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叫獸說創業

    “陌上發花,可以徐徐歸矣;忍把浮名,都換了淺唱低吟。”一句來自於和菜頭部落格站點《槽邊往事》簡介,這句話分別來自於一個典故和一首詩詞,由於兩者意義以及語境截然不同,很少有合起來作為一聯的用法,因此,需要分開句讀以及分別解讀。

    陌上發花,可以徐徐歸矣

    “陌上發花,可以徐徐歸矣”一句,來自於一個優美的愛情故事。話說五代十國時期,有位亂世英雄錢鏐,他於吳越稱帝,橫刀立馬成就天下而少讀書,曾命三千鐵弩射回八月錢塘江潮。但他為世人所知的,不僅僅是英雄壯舉,更有俠骨柔情。

    傳說吳越王錢鏐有一位原配夫人戴氏,原為橫溪郎碧村的農家姑娘。戴氏是出名的賢淑之女,嫁給錢鏐後,跟隨錢鏐南征北戰,終成一國之母。王妃雖年紀輕輕離鄉背井,卻解不開鄉土情節,年年春天都要回孃家住上一段時間,看望並侍奉雙親。錢鏐也是性情中人,最是念這位糟糠結髮之妻,戴氏回家住得久了,便要帶信給她,信中或是思念或是問候,其中也有催促之意。

    那一年,戴妃又去了郎碧孃家。錢鏐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走出宮門,卻見鳳凰山腳,西湖堤岸已是桃紅柳綠,萬紫千紅,想到與戴氏夫人已是多日不見,不免又生出幾分思念。回到宮中,便提筆寫上一封書信,雖則寥寥數語,但卻情真意切,細膩入微,其中有這麼一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九個字,平實溫馨,情愫尤重,讓戴妃當即落下兩行珠淚。此事傳開去,一時成為佳話。

    清代學者王士禎曾說:""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二語豔稱千古。北宋熙寧年間,蘇東坡任杭州通判,英雄相惜,東坡對錢鏐敬佩有加,曾書《表忠觀記》碑文,也曾寫下《陌上花》詩三首,記錄其事。

    忍把浮名,都換了淺唱低吟

    “忍把浮名,都換了淺唱低吟”一句來自於白衣卿相柳永的詞《鶴沖天·黃金榜上》,原文為: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這首詞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也帶來了他人生路上一大波折。據說,柳永善作俗詞,而宋仁宗頗好雅詞。有一次,宋仁宗臨軒放榜時想起柳永這首詞中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就說道:“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就這樣黜落了他。從此,柳永便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而長期地流連於坊曲之間、花柳叢中尋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託。從此,世間少了一位廟堂政客柳永,卻多了一位“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江湖才子柳三變,不知是幸與不幸。

  • 2 # 山海有夏

    題主的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有點搞笑,因為我回答過相關的問題。

    按照宋蘇東坡的《陌上花詩引》“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是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在春天寫給出宮王妃的。當時的人曾因此作《緩緩歌》,後來“陌上花”也被用作詞牌名。

    至於“都換了淺唱低吟”,來自宋柳永的《鶴沖天》詞:“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但是如果只說“淺斟低唱”這四個字,是來自宋陶谷 《清異錄·釋族》:“ 李煜乘醉,大書石壁曰:淺斟低唱,偎紅倚翠。’”鄭少秋演的香港老電視劇《楚留香》的主題歌歌詞“就讓浮名,輕拋劍外,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大概也來自柳永的這一句。

    以上兩點,其他劇友己經說清楚了,我就不多說了。但是我想對於“陌上”這兩個字,多說幾句。我見過“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和“公子顏如玉,陌上世無雙”這種話,我當時就對人說:這麼用這個“陌上”是不對的,“陌上”是指“田間”,錢鏐寫“陌上”是因為當時他的王妃是出身農家。但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是什麼意思?田間有一個漂亮的姑娘?那她和那個無雙公子有何關係?如果說“公子顏如玉,陌上世無雙”,那更奇怪,有一位公子在田間舉世無雙,那我的理解,只能是袁隆平老先生。

    我為什麼要這麼說?因為“陌上”這兩個字還有一個出處:《陌上桑》(又名《豔歌羅敷行》),是漢代著名的民間敘事詩,內容是說一位太守在田間路上調戲一個採桑女子羅敷,遭到拒絕(不知是否與《孔雀東南飛》相關,有心人可以考證)。所以,這麼寫這些話,到底這位公子和這個姑娘是個什麼關係呢?這很顯然是亂用詞語,但我沒法說服別人,有人說,你把“陌上”看作一個地名不就行了麼?讓人無語。

    這還不是重點,關鍵是這幾句“古風”言語,被說成是對這兩句英文的翻譯。有興趣的劇友仔細看一下,我完全可以肯定這兩句英文不是洋人說的,而是華人寫的錯誤的英語句子!但是這些作者為什麼要這麼做?而且這麼做了,這些作品還如此廣為流傳,是何緣故?我一直弄不明白!文風如此,連“翻譯”之風也如此,所謂傳統文化的復興,也讓人無語。

  • 3 # 隨手談詩

    這是兩個典故。且待我慢慢說來。

    陌上發花,可以徐徐歸矣

    這句話是出自蘇軾的七絕組詩《陌上花三首》,詩前有序:

    遊九仙山,聞裡中兒歌陌上花,父老雲,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吳人用其語為歌,含思宛轉,聽之悽然。而其詞鄙野,為易之雲。

    詩詞前面的序,一般就是對整個作品故事背景的概括,像這一段,東坡說他在遊九仙山的時候,聽到當地民歌《陌上花》,當地人說這是吳越王妃每年都要回到臨安,吳越王寫信說那邊花開得正好,你可以多玩幾天。蘇軾覺得歌曲想要表達的感情很動人,但是用詞太粗俗,所以我來改一改,寫下了這三首詩。

    吳越王是錢鏐,他的王妃原本是個村姑,嫁給小錢之後跟著他南征北戰,但是每年都要回家看望父母。後來吳越王降宋,吳越王朝的遺民漸漸老去,只有《陌上花》一直在傳唱。

    忍把浮名,都換了淺唱低吟

    這是柳永作死的故事,化用了柳永詞《鶴沖天》: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柳永當年第一次參加科舉,就落第了。原因是皇帝看了他的詞說:太浮誇!

    然後柳公子就填了這首《鶴沖天》,也就是文人發發牢騷而已,多大點事兒嘛。

    但是這首詞又被皇帝看到了,皇帝說好啊,既然如此,浮名你也別要了,一輩子喝酒填詞去嘛。

    後來柳永又兩次科考,也有人向皇帝推舉柳永,皇帝都是那句話:你填詞去呀!

    自此,柳永就自稱“奉旨填詞”、“白衣卿相”,非常會給自己找臺階。

    說起來,如果柳永真去做官了,也未必見得是啥好事,倒是白衣一生,成就了一個“有井水處皆歌柳詞”的千古傳奇。

    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你怎麼區分顯示卡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