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爾丁(1707-1754)英國作家。1707年4月22日生於英格蘭薩默塞特郡,1754年10月8日卒於葡萄牙里斯本。少年時代在英國伊頓公學接受教育,後去荷蘭萊登大學修法律,課餘自修古典文學及哲學。因經濟問題輟學後,在倫敦以寫劇本為生。共撰寫了20餘部喜劇或笑劇,主要譏諷時風朝政,並因此而聞名。後因所經營的劇院遭政府查禁而倒閉,遂放棄戲劇事業,再習法律,隨後以律師為業,曾任威斯敏斯特區治安法官。同時又兼營報刊,撰寫文學批評、雜文、小說。1753年去葡萄牙休養。身後發表一部《里斯本之行》,以他由英赴葡海路航行日誌形式,記錄了他對人生、政治和文學的見解。在18世紀的英國,菲爾丁(1707-1754)是明確提出一套現實主義小說創作理論的作家。他認為小說必須反映現實,要永遠嚴格遵循自然;主張描寫人性和人的性格,以“真實的人性”感化“虛偽的人性”他強調小說要有可能的、合情合理的想象與虛構。他還在自己的創作中,努力實踐了這些理論。所以,高爾基讚譽菲爾丁是“現實主義小說的創始人”。菲爾丁曾入荷蘭萊頓大學學習語言,所以職業戲劇家的身份為劇院編寫劇本。他翻譯、改編法國莫里哀的喜劇,又寫有《唐吉訶德在英國》、《巴斯昆》等25部劇本。他因諷刺英國選舉制度,揭露政府貪汙腐敗,觸怒了當權者。1737年英國國會透過的《戲劇審查法》,使菲爾丁被迫停止了戲劇創作。此後,他把自己的戲劇才華轉向了小說創作。1742年至逝世的12年中,他完成了4部長篇小說:《大偉人江奈生·魏爾德傳》、《約瑟夫·安德魯斯的經歷》、《棄兒湯姆·瓊斯的歷史》和《阿美麗亞》。文章引用自:
菲爾丁(1707-1754)英國作家。1707年4月22日生於英格蘭薩默塞特郡,1754年10月8日卒於葡萄牙里斯本。少年時代在英國伊頓公學接受教育,後去荷蘭萊登大學修法律,課餘自修古典文學及哲學。因經濟問題輟學後,在倫敦以寫劇本為生。共撰寫了20餘部喜劇或笑劇,主要譏諷時風朝政,並因此而聞名。後因所經營的劇院遭政府查禁而倒閉,遂放棄戲劇事業,再習法律,隨後以律師為業,曾任威斯敏斯特區治安法官。同時又兼營報刊,撰寫文學批評、雜文、小說。1753年去葡萄牙休養。身後發表一部《里斯本之行》,以他由英赴葡海路航行日誌形式,記錄了他對人生、政治和文學的見解。在18世紀的英國,菲爾丁(1707-1754)是明確提出一套現實主義小說創作理論的作家。他認為小說必須反映現實,要永遠嚴格遵循自然;主張描寫人性和人的性格,以“真實的人性”感化“虛偽的人性”他強調小說要有可能的、合情合理的想象與虛構。他還在自己的創作中,努力實踐了這些理論。所以,高爾基讚譽菲爾丁是“現實主義小說的創始人”。菲爾丁曾入荷蘭萊頓大學學習語言,所以職業戲劇家的身份為劇院編寫劇本。他翻譯、改編法國莫里哀的喜劇,又寫有《唐吉訶德在英國》、《巴斯昆》等25部劇本。他因諷刺英國選舉制度,揭露政府貪汙腐敗,觸怒了當權者。1737年英國國會透過的《戲劇審查法》,使菲爾丁被迫停止了戲劇創作。此後,他把自己的戲劇才華轉向了小說創作。1742年至逝世的12年中,他完成了4部長篇小說:《大偉人江奈生·魏爾德傳》、《約瑟夫·安德魯斯的經歷》、《棄兒湯姆·瓊斯的歷史》和《阿美麗亞》。文章引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