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許啦難度要

    “民間藝術”,是藝術領域中的一項分類,冠以“民間”字樣,顯然是要與所謂的“宮廷藝術”與“貴族藝術”等有所區隔。不過“民間藝術”的領域很寬廣,而且也不乏很多“絕活”,象皮影、剪紙、編織、繡花、獅子舞等等,都是很著名的民間藝術,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節令玩具山西歲時節令及傳統廟會中的民間玩具,常常使人陶醉於幼兒時期度年過節趣事的回憶之中。除夕夜、正月初一點“滴滴金”;元宵節扎燈籠,玩花燈;二月二,龍抬頭的古廟會上,布龍、面龍、竹蛇、紙蛇玩具,能動的構造給他們以誘感力,逗引得兒童們喜笑逐鬧、爭相購買;三月三上巳節的泥哨哨,聲聲悅耳;清明前後放風箏;端午節戴香袋,玩艾葉虎。還有那小風車,七音哨、皮老虎、草編的螞蚱籠,足使兒童們興高采烈了。花燈玩具兒童花燈玩具以手提式多見。一般都是篾扎紙糊,內裝小紅蠟燭。農村傳統的小花燈,用高梁杆扎架,麻紙糊面,用色彩畫人們喜愛的動物或神話故事,或印上木版年畫,或貼上民間剪紙,內裝小油燈。現今發展為竹架構造,彩紙或綢布糊面,內裝蠟燭。在製作技藝上雖然並不純熟,但粗獷有力,無矯揉造作之感。無論是造型、用料、色彩和製作風格都具有生動活潑的鄉土生活氣息和濃厚的地方特色。棉塑玩具一個棉塑只需一把棉花,幾根剝了皮的高梁杆和少許的膠水。製作簡便,先把幾根高梁杆芯紮成骨架,將蓬起的棉花輕輕纏於骨架上,再用膠水粘塑定形,膠水塗多塗少,可塑出不同形狀。最後在形體表面均勻地塗一層膠水固定造型,然後用品色染色,一件棉塑動物或人物就做成了。把它插在預先備好的卟啷搖鼓上,就是一件既可擺設欣賞又可隨手玩耍的聲形並茂的玩具。棉塑玩具用料較少,成本低廉,又可就地取材,所以藝人們常常是現做現賣,邊表演邊出售。棉塑玩具中有雞、麻雀、喜鵲、燕子、鶴等飛禽,長不過三五寸,高不過六七寸。人物主要有《西遊記》中精靈的孫猴子、憨厚的沙和尚,傻乎乎的豬八戒及慈善的唐僧,一個個栩栩如生,令人愛不釋手。染織繡類的民間藝術實際上包括了印染、手工紡織、刺繡、織錦、緙絲等幾大類別。印染是民間服飾和日常居室裝飾密切相關的工藝品,主要有蠟染、扎染、藍印花布、彩印畫布等,主要用在服裝、帽子、被褥、床飾、門簾、包袱布等方面,是用途非常廣泛的布藝。刺繡則包括了四大名繡、各地民間刺繡、少數民族刺繡等。四大名繡有湘繡、蘇繡、蜀繡、粵繡,各地民族民間刺繡中有代表性的包括苗繡、土族刺繡、滿族枕頂繡(繡於枕頭兩端)、湖北挑花和陝西、山西、河南民間手繡。傳統刺繡刺繡中國的傳統刺繡,根據使用者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工藝精緻程度的差別,分為民間刺繡和四大名繡。民間刺繡是相對於具有宮廷文化風格和文人畫風格的「四大名繡」而言的、普遍存在於中國各地的民間刺繡工藝。中國傳統刺繡歷史悠久,隨著絲綢的產生和發展而存在。早在四五千年前,刺繡就已經成為「章服制度」中重要的裝飾手段。兩千多年前的長沙馬王堆墓出土的刺繡已經有了豐富的不同針法。可見當時刺繡工藝已經出現了不同針法的程式化的固定工藝。1982年從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中,出土了戰國時期的繡衾(被)和禪(單)衣,上面繡著龍、鳳、虎和花卉等圖案,形神兼備,絢麗多彩。漢代的樂府詩《孔雀東南飛》中有「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的詩句。漢末、六朝時期,剌繡題材中出現了人物形象,為後來的人物繡品開了先河。唐、宋時期,文人們開始參與刺繡畫稿的設計,文人畫所表現的詩詞境界、書法和繪畫的雅緻,影響到民間刺繡的創作,刺繡開始向精緻化和文人化的方向發展。到了宋代,刺繡幾乎成為婦女的女紅手藝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項,不少有文化的富家女子的刺繡創作,更使刺繡工藝臻於精細絕妙。明、清時期,全國城鄉出現了眾多的刺繡商業作坊。尤其是明代,首先在上海出現了「露香園繡」這樣繡工精細,用針巧妙的以個人風格著稱的「顧繡」,並專門刺繡花鳥走獸畫幅、畫頁、手卷等陳設品,表明中國傳統刺繡從附屬在服飾上的裝飾手段,成為獨立欣賞的藝術品。清代開始出現了幾個重要的刺繡藝術流派,如北京的京繡、開封的汴繡、山東的魯繡等,以及後人稱譽的四大名繡。清代後期,各地都出現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技藝特色的民間刺繡工藝。但是長期以來,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對各地出現的民間刺繡工藝極少關注,更談不上記錄和評介。民間刺繡基本上處於與日常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普通「手藝」的地位,但是正是這種生活的藝術,才使得民間刺繡一代代自發地保留了下來,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傳統藝術中最精彩、最形象、最富有文化內涵的非物質文化品類。民間印染中國傳統的民間印染有扎染、蠟染、藍印花布和彩印花布。前三者都是以印和染的方法著色、顯花的工藝,以植物蓼蘭中分解提煉出的靛青為染料,民間也稱為藍染和藍印。彩印花布則是一種多版套色印花的工藝。據《史記》、《竹書記年》等古籍記載,早在公元前26世紀初,「黃帝制玄冠黃裳,以草木之汁染成文彩」。夏、商、周時代,就已經有用服飾的印染色彩、紋飾來區分尊卑等級的規定了。秦漢以後,鏤空版印花方法大為盛行,其後花色品種日見繁多,印染工藝也日臻完善。中國織錦中國織錦歷史悠久,據考古發現,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生產出「何菱形紋錦」、「填花燕紋錦」、「對龍對鳳紋錦」等多色提花錦。到漢代,已能用複雜精密的提花機織出圖案優美的錦。唐宋以後,以各色絲線和金銀線製作的織錦緞及妝花緞,色彩鮮豔瑰麗,人們喻為錦上添花。蜀錦產於四川,以成都為主,故成都又有錦城和錦官城之稱。此外,南充、閬中、樂山、綿陽、新都等地也生產蜀錦。蜀錦仍然沿襲染色熟絲織造,質地堅韌,五彩繽紛,富有獨特的地方風格。宋錦因今之產地在蘇州,故又名「蘇州宋錦」,以古樸雅潔而著稱於世,現已面臨技藝中斷的瀕危局面。雲錦的產地在南京,因其錦紋瑰麗有如雲彩,故而得名。其圖案佈局嚴謹,富有裝飾性,並多以金線顯花或絞邊,華彩四溢,臻麗至極,是中國皇家的御用織錦,代表了織錦工藝的最高技術水平。塑作藝術塑作類是指以捏、塑、堆、納等方法為主製作的民間藝術品,其內容包括了泥塑、麵塑、陶塑、糖塑、米粉捏製品、紙漿拍塑、琉璃和玻璃等造型藝術。塑作類藝術往往靠藝人以手施藝,靠手工方法造型,由於採用了與雕刻不同的創作手法,它們的藝術效果也不同。塑作類藝術還常結合彩繪裝飾方法,在塑形後再施以彩繪,以增加藝術品的欣賞性、象徵性和吉慶祥和的氣氛。如泥塑中的典型作品有江蘇惠山的「手捏戲文」、河南淮陽的「泥泥狗」、北京的麵人湯、麵人郎的作品等;納模玩具如泥餑餑、泥玩具中的耍貨「阿福」、鳳翔泥塑、北京兔兒爺、中秋月餅、巧果、糖人等都是典型的塑作類民間藝術。一些民間臉譜和器物採用紙漿拍塑而成,而玻璃類、糖人等則採用吹塑方法,趁熱邊吹邊塑形,也屬於塑作類藝術。泥塑藝術泥塑泥塑藝術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製或磕模捺泥方法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新石器時代到漢代,中國境內考古發掘的大量文物中有為數眾多的陶俑、陶獸、陶馬車、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製的。漢代先民的喪葬習俗中大量使用陶泥偶像作為陪葬品。到了唐代,泥塑藝術達到了頂峰。被譽為雕塑聖手的楊惠之就是傑出的代表。泥塑藝術發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題材的大型佛像繼續繁榮,小型泥塑玩具也發展起來。有許多人專門從事泥人制作,作為商品出售。元代之後,歷經明、清、民國,泥塑藝術品在社會上仍然流傳塑,既可觀賞陳設,又可讓兒童玩耍。天津、江蘇無錫惠山、廣東大吳、陝西風翔、河南浚縣、淮陽及北京等地仍是傳統泥塑的重要產地。麵塑藝術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據文獻資科記載,漢代早已有面塑存在了。宋代《夢粱錄》中記載了把麵塑用在春節、中秋、端午以及結婚祝壽的喜慶日子的習俗。現存最早的古代麵人,是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中發現的唐代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墓中出土的面制女俑頭、男俑上半身像和麵豬。清代,出現了以做麵人為生的手藝人,到了今天,在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儲存著麵人製作的手藝和習俗。麵塑一般分為觀賞的麵塑和食用的面花(或叫禮饃)。用於觀賞的麵塑通常用精麵粉、糯米粉、鹽、防腐劑及香油等製成,而用於食用的麵塑則用澄粉、生粉等製成。材料的不同使這兩種麵塑在製作工藝上也有少許的不同。麵塑食用面花的製作工具簡單,全憑婦女的心靈手巧,其方法是先將白麵經過搓、捏成麵糰,用剪刀、菜刀和梳子等工具對面團進行造型。觀賞和裝飾面塑,其材料的製作方法則是將麵粉、糯米粉、防腐劑中倒入開水並用筷子攪拌,然後將麵糰反覆揉搓均勻。然後把品紅、品黃、品藍、大白粉、鍋煙黑等顏色分別加入面中,製成多種色面,再用揉、搓、剪、挑、壓、粘等方法來塑造形象。還可以用一些羽毛、棉花等來裝飾面人的頭髮、鬍鬚之類,這樣一個完整的形象就出現了。食用面花或節俗禮饃普遍流行於中國以吃麵食為主的北方各地,沿黃河流域的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各省以及內蒙古、新疆、東北等地農村都有食用面花。麵塑則以北京、山東、江蘇、浙江為主要的產地。北京的麵塑藝術水平最高。木偶藝術中國木偶藝術從不同側面反映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特徵,從質材、操縱方法上看,木偶藝術有提線、杖頭、掌中、鐵枝、藥發、水力等不同形式;從表演劇目上有歷史傳奇、神話傳說、寓言故事等,天上人間,馳幻入魔,還有現實小品,可謂多種多樣;從造型上可以大至與人同高(漢代大木偶高193釐米),又可小於一尺,偶頭能造到如拇指般大小而能雕繪五官端正、比例準確、線條均稱、色彩鮮明。如粵西地區的杖頭木偶,《芙蓉仙子》中的書生陳秋林,以及《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豬八戒、牛魔王等,即使是神怪誇張卻仍保持著合度比例。現代的粵西木偶雙眼能活動自如,能按照表情需要造出睜、暝、瞅、瞬等動作,得心應手,顧盼傳神;冀南的吳橋民間木偶頭則誇張簡練,獨具特色;有的接近唐仕女和敦煌彩塑;有的接近戲曲臉譜卻又能變通風趣,靈活運用。另一方面,木偶戲亦是社會人生的寫照,不少帝王、文人均曾被觸動心絃,發出由衷的詠歎。如五代十國時,前蜀後主順正公王衍觀傀儡後感慨良多,嘗雲:「切道斷人生幾何!有分者任作傀儡。」剪刻藝術剪刻類是指以剪、刻、鑿等方法為主製作的民間藝術品類。其內容包括了剪紙、刻紙、皮影、剪貼畫、刻葫木刻蘆、鐵畫、石刻線畫、瓷刻畫等。民族服飾和布藝的製作中也使用了大量的剪裁工藝。這些藝術品的造型順序往往是由大及小,所使用的材質一般具有挺闊硬朗的質地,如紙、皮、竹木、石、陶瓷、象牙等。剪刻中常使用的工具有剪子、刀子、鑿子、鏨子和一些輔助性工具,剪刻作為造型手段,擅長表現作品的細節,體現精緻的技巧,如刻紙作品可以達到細如髮絲(浙江樂清的細紋刻紙就是一例),木刻達到肌理畢現、入木三分的藝術效果(如質地細膩的黃楊木雕、象牙雕刻等)剪紙與刻紙剪紙剪紙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根據歷史的記載和出土的實物來看,剪紙至少有將近1,500年的歷史了。剪紙的出現應該是在漢代造紙術發明之後的事情,造紙術的發明,為剪紙的出現提供了有利條件。到了唐代,剪紙藝術大大發展,以剪紙招魂是當時民間的重要習俗之一。在民間,剪紙圖案還被廣泛應用於木版雕刻、銅器飾紋、布匹印染等其他藝術領域。宋代的造紙業發展成熟,紙品種類的增多為剪紙的普及提供了條件,出現了諸如民間窗花、燈綵和茶盞上的裝飾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使民間剪紙的運用範圍比唐代更為擴大。南宋時期,就已出現了以剪紙為職業的藝人。明、清時期是剪紙藝術的鼎盛時期,剪紙成為重要的居家裝飾品,如門箋、窗花、櫃花、棚頂花等,剪紙也成為民俗活動必不可少的裝飾品。中國的剪紙起源於漢至南北朝時期,而真正繁盛卻是在清朝中期以後。古老的剪紙多在鄉間,以剪刀鉸出為主,趣味渾樸天然,均出自農家婦女之手;剪紙進入城市後,不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參入剪紙藝術,而千家萬戶擁擠在一起,互傳成習,需要頗巨;剪紙藝人為了省工,一刀多張便改為刻刀雕刻為主,風格轉向精巧,藝人也就不止於婦女了。然而,時代更迭、生活改變和審美轉化,傳統民間藝術漸漸不能適應現實需要,所以現代新興剪紙藝術孕育而生。刻紙木雕刻紙也是民間工藝的一種常見形式,剪紙和刻紙兩者雖然最終形式相同,但製作技法卻不同。剪紙是一種以紙為加工物件,以剪刀為工具進行創作的藝術。刻紙則需要用墊板、刻刀、尖錐子、釘子等工具,先將原有的樣子放在20張或者30張薄紙上,然後將它們放在墊板上並用釘子固定,用刻刀由裡到外一層層的刻,刻好花樣後,刻紙就完成了。一般來說,剪紙更注重原創性,不受刻刀和紙張的限制,造型更加自由和隨意。刻紙則更適合表現細膩的畫面效果,如浙江的細紋刻紙細如髮絲,令人驚歎。刻紙某種程度上彌補了剪紙的不足,但在創作上,受到了較多的限制。各地風格中國的剪紙藝術一般來說可分為北方風格和南方風格兩大型別,即使如此,每個地區的剪紙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特點。陝西剪紙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北方剪紙藝術,廣泛用於春節窗花、結婚的喜花、喪葬中大量的紙活兒裝飾、社火表演中的道具、廟宇中宗教氣氛的營造等,各種民俗活動也離不開剪紙。此外,剪紙還用於刺繡等藝術品製作的底樣。剪紙形式上大多以單色為主,造型簡潔、灑脫、粗獷、注重誇張變形,內容上多以傳統的花草、動物、人物、戲出為主。河北蔚縣染色刻紙是中國典型的刻紙藝術形式,相傳已有兩百年曆史,尤其以窗花見長。後來河北武強縣的木版浮水印窗花傳入,刻紙工藝吸取其色彩特點,仿其透明效果,以刻代剪,形成蔚縣刻紙的獨特風格。蔚縣刻紙以「陰刻」和「色彩點染」為主,故有「三分工七分染」之說。題材多取自戲曲人物,也有花草魚蟲、飛禽走獸等吉祥形象。其餘還有山東剪紙、湖北剪紙、浙江浦江戲曲剪紙、浙江樂清細紋刻紙、廣州佛山剪紙等等。皮影中國皮影,北方以灤州皮影代表,影人結構分七大部分:頭、上身、上臂(兩件)及下臂(兩件)、手(兩件)、下身、腿(腳與腿相連,兩件),共11個元件。中心控制是脖條。以杆子操縱。生旦臉部鏤空,淨醜則塗色,臉形稜角分明,尖下巴,平額頭。形體較小,一般25.4釐米至30.4釐米左右,最高40.6釐米。多以驢皮雕鏤。以黃牛皮雕鏤的陜西皮影亦分11個元件。南系以成都燈影戲為代表,影偶分大、中、小型,大燈影身高60-80釐米,個別高達1米,中燈影40-60釐米,小燈影24-30釐米。成都燈影全身共分14關節:帽、頭、胸、腹、下肢二、上臂二、前臂二、手掌二。頭子可插進脖項上用細鐵絲纏繞的皮圈內。其餘關節用細麻繩連結。一個穿戴整齊的影人分三段:帽作一段,頭作一段,統稱「帽子」(北方稱「頭荏」),衣履共作一段,統稱「把子」(北方稱「戳子」)。中國皮影關節靈活,在優秀藝人操縱下,行坐顧盼,端帶撩袍,舞刀揮劍,駕霧騰雲,打鬥馳馬,出神入化,令人叫絕,扮演種種傳奇故事,塑造了生、旦、淨、醜、神、佛、靈、怪、獸種種難以想像的影窗形象,成為馭物為靈的藝術。雕鐫藝術雕與鐫都是指在竹木、玉石、金屬等介質上面進行的刻畫方式,雕鐫類指採用這種方式製作的作品,如我們常見的雕版、雕漆、雕花、浮雕等,還有與塑形結合的雕塑藝術品等。雕和鐫往往都是在硬質介面和半乾狀態的固態介面上進行的,而塑需要在軟質材料上進行,這是雕鐫和塑作不同之處。我們熟悉的這類作品包括雕花的竹筆筒、玉石首飾和擺設、金屬首飾、蕪湖鐵畫、在磚上雕刻的磚雕、石雕作品等。雕鐫類作品創作中常使用刀子、鑿子、鑽子及一些輔助性工具。玉雕玉雕是中國傳統雕刻藝術形式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仰紹文化和龍山文化就有了玉雕的魚和龍。商代的殷墟文化中發現了綠松石和瑪瑙等飾品。可見中國的玉石文化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編織物玉因其原料珍貴,雕琢技術要求高而被視為具有重要的儀式功能的禮器。四川金沙遺址就出土了具有4,000年曆史的精美絕倫的玉琮。商代至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用於祭祀神靈的各類玉質的禮器和飾品,皆造型生動,雕刻精美,玉質上乘。漢唐時期,玉雕作為裝飾品成為民間和宮廷都喜愛的工藝品,西漢時期的金縷玉衣的出現就是例證 。宋元時期,玉雕工藝得到了重視和高速發展,宮廷中的玉院專門為雕琢玉器而設立。福建的壽山石雕在當時的創作量很大,其價值也被朝廷認識到。明清時期是玉雕發展的鼎盛階段,蘇州以玉雕雕刻精巧而聞名於世,宮廷大量使用玉器作為裝飾和使用器物及把玩的物件。雕刻工藝更加豐富,出現了圓雕等精緻的工藝品,有代表性「大禹治水圖玉山子」是世界上最大玉件之一。近代,也是玉雕的繁盛期,出現了潘秉衡等一批玉雕名家,在北京。中國玉雕的「四大國寶」一岱嶽奇觀、群芳Range Rover、含香聚內與四海騰歡,就是例證。隨著傳統技藝的消失,玉雕行業因工作辛苦和觀念落後而在雕琢工藝上出現了困難。這方面,我們應該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學習西方一些科學合理的記憶和技術,是目前玉雕行業翹首以盼的。木雕木雕工藝品是指以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木為原材料、以雕刻的方法進行創作而成的各種觀賞品、富於形式美感的實用裝飾品。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木雕是出土於河姆渡遺址的一條木雕魚,製作時間距今已有6,000-7,000年之久。在戰國時代,木雕工藝已由商代用於製陶工藝中的簡單刻紋和雕花板的陰刻,發展到立體圓雕工藝。漢代的木雕水平比前代已有提高,在漢墓中出土的木雕動物,形象自然生動,刀法簡練果斷,顯示出當時木雕藝人的高超水平。自唐、宋開始,木雕藝術開始向寫實和精緻的方向方展,至明、清時期,小型觀賞性木雕、建築和民間實用器具上的裝飾性木雕水平都達到了鼎盛時期。20世紀初中國解放之後,木雕藝術為愈來愈多的人所認識和喜愛,成為觀賞與收藏熱品,也成為產業化的實用性裝飾藝術。中國的木雕種類繁多,遍佈於大江南北,最著名的是浙江東陽木雕、廣東金漆木雕、溫州黃楊木雕、福建龍眼木雕,人稱「四大名雕」。其他種類如:曲阜楷木雕,南京仿古木雕、蘇州紅木雕、劍川雲木雕、上海白木雕、永陵樺木雕、泉州彩木雕……這些木雕都是因產地、選材或工藝特色而得名,有的歷史悠久,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和傳統特色,能工巧匠遍佈各地,後起之秀木雕技藝日趨精湛,造型也日臻完美,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木雕的雕刻技法有圓雕、浮雕、鏤雕等,一般在雕刻過程中,各種技法是混合使用的,由於木雕易腐易蛀,所以有的作品還要施彩、上漆。與所有的雕刻一樣,木雕的形式大致可分為二種,一種是「獨立式」,一種是「依附式」。前者是指可以用來自由放置,並且從任何方向任何角度都能看見的三維空間藝術的圓雕作品,通常是被用作室內的陳設品或案頭擺件;後者是指用於裝飾建築物室內牆面或門窗等固定空間的浮雕而言。最為著名的木雕產地有浙江東陽、浙江樂清、廣東潮州等地。除此之外,徽州木雕、少數民族的木雕藝術也是成就突出的木雕藝術形式。石雕中國石雕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遺址出土的石雕人頭,是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品。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年)已出現了巨型石雕──石麒麟。河北石家莊西北郊發現的一對石人,考證認定為西漢文帝時代(公元前179-前157年)的石雕作品,氣魄深沉宏大,風格古樸渾厚。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中國在宗教石雕和陵墓石雕兩個方面發展較快。著名的雲岡和龍門等石窟的石雕就可說明六朝、唐、宋時代的石雕藝術水平。宋、元以後石雕藝術向世俗化、多樣化方面發展。明清時代,精巧玲瓏的工藝石雕和具有漢唐石雕氣質的鄉間拴馬樁、鎮莊獸等民間雕刻,成為明清石雕藝術的主體。 民間小型的工藝石雕,一般以石料產地或石料特點來命名的,從石料產地來看,有安徽徽州、浙江青田、河北曲陽;按石料命名來看,有福建的壽山石雕、湖南瀏陽的菊花石雕、四川廣元的白花石雕。以石雕藝術品而聞名的地區包括甘肅隴東地區(鎮莊獸)、陝西渭北地區(拴馬樁)、陝北地區(拴娃石)、河南方城(石猴)、山東掖縣(滑石猴)、山東嘉祥(石麒麟等)、廣東雷州(石狗)等地。民間小型工藝石雕的製作十分注重石料的品種、色澤紋理的選擇,主張因材施藝,追求雕刻精工,運用浮雕、圓雕、鏤雕、線刻等多種技法來創作。石雕的製作工序大致相同,一般是:一、相石,根據石料的形狀和紋理、色彩確定要雕制的題材。二、用筆在石材上畫出雕刻的部位,然後鑿出粗坯,再刻大體。大區域性位刻成後,修刻細部,最後琢磨、修光、上蠟完成作品。磚雕磚雕出現於中國戰國時代,當時就已有花磚出現。漢代畫像磚已發展相當成熟,以墓室磚雕最為著名,但製作大都是模印而成的,唐代花磚採用模印後再經過雕刻加工,創造出富有立體感的裝飾浮雕作品。磚雕上的人物動物形象突出而且都以捲雲紋相襯托,結構充實,形態生動,呈現一種繁複富麗的藝術風格。宋、金時期,墓室磚雕流行,多以世俗生活為題材,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其中宋代磚雕中的形象比例勻稱,姿態生動,輪廓整齊清晰,刻畫衣紋,刀法俐落,是一種清新樸實的藝術風格。到了金代,磚雕人物形體健壯,敦厚質樸,浮雕線條一般粗獷簡練,有趣味性。明清時代,磚雕主要用於裝飾住宅及寺觀廟宇,表現內容豐富,構圖複雜,製作除單層浮雕外,還有多層浮雕、堆磚等表現技法。花紋圖案具有完整的裝飾效果,作品畫面具有獨立的構圖形式。明清時代開始,磚雕藝術逐漸從建築物的附屬裝飾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民間磚雕藝術品,磚雕製作的隊伍發展壯大,全國幾乎都有各自的磚雕產地,其中以徽州、天津、北京、山東濰縣、蘇州、廣東、甘肅、臺灣等地最為著名。明清時代的南北方磚雕藝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但民間磚雕製作的工藝還是大致相同的,一般來說分為六個步驟。(1)修磚(2)上樣(3)刻樣(4)打坯(5)出細(或叫刊光)(6)磨光。一般來說北方磚雕藝術風格比較渾厚,南方磚雕藝術偏於秀細,但都洋溢著中國各地民間的鄉土氣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冠冕堂皇的近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