研究者指出,鄭和下西洋次數多、時間長,朱棣的皇位在此過程中早已穩固下來,不可能歷次都為了尋訪建文帝。

    2、宣揚威得說

    如果說尋找建文帝下落的說法主要出於猜測,那麼宣揚國威說則有史料根據。對於宣揚威德這一點,學界有多種解讀。其一,認為下西洋是為了“通好他國,懷柔遠人” 踐行中國傳統政治理念,並認為所謂 “耀兵異域”的說法應該有所修正。其二,認為這從根本上出於明成祖本人的好大喜功,即以天朝上國自居,而令蠻夷國家畏威懷德、輸誠納貢。其三,認為下西洋並非出於“誇多鬥靡”的目的,而重在宣揚德化。

  • 11 # 烽火野史

    應該有這方面的目的。《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雲南人,世所謂三保太監者也。初事燕王於藩邸,從起兵有功,累擢太監。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宣天子詔,因給賜其君長,不服以武懾之。”《明史》是一部嚴謹的歷史著作,由明末清初人張廷玉等撰寫。鄭和下西洋是為尋找建文帝朱允文下落與“耀兵異域”的說法是可信的。

  • 12 # 御前帶刀侍衛

    但七下西洋不單單是為了尋找建文帝。

    今天中國南海的馬歡島、費信島,就是以鄭和的二位穆斯林隨員馬歡和費信命名的。也是中國主張南海領海權利的依據之一。

    現在馬歡島費信島屬於三沙市。

    因此,鄭和的七下西洋極大的開拓了中國南海海疆。

  • 13 # 俇攘

    眾所周知,鄭和下西洋乃明代最偉大的盛事之一,彰顯國威,遠鎮四鄰,自漢唐之後,巍巍中華再度震驚世界。後世有人說鄭和下西洋就是尋找建文帝的一個幌子,此說法未免有些牽強附會。要說是鄭和下西洋就是為了尋找建文帝,那必然是不現實的,畢竟勞民傷財,耗資巨大,每次數萬人下西洋,一去數年。且幾萬人,幾百艘船,大張旗鼓只為了找一個有意躲藏起來的人,這種說法實在有悖常理,可能性不大。

    鄭和下西洋主要原因還是朱棣想向全世界彰顯自己的功績,彰顯大國威嚴,當然,也可能會順帶尋找一下建文帝,問問四鄰是否有見過南下的建文,萬一建文帝遠遁海外,也可一舉兩得。那就算是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訪建文帝,但是根據鄭和屢次下西洋的狀況可以看出,鄭和尋遍整個南洋和西洋,並沒有尋找到建文帝的蹤跡。所以下西洋的說法,可信度不高。

  • 14 # 心靈之約4794062

    鄭和七下一洋,我覺得的找建文帝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目地,建立強大的外交應該才主要目的,讓其他的國家見識明朝的強大,不戰而屈人之兵。

  • 15 # 木木大神0111

    部分原因是為了找建文帝。

    1.朱棣皇位來路不正,特別是文人對他不買賬,被誅十族的方孝孺就是例子。朱棣找朱允炆,還大張旗鼓,就是做給世人看的,讓人們認為他不是為了謀朝篡位,而是為了清君側。

    2.七下西洋,讓萬邦朝賀,來證明自己有成為一代明君的能力,能保證國泰民安,讓史書記載、後世傳頌。

  • 16 # 八弓塬

    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做了一件對後世影響極大的事情,那就是派三寶太監率船隊下西洋。自古以來,人們對於鄭和下西洋的原因眾說不一。

    說鄭和是朱棣派去找建文帝的,《明史.鄭和傳》記載的原因之一就是這個意思:“帝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

    就這一條,我們分析一下,如果說,當時建文帝失蹤了,朱棣派一些人到海外去尋找,當然是可能的,可是我們看鄭和下西洋從永樂初年一直持續到永樂末年,甚至到宣德年間仍然還有一次下西洋。斷斷續續前後七次,歷時二十八年,航程萬餘里,每次出航二萬八千餘人,兩百多艘船隻,這麼長時間,動用如此大規模的軍力,航程如此之遠,都是為了尋找建文帝?這也許就不夠確切了,至少說,尋找建文帝不是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業革命是否是因為工學,而非科學才興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