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玄明仙人

    老卒,老兵也。

    現在你說別人“老兵”,是罵人嗎?

    現在不是,以前也不是,都是把關二爺的傲字過度解讀了。

  • 2 # 天山月3

    黃忠在蜀漢五虎將中年齡是最大的,這一點毫無疑問。但趙雲的年齡無論史書或小說中都很難找到確切數字。趙雲卒於建興七年,公元229年,這是史書記載,但生年不詳。按演義說趙雲年過七十還爭戰沙場,陣前斬殺韓家父子幾人。二出祁山因街亭失利,蜀軍大敗時唯趙雲一軍不曾有損失,還得到諸葛亮的獎勵,被趙拒絕。等下一次再伐魏臨行時,趙雲兒子前來報喪,這時趙雲大概有七十三歲左右吧?關羽死於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壽五十八歲,也就是公元219年冬天,這是史載。如果按這些條件推算趙雲應該比關羽大三歲。但小說中關羽又說"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所以你提出的問題又是無厘頭了。

  • 3 # 陳一鳴

    說白了,關羽就是一拖後腿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幹傻事,最後成就了自己的美名,但是卻坑了整個劉備的集團。還忠義,他忠義就應該極力的幫劉備留住人,無論這個人比不比他好。張飛還知道禮賢下士,拜求嚴顏成全義師之舉。關羽呢,從出來就一直裝逼,裝逼,再裝逼,最後把自己,兒子,義弟,義兄全拖累死了。正所謂裝逼者死於非命,無外如此

  • 4 # 平胸還那麼囂張

    打個比方,現在你是關羽,早期你和張飛追隨劉備,一起創業,張飛有資本,劉備有背景,而你有能力。後來又加入了一個趙雲,這個趙雲能力和你不相上下。你們一起開了個公司,你們努力打拼,但是公司沒什麼盈利,後來你們遇到了一個貴人諸葛亮,這個人帶領你們一路發發發,公司日漸強大,開始合併其他公司,這些收購的公司裡的一些人有馬超黃忠魏延等人。公司年終進行嘉獎,你,張飛趙雲等功臣自然官位上漲,你們地位相當,可是馬超黃忠地位居然也和你們一樣,這你肯定不爽了,張飛趙雲和你都是同甘共苦的好兄弟,可是馬超黃忠一來就和你享受同樣的待遇,你會怎麼想?

  • 5 # 逢春太郎

    趙雲(154-229年),忍辱負重勞苦功高,關羽的內心把趙雲當兄長相敬。趙雲年紀實際上比劉關張還要大,是蜀漢真正的老將,僅小黃忠幾歲,諸葛亮(181-234)小趙雲甚多。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享年62歲),關羽(160-219)卒於59歲,關羽生於160年,實際上比劉備還大一歲,他們也沒有結拜成兄弟。張飛(167-221年),54歲遇刺身亡。黃忠(145-220年)。

    雲品格高尚忠於漢室!作為一位老將戰功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長坂坡單騎突陣救劉禪,自古功高莫過於救駕;二、劉備入川,龐統戰死劉備勢危,子龍從荊州帥領一軍增援成都,一路斬關奪隘攻下夔(kuí)洲(今重慶)等十多座城池,對老百姓秋亳不犯,(另兩路諸葛亮和張飛為帥領);三、漢中之戰,在大戰的關鍵時刻,劉備被張郃打敗放棄了陽平關,退至沔水下寨。多虧子龍在沔水以寡敵眾擺“空城計”反擊,大敗曹孟德,是劉備佔領漢中的首功之人,此戰後,劉備稱讚趙雲一身是膽,將士們稱讚趙雲虎威將軍!黃忠斬夏侯淵的功勞不能和子龍相比。此戰趙雲兩次突陣,第一次救出老將黃忠,第二次救出部將張著。四、夷陵之戰,趙雲以近七十高齡,帶騎兵突陣,救回被吳軍圍困的劉備回白帝城。五、斜谷之戰以區區五千兵力,對抗曹真十萬魏軍主力,未受損失全身而退。趙雲七十五歲臨死前喃喃自語: 北伐!北伐!趙雲雖年長,劉備也尊重他重用他,封“翊軍將軍”、“永昌亭侯”執掌中護軍,“鎮東將軍”督江州(今重慶境內,趙雲實權相當於重慶太守)對峙東吳。他過逝後,後主劉禪再追封他“順平侯”,“順平”是追憶趙雲的忠厚性格!趙雲威名遠播,他的佩劍是自負的自譽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所珍愛,當作重要隨身殉葬品!北韓半島百濟英主“近肖古王”也是趙雲的粉絲,近肖古王所處的朝代,相當於中國北方的“五胡亂華”南方的東晉時期,當時隔中國三國時期不遠,“吹捧”趙雲的書《三國演義》還沒有呢!《三國演義》塑造趙雲的英雄形象,也不是空穴來風,是根據《三國志》和民間傳說而來。很多人敬佩趙雲是有依據的,幹嘛不去敬佩別人?

    也有內行人認為,趙雲很受劉備重用!執掌禁軍的首領,地位重要無比,但是官職不能太高,但是實權相當於“中將軍”。現在的中央警衛部隊司令地位重不重要?重要性和受尊重程度會弱於一個戰區司令?但是官職高不高?官職太高合適嗎?

    趙雲跟隨劉備時已經是50多歲的老將,年紀也決定了他的官職安排和受重用程度。

    陳壽《三國志》評價: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黃忠趙雲可以比擬的灌、滕,是大漢開國名將潁陰侯灌嬰和汝陰侯夏侯嬰。

  • 6 # 與生活交朋友

    《三國演義》中,劉備稱漢中王,派費詩去荊州封賞關羽,並讓關羽北伐。

    費詩到了荊州,就迫不及待地問:“漢中王封我什麼爵位?”

    費詩說:“五虎大將之首。”

    關羽問:“哪五虎將?”

    費詩說:“關、張、趙、馬、黃。”

    關羽大怒說:“翼德是我兄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跟隨我兄長很久了,也是我弟。他們都可以與我並列。黃忠是什麼人,敢與我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

    關羽不肯接受官印,後經過費詩一番開解,才欣然接受。

    《三國演義》中的這段故事源自於《三國志》,不是羅貫中瞎編出來的。

    《三國志》中,黃忠在漢中之戰中斬夏侯淵,立下大功,升為徵西將軍。

    劉備稱漢中王,想升黃忠為後將軍。

    諸葛亮勸劉備說:“黃忠的名望比不上關羽、馬超,如今要他們同列,馬超、張飛就在身邊,親眼見過黃忠的功勞,不會有什麼意見。關羽遠在荊州,聽說後肯定不高興,是不是再考慮考慮?”

    劉備說:“我來搞定。”

    劉備堅持封黃忠為後將軍,賜爵關內侯。

    劉備派費詩去荊州封關羽為前將軍。

    關羽聽說黃忠是後將軍,關羽大怒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經過費詩的一番勸解,關羽才想通,受拜前將軍。

    《三國演義》其實可以看作是對《三國志》的解讀。

    關羽為什麼要出兵北伐?關羽為什麼不肯與黃忠同列?

    這其中原因,在《三國志》中找不到答案,只能靠我們去猜想和解讀。

    《三國演義》中就有對這兩個問題的一種猜想和解讀。

    說起年齡,黃忠與趙雲、關羽相差不會太遠。關羽說這話的時候,都已經快60歲了,黃忠能比他大到哪裡去?

    趙雲的年齡,在正史中是個謎,在演義中推算,趙雲的年齡可能比關羽還大。如果歷史上趙雲比關羽小太多,那趙雲的壽命就不會長。

    關羽罵黃忠老卒,針對的應該不是年齡,而是名望。諸葛亮也是這麼解釋的。

    黃忠混了一輩子,跟隨劉備時,已經是一把年紀了,這時黃忠才是個裨將軍,還是代理的。

    張飛、馬超都是親眼見證了黃忠立功升遷的,很容易心服口服。

    但在關羽眼裡,黃忠一輩子混得不咋樣,入蜀時還是個一般的副將,沒幾年功夫,就與自己並列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關羽沒有親眼見到黃忠的表現,當然是接受不了的。

    我們也不能因為這個去責怪關羽。以前的小弟,突然也成了扛把子,地位相同了,換誰都接受不了。

    要是把魏延升到後將軍位置上,關羽照樣會不爽的。關羽不罵他老卒,也會換種罵法。

    關羽為什麼不罵趙雲呢?

    《三國演義》中,趙雲也是五虎上將之一,確實與關羽同列。關羽也說了原因,趙雲很早就跟隨劉備了,又非常有能力,關羽早就當趙雲是兄弟了,這關係不是黃忠比得上的。

    歷史上的趙雲,也確實跟隨劉備很久了,有資歷,有能力,關羽對趙雲是非常瞭解的。趙雲入蜀時,也已經是偏將軍了,官職也在黃忠之上。

    黃忠、趙雲在益州混了幾年,結果趙雲還是翊軍將軍,黃忠後來居上,成了後將軍,關內侯。

    趙雲連個侯爵都沒混上,談不上與關羽並列,關羽更沒有理由罵他。槍打出頭鳥,打也是打上面的黃忠。

    即使趙雲被封為後將軍,封個侯爵,關羽應該也不會有太大意見。按照預期來講,趙雲是應該能混上個四方將軍的,蜀漢也就那麼幾個名將。

    劉備打下成都後,封趙雲為翊軍將軍。之後劉備稱漢中王,稱帝,都沒有封趙雲,這是完全不符合預期的,關羽也不可能對趙雲有意見。

    黃忠的升遷,完全是在坐直升機。十年不到,從裨將軍升討虜將軍,從討虜將軍升徵西將軍,又從徵西將軍升後將軍,封關內侯。

    黃忠從討虜將軍升到後將軍,用了不到五年,爬得比關羽還快。這個太超預期了,已經影響到關羽的地位了,關羽自然會不爽。

  • 7 # 水一白聊歷史

    關公雖然自傲,倒也不是不分時間場合罵人的,之所以稱黃忠是“老兵”,總還是有一定原因的,畢竟關公的原話是“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這裡面的“同列”才應該是問題的關鍵點,當時的年長者也不在少數,關公也不能逮誰罵誰不是?

    一、“同列”的原因

    這是發生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的一件事兒。

    當時,劉備剛剛自稱漢中王,必然是要獎賞一下屬下的,這其中首當其衝的必然就是幾位衝鋒陷陣的武將了。劉備一口氣任命了四位頭牌將軍,即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

    注意,這裡面可是沒有趙雲的。

    此時,我們的大軍師諸葛亮站了出來,勸劉備說:“黃忠的名望,跟關羽、馬超相比,還是差得有點遠。現如今主公讓他們同列,張飛、馬超一直在身邊,瞭解黃忠,尚且好說,可關羽遠在荊州,知道這個事兒可就要不高興了。主公是不是考慮撤銷對黃忠的任命呢?”

    事實證明,諸葛亮確實不是杞人憂天,關羽聽說黃忠當了後將軍,瞬間就炸了毛,怒道“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意思是我這樣一個大丈夫怎麼能跟這麼一個老*&%的平起平坐呢?

    好在,劉備也不是沒有準備,他特意派了個叫費詩的人來,就是捋虎鬚,幫著關羽順毛的。關羽也自然在他的勸說下平息了怒火。

    二、黃忠上位之路

    那麼說,劉備為啥會冒著讓兄弟關羽生氣的危險,也要破格提拔黃忠呢?

    這裡呢,一方面是劉備對關羽的信任,雖然他遠在荊州,獨霸一方,但即便是他再生氣,也不會背叛他這個哥哥的;另一方面呢,就是黃忠當時的功勞確實是太大了。

    黃忠本來是荊州牧劉表手下的中郎將,一直隨著劉表的侄子劉磐駐紮在長沙攸縣。後來,劉表死了,他的兒子又投降了曹操,黃忠成了長沙郡的仕官,歸太守韓玄調配。赤壁之戰,曹操大敗,包括長沙在內的荊南四郡成了劉備的目標,太守韓玄跟眾手下一商量,便一起投降了劉備。

    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得出來,黃忠歸順劉備時,起點還是很低的,跟關羽、張飛、趙雲是遠遠不能比的,更別提“同列”了。

    然而,接下來可就是黃忠的表演時間了。

    在劉備佔據益州的過程上,黃忠先後率軍擊敗了劉璋的部將劉璝、冷苞、張任、鄧賢等人,又追隨劉備迫降綿竹,取得關鍵性的勝利。緊接著,劉備大軍壓境,包圍成都,數十日後,劉璋投降。黃忠因其戰鬥中的卓越表現,直接被劉備擢升為討虜將軍。

    益州局勢穩定後,劉備又開始向漢中下手了,而黃忠人生中最高光的時刻“定軍山一役”就發生在此時。老黃忠在此役當中,抓住機會,直接將曹操手下大將、當時的曹軍統帥夏侯淵斬殺了,進而攻入曹軍大營,大敗曹軍。經此一役,黃忠晉升為徵西將軍。

    可以說,在劉備攻打益州、漢中整個過程當中,黃忠是當之無愧的戰功第一人,表現得比張飛、趙雲都要更出色,這也是劉備敢於破格將其與關羽“同列”的基礎。當然,與此同時,劉備也在傳達一個訊號,他並不是一個任人唯親的人,只要表現得好,同樣可以獲得榮升的機會,這對於劉備穩固勢力,收買人心都是大有好處的。

    三、趙雲

    剛才我們也提到了,在劉備分封的前、左、右、後四位將軍裡面是沒有趙雲的身影的,這跟我們往常印象中的“五虎上將”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相比於黃忠,趙雲跟隨劉備還是早得多的,也一直是劉備身邊的重要人物,但是卻一直沒有取得過像黃忠“定軍山”、張飛“義釋嚴顏”這樣的重大戰役中的高光時刻,更沒有關羽“威震華夏”那樣的壯舉,這也是趙雲雖然跟隨劉備早、起點高,但是卻被黃忠彎道超車的根本原因,說到底秦漢時代的武將很多時候還是要靠軍功來提升地位的。

    不過,卻有一本叫《雲別傳》的史書,記載了很多趙雲的事蹟,比如力護甘夫人、懷抱劉備幼子劉禪,這段歷史後來在《三國演義》演繹成“趙子龍七進七出闖出曹營”的故事,也算是一段經典了;此外,書中還有一些趙雲在戰爭中審時度勢、冷靜指揮的精彩表現,這些後來也都成為了《三國演義》中的重要素材。

    從《雲別傳》中的記載來看,趙雲的統帥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只不過更多時候欠缺一點運氣,才沒能在重大戰役中取得突出表現,並非能力不行。在陳壽的《三國志》中,趙雲也是作為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相同地位來記述的,這也說明了他的歷史地位。陳壽在《三國志》中稱“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這裡面的“爪牙”並非貶意,而是指他們是劉備的得力助手,像劉邦時期的灌嬰、夏侯嬰一樣。

    (注:灌嬰是漢高祖劉邦的騎兵總指揮,夏侯嬰則是九卿之一的太僕,都是劉邦手下的得力干將、近臣。)

    四、馬超

    黃忠起點低,所以要挨關羽的罵;趙雲沒與關羽“同列”,自然不用捱罵;那麼馬超呢?

    坦白講,馬超在劉備手下立的功勞還是非常有限的,劉備一直對他也不放心,用他更多時候反而是他在羌、氐等族中的名望和地位,來牽制曹操,實權是不大敢給的。但是,即便如此,關羽卻並不是恥與馬超“同列”,原因就是馬超名氣實在太大了。

    作為當初反董諸侯聯盟一員西涼太守馬騰的長子,馬超已經是聲名遠播的軍二代了,更何況他們馬氏祖上還是東漢開國元勳伏波將軍馬援,這份傳承更是無人敢小瞧了。最關鍵的是,馬超打仗還極為勇猛,不但單抗過曹操,還是個讓曹操膽寒的人物,曹操曾感嘆道:“馬超小兒不死,我恐怕連個葬身之地都沒了。”

    單就這份履歷,也沒人敢小瞧馬超。只不過,在劉備眼裡,馬超跟他屬性一樣,是梟雄,可以用,但只能慎用;可以加官進爵,但不可委以實權。關羽跟隨劉備多年,又豈能不知兄長之意,自然不會對馬超有所非議了。

  • 8 # 春風渡雨

    “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這句話是《三國演義》小說裡關羽說黃忠的一句話,也是題主這個問題的由來,關羽為什麼會這麼說呢?難道關羽對黃忠有意見?可是以小說相關情節來看明顯不是,關羽戰長沙,與黃忠大戰打成平手,後來關羽放過馬失前蹄的黃忠,而第二天黃忠拿箭也只射關羽的頭盔以報不殺之恩。這明顯就是英雄識英雄,惺惺相惜了,那為什麼最後關羽又如此說了?

    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一些相關的歷史記載,看看這句話到底是從哪裡出來的:

    《三國志·蜀書·黃忠傳》:是歲,先主為漢中王,欲用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自當解之。”

    這個是說劉備在準備封黃忠為後將軍時,諸葛亮提出了擔憂,他認為黃忠的名望比起關羽和馬超差得太遠。如果要讓他們同列的話,那麼馬超和張飛都是親眼見到了黃忠的功績,都是可以說得通的。但是關羽隔的太遠,恐怕會很不滿的。劉備說:這個問題我來解決!

    那麼事情的發展是怎樣的呢?劉備解決了這個問題沒有?我們繼續看史書記載:

    《三國志.費詩傳》:先主為漢中王,遣詩拜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詩謂羽曰:“夫立王業者,所用非一。昔蕭(何)、曹(參)與高祖少小親舊,而陳(平)、韓(信)亡命後至,論其班列,韓最居上,未聞蕭、曹以此為怨。今漢王以一時之功隆崇於漢升(黃忠字),然意之輕重,寧當與君侯(關羽)齊乎!且王與君侯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愚為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祿之多少為意也。僕一介之士,銜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還,但相為惜此舉動,恐有後悔耳!”羽大感悟,遽即受拜。

    這個記載很明顯,關羽還是生氣了,不肯接受封賞,最後在費詩的勸說下才接受,難道劉備沒有解決自己兄弟的心結?我們繼續來看小說又是怎麼寫的:

    《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孔明曰:“可差使命就送官誥與雲長,令先起兵取樊城,使敵軍膽寒,自然瓦解矣。”漢中王大喜,即差前部司馬費詩為使,齎捧誥命投荊州來。雲長出郭,迎接入城。至公廨禮畢,雲長問曰:“漢中王封我何爵?”詩曰:“五虎大將之首。”雲長問:“那五虎將?”詩曰:“關、張、趙、馬、黃是也。”雲長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併,可也。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遂不肯受印。

    詩笑曰:“將軍差矣。昔蕭何、曹參與高祖同舉大事,最為親近,而韓信乃楚之亡將也;然信位為王,居蕭、曹之上,未聞蕭、曹以此為怨。今漢中王雖有五虎將之封,而與將軍有兄弟之義,視同一體。將軍即漢中王,漢中王即將軍也。豈與諸人等哉?將軍受漢中王厚恩,當與同休慼、共禍福,不宜計較官號之高下。願將軍熟思之。”雲長大悟,乃再拜曰:“某之不明,非足下見教,幾誤大事。”即拜受印綬。

    很明顯,小說的這段情節基本上是照搬《三國志.費詩傳》的記載,只不過將“老兵”改為“老卒”,這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如此高傲的關羽為什麼被費詩幾句話就勸好了呢?只能說,關羽認為,這場戲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在繼續演下去,兄長劉備就尷尬了。那為什麼關羽要這樣做呢?這又是做給誰看的呢?這事終歸是因為官職而起,我們繼續看看一些相關的記載:

    《三國志-先主傳》:劉備漢中漢中稱王后,返回成都,大封功臣。拜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賴恭為太常,黃柱為光祿勳,王謀為少府,廖立為侍中,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付出就有回報,所有人“皆進位有差”。

    看到這裡,估計很多人已經有所明悟了,一身是膽的“白馬將軍”趙子龍出局了,他並不在四大將軍之列,趙雲只得了個“翊軍將軍”的封號。在小說裡,雖然有“五虎上將”之說,但這種說法只是取自民間,並不是來自正史記載。不過在小說裡面,趙雲雖然與其餘四人同為“五虎”,但將軍號依然還是“翊軍將軍”。說到這裡,我們就得先弄清楚,在當時,這些“前、後、左、右”的將軍號到底誰前誰後。

    在漢未,“前後左右”四將軍差不多同級,但左將軍及前將軍大多數時候要稍高一些,而右將軍則敬陪末座。誰高誰低,主要還是看由誰人出任。

    最後到三國鼎立時期,由於劉備以前做過“左將軍”一職,所以蜀國的“左將軍”從身份上來說僅低於“前將軍”,主要依據是諸葛亮劾李平表的排序。另外姜維被鄧艾所敗,要求自貶為“後將軍”,這個“後將軍”又當低於“右將軍”。所以,蜀國的四將軍排列應該是“前左右後”這個順序。而不管是歷史上,還是小說裡,劉備的這個封賞,誰前誰後就是一目瞭然的事情了。關羽為前將軍這就是排第一,馬超為左將軍排在第二,張飛為右將軍是老三,黃忠為後將軍排第四,趙雲的這個“翊軍將軍”,不管怎麼排,就算是小說裡面拔高了很多,也只能墊底。

    因此,綜上所述:關羽的“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這句話,並不是奔著黃忠去的,他是說給蜀國所有人聽的。明面上他是在為趙雲報不平,但同時,他又點明瞭自己兄長劉備並不是任人唯親。做為劉備的結義兄弟,關羽和張飛排在四大將的一、三位,而投奔過來的馬超、黃忠派在二、四位,這樣的排位誰都無法多言,這就是劉備“賢明”的最好證明。

    為了內部的平衡,劉備煞費苦心,諸葛亮擔心關羽不能明白,而劉備就一句:“吾自當解之”。因為劉備知道關羽會懂,這是兄弟之間的默契,唱戲唱全套,所以關羽將姿態擺出來之後,等待費詩的一番話打底後,關羽隨後欣然接受。

    當然,結果公佈之前,趙雲和張飛的思想工作,劉備肯定是已經提前做好了的。畢竟以趙雲的勞苦功高只能排在黃忠的後面,而以張飛的火爆脾氣只能屈居在馬超的下面,這些明面上的退讓,那也得心甘情願才行。

  • 9 # 麗醬每日分享

    《三國演義》中有一個情節: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劉備稱漢中王,以關羽為前將軍,馬超為左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黃忠為後將軍,再加上趙雲就是三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五虎大將”。

    費詩帶著前將軍印信給關羽,關羽本來是滿心歡喜的,但聽說黃忠為後將軍後當場發飆,說道:“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不肯受拜。影視劇裡的黃忠,也是須發全白的老將形象,他的名字也因此成了老當益壯的代名詞。

    有人就問了,趙雲和黃忠的年紀差不多,為什麼關羽只罵黃忠是老卒卻不罵趙雲呢?根據正史記載,黃忠病逝於公元220年,而《三國演義》卻把他的死亡時間推後到劉備征討孫吳時的公元222年。

    由於取勝心切,黃忠中了埋伏,被流箭射中肩窩,他在死前長嘆:“臣乃一武夫耳,幸遇陛下。臣今年七十有五,壽亦足矣。望陛下善保龍體,以圖中原。”公元222年,黃忠75歲,由此推算他應該生於公元147年。

    也就是說公元219年,黃忠在拜後將軍時已經是72歲的高齡了。而公元226年,不服老的趙雲在鳳鳴山陣斬了西涼大將韓德四子,後人賦詩稱讚說: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獨誅四將來衝陣,猶似當陽救主雄。

    “年登七十”說明趙子龍已經七十多歲了,由此可以看出,黃忠與趙雲的年齡相差不過幾歲。如果說在關羽眼裡,趙雲只是個小弟,要麼是他的年紀比關羽小,要麼就是他看起來年輕,人老卻不顯老。

  • 10 # 俞遠通

    趙雲忠勇無畏,儀表堂堂,早年保護幼主,立有大功,跟隨玄德多年,出生忘死,桃園三兄弟,早把趙雲當自家人了。黃漢升老將,性耿直,雖歸漢時短,屢建奇功,玄德孔明認可,張飛馬超無異議,魏延最心服,只關羽不以為然。黃忠出身非名門,老氣橫秋有脾氣,黃忠與關羽有一箭之恩怨,關羽多年耿耿於懷,我想,此是關羽對黃忠不喜之原因。聖人心高氣傲,豈無半分瘕疵乎?

  • 11 # 劉一千五

    01,與其說是關羽罵黃忠,不如說是關羽嫉妒黃忠

    關羽罵黃忠的時候,是關羽在荊州膨脹的日子。他就不想想,他自己有了荊州後,他的哥哥劉備和弟弟張飛以及趙雲諸葛亮等等一大幫人要吃喝拉撒睡,沒有地方過日子嘛。劉備自然要重用其他有能力的人來為他打地盤。

    可以說關羽在荊州,是劉備集團裡面最先享受相對平靜生活的高官。如果不是荊州出現問題,關羽是蜀國最幸運的人。

    劉備諸葛亮們讓關羽駐紮荊州,從開始到結束,關羽沒有替劉備諸葛亮提供過實際性的幫助,反而給劉備諸葛亮添了不少麻煩。關羽已經成了劉備孫權聯盟的障礙。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比較清楚。

    關羽在荊州,說是方面大員,其實他以自己的處事方式把劉備的東南方丟失得乾乾淨淨,最後還讓劉備替他擦屁股。

    02,黃忠的生平說明黃忠的戰鬥力強大

    黃忠在初平三年被荊州刺史劉表任命為中郎將,跟著劉表的侄兒劉磐駐軍長沙攸縣

    建安四年,劉磐與孫策交戰於艾縣,黃忠隨從劉磐 擊敗孫策。建安十三年,曹操揮師南下,劉表病死。曹操得到了荊州,任命黃忠代理裨將軍,仍然在長沙郡駐守,歸長沙太守韓玄統屬,建安十四年,劉備與孫權組成聯軍大敗曹操,曹操北歸。劉備趁機佔領荊州,率領趙雲等南征長沙四郡。黃忠跟隨韓玄,魏延殺了韓玄救了黃忠向劉備投降。《三國演義》裡面的段子是魏延提到把韓玄殺了,把黃忠從死亡線上救了下來。

    關羽在戰長沙時,打不過黃忠。黃忠是被魏延救後投降了劉備。雖然關羽是主將,當時,關羽並沒有和黃忠打過硬仗。魏延就結束了長沙之戰 。關羽從心頭是看不起黃忠的,但是劉備已經看出來了 。所以,劉備走的時候,就把黃忠帶走了。怕的就是關羽與黃忠產生矛盾。

    建安十八年,黃忠與卓膺率兵自葭萌關向成都進兵。劉備先引兵到關中,後與黃忠軍隊會合。黃忠在戰鬥中,常衝鋒陷陣,勇冠三軍,一路攻到涪城。劉璋派遣部將劉璝、冷苞、張任、鄧賢等前來阻擋,都被擊敗。黃忠攻下綿竹,綿竹守將李嚴、費詩投降,成都北大門失守。劉備進入成都後,論功行賞,任命黃忠為討虜將軍。

    建安二十三年,劉備進駐陽平關,在漢中與曹操軍隊對峙。黃忠再次隨同劉備出征。次年劉備率軍與夏侯淵交戰。夏侯淵的兵馬都是曹軍精銳,黃忠在法正的幫助下將夏侯淵斬殺於定軍山。同年,劉備稱漢中王,任命黃忠為後將軍,賜爵關內侯。

    04,關羽為什麼不服黃忠

    關羽有門戶之見,按說一個讀《春秋》的人不應該把其他能人排斥在外。關羽對黃忠,魏延這些人的不悅,就在於關羽認為這些人“二”,這倒與《春秋》裡面的教條一致。黃忠是劉表,韓玄的手下,現在投降了關羽的哥哥劉備。這就是“二”的表現。關羽當初也投過曹操,當時,關羽是“投降”的漢朝皇帝。說法不一樣,其實也差不多。劉備手下,除了開始跟隨劉備出來混的幾個外,幾乎沒有多少是從一而終的。

    劉備封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這五個人物,有五分之四是“二”次投主過來的人。趙雲是公孫瓚的部下,馬超乃西涼之主,投過張魯。關羽自己也投過曹操。餘下的就是張飛了,而文官裡面就數諸葛亮了。

    如果這些都不是關羽罵黃忠的理由,關羽是嫉妒黃忠無疑了。黃忠在短時間內建立的功勞比蜀國大將哪一個都大。黃忠斬了夏侯淵就是天大的功勞。漢中因此群龍無首,才被劉備奪了。

    劉備得了漢中,封五大將軍,前後左右中等等五位,想讓黃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說,前次關羽聽說馬超來了 ,就想來比武,置國家大事於不顧。主公你讓黃忠當後將軍,關羽沒有親眼看到黃忠的大功勞 恐怕他不會高興的……劉備沉默了半天,說這是我們兄弟間的事情,我會處理好這件事情的。

    關羽在荊州可以說是孤陋寡聞,馬超一歸順劉備,關羽就派使者問諸葛亮,馬超是什麼人?諸葛亮把馬超比作劉邦手下的灌嬰,滕公之徒,又把關羽吹捧了一翻,關羽才舒服了。把諸葛亮捧他的文書給荊州官僚們看。這是什麼心力?

    05,關羽這次罵黃忠 ,不想與老卒黃忠同列,就是因為他膨脹得太快了

    他還不知道黃忠對於劉備拿下漢中的意義有多大。

    關羽說趙雲跟著我哥哥很久了,就是我弟弟,趙雲倒罷了。但是,關羽就是沒有看到,五虎大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都是正牌的前、後、左、右將軍,趙雲卻是一個雜牌將軍,翊衛將軍是什麼稱號?顯然,劉備對他們還是區別對待的。

    是歲,先主為漢中王,欲用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自當解之。”遂與羽等齊位,賜爵關內侯。

    關羽在這件事情上罵黃忠,實在是關羽的剛愎自用 、不顧大局而出現的低階錯誤。

  • 12 # 再見舊時光666

    趙雲,一生以忠義當先,隨白馬時勇猛向前,隨劉備時七進七出,可謂一身是膽,黃忠雖老當益壯但生性急躁,不符合關羽的性格。關羽一生以忠義二字當先,當然更敬佩趙雲,而非不戰而降的黃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道、理、術”都分別指的是什麼?具體含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