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村湊錢喝酒的老頭

    清朝進士基本都來自蘇浙,這些地方民富,地主享有特權受滿清特殊保護,一些經濟不太發達的地區,如廣東,江西,福建反清勢力比較活躍,在清前中期科舉一直處於劣勢地位。細心觀察科舉史你會發現。清朝的狀元基本都來自蘇南浙北這一帶。

    甚至還有大量滿蒙貴族子弟,也參加科舉搶奪名額。還有滿狀元,真的噁心。

    還有滿清大肆賣官鬻爵。商人雖然有錢但沒地位,他捐個二品官,品級低的見了她都要下跪。這種有名頭沒實權的官位,簡直想賣多少就有多少。

    所以吧清朝的人都不重視讀書了。那些科舉厲害的沒幾個文壇大家,都把有限的時間琢磨怎麼磕頭下跪高呼萬歲了。

    有骨氣的寒門不願意給清朝賣命,那些地主奸商都是實際受益者。早已經跟滿清串通一氣,壓榨同胞了。

    整個清朝的文化都是萎靡不振的,除了紅樓夢幾乎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文學作品還有科學技術著作。大明異常繁榮的科技文學百工到了滿清幾乎被腰斬。

    大明是在整個國家內尋找最有才幹的人。而不關心他是不是寒門。而滿清直接是尋找代言人,所以要扶植一批新的地主奸商。

  • 2 # 沙漠青

    明朝是推翻元建立的政權,朱元璋是農民皇帝,瞭解基層百姓的疾苦,知道寒門學子的不易,對待讀書人尤為尊崇。然而清朝是滿族入主中原的,對漢人有敵對情緒,特別對明末正統的知識分子更加仇視,還曾經發生“文字獄”,漢人為官只能為副,滿人為正,進一步減少了漢人入仕的機率。

  • 3 # 如夢如煙39

    你提問這個問題,很明顯是一個結論。你的這個結論有資料支撐嗎?如果沒有統計資料作為支撐,你提問的這個問題是不成立的。

  • 4 # 長心眼168794174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與窮人家的孩子早幹活那個更準確。無論是明朝還是清朝,想當官必須透過鄉試、府試、京試才行,如果窮人家的孩子上不起學,不可能考上官的。事實上,只有大家族的子弟才能金榜提名。

  • 5 # 阿木談古說今

    明朝和清朝的政治策略不一樣,前者怕外戚專權,後者喜歡用自己人。

    統治者的出身不同

    明朝是漢人政權,開國皇帝朱元璋是農民出身。

    為了保證中央集權,防止外戚過大,明朝的后妃都是從民間採選的;同理,為了杜絕黨派之爭、士族大家專權,明朝在這方面也做了不少的措施,比如明朝特有的錦衣衛、東西兩廠。

    老朱本人文化程度不高,跟著他一起打江山的那幫子人也基本跟他差不了太多。但老朱自己吃過苦,對於文化人還是很尊重的,科舉制度在明朝得到了很好的完善。

    窮文富武,對於寒門來說,想要跨越階層,最簡單快捷的方法就是讀書。明朝顯然給了讀書人一個很好的平臺,范進中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中了舉人,就已經是有身份的人了,可以為官、吃皇糧。

    清朝是滿人政權,開國之君是貴族出身。

    清太祖努爾哈赤是個小部落酋長的兒子,而入關的第一位皇帝清世祖順治則出身就是皇子。他們本身的階層註定了他們看不到底層的人民,在朝廷選人的政策上面也與明朝有著本質區別。

    中國有句老話,叫作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少數民族統治時期,統治者對漢人一直不怎麼友好,清朝吸取了元朝的失敗經驗,搞了一套滿漢一家親的政策,但實際上,也只是給了漢人一些甜頭而已。

    清朝八旗制度將人按民族劃了等級,滿、蒙兩族跟漢人的待遇是不一樣的。但為了拉攏漢人,清朝允許漢人入仕為官,一些重要崗位也為漢人開放了。

    所以,清朝不是寒門沒機會翻身,只是漢人的寒門難出貴子。至於原因,清朝對於滿族、蒙古族以及漢族使用的是兩套標準。漢族人的基數本身就大,朝廷裡頭崗位就只有那麼些,滿族和蒙古族的提前佔了大批,留給漢人的還能有多少?

    世襲制度和買官弼爵

    清朝講究出身,好東西自然都留給自己人了,比如皇帝的母家、后妃的孃家就很容易得到重用。後宮平衡前朝,這在很多影視劇裡都是可以見到。

    清朝統治者的觀念,大概是自己人好辦事,使喚起來也容易,所以大量的使用自己人。不沾點親、帶點故的寒門,自然出不了頭了。

    而明朝卻恰恰相反,不問出身,不搞裙帶關係。前面說了,明朝搞了錦衣衛和東、西廠來監督官員,有這三個部門監督,明朝的官員做事也要相對要小心很多。

    清朝後期因為財政問題,還大肆的買賣官位,窮人肯定是拿不出錢來做這個事,那就更沒出頭的指望了。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但清朝的讀書人,真的是難。考取功名難,還搞不好被弄個文字獄,直接把自己玩沒了。

  • 6 # 張康慕宋

    在古代有很多名bai臣都出自於寒門,並不是什麼貴族的後代,比如說宋濂、諸葛亮等等,這是因為在古代的教育差距並沒有現代那麼大,讀書人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而且在古代擺脫白丁身份的就只能透過科學考試這一個途徑,相對而言是比較公平的,所以說有很多農門子弟都願意去攻讀,父母們也會非常支援。

    但是在現代社會當中,即便有九年義務教育的支援,保證了很多農門孩子都有上學的權利,但農村和城市之間的教育差距越來越大,教學環境、教學設施以及各種教學資源上農村都遠遠趕不上城市,與城市孩子相比他們所接觸到的世界更加狹窄,書本上的知識已經不能夠讓他們在現代社會當中立足,不足以支撐他們走上一個好的大學,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寒門再難出貴子的原因。

    另外就是隨著進城務工浪潮的興起,很多農門父母都認為讀書不再是唯一的出路了,在他們心中已經形成了這樣一個誤區,就算不讀書也可以掙錢,而且那些沒有讀過書的人掙得錢可能比讀過書的人還要多,那麼,何必再花錢去讀書呢?這也就導致了很多農村孩子在完成義務教育的學制之後都隨父母外出務工,在這種形式之下,寒門又怎麼能夠出貴子呢?

    總而言之,寒門子弟在現代社會當中要想崛起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為現在社會當中不再需要像古人一樣死讀書的人,而是需要一個會創新綜合素質高的人。

  • 7 # 夜闌星河

    題記:縱觀明清兩朝,統治階級的民族差造成了兩朝官僚體系組成部分的根本性區別,作為漢人天下的明朝,前期的全面人才政策和後期的完善的科舉制度,考試不論出身、標準唯一,打開了社會底層的上升到官僚權利頂端的通道。而滿人入關的清朝,為了保持滿族的統治地位和優越性,實行的是以滿洲親貴為統治階級、以滿蒙聯盟為基礎的權利架構,為作為主體民族的漢族設定了官僚晉升的天花板,把“貴子”扼殺於襁褓中。

    都說宋朝是最尊重文人的朝代,令很多知識分子嚮往,但明朝雖然皇帝對待文臣不友好,動不動就要打板子侮辱士大夫氣節,但明朝在對待底層人民方面,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不論階層而是以科舉考試來論才的朝代,大明王朝,從官僚權利機構,到文化科技,到商業……各種寒門貴子人才輩出,上下通達,總結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草根建國, 漢族為本,嚴明立法,完善科舉。

    眾所周知,明朝的開創者朱元璋,一個底層的窮苦平民出身,艱苦創業,驅除蒙元,建立明朝,從建立伊始,明朝就打上了草根的氣息。

    明朝初年,經過元末的戰亂、百廢俱興,新生的大明需要大批的官吏運轉政府機構,朱元璋認識到其中的首要任務是選拔人才,他曾說“世有賢才,國之寶也”。"把選用人才作為“立國之本”,他求賢若渴的心理,使他廣開用人渠道。但一方面,科舉選材遠遠滿足不了新生的大明朝對大批官吏的需求;另一方面,科舉制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弊端日益暴露,不少有識之士陸續提出了改革乃至廢除科舉制的主張。明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曾下詔實行科舉考試,一連舉行三年,由於被選取的人才多是少年後生,缺乏實際經驗,朱元璋頗不滿意,所以從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起暫停科舉,直到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又決定恢復科舉取士。在這間隔的十年期間,明太祖朱元璋採用的用人政策是著名的“三途並用”。

    朱元璋畫像

    “三途並用”,《明史》指:“進士為一途舉貢為一途,吏員為一途,所謂三途並用也”。“進士、舉貢、雜流三途,雖有畸重,無偏廢也。薦舉盛行於國初,後因專用科目而罷。

    “三途並用”主要精神是採用多渠道選用人才。朱元璋用人不拘一格、不分年齡與種族只要有才德者一概錄用。他還曾說:“蒙古、色目人,皆吾赤子,果有才能,一體俱用"!他強調 "薦舉人才要重視德行、認為“若德不足以懷眾,雖有才亦何用哉”,他為了保證薦舉人才的質量,還規定嚴格的懲獎辦法。吳元年規定“得賢者賞,濫舉及藏賢者罰。”洪武十三年重申代舉連坐法.“舉非其人,加罪無貸”。並在法律上固定下來。《大明律》規定:“凡貢舉非其人及才堪時用應貢舉而不貢舉者,一人杖八十,每二人加一等,罪止杖一百,所舉之人知情與同罪"。對薦舉的人還要考試,作到量才錄用,從洪武六年至十七年,因停科舉使薦舉一途任人甚多,“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勝數”。其中著名人物,早期有號稱四先生的劉基、宋濂、章溢、葉琛,以後“又以賢良聘至者劉幹也,以文學聘至者王禕也,聘至而留為日用者方孝福也"。

    明朝名臣

    經過數年實踐,發現薦舉制弊病甚多,不能達到選賢與能的目的,科舉制雖有缺點,但透過考試較能發現真才。因而在洪武十五年又恢復科舉制,並不斷完善科舉制,到了洪武后期,朱元璋下令:“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進,非科舉者毋得與官”。

    不像之前朝代的對於參加科舉的身份限制,在明朝,即使是商人子弟、貧寒人家子弟、軍籍子弟,都有追求科舉的自由和權利,只要能夠科舉高中,也能出入為相,沒有體制上的天花板存在。

    為了保持科舉選材的公平性和普遍性,朱元璋還特意發明了“南北榜”。(洪武三十年(1397年),春榜上榜者竟全部是南方人,無一人出自北方。為歷科所不見。會試落第的北方舉人因此聯名上疏,告考官劉三吾為南方人,照顧其鄉親。朱元璋得知後大怒,這年秋季,朱元璋親自主考重新會試,取錄任伯安等61名 ,是為夏榜 。因所錄 61人全系北方人,故又稱北榜。再選六十一名進士,都為北方人。當時所謂"南北榜"或"春秋榜"。此事件開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至洪熙以後遂成定製。)

    古代科舉

    明太祖朱元璋一直秉承的唯才是用的人才理念和從洪武三十一年的四十餘年中,建立健全了一套完善的科舉制度,影響著後來的明朝皇帝,為整個明朝的教育和人才政策打下了良好而又堅實的基礎。

    二、大臣們為人才的學習教育和科舉考試的公正保駕護航,提供了各種保障。

    洪武后期,皇帝對科舉制度的重視,皇帝所灌輸於大臣們的人才觀,都無一不在影響下大臣們對科舉制的重視程度,明朝大臣們就更不敢怠慢,為人才的學習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首先,政府為怎麼才能將科舉制的優勢發揮到最大進行了探討,在激烈的討論中,創造性地發表了很多對科舉制度發展有好處的言論,其中方孝孺就曾說到人才是國家能夠強盛的根本,那麼全方面的人才就更是王朝能夠持續發展的重要根本,所以得出的結論都是要對科舉制度的發展政府上下要高度重視。

    其次,大臣們一致認為學校是科舉制度選拔人才之前最基礎的設施,因而要對學校進行改革,將不良學風剔除,留下端正的學風,並且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對學校進行深度的思想治理。完備的教育場所讓底層人民的求學得到了保障,同時,明朝政府還會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地對學校進行非常有深度的改革。

    東林書院

    比如對於老師年齡過大,導致教學質量差。年輕教師並無教學資格等等具體的弊端。首輔大臣張居正就提出瞭解決方法:一方面,在全國範圍內對教師進行考核,保證教師不是徒有其表,華而不實,保證他們的教學是有真才實學的,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給人才提供更好的教育內容;另一方面,是將年齡過大的教師予以辭退,同時會給予一些補助金,從而給更多教學質量更好的老師提供就業崗位;再一方面,是要教師的選擇要根據不同行業的不同標準,選擇行業內的頂尖人才去教授學生,從而達到全方面發展的目的。

    最後,不斷完善考試製度,給予全國各地人才機會。 明代的皇帝會直接從中央派遣面試官,以保證第一級考試也就是會試和殿試的基礎——鄉試的公正性,以便在最基礎的考試中選拔出最多的最有用的人才,擴大第二級、第三級考試可選人才的範圍。 在發榜上,明朝的進士發榜可以叫“春夏榜”,也可以叫“南北榜”,是根據地理位置進行不同的錄取,給南北各地的考生都增加了可以為官的機會。

    明朝殿試

    完善的考試製度,保證了考試的公正性,保證了能夠最大程度地選拔出全國的有用人才,在地域上也有比較公平的保護制度,從而使得更多的才子願意參加科舉制度,從而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

    三、政治的動盪和不斷湧現的奇葩皇帝助力了人才的野蠻成長。

    明朝16個皇帝,可以說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外,幾乎個個是奇葩。這種怪相的背後,造成了政局的動盪。但在直屬於皇帝的特務機構錦衣衛、東廠、西廠的強大情報蒐集和監督下,讓皇權得到穩固,即使出現權臣也很少能危及到皇帝的地位,再加上上述明朝完善的學校教育和科舉選拔制度。雖然有著殘酷的政治鬥爭,你方唱罷我放上,但這樣助力了底層人才的野蠻成長。

    皇帝為科舉指明方向,大臣為科舉保駕護航,因而明朝科舉制度總是選拔出全方面的人才也就不足為奇了。

    明朝大臣

    有人做過一個統計,蒐集了195名明朝高階官員(排除掉洪武、建文、永樂、崇禎四朝的剩下內閣成員、六部尚書,以及海瑞這樣的名人)

    統計結果如下:

    貧寒家庭總計17人,佔統計樣本8.7%,多人父母早逝,家庭貧寒,但不影響他們科舉高中成為進士甚至狀元、榜眼的。如戶部尚書楊鼎為榜眼、禮部尚書毛澄自幼父親過世、內閣首輔陳循自幼父母雙亡。

    無記載的總計92人,佔統計樣本47%,無記載基本可以排除祖父輩是官僚的(有從政科舉經歷都會留下姓名),也並非名門望族(名門望族會有族譜記載),可推測為貧寒家庭、普通家庭、小地主三種情況:

    普通家庭的為14人,父輩都是平民身份,例如有賣豆腐的,但賣豆腐的家裡也出了狀元李春芳(內閣首輔)。

    富商地主家庭,明確可查的是11人,並且出現幾個富商,說明明朝科舉並沒有限死商人家庭出身,即使是商人家庭出身也擁有科舉的資格。最有意思的是明朝有三位狀元的父親為商人,分別為申時行、顧鼎臣(父親針線商人,私通所生)、梁儲(內閣首輔)。

    小官僚家庭為35人,佔統計樣本18%,這些人中的祖父輩中有人為官或曾經為官,但都是一些地方小官,這些人也憑藉著科舉日後平步青雲。其中不乏一些本身世襲軍職的,也憑藉科舉步入高階文官序列。

    高階官員家庭出身為16人,佔統計樣本8.2%,但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進士出身,明朝的高階官員中,不乏從小被譽為神童的進士甚至狀元。

    這裡說個題外話,正是這種對於科舉和“人才”的放縱,也導致了明末滅亡的困局。權利機構被一群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把持,寧願大明朝滅亡也不願自己的利益受損。他們對下剝削農民百姓,對上擷取本應進入朝廷財政的經濟資源,導致百姓負擔越來越大的同然而,明朝中央的財政卻日益枯竭。隨著百姓的負擔越來越重,明末農民大起義爆發了。面對滿清和農民起義的威脅,明朝只得加重對百姓盤剝,結果是農民起義越剿越多,朝廷越剿越窮,無力扭轉財政枯竭的明朝也無法改變對滿清的守勢,完全陷入了走向滅亡的惡性迴圈之中。

    李自成起義

    而反觀清朝,清朝是一個由關外的滿族建立的全國性政權,作為外來政權,面對龐大的漢族主體國民,他們心裡對自己的政權的穩定性和長久性是擔憂的。為了保持滿族對於權力的穩固把持和社會地位的優越性。清朝實行的是以滿洲親貴為統治階級、以滿蒙聯盟為基礎的國家權力管理制度。

    一、權力天花板下重滿抑漢的滿漢同治,阻礙著被統治階級-漢族的“貴子”誕生。

    雖然清朝建立後一直在提倡滿漢同治,開科舉、選人才,大興漢儒之風,但暗地裡一直還是在提防漢人,甚至是打壓漢人,例如北京城的九門提督、領侍衛內大臣,一個是掌管北京軍隊的頭、一個複雜皇帝貼身侍衛的頭,全部都是由滿人擔任,由此可見,皇帝對於漢人還是不放心的,在官僚體制中,六部(戶、吏、禮、兵、刑、工)雖說是滿漢各一個尚書,兩個侍郎,但遇到大事,滿臣在皇帝面前的話語權、地位要遠遠高於漢臣,滿清統治者一直都有這樣的思想: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清朝

    不僅僅是中央,清朝對於地方軍政大權也要把握在滿人手中,例如清朝設立的11個地方總督(含漕運總督與河道總督),乾隆時期是漢2滿9,地方的16個巡撫,漢4滿12,滿清對於漢人是既利用,又提防,又打壓,滿清構建的這套重滿抑漢的體系維持了兩百多年。

    二、“寒門”漢族的集體逆襲,清朝名存實亡。

    直到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爆發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昔日天下無敵的八旗鐵騎早已經喪失了戰鬥力,而清朝依仗了綠營兵也不管用了,裝備精良的八旗加綠營兵竟然打不過農民軍,清朝情急之下下令地方官員辦團練來保衛大清這個四面漏雨的大廈,於是誕生了晚清第一中興之臣曾國藩,誕生了中國第一支近現代軍隊—湘軍,曾國藩創立的湘軍戰鬥力要遠遠強於八旗與綠營兵,清朝對於曾國藩與他的湘軍越來越依賴,任命曾國藩為欽差大臣、兩江總督,並且節制江、浙、皖、贛四省軍務,後來授予曾國藩地方自籌軍費的財政大權,這是清朝200多年曆史中第一位掌握軍政大權的漢人。

    曾國藩,1811年(嘉慶十六年)出生於湖南長沙府湘鄉荷葉塘白楊坪(今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大坪村)的一個普通耕讀家庭。兄妹九人,曾國藩為長子。祖輩以務農為主,生活較為寬裕。可以說他是一個標準的“寒門平民”。

    曾國藩

    太平天國被剿滅後後,曾國藩聞名於世、拜將封侯,湘軍內的精英開始擔任朝廷中的要職,清朝的實際權利開始向漢人、向地方轉移,到了光緒時期,地方的8大總督全部是漢人,地方上的巡撫絕大多數也都是漢人,漢人真正掌握了實際權利,中央的六部職能開始被削弱,最後只能作為一個稽核部門存在了。

    漢人的崛起卻不僅僅體現在數量上,地方漢人大員的權利也越來越大,督撫有權建立軍隊、有財政自主權,地方上的政務、軍務也由督撫獨立負責,中央很難干預,地方督撫儼然就是一方霸主,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慈禧太后命令地方督撫率軍北上勤王,但是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地方大員絕不奉詔,反而秘密簽訂《東南互保條約》,宣佈八國聯軍戰爭與東南各省無關,《東南互保條約》的簽訂說明著清朝政府實際已經名存實亡了。

    三、亂世“貴子”勢起,終結滿清王朝

    清朝末年,由於數百年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中國全面落後於西方國家,加上統治者的無能和朝廷的腐敗,中華民族成了列強隨意欺辱的物件,曾經輝煌的世界強國淪為任人宰割的弱國,簽訂了大量喪權辱國的條約,無數財富被掠奪,大片的領土被搶佔,百姓毫無尊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了挽救祖國,無數有識之士積極探尋強國富民之路,出身普通家庭的孫中山先生就是最傑出的一位。

    孫中山

    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愛華人士發起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中華民國。

    袁世凱

    1912年,2月12日,地主出身的北洋軍閥領袖袁世凱逼清帝遜位,隆裕太后接受優待條件,下詔袁世凱組建中華民國,清朝對中國的統治宣告終止。

    清朝退位詔書

    拓展:什麼是寒門?

    寒門,指貧寒微賤的家庭。《晉書·劉毅傳》:“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寒門」在古代是指不掌握政治資源「庶族」,「庶族」是相對於「士族」而言,他們並不是貧民,只是門第勢力較低,相對“貧窮”,有著殷實的家庭,俗稱地主,員外等。

    在古代社會,對於普通家庭,讀書就意味著失去了一個勞動力。他們往往都是半耕半讀,出身家庭也都相對殷實,因為要考取功名,需要購買學習用的紙墨筆硯以及足夠的書籍,同時還要聘用老師,進入書院學習等。這都需要有一定的家產去支撐。

    趕考也是一項開支巨大的專案,你可以想象從外地進京趕考,一路車馬,人吃馬嚼,住店朋聚,所以,沒有一定的家產,是承擔不起的。

    趕考

  • 8 # 均是天涯淪落人

    明朝是漢族統治之下的最後一個王朝,因此在這樣的制度之下,大家並沒有明確的種族分別,所有人都可以依靠科舉制度進行升學真正實現了『學而優則仕』的選材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相對而言機會是屬於平等的,大家都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提升,從而實現階層的越階,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與價值。

    清朝是外族入主中原之後所建立的王朝,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有明確的種族制度,實現階層的越階變得越來越困難,自然自然寒門子弟想要出人頭地的機會也就會越來越少。

    滿族入關之時人口減少,那個時候人心尚且不安定因此所採取的措施便是壓制人口眾多的民族,在這樣的規則形成以後便會被日後的歷代君主所沿用,而且所需要的限制規則只會越來越多,從而更加壓制寒門子弟的進取空間,因此寒門也越來越難出貴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不能幫我找一些“李白”的詩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