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喜歷史

    毛澤東說過趙光義是最不會打仗的皇帝。從兩次伐遼的慘敗及在皇宮中給前線官兵頒佈陣圖等情況來看,他軍事才能極差,跟宋太祖皇帝完全沒有可比性,簡直就一軍事白痴。另,此人好大喜功、人倫喪失、嗜權如命……有宋320年在品質人倫之處僅次於那個他的後代,那個獨夫民賊殘害忠良遺臭萬年的趙構。

  • 2 # 沂藍書院趙月光

    宋太宗趙光義本是讀書人,從小喜歡讀書,與他的哥哥趙匡胤不同。趙匡胤是個從基層練起的武夫,書雖然也讀一點,但讀的不多,不拼爹,憑藉自己的軍事才能做到後周的軍事高官。趙光義讀書食古不化,年輕時軍事磨練太少,20歲就眼界定型,嚴重限制了他的軍事才能和眼光。

    宋史記載趙光義是個好學生:

    性嗜學,宣祖總兵淮南,破州縣,財物悉不取,第求古書遺帝,恆飭厲之,帝由是工文業,多藝能。

    趙光義在後周做到供奉官都知,是周世宗的一個侍從武官,沒有單獨帶兵打仗,說不定還是憑老爸的關係才混上的官。

    趙光義唯一拿得出手的戰績是平北漢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趙光義任命潘美為北伐統帥,進攻北漢都城太原。郭進分兵控制石嶺關,阻擊遼國援軍。郭進在石嶺關大敗遼軍,並攻破遼軍的重要城寨,使遼軍無法增援北漢。北漢太原被潘美大軍圍困,孤城無援,北漢劉繼元投降。北漢平。

    趙光義兩次北伐失敗,表現了軍事無能

    拿下北漢後,趙光義的軍事野心急劇膨脹,與他的軍事才能嚴重不匹配。

    北漢是十國裡面軍事力量最強的,北宋軍隊雖然佔領了北漢,但消耗也很大,急需休整。並且,這麼大的戰功,也要論功行賞,鼓舞士氣。

    趙光義不聽高階將領的勸告,想趁著平北漢的霸氣,一鼓作氣拿下燕雲十六州。沒有休整的宋軍,拖著疲憊的身影來到幽州,將士們士氣低落。

    趙光義急躁冒進,後勤準備不足。唐末五代十國的戰亂和割據,使河北境內的運河殘破,後勤運輸能力嚴重不足。

    趙光義來到幽州城下,被遼軍的騎兵一衝擊,幾乎一觸即潰。趙光義的大腿也被射中一箭,坐一輛驢車狼狽逃回。

    趙光義還不死心,又分三路大軍北伐遼國。

    曹彬率東路軍,很快就遇到了後勤準備不足的問題。曹彬佔領涿州後,很快就斷糧了。曹彬只好退守雄州,等曹彬再去進攻涿州時,就被耶律休哥打敗了。其他兩路只好撤軍,西路軍損失了大將楊繼業。

    這兩次北伐,體現了趙光義軍事戰略的無能。

    趙光義不設前線總指揮而是自己親自“將從中御”

    軍事戰場前線瞬息萬變,就是現代的通訊技術下,還是需要前方將領的方便處置。況且趙光義時代靠馬傳遞資訊,一個來回都十幾天過去了。趙光義要親自透過驛站指揮一個一個將領。

    趙光義對前線軍隊將領猜忌太深(宋朝皇帝的劣根性),一個大將統兵絕不能超過10萬。第二次北伐遼國時,曹彬也不是前線總指揮,僅僅是一路將領。

    趙光義還自鳴得意地設定《御製平戎萬全陣圖》,不但把大將的腦子控制了,還把他們的手腳也控制了。

    宋朝的軍事積弱就這樣開始了。

  • 3 # 可可潘琴

    宋太祖趙匡胤起於兵。他爹是節度使大將。趙也是從基屋做起一步一步取得兄弟後周皇帝們的信任才得以重任。後被趙匡義(趙光義)等6兄弟擁戴黃袍加身陳橋兵變而周恭帝讓賢而居之。這樣趙光義有了皇親國戚的身份了。取得了太祖的信任。二母親臨終遺言三兄弟輪坐帝位。他又取得了當偖君資格。三殺兄《斧聲燭影》弟秦王趙匡美(改光美后挺美),侄子趙匡胤長子被疑竄位而自殺。掃了皇室遺留問題,自己穩坐江山。四小高梁戰役。損兵折將。楊業一門。還有曹斌。高懷德,高懷亮,。。訂《檀原條T約》?。掃清皇族內部外戚爭權。I(曹斌。親家)高懷德(趙美容的丈夫,趙光義妹夫)都點檢(趙匡胤當皇帝前的官。趙光義當皇帝前的官)節度使。又封王拜將)高懷亮(高懷德弟弟,楊業的義弟,封王拜將)。]五。促進商業發展提商人民生活水平。以錢養廉,以文治武,世人尚文棄武。在太平興國幾年中他的軍事才華不光使遼與大宋雖時有戰爭大都可以和平一共處。

    另外他生長在高階軍門閥之家。耳聞目睹的結果。還在於趙宋是他與哥哥一起打下來的。在父兄的教育下,在自己與兄弟(戰友)們的努力下,把宋初建立很好。

    5O多歲就死了。但宋朝成為當時世界上經濟強國。人民生活相對穩定。

  • 4 # 德厚致遠

    若論宋太宗趙光義的軍事策略和軍事才能,偉人毛主席曾評價他‘’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敵手‘’。

    趙光義繼位時,其兄趙匡胤經過生前努力,江山大半歸於統一。趙光義取得政權即位後,使用政治壓力,迫使吳越王錢俶和割據漳、泉二州的陳洪進於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納土歸附。此時與宋對立的只剩下契丹(遼)與西夏和北漢。為了實現全國統一,趙光義先派大將潘美等揮師北上,圍攻北漢都城太原,趙光義也御駕親征,宋軍擊退遼國援兵,滅亡北漢,終於結束了自唐末黃巢之亂以來近九十年藩鎮割據混戰的局面,再次形式上一統全國。

    爾後,趙光義不顧眾臣反對,想趁伐取北漢勝利之勢,企圖突襲遼國,收復燕雲十六州,隨之馬不停蹄督率宋軍從太原出發展開北伐。北伐初期一度收復河北易州和涿州,取得一些勝利,然而,自鳴得意的趙光義一不瞭解敵情,二不愛護作戰將士,三不合理布暑,四不顧將士疲憊。將士久攻幽州城池不下,己經疲敝懈怠,趙光義仍強令圍攻燕京,宋軍與遼人在高粱河畔展開激戰。結果陷入契丹軍的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夾擊包圍之中,宋軍無力抵禦全線潰敗。趙光義受傷中箭匹馬逃奔,與隊伍失散,由於天色昏暗,不明路徑,馬陷於泥淖之中,正在危難之際,恰遇上楊繼業押運糧草到此,楊業、楊延朗將太宗救起,並殺退遼軍追兵,讓太宗換乘驢車倉惶撤離,第一次北伐失敗。

    再次北伐,趙光義自詡高明,剛愎自用,再加上為了控制軍隊,親自擬定發明了自以為是的“平戎萬全陣圖‘’。結果嚴重束縛住了前線將帥手腳。將領們在得到陣圖後都會傷心地預知此戰必死。這還不夠,趙光義還喜歡遙控指揮,曹彬的東路軍後援糧草均接濟不上,孤軍深入遼境,不通軍機的趙光義仍嚴辭責令其急進,聖命難違,曹彬只好孤軍犯險。遼軍一看誘敵深入成功,開始設伏鉗攻宋軍,使曹彬大敗於歧溝關,吃掉了東路軍之後,遼軍轉而集中優勢兵力反攻宋軍。西路軍楊業也由於孤軍奮進,後方無援終因寡不敵眾而被擒,最後守節而死。

    在軍事方面,趙光義遠不及其兄趙匡胤,趙匡胤出身行伍,身經百戰,有著豐富的戰場實踐經驗,而趙光義則缺乏這方面的鍛鍊,再加上本身的自作聰明,終將趙匡胤培植的精兵良將損失殆盡,從此對遼作戰被迫採取守勢。他曾用政治和軍事手段企圖消滅西夏也沒有成功。

  • 5 # 國史記聞

    在之前文章,國史君(國史通論)講到,宋太宗趙光義在位期間完成了唐末五代以來所有帝王都沒有完成的夙願——統一中原。但是呢,他取得這樣的成就可以說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了。

    成就源於坐享其成

    後周兩位雄主——郭威和柴榮都給後周留下了非常雄厚的軍事實力,宋太祖趙匡胤是優秀的政治家更是優秀的軍事家,平定南方的戰役基本上都是太祖朝完成的。趙光義基本上就是坐享其成——吳越和漳泉都是迫於政治壓力而主動納土歸降。

    對外作戰多次遭遇慘敗

    唯一用軍事征服的就是可謂彈丸之地的北漢,而趙光義打北漢的戰爭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隨後趙光義御駕親征,準備收復燕雲十六州,卻遭遇慘敗,甚至本人都差點被俘,並且造成了宋朝軍隊“談遼色變”的消極情緒,低迷計程車氣“終宋不振”。

    知不可為而為之

    如果說趙光義的失敗是因為契丹太強大了,那人家柴榮怎麼收復了關南十縣,如果不是驟然病逝,那後周歷史可真是未可知了。再說了,軍事才能不一定是要在戰爭中取勝,明知不可為而不為也是難得的才能,趙匡胤為何放棄了大渡河以西的領土,為何設定“封樁庫”而不是直接出兵?為何要指定“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略?即便是這樣,千百年來也從來沒有人說趙匡胤膽小懦弱啊!

    泥古不化的作戰思路

    從趙光義的作戰方法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他不知兵的一面——他太喜歡畫陣圖遙控軍隊了!比如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十月,契丹大舉南下,州觀察使劉廷翰率兵抵禦,隨後崔彥進、李漢瓊、崔翰等人也領兵前來援助,宋朝的軍隊並不少,但是他們沒有一個人敢輕舉妄動——因為他們手中拿著皇帝早已準備好的“錦囊妙計”呢,而這個錦囊中是一副對陣契丹騎兵的陣圖,而若按這個陣圖和多變的騎兵作戰,就等於送死!一番爭論之後,趙廷進、李繼隆決定抗旨不尊,最後終於取得了大勝(斬首契丹騎兵一萬餘人,俘虜三萬多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完孩子,一個人全職帶孩子是不是很煩,尤其是剛出生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