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悅讀會

    說到水滸傳,裡面要說誰最讓人無法挑毛病,受大家喜愛的人那當屬魯智深了。

    他為人仗義好打抱不平。像他在遇到金翠蓮父女,只不過是萍水相逢,可是魯智深先是給了一大筆銀子給這金家父女,後又專門跑到那鄭屠夫那裡,為金家父女報仇,而因此犯上了命案不得不從此浪跡天涯最後落草為寇。

    魯智深這份仗義在林沖那裡也體現的淋漓盡致。當初林沖娘子被高內衙調戲時,魯智深就帶了一眾弟兄們準備去找高內衙算帳,給林沖的老婆出口氣。

    那後面林沖在野豬林受害時,也是魯智深及時出現救了林沖。可以說做為兄弟,魯智深做得是相當到位的。但是兩人上了梁山後,卻鮮有交流,而魯智深也不叫林沖為兄弟了而改稱為林教頭了。

    雖說這林教頭是尊稱,但我們知道正因為是尊稱那就顯得有距離了,那要是哪天你的閨蜜或是死黨對你使用尊稱了,那說明對方已經將你從他的好友名單中劃去了,這是跟你劃清界線呢。

    那為什麼魯智深要跟林沖劃清界線了呢?雖然魯智深與林沖同是官家人,但兩人的價值觀完全不一樣。林沖為了自己的教頭地位,老婆被人欺負了都要忍的,那想想這與豪氣沖天的魯智深能玩到一塊去嗎?雖說魯智深長得是五大三粗,可他卻也是一個心細的人,從他救金家父女,為了方便兩人逃跑特意去鄭屠夫那裡折騰了鄭屠夫半天就可以看得出。那智慧的魯智深當然也可以感覺得出林沖與自己三觀不合。

    而後面,他救了林沖,可林沖卻轉身就賣了他,害他被高俅追殺。那這樣的人能做兄弟嗎?所以上梁山後,魯智深基本上跟武松成了好基友,不怎鳥那林沖了。

  • 2 # 董狐筆

    一聲教頭,幾多寒心。魯智深拿林沖當兄弟,林沖卻拿魯智深當傻子,魯智深看穿了林沖,還肯稱呼他一聲教頭,既是禮貌,也是分寸。林娘子被高衙內非禮的時候,正科級公務員林沖看不起逃犯魯智深,他心中的朋友是陸虞侯陸謙,遇事找陸謙商量而將魯智深矇在鼓裡。肩膀相齊,方為弟兄,彼時林沖與魯智深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所謂兄弟,只是魯智深的一廂情願。最可恥的是林沖被髮配,魯智深義薄雲天一路保護,大鬧野豬林,救下林沖一條小命,林沖卻還在幻想回體制內繼續當官,出賣魯智深,不僅當著兩個公差的面當面點破魯智深身份,還指明魯智深的落腳處在東京大相國寺,這意味著魯智深再也沒有機會當良民了,只能落草為寇。林沖枉為梁山好漢,其實是個奸詐猥瑣的小人,魯智深不上去打他兩巴掌,已經夠客氣了。上梁山後,與魯智深關係更親密的,是打虎英雄武松,九紋龍史進。不知道林沖看著人家兄弟把酒言歡,笑傲江湖的時候,是不是會對當初自己的行為有所愧疚。

  • 3 # 文人草堂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意思,看來題主是真的喜歡《水滸》這部古典名著,而且翻看了不止一遍。

    筆者雖說沒有看過幾遍,但有幸讀過幾篇,關於梁山好漢厚黑學的文章,恰巧對此問題有過研究,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二。

    確實,魯智深在上梁山之前,與林沖在大相國寺的時候,兩人真的是兄弟相稱,那時候,兩個人都是以武會友,說白了,純屬愛好相同,才顯得那麼親密。

    之後,林沖遇難,發配,魯智深護送,一系列之後,二人分道揚鑣,林沖風雪山神廟,投奔了梁山,魯智深入住二龍山,隨後梁山入夥。

    這一過程中,《水滸》並沒有寫魯智深的心裡變化,但是,等到兩人,再次在梁山相會,花和尚已經對林沖,相敬如賓,稱其為“林教頭”,列位不信可以看看原著,自然明白。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魯智深那麼一個粗線條的大漢,為何會對林沖敬而遠之呢?

    筆者認為,原因有三:其一,兩人的人生觀不同。從林沖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妻子被高衙內調戲,怒衝衝抓住流氓,一見竟是自己主子的乾兒,立即軟了下來。魯智深已經對林沖的人品,產生了懷疑,武功有餘,英氣不足。

    其次,兩人的價值觀不同,魯智深是個什麼人,那是拔刀相助,行俠仗義的大俠。而林沖呢?怕事優柔,小家碧玉,瞻前顧後,頗不痛快。

    最後一點,也是最關鍵的,魯智深入夥的時候,早已經瞭解了梁山的來龍去脈,他很清楚,這個林教頭本是梁山的主子,如今,將眾位好漢,拉上山去,自己卻將主位,讓給了別人。

    魯智深是誰?那可是二龍山的首領啊!他怎麼會不知山頭的高低?他,已經明白,這個林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志向,頂多就是一個教人習武的林教頭,和俠義英雄,和替天行道,根本就掛不上邊,這種感情上的衝擊,最終,改變了魯智深對林沖的看法。

  • 4 # 燦燦公子

    魯智深與林沖關係的疏遠,主要是與兩人性格不同造成的

    魯智深講義氣

    魯智深是梁山裡面少有的正直之人,重義氣,仗義疏財,敢於直言。他與林沖一面之緣,對林沖就以兄弟相稱。林沖得罪高俅,他沒有怕連累自己而與林沖斷絕關係,相反,林沖刺配滄州,魯智深悄悄的千里護送,要不是半路董超和薛霸要殺死林沖,魯智深都不會出面,後來大鬧野豬林,救了林沖。

    林沖背信棄義,供出魯智深

    林沖自己被救了,當時他還對高俅等朝廷官員有一絲幻想,竟讓向董超和薛霸告知魯智深的來歷,後來高俅報復魯智深,幸虧魯智深的幾個小潑皮徒弟告知他,才能逃脫,不然落入高俅之手,後果不堪設想。

    林沖膽小懦弱,明哲保身

    林沖妻子遭人調戲,自己無故遭人陷害,空有一身本領,卻不敢出頭,都是選擇忍耐,竟然不顧夫妻感情,寫下休書,與妻子斷絕關係,對來殺害自己的陸謙,竟然還以禮相待,幻想自己的戴罪立功。

    林沖不講義氣,火併王倫

    林沖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是梁山的王倫收留了他,讓他做了梁山的一把交椅,不管王倫為人如何小氣,林沖不應該去把王倫殺了,這樣是不講義氣,忘恩負義之人。

    以上林沖做的這些事,魯智深是看不慣的,他是一個心直口快,有話就說的人,他無法掩飾自己的內心,再像以前一樣稱呼林沖兄弟,所以成為林教頭。

  • 5 # 懶散叔叔

    魯智深在梁山算是大智若愚那種,這點從上梁山的經歷可以看出。雖然魯智深也出身官家,但和其他被迫上梁山或者說被誆上梁山的其他官府“公務員”不同,魯智深早就厭惡了官家身份,更喜歡放蕩不羈的山野生活。

    魯提轄向來是嫉惡如仇、恩怨分明,殺完鎮關西、徑直逃命,一點不拖泥帶水,說明他看似莽撞,其實對形勢看的透徹。不像宋江、林沖等人,被抓來抓去、救來救去,萬不得已才上梁山,始終對朝廷報有幻想。

    梁山看似一團和氣,實則也是分幫結派。其中,宋江集團佔據核心位置,最為強大;而魯智深帶來的二龍山組合也頗具實力,武松、楊志、孫二孃等都是狠角色;而林沖屬於孤立於所有小集團之外的單身狗,只有魯智深把他當兄弟。

    宋江一夥實際上看不上林沖,所謂“道不同、不相與謀”,林沖後來鬱悶而死,就是鐵證。魯智深在梁山叫林沖“教頭”而不是“兄弟”,實際是在給林沖撐場面,怕林沖被看不起、冷落、讓人欺負。

    大戰方臘之後,魯提轄全身而退,還得善終,足以說明魯智深的睿智。

  • 6 # 步武堂

    魯智深是在大相國寺的菜園子認識林沖的,那時候的林沖,活得正滋潤呢!

    魯智深正在和一幫潑皮喝酒吹牛,一時興起便舞起禪杖,正好被林沖看到,林沖看到魯智深禪杖舞得風生水起,禁不住叫好聲脫口而出。

    這個時候,魯智深對林沖是真的喜歡,林教頭器宇軒昂,武藝高強,著實讓人喜歡。

    但是在接下來不長的一段時間,魯智深對林沖的看法發生了變化。

    首先,魯智深對林沖老婆被高俅的乾兒子高衙內欺負,而林沖畏懼高俅的權勢,選擇了息事寧人的做法很不以為然,按照魯智深的脾氣,“先讓他吃我三百禪杖”。

    但是魯智深這個兄弟做的還是很像模像樣,當他幾天看不到林沖,便去問林沖有什麼事需要幫忙,林沖並沒有把這些天的遭遇告訴魯智深,只是天天喝,喝了幾天就把娘子被欺,陸謙之仇“放的慢了”!

    接下來林沖的行為,魯智深沒有親歷,但肯定有所耳聞:

    ——休妻;把自己的倒黴事遷怒於老婆。很無恥了。

    即使這樣,魯智深還是盡了兄弟的情分,暗中護送林沖到滄州城外,並“大鬧野豬林”救林沖於刀下,但林沖這廝順手就把魯智深給賣了。

    估計像林沖這樣的人就不該有朋友。

    林沖在水泊梁山火拼老大王倫,屬於賣主求榮,魯智深會更加不齒。

    於是再一次見到林沖的時候,一句“教頭”,林沖秒變“路人甲”,一句“嫂嫂如何”,著實的噁心了林沖一把。

  • 7 # 莫衛藍1987

    魯智深上梁山後為何叫林沖教頭而不是兄弟?很簡單啊,說明魯智深和林沖感情依然是非常之深厚啊。很多人一看喊的不是兄弟,就覺得好像是魯智深不認這個兄弟了,其實有這種想法的都是沒有認真看原著的,拿這個出來說事的,更是有心黑林沖的跟風狗而已。

    我們回到原著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豹子頭誤入白虎堂》,裡面寫魯智深和林沖結拜很有意思,各位可以去看看,原文是“林沖大喜,就當結義智深為兄。智深道:“教頭今日緣何到此?””

    可以看得出來,魯智深和林沖結拜後開口第一句就是喊的“教頭”而不是“兄弟”,相信沒有誰腦殘到說魯智深和林沖結拜後第一句話就開始疏遠林沖了吧,上山後第一句話喊的也是“教頭”,這就與結拜時候喊的“教頭”相呼應了,說明魯智深對林沖的感情依然是那麼的深厚,而不是像那些無腦的跟風狗說的那樣感情疏遠了

  • 8 # 唐風宋月

    因為林沖曾經出賣過魯智深。

    話說林沖在野豬林正要被董超薛霸一棒子抽死,天上掉下個豬八戒,不是,魯智深,一耙子,也不是,一鏟子把林沖救了,而且還要一路護送林沖去滄州。野豬林位於莘縣觀城鎮郭海村北,莘縣是現在山東省聊城市轄縣。北宋時期,野豬林經常有野獸出沒,很多人在此喪生。《水滸傳》寫道:“枯蔓層層如雨腳,喬枝鬱郁似雲頭,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斷愁。”因此董超薛霸要在野豬林下手。回去大不了就說林沖被野豬吃了,啥事沒有。

    滄州市是河北省一個地級市,距離山東聊城大概有285公里,500多里。因此當魯智深說:“”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滄州”時,兩個公人暗暗叫苦。“轉去時,怎回話!”且只得隨順他一處行路。於是兩人一路想著怎麼回去交差,二人暗商量:“我們被這和尚監押定了,明日回去,高太尉必然奈何俺!”薛霸道:“我聽得大相國寺菜園廨宇裡新來了個僧人,喚做魯智深,想來必是他。回去實說,俺要在野豬林結困他,被這和尚救了,一路護送到滄州,因此下手不得。捨得還了他十兩金子,著陸謙自去尋這和尚便了。我和你只要躲得身子乾淨。”董超道:“說得也是。”兩個暗暗商量了不題。兩人心腸歹毒,不僅說魯智深救了林沖,還說魯智深搶了陸謙給他的錢。為啥這麼說,因為拿錢辦事。我沒拿到錢,所以沒辦事。

    於是二人試圖套出魯智深的話。兩個公人道:“不敢拜師父在那個寺裡住持?”智深笑道:“你兩個撮鳥,問俺住處做甚麼?莫不去教高俅做甚麼奈何酒家?別人怕他,俺不怕他!酒家若撞著那廝,教他吃三百禪杖!”兩個公人那裡敢再開口。魯智深看上去魯莽,其實心很細。不把自己的底細說出來。要知道林沖得罪的可是高俅,高俅可不是魯智深能夠惹得起的。到了滄州,魯智深要走,臨行立威,打斷一棵樹。兩個公人道:“好個莽和尚!一下打折了一株樹!”林沖道:“這個直得甚麼;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林沖把魯智深給出賣了。搞的魯智深回去就被高俅收拾,在廟裡呆不下去,只好再次奔波江湖路。要不是遇到楊志丟了生辰綱,二人合夥上二龍山,還真沒地去。

    但是魯智深後來沒跟林沖掰扯這事。都過去了,江湖兒女不拘小節。魯智深上梁山遇到林沖,就問了一句話,嫂子咋樣了。坐間林沖說起相謝魯智深相救一事。魯智深動問道:「酒家自與教頭別後,無日不念阿嫂,近來有資訊否?」林沖道:「自火拼王輪之後,使人回家搬取老小,已知拙婦被高太尉所逼,隨即自縊而死;妻父亦為憂疑染而亡」。楊志舉起舊日王倫手內山前相會之事。眾人皆道:「此皆註定,非偶然也!」晁蓋說起黃泥岡劫取生辰綱一事,眾皆大笑。

    仔細品讀這段話的意思。本來魯智深和林沖都是好朋友,救個命沒啥值得稱謝的。但是林沖開口就是道謝,可見二人的關係已經很生疏。宋江被多少人救過,給誰道過謝。可見林沖不拿魯智深當兄弟看。魯智深也不拿林沖當兄弟看,自稱灑家,稱林沖教頭。問候了林沖老婆,林沖給自己找藉口,我火併了王倫方才能夠打探老婆訊息,但是老婆已經死了。然後楊志接了話。這句話很怪。楊志是魯智深小弟,怎麼敢隨便接話。你們領導和朋友敘舊你敢隨便插嘴嗎?可見此時楊志是為了打破冷場。魯智深和林沖說了兩句,沒話了,場面很尷尬。楊志於是接著王倫的話題說了幾句,晁蓋作為山寨老大,也說了幾句,於是打破了冷場。

    那麼林沖為啥要出賣魯智深,就是為了他老婆。林沖就是想讓高衙內娶了他老婆,然後放他一馬。可是隻要魯智深在大相國寺,高衙內就不敢動林娘子。林沖出賣了魯智深,高俅肯定不會放過魯智深,魯智深只能跑路,那麼高衙內就能娶林娘子了。林沖的這個算盤魯智深一個門清,因此一見面就問他,你老婆咋樣了。林沖自己也覺著此事做的不地道,只好拿王倫作掩飾。一句話,林沖和魯智深關係並不好。起碼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好。

  • 9 # 泊圖泊途

    有很多人非常在意魯智深對林沖的稱呼問題,甚至覺得魯智深是因為林沖曾經出賣他而自覺疏遠;也有人認為林沖性格並沒有那麼闊大,和魯智深不是一路人,二人漸行漸遠。

    林沖的確在魯智深救了他之後略微的透露出他的身份。魯智深臨行前為了恫嚇董超和薛霸。一禪杖懟進大樹裡,嚇得兩個公差魂飛魄散。公差呆了半晌,感嘆道:好一個莽和尚,一禪杖打折一株樹。重點來了,林沖回答道:“這個直得甚麼?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董超、薛霸這才證實神秘的僧人就是魯智深。這是大家覺得林沖出賣他的地方,賣了恩人的名字。

    (《水滸傳》劇中林沖夫妻分別場景)

    不過林沖出賣魯智深有什麼好處呢?魯智深已經嚇壞兩個公差了,林沖再無生命之憂,強行討好已經沒有必要;即便完全倒出救人者就是魯智深,他也不會在高太尉那獲得半點好感——直接利益就是減刑甚至是再度被任用。更何況林沖沒直接說和尚姓名。林沖此人看上去也沒那種心機。與其說他在背叛好友,不如說他像藉著此事來賣弄友人的本事,藉以還能抬高自己,挽回一點尊嚴。從語氣來看,也的確是像炫耀。

    再說董超、薛霸兩人並非在林沖說了之後才懷疑到和尚的真實身份是魯智深,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即便林沖不知道。二人押解過程中一邊看魯智深的臉色,一邊嘀咕,覺得這位和尚就是魯達,八九不離十,而且計劃事後將他們所想報告給高俅以解脫未完成任務之罪,責任全推在和尚身上。這都發生在林沖說話之前,林沖的話只是讓官差進一步確認而已,他說話與否並不能決定官差的行為。而且林沖說的是:“這個直得甚麼?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而不是:此人就是就是拔樹的魯智深。

    (《水滸傳》劇中林沖即將受戮)

    關於魯智深對林沖的稱呼,的確在“大鬧野豬林”中一口一個“兄弟”,林沖則叫魯智深“師兄”,不過這不是魯智深對林沖的唯一稱呼,不是在二人結義後的唯一稱呼。在二人結義兄弟後,魯智深說:“教頭今日緣何到此?”依然是“教頭”的稱呼。所以在梁山上魯智深這聲“教頭”也不奇怪。

    而且魯智深對林沖的話也是掛念的話,打聽的是“嫂子過得怎麼樣”這種事,還算是一種關心,魯智深沒必要一邊討厭一個人,一邊打聽他的家屬過得好不好。這也不是突兀的事,因為此事之前林沖在酒桌上感謝魯智深相救,之後楊志和晁蓋也說了自己以前的經歷。這都是間接分析出來的林沖動機。

    (《水滸傳》劇中大鬧寺廟時的魯智深)

    有一段話直接可以表示魯智深的態度,魯智深在上二龍山之前遇到了楊志,對楊志說了一番“野豬林事件”之後的事情,這是一段隱藏劇情。他說:“遇著那豹子頭林沖,被高太 尉要陷害他性命。俺卻路見不平,直送他到滄州,救了他一命。不想那兩個防送公 人回來,對高俅那廝說道:‘正要在野豬林裡結果林沖,卻被大相國寺魯智深救了。 那和尚直送到滄州,因此害他不得。’這直娘賊恨殺灑家……”話裡話外埋怨的都是那兩個奸賊公差,恨的是高俅,而沒有說林沖“忘恩負義”之類的話。他的心眼也沒細到這個分上。

    所以魯智深那套說辭是一種寒暄的可能性更大。在上梁山後,魯智深同武松往往分在一個寨子把守,這安排在梁山上很常見,是熟人在一起的邏輯。魯、武由於都是步兵頭領交集更多,因此也不能完全只通過這一點來坐實魯有意疏遠,只能說是一種猜測的可能。但是讀者眼中魯、武二人的確比魯、林二人性格更搭。

  • 10 # 愛跳的球

    不用看都知道,很多人的答案必定離不開“林沖出賣魯智深”“兩人關係疏遠”這類。我不跟這個風,也不同意這種說法。

    很多人說,魯智深對林沖的稱呼由“兄弟”變成了“教頭”,這說明兩人關係大不如前。這種觀點多半來自電視劇的影響或者是斷章取義。事實上,魯智深和林沖兩人之間的稱呼,向來就沒那麼固定,並不是前面一直用“兄弟”上梁山了就改“教頭”這樣的。

    兩人結拜後的對話:

    林沖大喜,就當結義智深為兄。智深道:“教頭今日緣何到此?”林沖答道:“恰才與拙荊一同來間壁岳廟裡還香願,林沖聽得使棒,看得入眼,著女使錦兒自和荊婦去廟裡燒香,林沖就只此間相等,不想得遇師兄。”

    兩人結拜後的第一次對話,魯智深稱林沖為“教頭”,林沖叫魯智深為“師兄”……你以為會像電視劇裡那樣,兩人磕頭站起來了緊緊握拳叫“兄弟”或者“大哥小弟”?

    再看魯智深當天與林沖道別時說的:

    智深提著禪杖道:“阿嫂,休怪,莫要笑話。阿哥,明日再得相會。”

    魯智深叫了林沖“阿哥”,不是“兄弟”吧?

    四天後,兩人第見面的對話

    第四日飯時候,魯智深徑尋到林沖家相探,問道:“教頭如何連日不見面?”林沖答道:“小弟少冗,不曾探得師兄;既蒙到我寒舍,本當草酌三杯,爭奈一時不能周備,且和師兄一同上街閒玩一遭,市沽兩盞如何?”

    結拜幾天了,魯智深仍然叫林沖為“教頭”,林沖則叫魯智深做“師兄”

    數日後逛街

    結拜一段時間後,魯智深與林沖逛街時對話:

    回身卻與智深道:“師兄,且在茶房裡少待,小弟便來。”智深道:“灑家且回去,明日再相見。”

    林沖還是叫魯智深做“師兄”,自稱時說了“小弟”,但這個“小弟”屬於謙稱,就如上面魯智深尊稱林沖為“阿哥”一樣的道理。

    野豬林相遇

    林沖方才閃開眼看時,認得是魯智深。林沖連忙叫道:“師兄!不可下手!我有話說!”

    被魯智深救下後,林沖和以前一樣,脫口叫魯智深為“師兄”

    魯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斷了,便扶起林沖叫:“兄弟,俺自從和你那日相別之後,灑家憂得你苦。

    這才是魯智深第一次叫林沖為“兄弟”(至少在原著對話裡)

    之後,護送林沖的路上到兩人分別,魯智深一直叫林沖做“兄弟”,而林沖則和以前一樣稱魯智深為“師兄”。(可自行閱讀原著)

    梁山再相見

    魯智深動問道:“灑家自與教頭別後,無日不念阿嫂,近來有資訊否?”林沖道:“自火拼王倫之後,使人回家搬取老小,已知拙婦被高太尉所逼,隨即自縊而死;妻父亦為憂疑染病而亡”。

    在梁山與林沖重逢,魯智深稱林沖為“教頭”,稱林娘子為“阿嫂”

    非要叫兄弟才安心?誰規定了結拜兄弟一定要叫大哥小弟?至少魯智深和林沖就不是。

    有什麼問題?

    綜合看來,魯智深對林沖的稱呼基本沒有固定,先後以“教頭”、“阿哥”、“兄弟”稱呼,而林沖則堅持“師兄”。沒什麼問題吧?

    難道說,魯智深在野豬林之前一直稱呼林沖做“教頭”,這就說明在東京的那段時間兩人關係並不好?既然關係不好,為何魯智深還要千里迢迢去救林沖?

    這本來不是什麼複雜的問題,可有人非要用來做文章,這是不好的習慣,要改!

    所以說,真的不要斷章取義,不要受電視劇影響就亂下結論。也不知道是哪位專家第一個提出“魯智深對林沖稱呼變了,所以關係疏遠了”這種說法。

    咬文嚼字鑽牛角尖不是壞事,但也要有憑有據。我曾經也被這類觀點誤導過,後來認真看了原著,才發現不是那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代名家是如何畫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