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講擔當,佛家講放下,法家講制度,兵家講計謀,墨家講俠義。
道家講什麼?兩字以蔽之:舒服。(東北話稱:得dei勁兒。四川話叫巴適。)
老子講的舒服,是道法自然,尊重客觀規律的舒服。
莊子講的舒服,是安時處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素的舒服。
列子講的舒服,是沖虛散淡,平平常常的舒服。
老子的舒服像爺爺的舒服,閱盡千帆,笑看紅塵。
莊子的舒服像兒子的舒服,追求逍遙,亦不免有孤憤之氣,愛發牢騷。
列子的舒服像孫子的舒服,都說隔輩親,此言不虛,列子是老子思想的踐行者。
此話怎講,容我一一道來。
老子作《道德經》,是畫蛇添足,也非畫蛇添足。
說是畫蛇添足,“道可道,非常道”,可言之規律,非恆常之規律,此間之道,亦非常道,常道乃不可說之道,道不可道之道,不是畫蛇添足是什麼?
也非畫蛇添足,“道法自然”,老子騎青牛至函谷關,尹喜觀聖人來此,延請其作文,老子慨然應允,留《道德經》傳世。《道德經》非老子所作,亦非尹喜所得,實乃妙道天成,應運而生,天意如此。
與百家之作比起來,《道德經》有個顯著的特點,沒有價值觀的導向,道觀天下,述而不發。把這句話想明白了,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大多數人讀不懂《道德經》,因為我們在市面上所能見到的書籍都在試圖構建我們的價值觀,都在告訴我們要怎麼做才對。當你希望老子給你一個正確的答案時,老子告訴你的是福禍相依,告訴你的是怎麼做都對。
譬如點菜時,你問老子吃什麼,老子說隨便。你心裡嘀咕了,這隨便該怎麼點呢,是吃肉還是吃菜,是喝酒還是喝飲料。之所以我們理解不了老子,是老子說的是“真隨便”,我們不免以為是“假隨便”,也即是《道德經》所講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老子的高明之處在於當眾人在為自己的學說所奔走的時候,老子已經騎牛出關了,為什麼,既看明白,也想明白了,就像大人看小孩過家家一樣,一笑了之。故而《道德經》僅有五千言,涵蓋的內容卻是包羅永珍,微言大義。
舉個例子,現代人講西方教育多麼先進,紀伯倫有首詩,廣為流傳:
這首詩寫的很好,也很符合現代人在親情上的觀念。殊不知老子數千年前用八個字把問題全部說清楚了:生而不有,為而不恃。無論如何引申,都超不出這個範疇,生而不佔有,養而不依恃,就是現代教育理念的全部。把這八個字引申到人類社會,人與人的關係也是如此,當我們願意為一個人付出時,就全心全意的去付出,但不倚仗自己的付出而綁架他人。我付出是我樂意,付出本身就是結果,而不是另尋他果。
正因為不去另尋他果,索取回報,方能保持精神和人格的獨立,才能舒服呀。一味指望著“好報”,指望著“報恩”,則會因為達不到目的而不舒服。
所以老子講的不是善有善報,也不是善有惡報,而是舒不舒服的問題,天道出於自然,你可以這樣做,也可以那樣做,可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理由不重要,關鍵是舒服。
往往人們的舒服,是講理的舒服,比如孔子倡導仁愛,君王聽了,舒服,君王不聽,則會不舒服。大多數人的舒服取決於社會的認同度,取決於自己的存在所產生的影響,創造了多少價值,取得了什麼成果。老子的舒服,是不講理的舒服,他人因為存在的意義而舒服,老子因為存在的本身而舒服。他人的舒服,是隨著事事變遷潮起潮落而變化的舒服,老子的舒服,是“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的舒服,是不隨著外物而變化的真舒服。
道家經常用這個“真”字,《清靜經》有“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一句。修行上講:借假修真。修行有成的人稱為真人。真是啥意思?此中有真意,欲辨已枉然。
學習道家思想,一部《道德經》把所有問題都交代清楚了,之後的道家著作一脈相承,皆是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闡發。老子身上體現的是神性,所呈現的是客觀不摻雜個人情緒的真實,了無煙火氣,大有煙霞風,所謂大象無形。而莊子與之相比,多了一分人性,將神性人格化了,有血有肉,有情緒,展現出了個人化的一面。
老子是爺爺,爺爺的形象通常是笑眯眯的,不是曬太陽,就是看報紙,偶爾說一兩句讓人琢磨不透的話,聽不懂也不要緊,永遠是寧靜祥和的狀態。莊子是兒子,兒子身上有爺爺的印記,又不完全等同於爺爺,論知識積累,理論水平,並不遜於爺爺,對於世界,對於社會的認知,甚至超越了爺爺。既便如此,人們頂禮膜拜的物件仍是爺爺,而非兒子。這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呢?下面來說說莊子。
老子的舒服是自然,莊子的舒服是逍遙。二者的區別在於:老子的舒服是說不出來的舒服,所以古往今來人們讀《道德經》著眼於道,莊子的舒服是說出來的舒服,故而人們認為莊子很逍遙。
由自然到逍遙,是由客觀舒服到主觀舒服的一種延伸,開篇《逍遙遊》,用逍遙二字,描繪出了人世間極致的舒服,如行雲流水,令讀者有一種說不出的舒爽,暢快,恍然間有一種睥睨眾生、傲視群雄的氣魄,痛快!這是《道德經》帶不來的生理以及心理體驗。《道德經》內有乾坤,暗藏殺機,如運籌帷幄的軍師,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而《莊子》則是拔刀見血,字字珠璣。
當今學術界有個觀點:《道德經》是帝王術,不是寫給普通老百姓看的。
請問:老子思想最傑出傳承者是誰?
說莊子,恐怕沒人有異議,莊子對老子之學的繼承與闡發可謂是獨具匠心。
莊子講的是帝王術嗎?
拿這個問題請教莊子老人家,你認為莊子會怎麼說?
反過來講,我們同樣不能用莊子之學否認《道德經》具備帝王學的屬性。
《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為道的化身,所生一者,可為帝王學,可為內丹術,可為兵法,可為哲學,可為永珍。
故而《道德經》講抱一,而非抱道。乃是常人所見之道,為一,非道,一近於道,不等於道。
道可抱乎?世間萬物,既不可脫於道,亦不可抱於道。《清靜經》曰: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故而:《道德經》是帝王術,對;是哲學,對;是兵法,對。這正是大道的魅力。道生萬物,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可通天地,貫古今,見仁見智。
我以舒服二字闡釋道家,是戲言,亦非戲言。說是戲言,諸位眼中,道家是陽春白雪,是傳統文化,是高屋建瓴,說“舒服”未免輕浮;亦非戲言,殊不知,莊子說道在螻蟻,在屎溺,是戲言否?
儒尚禮義,道崇自然。莊子不言自然而說逍遙,所謂自然乃是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所謂逍遙,乃是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素。主體不同,老子說的是萬物道法自然,莊子說我自逍遙,莊子在大道弱水三千中,取了這一瓢,名曰:逍遙。
何為逍遙?宋榮子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此是我們常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是逍遙嗎?世人罕見,卻也稱不得逍遙
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列子可以御風而行,厲害,能稱得上逍遙嗎?不能!列子御風而行,無風不行,這顯然不是真逍遙。莊子的真逍遙是什麼?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這句話和《道德經》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一個意思。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正是法天法地法自然的主觀表現。老子講的自然是大千世界,芸芸眾生,都在各自的本真去發展,莊子的逍遙說的是我按照我的本真去發展,不需要藉助外力,自在灑脫。一個是從宏觀的角度去看,一個是以主觀的角度去講。
無論是老子的自然,還是莊子的逍遙,都在從不同層面去言說舒服二字,如果道家僅僅是告訴我們思想上想明白了,看明白了,就舒服了,那麼道家的高明不過如此。請問一個病怏怏的人思想再灑脫,生活質量上的去嗎?一個整天為塵俗瑣事所困擾的人,想明白了,就能擺脫現狀嗎?一個不孝養雙親自稱逍遙的人,是真逍遙,還是為自己的找藉口?道家的舒服不僅是精神上的舒服,還包括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精神與肉體多方面協同發展的舒服。道家把這種達到多層次舒服的方式稱之為養生,《道德經》中講長生久視,而莊子則把道家養生講的更具體,更詳實,這就不得不提到《養生主》了。
《養生主》開篇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莊子之文,看似汪洋恣意,無所歸旨,實則細緻入微,全無一點廢話。這段話有八個字就從宏觀的角度闡釋了什麼是養生。這八個字分別是保身、全生、養親、盡年。
諸如食療,氣功皆可歸入保身的範疇,都是在保養自己的身體,使之達到一個身心健康和諧的狀態,這也是大眾意義上的養生,保身的另外一層含義,就是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無近名則無名利之累,無近刑則不為刑罰所傷,這都比較好理解。
人身難得,講的正是人所具備先天之靈性,也是人最初的自然屬性,而隨著涉世的深入,逐於外物,一點靈性被磨滅,消失殆盡。所謂全生,正是保全這一點靈性,保全自然賦予人的天性。有的人會說,這一點靈性不當吃,不當喝,要之何用。這話說的沒錯啊,就像一幅名畫,放到超市,可能換不來一顆大白菜。全這一點的靈根的價值在哪裡?先天靈性,無善無惡,無好無壞,而後天識神,有好惡,有善惡,有是非,《莊子》講有機事者有機心。人心像機器一樣,被外物所左右,得之則喜,弗得則悲。不少人養生之所以沒有效果,問題就出在這裡,靠外界的方法去保養自己的身體,身體好了,繼續追名逐利。做官的嫌官小,做生意的嫌錢少,自己的快樂,自己的人生都寄託在外物之上,把主動權交給對方,怎麼能不煩惱,名和利就像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一樣,是沒有盡頭的。人之所以受到命運的牽引,也正是源於此。所以我們講要養生,定要全生,能於紅塵之外,得方外之真我,全生就是一種自然的迴歸,歸於先天本來的我。
為什麼把養生和養親聯絡到一起,仔細想想,很有意思,往往大家認為莊子的想法如空中樓閣,荒誕不經,實際上莊子很現實,伴隨著我們的出生,所面對的第一重關係是我們的父母,接下來還有親戚,朋友等等。養親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孝養父母雙親,還代表了我們不可避免要面對的整個世界,無可奈何的抉擇。在生與死的過程裡,我們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能如庖丁解牛一般,遊刃有餘的肢解整個世界,為自己贏得一片空間,是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盡年是什麼?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雷鋒。這是雷鋒的價值觀,在短暫的生命裡,他活出了自我所認同的價值。這種價值觀無所謂對,也無所謂錯。人生有趣的地方在於生命本來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可以賦予我們生命一切的意義。我們的價值觀,或許合於這個時代,或許不合於這個時代,或許能在現實中博得一片掌聲,或者碌碌無為。但我們能按照自我本來的面目去做,去生活,這就是盡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跟窮通壽夭無關,跟貧窮富貴無關,活出自我認同的價值,活出真我。這樣的生活才有質量可言。
從物質層面講,養親是保身的延續,保持身心的健康,才有養親的資本。從精神層面,盡年則是全生的引申,唯有全生,撥雲見日,看到自己先天的本來面目,才有可能盡年,活出真正的自我價值,活出人生的質量。
反過來講,不能養親,不具備與世界周旋的能力,每日為瑣事煩惱,疲於奔命,保持身心的健康是非常困難的。不能盡年,即便是看到先天本來的那個真我,但發揮不出來,也會充滿遺憾。
這八個字又不乏矛盾之處,當你一心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的時候(養親),又不免受到俗念的侵襲,身非是我,深陷其中,從何處去見真我呢(全生)。當你投入到完成自我價值的使命中時(盡年),同樣不免受到現實問題的困擾(養親)。
所謂養生,實際上就是在運用我們的智慧,在“保身,全生,養親,盡年”中來回調節,來回平衡。故而莊子講“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歷朝歷代,都在研究這個“督”是何意思,其實很簡單,這個“督”,就是這個平衡點,當你把這個平衡點保持住了,並能夠運轉起來。就能達到個人身心的和諧,達到個人與外部空間的和諧,達到天人合一,與道合真。
用比較現代的語言,十六個字:保重身體,關心自己,善待他人,活出質量。
讀罷《養生主》,誰能說道家是空中樓閣,不切實際呢。莊子不僅切合實際,並且所呈現的真實程度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事實上,若要舒服,必要打破幻想,真實而真誠的面對生活,才能做到穩固而厚重的舒服,否則看似舒服,稍有風吹草動,就成了不舒服。莊子講出了所有的不舒服,接受所有的不舒服,反而能讓我們舒服,達逍遙之境。
生而為人,不得不面對的是生老病死,最不舒服的事以“病死”為最。莊子就講了兩件讓大夥最不舒服的事: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鼓盆而歌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生老病死,以死亡為最不舒服,莊子告訴大家,死亡沒什麼不舒服的,不過是一種自然規律。這與老子的道法自然是一致的,道法自然講的是到了當生則生,當死則死,這是物之本然。莊子則用鼓盆而歌這種極端的方式消解了人們看待死亡的不舒服。
有人會講,莊子鼓盆而歌,離經叛道。其實,莊子何曾離經叛道,他是遵從自己的內心感受,初始時很悲傷,待悟透了其中的道理,便轉而鼓盆而歌,鼓盆而歌是莊子是莊子對妻子最好的紀念。並不是說我們信奉老莊以後,親人故去,一定要鼓盆而歌,莊子講的是哭也對,不哭也對,遵從自己的內心的感受,便是逍遙。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 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莊子曰:“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 東西跳梁,不避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 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 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逍遙遊》
支離疏者,頤隱於齊,肩高於頂,會撮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脅 。挫針治獬,足以囗(左“飠”右“胡”)口;鼓莢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則支離攘臂於其間 ;上有大役,則支離以有常疾不受功;上與病者粟,則受三鍾與十束 薪。夫支離者其形者,猶足以養其身,終其天年,又況支離其德者乎!《人間世》
一棵臃腫的大樹,用它的樹幹做傢俱不合適,用它的樹枝做材料不合適,把這棵樹種在路邊,木匠路過也不會多看一眼,更沒人去在意它。以樹喻人,莊子又講到如支離疏天生身材體貌異於常人,用世俗的眼光看無異於畸形,常人避之不及,不堪大用。正是無用之用,無人賞識,給了大樹與支離疏的生長空間。莊子講了:為什麼不舒服呢?這棵大樹之所以為之大,正因為人們認為無用,無人砍伐,才能長得如此之大,支離疏之所以頤養天年,正是畸形的肉體,享受到了國家的政策。
無論是臃腫的大樹,還是支離疏,莊子都在講一個“曲木成才”的道理,曲木乃人之所惡,是最不舒服的,反而以其曲,得以保全自己。
鼓盆而歌和曲木成才,講的是理,不是叫我們刻意模仿其行為,任何一個親戚的葬禮上鼓盆而歌都容易被打進骨科,刻意的把自己變成曲木不受人待見則容易成為廢物。莊子實際上充當了醫生的角色,是對症下藥,人們認為親人亡故一定要哭泣以示哀悼,是極大的不舒服,莊子告訴大家,也可不必如此,假使親人亡故大家皆鼓盆而歌,可能莊子就成了嚎啕大哭;人們皆以曲木為不舒服,以人之殘缺避之不及,莊子告訴大家,天生我才必有用,曲木有曲木的生存方式,殘缺有殘缺的活法。莊子不是叛逆,是在用一種矯枉過正的 方式讓人們迴歸自然,迴歸自我,用一種舒服的方式去生活。
簡單的總結一下,莊子的舒服有三寶:一曰逍遙,二曰養生,三曰迴歸。
用《道德經》裡的話說,道法自然是逍遙,長生久視是養生,返樸歸真即迴歸。
老子是老人和孩子的結合體,兼具了老人的散淡和孩子的本真,以其散淡處事,以其本真修身。莊子繼承了老子本真的一面,像孩子一樣,汪洋恣意,天真爛漫。列子繼承了老子散淡的一面,像個老人一樣,平和雍容,素樸散淡。
之所以講老子和列子是隔輩親,是個玩笑,為何這麼說,讓我們一窺究竟。
《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點有爭議。)
《莊子》開篇《逍遙遊》,波瀾壯闊。
一部經典的開篇實際上已經定下了全文的基調,讓我們來看看《列子》的開篇:
子列子居鄭圃,四十年人無識者。國君卿大夫示之,猶眾庶也。國不足,將嫁於衛。弟子曰:“先生往無反期,弟子敢有所謁;先生將何以教?先生不聞壺丘子林之言乎?”子列子笑曰:“壺子何言哉?雖然,夫子嘗語伯昏瞀人,吾側聞之,試以告女。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陰陽爾,四時爾,不生者疑獨,不化者往復。往復其際不可終,疑獨其道不可窮。《黃帝書》曰:‘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故竹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謂之生化、形色、智力、訊息者,非也。”
列子在鄭國圃田居住了四十年,沒有人賞識他,鄭國從國君到士大夫,看列子像看待普通人一般,鄭國發生饑荒,列子決定去衛國。臨行前,弟子向列子請教,才引出了後面的對話。
之所以說列子和老子是隔輩親,《列子》開篇即踐行了《道德經》中的“批褐懷玉”,胸懷大道,看上去和普通人卻沒什麼區別。
《莊子》中有個故事,跟列子有一比。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 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塗中乎?” 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 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這便是有名的“曳尾塗中”,莊子面對楚王的使者,編個故事嘲諷對方。而列子居住在鄭國四十年,竟然鄭國的上層沒有知曉他。莊子和列子都愛講故事,莊子的故事辛辣,富有激情,能讀出那種特有的情緒感,莊子會用一種誇張的手法來說明道理。列子則不然,列子講故事永遠是娓娓道來,平平淡淡,像白開水一般。這裡面不存在誰高誰低的問題,只是同為得到真人,上天賦予他們的底色不太一樣而已。
儒家和道家有這樣一比,儒家設定標準,是同而不同,要求人們按照同一個標準去做事,儒家的君子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其實各有心事,似同而非用。道家師法自然,是不同而同,看上去道家尊重各自的不同,崇尚個性發展,其實同歸於道,道生萬物,所以講是不同而同。
莊子強烈的顛覆我們的三觀,如鼓盆而歌,實屬離經叛道,如曳尾途中,視權貴如草芥,都非常具有衝擊力。有點像李敖先生,初讀文章,驚為天人,聞所未聞。列子是在打靶子,是是打掉人們固有的觀念,親人亡故為什麼一定要悲痛欲絕嗎?一定要對權勢趨之若鶩嗎?他走的是直角。
列子委婉的顛覆我們的三觀,列子的敘事方式永遠是不緊不慢,慢刀子割肉,潛移默化中,你過往形成的三觀被粉碎了。列子是在打太極,永遠走的是曲線,話說一半,自己思考,看起來比較柔和,比較散淡,沒有那麼多對立的東西。
老子是爺爺,老君化身,聖人降世,一部《道德經》泛泛而談,僅五千言,便引得後人頂禮膜拜。莊子是兒子,自己的爹這麼厲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便急於證明自己也很厲害,說的東西說對比較多,表達觀點相對清晰,畢竟看不懂爹,可以看兒子。列子像孫子,自己的爺爺和爹都很厲害,從小父親比較忙,受到爺爺的庇護,慢慢的就受到爺爺的薰陶,骨子裡有點少年老成,自己並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就像一個在相對寬鬆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
待更。
儒家講擔當,佛家講放下,法家講制度,兵家講計謀,墨家講俠義。
道家講什麼?兩字以蔽之:舒服。(東北話稱:得dei勁兒。四川話叫巴適。)
老子講的舒服,是道法自然,尊重客觀規律的舒服。
莊子講的舒服,是安時處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素的舒服。
列子講的舒服,是沖虛散淡,平平常常的舒服。
老子的舒服像爺爺的舒服,閱盡千帆,笑看紅塵。
莊子的舒服像兒子的舒服,追求逍遙,亦不免有孤憤之氣,愛發牢騷。
列子的舒服像孫子的舒服,都說隔輩親,此言不虛,列子是老子思想的踐行者。
此話怎講,容我一一道來。
老子作《道德經》,是畫蛇添足,也非畫蛇添足。
說是畫蛇添足,“道可道,非常道”,可言之規律,非恆常之規律,此間之道,亦非常道,常道乃不可說之道,道不可道之道,不是畫蛇添足是什麼?
也非畫蛇添足,“道法自然”,老子騎青牛至函谷關,尹喜觀聖人來此,延請其作文,老子慨然應允,留《道德經》傳世。《道德經》非老子所作,亦非尹喜所得,實乃妙道天成,應運而生,天意如此。
與百家之作比起來,《道德經》有個顯著的特點,沒有價值觀的導向,道觀天下,述而不發。把這句話想明白了,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大多數人讀不懂《道德經》,因為我們在市面上所能見到的書籍都在試圖構建我們的價值觀,都在告訴我們要怎麼做才對。當你希望老子給你一個正確的答案時,老子告訴你的是福禍相依,告訴你的是怎麼做都對。
譬如點菜時,你問老子吃什麼,老子說隨便。你心裡嘀咕了,這隨便該怎麼點呢,是吃肉還是吃菜,是喝酒還是喝飲料。之所以我們理解不了老子,是老子說的是“真隨便”,我們不免以為是“假隨便”,也即是《道德經》所講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老子的高明之處在於當眾人在為自己的學說所奔走的時候,老子已經騎牛出關了,為什麼,既看明白,也想明白了,就像大人看小孩過家家一樣,一笑了之。故而《道德經》僅有五千言,涵蓋的內容卻是包羅永珍,微言大義。
舉個例子,現代人講西方教育多麼先進,紀伯倫有首詩,廣為流傳: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於是一個懷中抱著孩子的婦人說,請給我們談孩子。他說: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那射者在無窮之中看定了目標,也用神力將你們引滿,使他的箭矢迅疾而 遙遠地射了出去。讓你們在射者手中的"彎曲"成為喜樂吧;因為他愛那飛出的箭,也愛了那靜止的弓。這首詩寫的很好,也很符合現代人在親情上的觀念。殊不知老子數千年前用八個字把問題全部說清楚了:生而不有,為而不恃。無論如何引申,都超不出這個範疇,生而不佔有,養而不依恃,就是現代教育理念的全部。把這八個字引申到人類社會,人與人的關係也是如此,當我們願意為一個人付出時,就全心全意的去付出,但不倚仗自己的付出而綁架他人。我付出是我樂意,付出本身就是結果,而不是另尋他果。
正因為不去另尋他果,索取回報,方能保持精神和人格的獨立,才能舒服呀。一味指望著“好報”,指望著“報恩”,則會因為達不到目的而不舒服。
所以老子講的不是善有善報,也不是善有惡報,而是舒不舒服的問題,天道出於自然,你可以這樣做,也可以那樣做,可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理由不重要,關鍵是舒服。
往往人們的舒服,是講理的舒服,比如孔子倡導仁愛,君王聽了,舒服,君王不聽,則會不舒服。大多數人的舒服取決於社會的認同度,取決於自己的存在所產生的影響,創造了多少價值,取得了什麼成果。老子的舒服,是不講理的舒服,他人因為存在的意義而舒服,老子因為存在的本身而舒服。他人的舒服,是隨著事事變遷潮起潮落而變化的舒服,老子的舒服,是“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的舒服,是不隨著外物而變化的真舒服。
道家經常用這個“真”字,《清靜經》有“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一句。修行上講:借假修真。修行有成的人稱為真人。真是啥意思?此中有真意,欲辨已枉然。
學習道家思想,一部《道德經》把所有問題都交代清楚了,之後的道家著作一脈相承,皆是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闡發。老子身上體現的是神性,所呈現的是客觀不摻雜個人情緒的真實,了無煙火氣,大有煙霞風,所謂大象無形。而莊子與之相比,多了一分人性,將神性人格化了,有血有肉,有情緒,展現出了個人化的一面。
老子是爺爺,爺爺的形象通常是笑眯眯的,不是曬太陽,就是看報紙,偶爾說一兩句讓人琢磨不透的話,聽不懂也不要緊,永遠是寧靜祥和的狀態。莊子是兒子,兒子身上有爺爺的印記,又不完全等同於爺爺,論知識積累,理論水平,並不遜於爺爺,對於世界,對於社會的認知,甚至超越了爺爺。既便如此,人們頂禮膜拜的物件仍是爺爺,而非兒子。這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呢?下面來說說莊子。
老子的舒服是自然,莊子的舒服是逍遙。二者的區別在於:老子的舒服是說不出來的舒服,所以古往今來人們讀《道德經》著眼於道,莊子的舒服是說出來的舒服,故而人們認為莊子很逍遙。
由自然到逍遙,是由客觀舒服到主觀舒服的一種延伸,開篇《逍遙遊》,用逍遙二字,描繪出了人世間極致的舒服,如行雲流水,令讀者有一種說不出的舒爽,暢快,恍然間有一種睥睨眾生、傲視群雄的氣魄,痛快!這是《道德經》帶不來的生理以及心理體驗。《道德經》內有乾坤,暗藏殺機,如運籌帷幄的軍師,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而《莊子》則是拔刀見血,字字珠璣。
當今學術界有個觀點:《道德經》是帝王術,不是寫給普通老百姓看的。
請問:老子思想最傑出傳承者是誰?
說莊子,恐怕沒人有異議,莊子對老子之學的繼承與闡發可謂是獨具匠心。
莊子講的是帝王術嗎?
拿這個問題請教莊子老人家,你認為莊子會怎麼說?
反過來講,我們同樣不能用莊子之學否認《道德經》具備帝王學的屬性。
《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為道的化身,所生一者,可為帝王學,可為內丹術,可為兵法,可為哲學,可為永珍。
故而《道德經》講抱一,而非抱道。乃是常人所見之道,為一,非道,一近於道,不等於道。
道可抱乎?世間萬物,既不可脫於道,亦不可抱於道。《清靜經》曰: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故而:《道德經》是帝王術,對;是哲學,對;是兵法,對。這正是大道的魅力。道生萬物,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可通天地,貫古今,見仁見智。
我以舒服二字闡釋道家,是戲言,亦非戲言。說是戲言,諸位眼中,道家是陽春白雪,是傳統文化,是高屋建瓴,說“舒服”未免輕浮;亦非戲言,殊不知,莊子說道在螻蟻,在屎溺,是戲言否?
儒尚禮義,道崇自然。莊子不言自然而說逍遙,所謂自然乃是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所謂逍遙,乃是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素。主體不同,老子說的是萬物道法自然,莊子說我自逍遙,莊子在大道弱水三千中,取了這一瓢,名曰:逍遙。
何為逍遙?宋榮子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此是我們常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是逍遙嗎?世人罕見,卻也稱不得逍遙
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列子可以御風而行,厲害,能稱得上逍遙嗎?不能!列子御風而行,無風不行,這顯然不是真逍遙。莊子的真逍遙是什麼?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這句話和《道德經》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一個意思。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正是法天法地法自然的主觀表現。老子講的自然是大千世界,芸芸眾生,都在各自的本真去發展,莊子的逍遙說的是我按照我的本真去發展,不需要藉助外力,自在灑脫。一個是從宏觀的角度去看,一個是以主觀的角度去講。
無論是老子的自然,還是莊子的逍遙,都在從不同層面去言說舒服二字,如果道家僅僅是告訴我們思想上想明白了,看明白了,就舒服了,那麼道家的高明不過如此。請問一個病怏怏的人思想再灑脫,生活質量上的去嗎?一個整天為塵俗瑣事所困擾的人,想明白了,就能擺脫現狀嗎?一個不孝養雙親自稱逍遙的人,是真逍遙,還是為自己的找藉口?道家的舒服不僅是精神上的舒服,還包括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精神與肉體多方面協同發展的舒服。道家把這種達到多層次舒服的方式稱之為養生,《道德經》中講長生久視,而莊子則把道家養生講的更具體,更詳實,這就不得不提到《養生主》了。
《養生主》開篇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莊子之文,看似汪洋恣意,無所歸旨,實則細緻入微,全無一點廢話。這段話有八個字就從宏觀的角度闡釋了什麼是養生。這八個字分別是保身、全生、養親、盡年。
諸如食療,氣功皆可歸入保身的範疇,都是在保養自己的身體,使之達到一個身心健康和諧的狀態,這也是大眾意義上的養生,保身的另外一層含義,就是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無近名則無名利之累,無近刑則不為刑罰所傷,這都比較好理解。
人身難得,講的正是人所具備先天之靈性,也是人最初的自然屬性,而隨著涉世的深入,逐於外物,一點靈性被磨滅,消失殆盡。所謂全生,正是保全這一點靈性,保全自然賦予人的天性。有的人會說,這一點靈性不當吃,不當喝,要之何用。這話說的沒錯啊,就像一幅名畫,放到超市,可能換不來一顆大白菜。全這一點的靈根的價值在哪裡?先天靈性,無善無惡,無好無壞,而後天識神,有好惡,有善惡,有是非,《莊子》講有機事者有機心。人心像機器一樣,被外物所左右,得之則喜,弗得則悲。不少人養生之所以沒有效果,問題就出在這裡,靠外界的方法去保養自己的身體,身體好了,繼續追名逐利。做官的嫌官小,做生意的嫌錢少,自己的快樂,自己的人生都寄託在外物之上,把主動權交給對方,怎麼能不煩惱,名和利就像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一樣,是沒有盡頭的。人之所以受到命運的牽引,也正是源於此。所以我們講要養生,定要全生,能於紅塵之外,得方外之真我,全生就是一種自然的迴歸,歸於先天本來的我。
為什麼把養生和養親聯絡到一起,仔細想想,很有意思,往往大家認為莊子的想法如空中樓閣,荒誕不經,實際上莊子很現實,伴隨著我們的出生,所面對的第一重關係是我們的父母,接下來還有親戚,朋友等等。養親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孝養父母雙親,還代表了我們不可避免要面對的整個世界,無可奈何的抉擇。在生與死的過程裡,我們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能如庖丁解牛一般,遊刃有餘的肢解整個世界,為自己贏得一片空間,是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盡年是什麼?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雷鋒。這是雷鋒的價值觀,在短暫的生命裡,他活出了自我所認同的價值。這種價值觀無所謂對,也無所謂錯。人生有趣的地方在於生命本來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可以賦予我們生命一切的意義。我們的價值觀,或許合於這個時代,或許不合於這個時代,或許能在現實中博得一片掌聲,或者碌碌無為。但我們能按照自我本來的面目去做,去生活,這就是盡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跟窮通壽夭無關,跟貧窮富貴無關,活出自我認同的價值,活出真我。這樣的生活才有質量可言。
從物質層面講,養親是保身的延續,保持身心的健康,才有養親的資本。從精神層面,盡年則是全生的引申,唯有全生,撥雲見日,看到自己先天的本來面目,才有可能盡年,活出真正的自我價值,活出人生的質量。
反過來講,不能養親,不具備與世界周旋的能力,每日為瑣事煩惱,疲於奔命,保持身心的健康是非常困難的。不能盡年,即便是看到先天本來的那個真我,但發揮不出來,也會充滿遺憾。
這八個字又不乏矛盾之處,當你一心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的時候(養親),又不免受到俗念的侵襲,身非是我,深陷其中,從何處去見真我呢(全生)。當你投入到完成自我價值的使命中時(盡年),同樣不免受到現實問題的困擾(養親)。
所謂養生,實際上就是在運用我們的智慧,在“保身,全生,養親,盡年”中來回調節,來回平衡。故而莊子講“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歷朝歷代,都在研究這個“督”是何意思,其實很簡單,這個“督”,就是這個平衡點,當你把這個平衡點保持住了,並能夠運轉起來。就能達到個人身心的和諧,達到個人與外部空間的和諧,達到天人合一,與道合真。
用比較現代的語言,十六個字:保重身體,關心自己,善待他人,活出質量。
讀罷《養生主》,誰能說道家是空中樓閣,不切實際呢。莊子不僅切合實際,並且所呈現的真實程度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事實上,若要舒服,必要打破幻想,真實而真誠的面對生活,才能做到穩固而厚重的舒服,否則看似舒服,稍有風吹草動,就成了不舒服。莊子講出了所有的不舒服,接受所有的不舒服,反而能讓我們舒服,達逍遙之境。
生而為人,不得不面對的是生老病死,最不舒服的事以“病死”為最。莊子就講了兩件讓大夥最不舒服的事: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鼓盆而歌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生老病死,以死亡為最不舒服,莊子告訴大家,死亡沒什麼不舒服的,不過是一種自然規律。這與老子的道法自然是一致的,道法自然講的是到了當生則生,當死則死,這是物之本然。莊子則用鼓盆而歌這種極端的方式消解了人們看待死亡的不舒服。
有人會講,莊子鼓盆而歌,離經叛道。其實,莊子何曾離經叛道,他是遵從自己的內心感受,初始時很悲傷,待悟透了其中的道理,便轉而鼓盆而歌,鼓盆而歌是莊子是莊子對妻子最好的紀念。並不是說我們信奉老莊以後,親人故去,一定要鼓盆而歌,莊子講的是哭也對,不哭也對,遵從自己的內心的感受,便是逍遙。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 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莊子曰:“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 東西跳梁,不避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 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 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逍遙遊》
支離疏者,頤隱於齊,肩高於頂,會撮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脅 。挫針治獬,足以囗(左“飠”右“胡”)口;鼓莢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則支離攘臂於其間 ;上有大役,則支離以有常疾不受功;上與病者粟,則受三鍾與十束 薪。夫支離者其形者,猶足以養其身,終其天年,又況支離其德者乎!《人間世》
一棵臃腫的大樹,用它的樹幹做傢俱不合適,用它的樹枝做材料不合適,把這棵樹種在路邊,木匠路過也不會多看一眼,更沒人去在意它。以樹喻人,莊子又講到如支離疏天生身材體貌異於常人,用世俗的眼光看無異於畸形,常人避之不及,不堪大用。正是無用之用,無人賞識,給了大樹與支離疏的生長空間。莊子講了:為什麼不舒服呢?這棵大樹之所以為之大,正因為人們認為無用,無人砍伐,才能長得如此之大,支離疏之所以頤養天年,正是畸形的肉體,享受到了國家的政策。
無論是臃腫的大樹,還是支離疏,莊子都在講一個“曲木成才”的道理,曲木乃人之所惡,是最不舒服的,反而以其曲,得以保全自己。
鼓盆而歌和曲木成才,講的是理,不是叫我們刻意模仿其行為,任何一個親戚的葬禮上鼓盆而歌都容易被打進骨科,刻意的把自己變成曲木不受人待見則容易成為廢物。莊子實際上充當了醫生的角色,是對症下藥,人們認為親人亡故一定要哭泣以示哀悼,是極大的不舒服,莊子告訴大家,也可不必如此,假使親人亡故大家皆鼓盆而歌,可能莊子就成了嚎啕大哭;人們皆以曲木為不舒服,以人之殘缺避之不及,莊子告訴大家,天生我才必有用,曲木有曲木的生存方式,殘缺有殘缺的活法。莊子不是叛逆,是在用一種矯枉過正的 方式讓人們迴歸自然,迴歸自我,用一種舒服的方式去生活。
簡單的總結一下,莊子的舒服有三寶:一曰逍遙,二曰養生,三曰迴歸。
用《道德經》裡的話說,道法自然是逍遙,長生久視是養生,返樸歸真即迴歸。
老子是老人和孩子的結合體,兼具了老人的散淡和孩子的本真,以其散淡處事,以其本真修身。莊子繼承了老子本真的一面,像孩子一樣,汪洋恣意,天真爛漫。列子繼承了老子散淡的一面,像個老人一樣,平和雍容,素樸散淡。
之所以講老子和列子是隔輩親,是個玩笑,為何這麼說,讓我們一窺究竟。
《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點有爭議。)
《莊子》開篇《逍遙遊》,波瀾壯闊。
一部經典的開篇實際上已經定下了全文的基調,讓我們來看看《列子》的開篇:
子列子居鄭圃,四十年人無識者。國君卿大夫示之,猶眾庶也。國不足,將嫁於衛。弟子曰:“先生往無反期,弟子敢有所謁;先生將何以教?先生不聞壺丘子林之言乎?”子列子笑曰:“壺子何言哉?雖然,夫子嘗語伯昏瞀人,吾側聞之,試以告女。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陰陽爾,四時爾,不生者疑獨,不化者往復。往復其際不可終,疑獨其道不可窮。《黃帝書》曰:‘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故竹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謂之生化、形色、智力、訊息者,非也。”
列子在鄭國圃田居住了四十年,沒有人賞識他,鄭國從國君到士大夫,看列子像看待普通人一般,鄭國發生饑荒,列子決定去衛國。臨行前,弟子向列子請教,才引出了後面的對話。
之所以說列子和老子是隔輩親,《列子》開篇即踐行了《道德經》中的“批褐懷玉”,胸懷大道,看上去和普通人卻沒什麼區別。
《莊子》中有個故事,跟列子有一比。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 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塗中乎?” 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 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這便是有名的“曳尾塗中”,莊子面對楚王的使者,編個故事嘲諷對方。而列子居住在鄭國四十年,竟然鄭國的上層沒有知曉他。莊子和列子都愛講故事,莊子的故事辛辣,富有激情,能讀出那種特有的情緒感,莊子會用一種誇張的手法來說明道理。列子則不然,列子講故事永遠是娓娓道來,平平淡淡,像白開水一般。這裡面不存在誰高誰低的問題,只是同為得到真人,上天賦予他們的底色不太一樣而已。
儒家和道家有這樣一比,儒家設定標準,是同而不同,要求人們按照同一個標準去做事,儒家的君子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其實各有心事,似同而非用。道家師法自然,是不同而同,看上去道家尊重各自的不同,崇尚個性發展,其實同歸於道,道生萬物,所以講是不同而同。
莊子強烈的顛覆我們的三觀,如鼓盆而歌,實屬離經叛道,如曳尾途中,視權貴如草芥,都非常具有衝擊力。有點像李敖先生,初讀文章,驚為天人,聞所未聞。列子是在打靶子,是是打掉人們固有的觀念,親人亡故為什麼一定要悲痛欲絕嗎?一定要對權勢趨之若鶩嗎?他走的是直角。
列子委婉的顛覆我們的三觀,列子的敘事方式永遠是不緊不慢,慢刀子割肉,潛移默化中,你過往形成的三觀被粉碎了。列子是在打太極,永遠走的是曲線,話說一半,自己思考,看起來比較柔和,比較散淡,沒有那麼多對立的東西。
老子是爺爺,老君化身,聖人降世,一部《道德經》泛泛而談,僅五千言,便引得後人頂禮膜拜。莊子是兒子,自己的爹這麼厲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便急於證明自己也很厲害,說的東西說對比較多,表達觀點相對清晰,畢竟看不懂爹,可以看兒子。列子像孫子,自己的爺爺和爹都很厲害,從小父親比較忙,受到爺爺的庇護,慢慢的就受到爺爺的薰陶,骨子裡有點少年老成,自己並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就像一個在相對寬鬆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
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