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蝴蝶戀歌

    這樣好像不妥吧,就像兩口子AA制,感覺就生分了。過日子,還是遇事互相商量著來才好。

    媳婦管媳婦家的事,那怎麼個管法呢?出錢,還是出力呢?出多少呢?時間長了就是問題了。比如說,媳婦家要買房子,裝修,媳婦給出錢了,出幾萬,甚至更多,兒子和婆家不會沒有想法吧?反過來也是一樣的。婆家需要經濟支援,兒子出手太重,媳婦會怎麼想呢?

    再說,不管哪家有事情,小夫妻倆人都要一起關心幫助,總不會只一個人出頭,另一個人玩兒消失吧?如果這樣的話,親戚之間的感情會不會越來越淡漠呢?時間長了,我想夫妻之間的感情都會受到影響。

    如果說,分開管,只是小事情分開的話,那也談不上各管各家,也就無所謂了。兩口子過日子,我覺得還是要開誠佈公,做到真誠、坦誠,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才能把日子過好。不是有那句話嘛:家和萬事興。各管各家,這想法一出,就不和諧了。短時間省事,時間長了肯定事兒多。你說呢?

  • 2 # 母嬰的守護者

    這樣做不對。這樣做的後果,就是離心離德。為什麼呢?假設二個人都是獨生子,那麼問題就來了。比如丈母孃生病住院了,按照這個邏輯,那麼就應該是媳婦管媽媽,首先是經濟,如果丈母孃退休工資很高,有社保,那麼女兒就不需要交住院費,即使為了愛心給丈母孃錢,也花費不了多少;如果丈母孃沒有退休金,社保也不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大把的資金,而正好媳婦工資也不高,需要兒子支援,如果兒子以約定為藉口,不給媳婦錢,這時候媳婦心裡是什麼滋味,肯定不好受,做人都一樣,你不讓我好受,我為什麼要跟你是一條心呢?再次,媳婦每天在醫院陪護,沒有一個換的人,沒有一個商量的人,兒子天天也不用去陪丈母孃,換做任何一個人,都會對另一半失望至極,夫妻的意義是什麼,不就是遇到大事難事互相扶持,互相理解嗎?我就不相信,在這樣一種情況,女人還能做到心靜如水,不捲鋪蓋走人就是好的,反之亦然。所以,看著很簡單的事,不能遇到大事,一旦遇到事是經不起歲月摧殘的。

  • 3 # 6永生花6

    我兒子就是這樣的相處方式!孃家事媳婦管,婆家事兒子管!當然結婚的禮金,生寶寶的禮金及平時年節親戚送的禮金都是各收各的。婆婆不參與子女的生活,但遇年節,岳父岳母,媳婦的生日都提醒兒子要備上心意!

  • 4 # 刺蝟自己也疼

    一家門口一個天,根據每家情況,量身定製最好,如果婆家對媳婦要求過多,這個辦法也不錯,丈母孃老丈人要有欺負女婿的苗頭,這樣避免許多麻煩。

    還有一個好處,大家光覺得斥候老人,女人來做比較合適,男人有面子,老人也覺得花錢取媳婦是應該應分斥候自己,還是讓自己的孩子管自己是正理,別想太多。

  • 5 # 欣欣婭

    這樣很好,我家一直這樣,我回我家想怎麼花錢都行,他不管,同樣他回家怎麼買東西我也不管,但是需要對方出席的場合都去,就是花錢自由,給對方充足的面子,前提是兩個人都有收入。

  • 6 # 隱上君子

    你兒子夫妻倆是不多見情商高而且智慧超群的人。夫妻倆與各自原生家庭父母有著牢不可破的血緣親情。夫妻倆在與兩家父母相處中,如果倆人一同參予兩家事務,勢必出現矛盾隔和,兩邊父母內心砝碼都會偏重於自己孩子一方,這是毋庸置疑的,既便兩邊父母使出渾身解也改變不了女婿代替不了兒子,兒媳代替不了女兒的現實。所以,為了能分別和兩家和睦相處,各管各自父母家事理所應當,減少中間猜疑的不是親人外人身份的尬尷。各管一方,各自相安。

  • 7 # 弘洪30742526

    出現兩人各自理自家,反映出兒子兒媳兩口子生活有凹凸狀態,雙方要反省。好的家庭夫妻互助互持.攜手建立家庭,給子孫有一個暖暖的家。

  • 8 # 胖姐藏石齋

    由於現在特殊的獨生子女歷史條件,新婚夫婦雙方都有父母需要照顧,應運而生了許多極為現實的問題。

    很多男士思想不夠端正,還抱著陳舊的自私思想,認為自己沒有義務照顧岳父岳母。認為老婆就應該為夫家生兒育女,照顧公公婆婆。

    在父母無法得到照顧的前提下,妻子婚前才會提出一些公平合理的條件,來保護自己父母的權益。

    男方總想用封建陳舊的家庭規矩來規範現代家庭,但男方卻忽略了一個家庭最根本的問題。

    忘記一個事實,以前的女人沒有工作,沒文化,在家生兒育女,相夫教子,吃老公的,喝老公的,用老公的。男人必須負責掙錢養家餬口,保證家庭合理開支,所以封建家庭一切都由老公做主,妻子無條件可談。

    而現代的女人,跟男人同樣出去打拼,養家餬口,分擔家庭負擔和開支。同時還要承擔生兒育女,相夫教子的責任。同時還肩負著照顧父母的責任,因此妻子提些條件也是應該的。

    如果男人也想取一個沒有工作,沒有文化,洗衣做飯,照顧公婆的專職太太,男人願意嗎?能讓老婆在家裡做專職太太的人又有多少?

    現在男人缺少擔當,又存在著自私的思想,沒有感恩之心,最好取一個別人家養大的女兒,帶著工資嫁他家,替他生兒育女,照顧公公婆婆,自己當甩手掌櫃。

    老婆多一點時間回家看父母,照顧孃家父母,老公會不高興,他就覺得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應該安分守己呆在夫家,照顧孩子,照顧丈夫,照顧公婆。

    談婚論嫁時不願意給彩禮,談彩禮就是賣女兒,對女方的父母缺乏感恩之心。

    最好女方還要多賠嫁一點錢,人又要,錢又要,最好自己一毛不拔,在他心裡空手套白狼才是王道。

    女方即便如此,男方還不願意照顧岳父岳母,認為岳父岳母跟他沒有關係,認為女孩生出來註定就是要為別人家服務的,用自私兩個字來形容都顯得蒼白。

    所以媳婦提出,各自負責自己的父母,一點都沒有去錯,公平合理,假若男方沒有自私的思想,願意和妻子一起照顧雙方的父母,妻子就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所以,好女孩們要擦亮眼睛,看清楚男人的真面目,擇優錄取,談好條件,平等相待,互不相欠,寧缺勿濫,切勿草率結婚後悔終生。

  • 9 # 艾樂老師

    舉手回答:我就是這麼做的,結婚前和我老公定好,他家的事他出頭,我家的事我做主。從結婚到現在實行也快十年了,至今我們倆沒有什麼矛盾感情也很好。大概也和兩邊都沒有什麼大事有關係。

    之所以會做這個約定,是因為看到有些親戚會為了婆家孃家各種問題吵架,小到過年給侄子外甥的紅包,大到叔伯姑舅家婚喪嫁娶,丈夫偏向婆家媳婦惦記孃家的,總會有偏頗矛盾。

    包括我們倆的原生家庭,都是母親想著孃家更多些,D先生和他姨啊舅啊都很親近,和表兄妹相處也很好。而我常年在外上學,和親戚溝通不多,對於處理各種關係並不在行,並且我家長輩也好平輩也好都適應了這種情況。所以結婚可以讓我們融入新的親戚朋友中,但不意味著我們需要強行接手他們的聯絡並用自己的想法改變相處方式。

    所以我們結婚之後,婆家的事D先生處理,孃家的事我來聯絡。話是這麼說,但是在遇到事情的時候,都會先溝通商量,也會盡量共同出面,而不會說不是自己管的就不聞不問了,那樣日子肯定越過越生分啊。

    比如他妹妹生孩子,按標準我們應該給一千,因為我妹妹生孩子時就是這個數。但是他和那個妹妹感情很好,之前我們去她的城市還受到熱情地招待,於是商量一下給了兩千,共同去醫院探望妹妹和孩子。

    這種方式不但讓我們兩個人感情很好,親戚朋友關係處理的也不錯,更是基本沒有什麼婆媳矛盾。一方面是離得遠,另一方面是男人在中間能溝通。我婆婆人很好,心也都向著我們,就是真的刀子嘴,說話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所以婆家的事,我也不大插手,婆婆也知道我們的約定,有事直接找她兒子。雖然沒有很親密的婆媳關係,相敬如賓總比吵鬧不休好吧。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還是推薦夫妻做好分工,男方家的事男方處理為主,女方家事女方處理為主,但是夫妻倆要先協同一致,意見統一,並且不能說真的對另一方家事袖手旁觀。如果男人說女方家的事我不管,所以丈母孃生病了面都不露,如果女人說男方家的事我不管,所以小叔子結婚都不幫忙,那是有點過分了。畢竟日子要好好過,不能寒了誰的心啊。

  • 10 # 玉虛碧遊

    沒什麼對不對,什麼樣的社會就有什麼樣的應對。在當今社會做到這樣已經可以了,女方家遇大事,女婿協助,男方家遇大事,媳婦搭把手,僅此而已。老人能靠的就是兒子女兒,別指望女婿媳婦,擺正心態吧。

  • 11 # 我是傾聽者

    我覺得應該老公家的事,好人兒媳做,壞人兒子當,孃家的事就反過來,女兒做惡人,女婿做好人,裡疏外親這樣才能家和萬事興

  • 12 # 微笑月牙兒

    這樣其實也挺好的,具體要看分什麼事情吧,和兩家都相關的大事,需要兩人都出面的,那就以一人為主另一個人作為輔助支援,一定是分工明確。那如果是一些自家親戚小事,就自己處理了就完了,另一人就沒必要摻合了,特別是涉及到利益方面的都參與反而會產生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 13 # 葉落也很美

    我認為這樣做對。

    我妹妹和妹夫就是這樣做的。妹妹的公公婆婆有病,妹夫從不讓妹妹去照顧,只是偶爾照顧一會。

    妹夫說:父母年紀大了事太多,她去照顧就怕出力不討好,不如不去照顧。

    我妹說:我家的事也不用他管,自己的爹媽自己照顧,沒有矛盾也不生氣。

    雖說兩人已分工,可是我家有事,妹夫也會過來幫忙。妹夫忙的情況下,妹妹也會去照顧公公婆婆,開著車帶他們去看病。

    我妹妹妹夫感情也很好,沒有因為家庭關係鬧過矛盾,夫妻分工明確,各負其責。

    有人說這樣不好,感情淡薄。我認為與其天天因家事吵鬧,不如分工明確,這樣才利於家庭和睦。

    有些事情也不是絕對,也要學會變通。家裡有事,該幫忙的還要幫忙,該出手時要出手。

    不管夫妻二人如何商定,家和萬事興才是目標。

  • 14 # 二傻歡樂多

    很聰明的辦法。自己管父母的事情,因為有親情,什麼事情都好商量著辦。但是如果哪家父母遇到重大事情,還是需要小夫妻一起承擔,共同照顧好雙方父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鍋爐軟化水的檢測方法是什麼?EDTA如何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