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萃花小姐姐
-
2 # 程哥聊收藏
例如民國時期距今也就幾十年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民國藝術品逐漸成為收藏的品種之一。民國瓷器作為近年來價格猛漲的品種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還處於比較低價的位置,當時的人的觀念覺得民國瓷器沒有精品,缺乏藝術美感和收藏價值,但是隨著近些年各大拍賣行和專業機構的認可,民國瓷器一路高歌猛進,關注度急劇升溫,價格也水漲船高,實際上越來越多的藏品被證實,還是存在精品的,因此民國瓷器可以作為投資者的考慮範圍。換而言之,現在的藝術品,幾十年後也將經過歲月的洗禮成為收藏品和文物也是有很大可能的,希望小編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關於這種歷史現象,尹吉男老師提出過一個具有方法論意義的觀點,叫做美術史的知識生成。比如大畫家顧愷之,我們關於顧愷之的認識是怎麼來的?我們對於他的認識是透過唐代的文獻、宋代的文獻、元代的文獻、清代的文獻建構起來的,他的畫作也是在不同的時代冒出來的。逆著時間去追溯的話,我們就很容易發現,原本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關於顧愷之的故事,它可能是宋代或者明代才出現的,在更早的記載裡邊並沒有。所以越是晚近,顧愷之的人物形象越豐滿,這就是美術史中的知識生成。
很有可能我們所知道的那些跟顧愷之有關的故事都是後來歷史逐漸疊加上去的,我們的許多認識都是建立在這種知識生成的基礎上的,這就需要我們在歷史研究中進行一個剝離工作。在學術研究裡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叫:“辨章學術,考鏡源流”。但凡有獨立思維能力的人都要學會質疑,要學會去辨別。現在很多觀點和資訊都有可能都是被建構出來的,這時候就需要質疑和反思。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有些畫確實跟特定的文化背景、觀念、歷史事件存在聯絡,但由於缺乏相應的文字記載,喪失了原有的文化語境,這種影象與文化、歷史間的關係就被遮蔽掉了,變得難以解讀。這就需要我們去還原,這是美術史研究做的很重要的事情。比如尹吉男老師寫的《政治還是娛樂:杏園雅集和<杏園雅集圖>新解》,就透過影象還原了明代江西文官集團的群體及其與宦官勢力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