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楷書13

    只知我們這裡的。大年三十,上午祭祖,就是到墳上去燒紙錢,放鞭炮,這也是接先人回家過年;中午前後貼對聯;下午婦女垛菜包水餃,準備吃三天的,其中年夜吃的要包一部分硬幣,以前是小分錢,現在大都是一角五角的了,一般是成雙數,從前是8或10或12個水餃裡放錢,也有放棗或糖的。吃著錢表示來年有錢花,吃著棗表示過得好,吃著糖則表示生活甜蜜。現在為了人人有個好兆頭,一般包錢個數較多。

    下午男性要準備供家堂,以前是用紅紙寫上逝者的名字,現在都有現成的家堂成品,到集市上“請”回家在空白處填名就行。家堂是掛在正屋北牆上,下面案子上鋪粉紅紙,擺上供品,還有燭臺、香樓子。

    供好家堂,點上三路香,再到大門處接財神,就是按財神方位燃兩路香,這時一般是天似黑未黑時,放鞭炮,表示已供家堂、請財神。這時餃子也差不包好了,就有人做菜,準備喝團圓酒。以前喝酒是單專案,時間拖得較長,現在是一邊喝酒一邊看央視春晚,年輕人則是趕快結束酒局,專門看節目。年夜飯一般在半夜時分吃,我們叫“發馬子”,煮餃子,放鞭炮。

    初一早飯後結夥到本家長輩那裡拜年,要磕頭請安祝福。轉一大圈要一整個上午,如果拜不完,有時下午還要繼續。

    初二一般是在家歇息,初三早上要送年,吃餃子、放鞭炮,然點三路香,待燃盡後“請”下家堂,也就是收起來,表示將先人送走。從此可以走親訪友,出嫁的閨女及女婿外甥回孃家,其他人去姑家、舅家、姥孃家。

  • 2 # 書十二卷

    大年三十一過午,就準備香籃紙品,準備三祭,到祖宗墳塋焚香放鞭祭奠;隨後祭祀五猖、土地,祈禱來年風調雨順。貼對聯、吃團圓飯、守歲;大年女子初一不出門、不打掃衛生,小孩給家中長輩拜年、領紅包;大年初二走親訪友,姑爺上門。

  • 3 # 美黴黴布

    過年的習俗各地有不同的地方特色,不管是哪裡,都是圖個團圓喜慶。老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而在我西北老家,是進了臘月就開始準備著過年啦!這裡重點說一下年三十到大年初三的習俗。

    年三十,不用說了,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早早起床,吃完早飯開始打掃衛生,把家裡收拾的窗明几淨,一塵不染,然後貼上春聯,再去大門口放一掛鞭炮,霹靂啪啦的喜慶之聲告訴街坊四鄰,我家已經萬事俱備,只差除夕夜的團圓飯了。然後男女老少齊上陣,開始準備年夜飯。下午四五點的時候,一桌菜外加每人一碗臊子長面就齊活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著電視,邊吃邊聊,好不幸福!

    正月初一,是近鄰相互走訪拜年的日子。只要腿兒著可以到的親朋好友家,都要去拜年,三五親友一起,從老輩兒爺爺家開始,七大姑八大姨,左鄰右舍,一家也不落下。

    初二,是給稍遠一些的親戚家拜年的日子,大家或開自家小車,或搭乘公交車,拎著各式年禮,去拜訪親友。即使天寒地凍,也不能阻擋這份熱情,到了親友家,少不了一番觥籌交錯,相互祝福!

    初三,是出嫁的女兒回孃家的日子。女兒們穿著新衣,領著自家那位,有孩子的帶著孩子,備上最用心的禮物,去給孃家父母拜年。這是一年中最重要和幸福的日子,從她們洋溢在臉上的笑容就能感同身受了。

    以上,是我老家的一些習俗,若有不妥,請大家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在什麼時候特別想念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