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論史

    蒙古人之所以會去攻擊佔領大理其根本目的就是為南宋做準備。可以這麼說大理就是因為南宋而成了蒙古的攻擊目標。

    這還要從元太宗窩闊臺時代說起。在蒙宋聯合滅金之後,兩國之間進入了短暫的友好期,而後蒙古帝國以宋朝敗盟為由,發兵攻宋,開始拉開了戰爭大幕。面對宋朝的長江、淮河防禦體系,元軍的進攻就很不順利。當然期間也獲得過很多勝利,但是就是進展緩慢,陷入了長期拉鋸戰。

    憲宗即位之元年,銳志圖宋,以宋人堅守蜀、荊、襄、鄂、兩淮為北面藩蔽,思出奇撈道西南,攻其腹背。且繞出江源上游,使失天塹之險。

    此次征伐大理從元憲宗三年,由忽必烈率大軍分三道討伐,遭到了大理的堅定(頑不頑強另說)抵抗,最後在元憲宗七年,終於平定,將雲南收歸到蒙古國的版圖中。

    但是是蒙哥的前後夾攻計劃失敗了,沒能實現前後夾擊的效果,蒙哥繞道攻宋的那支大軍的處境實在實在是過於艱難,由於環境因素,從雲南再到廣西,等到了湖南以後,實在是強弩之末了,事實上蒙古在後來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派忽必烈去湖南境內去接應這支“北征”大軍。這次攻略完全失敗。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蒙古帝國時代,南宋算得上是蒙古遇到的最強勁的對手,他們花了整整半個世紀的時間,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戰略試探,最終才把南宋拿下來。而先滅大理,再攻南宋,就是他們曾經進行過的戰略試探之一。

    蒙古人是基於什麼樣的戰略考慮,才先滅大理,再滅南宋呢?他們的這個戰略是否成功?對滅南宋有沒有幫助呢?下面我們來研究一下。

    (南宋區點陣圖)

    一、蒙古為什麼會考慮先滅大理,再滅南宋?

    其一,這是蒙古人最常規的戰略思路。

    蒙古人是草原民族,他們的生產生活中,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狩獵。並且在單兵作戰的狩獵或者少數人參加的狩獵中,形成了一種大型的集體圍獵。圍獵的方法就是,他們會下一個很大的包圍圈,整個部族的人都會參與進來,把某一片群山或者某一塊草原包圍起來,包圍圈逐漸縮小,把獵物趕到一個山谷之中,然後進行射獵活動。

    這種方式延續到他們的打仗生活之中,他們的戰略安排,也常常會下包圍圈。比如攻打一座城市,他們會把城市的四面八方圍起來,甚至在城市的周圍築上圍牆,依託圍牆進攻。

    而攻打大理,就是蒙古人對南宋修築的一次最大的包圍圈。他們想的是,在攻下大理後,再同時進攻安南(越南),這樣就把南宋整個南邊都佔領了。西邊的土藩已經被他們收復,東邊是大海。這樣,蒙古人就等於把南宋四面八方包圍起來。

    (四川防衛戰)

    其二,蒙古人想把四川作為進攻南宋的一個主要發力點。

    之所以選擇四川,一是因為蒙古人曾經在1235年的時候,對整個南宋發動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當時選擇了三條進攻路線,其中四川的進攻打得非常順。因此,以四川作為一個發力點,順江而下直抵臨安,蒙古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戰略考慮。二是宋朝有兩大糧倉,四川糧倉和江南糧倉。拿下大理因而拿下四川,則可以截斷南宋的一個糧倉,讓南宋在財力上捉襟見肘。

    不僅僅是南宋,整個宋朝的騎兵都一直不行。原因在於當時中原國家失去了北方和西北那一大片,因此沒有養馬的地方。宋朝需要馬匹,不得不和北方及西北的少數民族做生意。而北方和西北又基本上是宋朝的敵對國家,這就不得不看人家的臉色行事。

    王安石變法中,其中有一條叫“保馬法”,就是關於養馬的。可見養馬是一件多麼嚴峻的問題。而王安石並沒有把養馬做個改革做好。沒有養馬之地,再怎麼改革都沒用。

    (忽必烈像)

    二、蒙古人先滅大理,再滅南宋的戰略,是否成功?

    這個戰略是在蒙哥當大汗的時候實施的。蒙哥從1258年開始,分三路大軍,按照既定的策略,對南宋發動了進攻。一路是從北往南,這也是他們的常規策略。二路是從四川往東。三路就是從大理,從安南出發,從南向北進攻。就這樣對南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

    不過,這一場戰爭並不是很成功。不很成功的原因比較複雜,有忽必烈由北向南進攻的時候貽誤戰機,有兀良合臺由南向北進攻的時候安南不配合,有蒙哥汗本人在四川意外犧牲。總之,這一波進攻,由南宋的勝利和蒙古的失敗告終。

    不過,這一波進攻雖然失敗了,但是蒙古人還是獲得了寶貴的經驗,對南宋的戰略佈局有了更全面的瞭解。同時,也極大地消耗了南宋的財力物力。為蒙古最終打敗南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資料:《元史》《蒙古秘史》)

  • 3 # 蜀北一

    怎麼說呢,其實也不是蒙古人刻意的捨近求遠,而是戰略上不得已,迫使蒙古人進行了這樣一次巨大的戰略迂迴!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蒙古人南征南宋的正面戰場上遇到了一個巨大的障礙,重慶合川釣魚城。釣魚城依山臨江,地勢險要,又有堅固的城池,使得蒙古大軍束手無策。釣魚城曾一度抵擋蒙古大軍長達36年時間,蒙古大汗蒙哥就是因為率軍攻打釣魚城時被城上火炮擊傷,後逝於溫泉寺。

    面對這樣一個棘手的城池,蒙古人在數十年無法攻克後便決定改變戰略部署,進行戰略迂迴,從南宋的背後進行突破。於是,才有了後來蒙古軍隊千里大迂迴,沿青藏高原東部南下,先滅大理,然後進攻南宋。

    於是,在這樣一個毫無防備的進攻之下,南方地區又沒有如釣魚城一樣的城池作為防守,所以南宋根本抵擋不住蒙古軍隊的進攻。最終,南宋滅亡。事實證明,蒙古軍隊的這一次千里迂迴,是一次十分成功的軍事行動。

    這樣的迂迴戰術,在後來的歷代戰爭中,同樣經常被採用。

  • 4 # 君山話史

    話不是這樣說的。

    蒙古滅大理,形成對大宋帝國的弧形包圍,這才有了後來從三個方向同時夾擊南宋。倘若不是出現意外,南宋歷史很可能被提前終止。

    下面我就來略說一下這段歷史。

    蒙哥上臺後,積極著手準備對南宋發動更大規模的攻勢。蒙古軍橫掃天下,戰鬥力之強,舉世無雙。其實蒙古軍隊不僅作戰頑強,在戰略上亦有高人一等之處。為了消滅南宋,蒙古制定了一個大戰略,即先攻川蜀南部的大理國及西南夷,完成對南宋帝國的大包圍。蒙哥把攻略雲南的任務,交給弟弟忽必烈。

    要繞過四川攻略雲南,這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忽必烈率蒙古軍隊從四川西部的崇山峻嶺穿行,越過大渡河,行山谷兩千餘里,乘革囊木筏渡過金沙江,歷經艱辛,抵達雲南。1253年底,忽必烈征服雲南大理國後北返,留下大將兀良合臺掃蕩西南諸蠻族部落。到1257年,蒙古完全征服西南夷與安南。這樣,蒙古人在北、西、西南三面包圍南宋帝國,就只差沒有海面封鎖了。

    征服南宋的時機已成熟!

    公元1258年,蒙哥汗下詔,大舉侵宋。

    蒙哥的計劃是這樣的:兵分三路,先佔領南宋的西部與中部,而後向東挺進,滅掉南宋。三路人馬分別從北面、西面、西南面挺進。其中蒙哥大汗攻川蜀,得手後順長江而下:忽必烈從北面進攻,奪取鄂州;兀良合臺從安南出師,向北進攻,在鄂州與忽必烈會師。

    蒙古人南北夾擊,東西並舉,聲勢浩大,南宋朝廷大為震驚。

    兀良合臺率南路兵團從西南揮師入廣西,攻取賓、象兩州後,入靜安府(廣西桂林)。然後向北進軍入湖南,攻辰州、沅州,進抵潭州(湖南長沙)。

    蒙古軍北路兵團兵分兩路,一路由忽必烈率軍出大勝關,一路由張柔率軍出虎頭關,分道並進,勢如破竹,進逼鄂州。

    根據蒙古人的計劃,蒙哥在奪取四川后,即順長江而下,與忽必烈、兀良合臺會師鄂州。如果這一戰略得以完成,蒙古大軍將完全分割包圍殲滅南宋鄂州以西的抵抗力量,西部將完全落入蒙軍之手。鄂州淪陷後,蒙軍三路大軍會師後揮師東向,南宋朝廷恐怕就完蛋了。

    應該說,蒙古人的戰略是極其高明的。其中兀良合臺從大理出兵往北攻,與忽必烈飲馬長江,是非常漂亮的一擊。不過,蒙哥百慮而一失,他沒有想到,一個不起眼的人物,一座彈丸之大的山城,竟然毀滅了他的夢。

    這個不起眼的人物叫王堅,這座彈丸之地名叫釣魚城。

    在蒙軍三路出擊方向中,重點方向是川蜀。蒙哥親自指揮攻蜀之戰,顯示必得之決心,蒙軍前鋒長驅直入,攻克成都,又連下彭、漢、懷、綿諸州,威、茂諸蕃,紛紛投降蒙古。蒙哥大汗聞前鋒得勝的訊息後,遂渡過嘉陵江,攻劍門關,破苦竹隘,圍長寧山,鵝頂堡不戰即降。隆州、雅州、利州、隆慶、閬州、蓬州、廣安等地,要麼被攻破,要麼舉旗投降。

    蒙哥攻克閬州後,隨即向南挺進,進攻合州(重慶合川)。只要再攻下合州,蒙軍東進的路就暢通了。然而,誰都沒曾想到,這座小小的釣魚城,竟然成為上帝折鞭處。

    蒙哥大汗原本認為,只消一紙招降書,便可不戰而奪取合州。然而,合州知州王堅已下定決心,與合州釣魚城共存亡,城在人在,城亡人亡。這座軍事史上著名的堡壘,在關鍵時刻,發揮了“功可過十萬師”的巨大作用。

    釣魚城保衛戰從開慶元年(1259年)二月拉開序幕。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蒙古騎兵竟然只能望城興嘆。經過半年的激烈交鋒,蒙軍傷亡慘重,大將汪德臣被釣魚城守軍以巨石擊中而死。更要命的是,蒙古大汗蒙哥意外身亡。

    蒙哥是怎麼死的,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蒙哥被釣魚城守軍射傷,傷勢發作不治而亡。另一種說法,蒙哥是染病而死的,當時蒙古軍中傳染病流行,士卒病倒甚多,蒙哥染疾是完全有可能的。不管死因是什麼,蒙哥死於釣魚城外是事實。

    蒙哥一死,蒙古軍放棄攻打釣魚城,史天澤等將領護送蒙哥靈柩北歸,合州由此而得以保全。釣魚城之戰,是蒙宋戰爭中的重要一戰,倘若戰敗,蒙哥順長江而下,與忽必烈、兀良合臺會師,那麼南宋恐怕大勢去矣。

    由於釣魚城之戰打破了蒙軍三路會師鄂州的計劃,而蒙哥之死,又使得蒙古高層出現權力之爭。忽必烈原本打算依照原計劃,攻下鄂州。然而,從北地傳來訊息,蒙古諸王侯謀立阿里不哥為大汗。不得已之下,忽必烈不得不撤師北返,同時命令正在潭州作戰的兀良合臺渡江北歸。兀良合臺接到命令後,遂引兵北上,隨忽必烈返回蒙古。

    這次蒙古的進攻是非常危險的,戰略選擇是非常高明的。兀合良臺從大理出兵,絕對是一著妙棋,從南宋守備薄弱的西南方向為突破口,一口氣打到長江,實在是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如果不是王堅力守釣魚城與蒙哥意外身亡,蒙軍這次大包抄作戰或許將成為軍事史上的經典之作。

    因此,蒙古滅大理,對南宋進行大迂迴包抄作戰,並非作用不明顯,南宋帝國逃過一劫,實是僥倖。

  • 5 # 歷史春秋網

    蒙古一開始並沒有實行先滅大理、再滅南宋的策略,而是從北向南按正常路徑推進,先滅南宋,再滅大理與越南等國。蒙哥汗在位時,執行的就是這一策略。本來,蒙古人橫掃歐亞大陸,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沒有想到在滅宋之戰中遇到最為激烈的抵抗。尤其是襄陽之戰與釣魚臺之戰中,竟然久攻不下。釣魚臺之戰更是打了四十年,蒙哥汗親自上陣,竟然被隕命當場。與其他當時被滅的國家相比,南宋是蒙古人最難啃的骨頭。

    蒙古汗去世後,繼位的忽必烈改變了策略,採取先滅大理,再滅南宋的策略。從大的格局看。蒙古人先滅大理,乃至大理南面的越南。然後從南邊往回打。在西邊,蒙古人攻下了四川,從西往東打。而南宋的東邊是大海。這樣,從北面、西面、南面,蒙古人就對整個南宋形成了包圍之勢。正是這一圍殲策略,將南宋政權逼入了大海之中,直接導致南宋皇帝跳海而亡,數十萬南宋軍民隨之跳海殉國的結果。可見,蒙古先滅大理,後滅南宋的戰略是正確的,雖然打得艱難,但最終勝利實現了其滅亡南宋的戰略意圖。並非捨近求遠之舉。

    大理是比南宋更容易打的地方,從弱處著手,先弱後強,是忽必烈與蒙哥汗在如何打天下的分歧所在。事實證明忽必烈的戰略是正確的,而蒙哥汗靠一勇之力是錯誤的。蒙哥為他的“勇敢”付出了生命代價。而忽必烈依靠他的正確方針,最終成為元朝的建立者。

  • 6 # 軍都弩

    這是個迂迴戰略,意圖很明顯,至於對滅亡南宋作用不大,是因為蒙古人在草原上的經驗在大西南的地理環境中並不適用,草原沙漠地區,地形較為平坦,適合大迂迴戰略,但是大西南地區地形極為崎嶇複雜,往往一個關口即能擋住數十萬大軍。

    歷史經驗顯示由大西南攻入中原地區成功的僅有劉邦,這得益於當時的大分裂政治形式以及對手項羽的腦殘過度,放棄關中地區返回蘇北地區,其它時間大都是由關中或者湖北地區攻入西南地區。

    例如蜀地先被劉備由湖北進軍攻破,後被司馬家族派軍由陝西攻破,元末蜀地被湖北軍閥明玉珍攻破,明氏又被東部的朱元璋攻破,明末蜀地被張獻忠由陝西攻破,旋即被佔據中原的清軍攻破,近代龜縮入蜀地的蔣氏輕鬆被本朝攻破,西南地區有地理屏障優勢,為何難以堅守?根本原因在於中國中東部的人力資源優勢和經濟優勢。

    蒙古人攻破南宋還是由攻破中部地區的襄陽開始,而且使用了中原的人力資源和經濟力量,攻滅南宋的軍隊乃是北方漢族軍隊,將領也是漢人,張弘範即是,忽必烈實施的新戰略成功了,蒙哥汗的迂迴戰略隨著他本人被擊斃而失敗,但是卻為後世中國佔據大西南打下基礎,要知道,唐朝和宋朝是沒有完全控制大西南的,唐朝衰敗與進攻南詔國潰敗有重大關係。

  • 7 # 藍色博物館

    在當時唐朝明令禁止百姓西行的時候,玄奘法師為了尋求大乘佛法,不懼艱辛,不遠萬里,西渡取經,歷經數年,一路上途徑大小几十個國家,平安到達天竺,最後完整的將六百多部佛法經書帶回中原,可見其膽識和非凡的遠行能力。

    本該是治罪的行為,但是李世民在得知玄奘要回來時卻十分爽快的免去了他的罪行,並且還邀請他前往長安來相見。在玄奘入宮覲見李世民的時候,還得到了李世民的盛情款待,俗話說;無事獻殷勤……一番交談後玄奘發現李世民邀他相見,並非是對他不辭辛苦求取來的真經感興趣,而是對他一路途徑過的國家國運兵力有興趣。交談到最後李世民索性要求他還俗進朝輔助自己。

    奈何玄奘心中只有佛法,隨即婉言謝絕了。李世民之所以勸說玄奘還俗無非是在於玄奘一路上對於西方各國的瞭解,地理環境的熟悉,正所謂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並且李世民一直的理想就是開疆擴土,若是能有玄奘這樣一個對西域瞭解通透人輔助好比如虎添翼,所以,李世民不惜金口三番五次勸說玄奘還俗相助。

  • 8 # 古今通史

    玄奘法師的功績,值得華人自豪。沒有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王舍城不會被發現,那爛陀寺不會被發現,藝術瑰寶阿旃陀石窟等著名文化古蹟,也都是按照《大唐西域記》的線索找到的。

    玄奘法師是走出國門學習的,學到什麼程度呢?大家請看下段:

    戒日王決定以玄奘為論主,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在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參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

    學習的程度就是---你是老師還是我是老師?我的水平比你們高耶~

    李世民為何總勸說玄奘還俗?

    “帝又察法師堪公輔之寄,因勸罷道,助秉俗務。”

    不光李世民,連李治也象中了魔障一樣,苦苦的勸說玄奘法師還俗後上戰場加入智囊團,或者當個軍師,目的無非是想借玄奘法師對西域各國的瞭解,一雪前恥,幹掉突厥,不止如此,中亞、西亞、南亞,李世民都想要。

    玄奘法師的遊歷和取經這一路的長途跋涉,普通人真是聽了都肝顫吶。玄奘法師遊歷兩百多個國家和城邦,還有許多不同的民族。其《大唐西域記》中對西域各國,各民族生活方式、建築、婚姻、喪葬、宗教信仰、沐浴與治療疾病和音樂舞蹈方面的記載,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反映了西域的風土民俗。

    蘭州→涼州→瓜州→玉門關→五烽→流沙→哈密→高昌國→新疆庫車→凌山→碎葉城、迦畢試國→烏茲別克首都→撒馬爾罕城→蔥嶺→鐵門→貨羅國→巴爾赫→加茲→大雪山→阿富汗之巴米揚→巴基斯坦→克什米爾,行程13800餘里。

    請看上圖,這一圈繞的,國境周邊都“路過”了,這種經歷,對於李世民和李治來說,極具價值,開疆擴土的無價之寶,因為這一路上,無論語言,人文,環境,政治,經濟,文化等等方面,博學如玄奘法師,基本都有涉獵,並且都深入實地有過了解。

    李世民對佛法沒興趣,但每次玄奘法師說到外域諸國的時候,老李是雙眼放光,無與倫比的精神迸發,那時候玄奘法師才明白,李世民讓自己覲見完全是出於其政治、軍事目的。

    而玄奘法師對還俗和所謂的榮華富貴是沒有任何興趣的,李世民屢次苦勸,玄奘法師從未放在心上。

    ...

  • 9 # 蔣南強讀歷史

    唐太宗屢次規勸玄奘棄佛還俗,主要與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唐朝初期對佛教的政策有關,請看分析。

    一、唐朝初期(包括唐太宗)確定佛教不利於政權穩定統治是根本原因

    在唐朝之前的南北朝時,中國迎來佛教傳播的高潮,尤其是梁武帝蕭衍(502年-557年)大力倡導佛教,甚至四次捨身佛寺,要出家為僧以修來世,群臣耗巨資給佛寺將他“贖回”。建康城下竟有佛寺五百餘所,外觀窮極宏麗,資產更富裕豐沃。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之名,將大批人力財力浪費於求神拜佛,國家陷入崩潰的邊緣。

    我們再看隋朝的佛教政策。隋朝儘管只有短短的37年,但對於中國佛教的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隋文帝(581—604)改變周武帝宇文邕毀滅佛法的政策,確定了以佛教作為鞏固期統治權的方針之一。隋煬帝楊廣(605—616)繼承了崇尚佛教的傳統。佛教在中國得以傳播,建立了很多寺院,僧人在社會有很高的地位。然而隋朝在唐高祖等反對者的戰爭中失敗。

    當公元 618 年唐朝建立時,唐朝的統治者對佛教並不支援,甚至有時排斥佛教。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確定了道先、儒次、佛末的三者次序。

    唐太宗(見下圖)繼位(626年—649年在位)後崇尚文治,認為佛法無益於天下,再次申令道先佛後。

    史載,唐太宗討伐王世充,雖常用少林僧兵,但他攻佔洛陽後,廢除隋朝寺院,大肆裁汰僧人。

    唐太宗對梁武帝大興佛教帶來的後果記憶猶新。貞觀二年628年,唐太宗語謂侍臣,梁武帝父子好事佛教,結果國破家亡,應當引以為鑑。

    他在朝堂上公開宣稱:“朕今所好者,惟在堯、舜之道,周孔之教”

    國家對佛教的政策一旦確定,那麼相應的行動就會展開。

    勸說有名望的佛教人士還俗就是降低佛教影響力最有效的途徑。

    二、唐太宗要求玄奘棄緇還俗的行動

    公元643年,玄奘(公元602年-664年,見下圖)西天取經載譽啟程回國,並將657部佛經帶回中土。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玄奘到達長安,引起轟動。

    唐太宗目睹了玄奘的影響力,勸說玄奘還俗的行動開始展開。

    玄奘剛回到長安,唐太宗高度評價說:“朕今觀法師詞論典雅,風節貞峻,非惟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遠”。

    很快唐太宗要求他棄緇還俗,“帝又察法師堪公輔之寄,因勸罷道,助秉俗務。”

    玄奘言道:“玄奘少踐緇門,伏膺佛道,玄宗是習,孔教未聞。今遣從俗,無異乘流之舟使棄水而就陸,不唯無功,亦徒令腐敗也。願得畢身行道,以報國恩,玄奘之幸甚。”

    唐太宗勸玄奘棄佛還俗的要求與他翻譯佛經、弘揚佛法的宗旨相違背,遭到了玄奘的斷然拒絕。唐太宗仍不放棄,常常“逼勸歸俗,致之左右,共謀朝政”。

    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唐朝進軍遼東,太宗要求玄奘觀戰,再次提出還俗的要求。

    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宗又一次令他還俗,但玄奘不改初衷,上疏陳明再三,表示“守戒緇門,闡揚遺法,此其願也”。

    甚至唐高宗李治上臺以後,也多次提出令玄奘棄緇還俗的要求。

    三、唐太宗批准玄奘的翻譯佛經更多是從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出發

    在玄奘去西域印度時,他與許多著名的佛教大師一起學習,特別是在那爛陀的著名佛教學習中心。玄奘從印度及中亞地區帶回國的梵筴佛典非常豐富,共526筴、657部。

    當唐太宗看到玄奘帶回來的梵語文字時,意識到這是重要的世界文化交流,對佛教原典文獻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不對政權的穩定統治構成威脅,唐太宗批准了玄奘的翻譯佛經的要求。

    在唐太宗的支援下,玄奘在長安(現今的西安)設立了一個大型翻譯局,吸引了來自西亞各地的學生和合作者,將大約1,330個經文分冊翻譯成中文,共譯出佛教經論74部,1335卷,每卷萬字左右,合計1335萬字,佔去整個唐代譯經總數的一半以上,相當於中國歷史上另外三大翻譯家譯經總數的一倍多,而且在質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成為翻譯史上的傑出典範。

    在公元646年,在唐太宗的要求下,玄奘完成了他的書《大唐西域記》(見下圖),這也成為了研究中世紀中亞和印度的主要文書之一。

    這本書由法國著名的漢學家斯坦尼斯拉斯朱利安(Stanislas Julien1797年4月13日-1873年2月14日)在1857年翻譯成法文。

    唐太宗在玄奘屢次拒絕棄緇還俗時,能夠從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出發,支援玄奘開展佛經翻譯事業,真正體現了唐太宗的雄才大略。

    司馬光評價唐太宗:“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漫步者和飛利浦音箱相比,哪個價效比更高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