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雪碧南海
-
2 # 質躍
皇室後裔,尊王攘夷,恢復漢室,揚我宗親。這是劉備建立政權的動力源,思想觀念決定行動。劉備自稱皇室後裔,中山靖王之後,具備了在當時王朝禮法名義上的名正言順。高調的吹。
其二,匡扶正義,拯救黎民,行仁義之師,樹忠肝義膽,這樣義氣結盟友,仁義招兵馬。低調態度。
其三,聚賢下士,廣納人才,兵法謀略,紮紮實實,真槍實刀,一刀一槍打出來的,也完全可以說是槍刀裡面出政權。紮實的幹。
以上是在人。其次最主要是在客觀歷史發展的環境所造就的天下大亂,也就是客觀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性,具備了劉備建立政權的客觀環境。英雄時勢,也就是時勢造英雄。
-
3 # 中行偃1
答:劉備也好意思叫“帝國”!
益州一個州,人口94萬,和一個縣差不多……充其量不過是割據一方的諸侯;地盤大點,就多了一個漢中,這個漢中除了魏延以外,一個人都沒有!諸葛說:“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看見了吧,就是一個益州!根本與漢中沒有關係……
劉備的帝國基本是靠連蒙帶騙得到的,益州牧劉璋闇弱,想靠劉備來自保,劉備順勢在龐統的幫助下竊取了益州,把劉璋放逐到荊州,自己在益州稱帝了?
孫權在幹掉關羽獲取荊州之後,當時的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兼荊州牧,封南昌侯。就任命劉璋為益州牧。一個益州,既有皇帝又有州牧,分庭抗衡。這區區94萬人都不知道聽誰的!似乎誰都說的算。今天叛變、明天暴亂……政權搖搖欲墜。
這就是劉備的所謂“帝國”!
-
4 # 昨夜夢迴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
曹操出身官宦之家,父親曹嵩更是在漢靈帝時期,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孫權也是實打實的官二代,父兄在群雄割據中打下江東基業,他坐享其成。
反觀劉備,比他老祖宗劉邦還不如,至少劉邦還是個泗水亭長,他呢?整一個落魄戶,靠織草鞋為生。
但是,劉備最後竟然開拓蜀漢江山,與曹操孫權互掰手腕,這裡面難道沒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嗎?
當然有,而且還不少!
第一點,自我臉上貼金。
劉備沒混出名堂來之前,嘴巴上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什麼?對!中山靖王之後。這瞬間把自己身價抬高不知凡幾,以至於後來還被成為劉皇叔,問題就出現在中山靖王這裡。
但是,自我臉上貼金也是有套路的,比如說這中山靖王,史書上說他有兒子120個!你看的只是他很牛逼,但劉備卻看到這裡有個bug。
兒子多,子孫更多啊!我裝成他的後人,誰有那閒情逸致去考證真偽?
這告訴我們,當今社會,學歷做不得假,經歷是可以作假的。不過這一點,花花公子們用的非常得心應手。
第二點,要主動示弱。
縱觀三國,劉備真的很會做樣子,他比現在的小鮮肉強多了,只要時機一到,眼淚水嘩嘩流出來,可以這麼說,他的蜀漢大業,一半是哭出來的。
“征討董卓”哭出劉皇叔之名;“千里送別”哭回諸葛亮;“長坂坡”哭得趙雲單騎救子;“打四川”哭來城防地圖……等等,不勝列舉。
而所謂的哭,就是示敵以弱,只有這樣,才能使出必殺技,讓對手乖乖送經驗。
第三點,籠絡人心。
劉備打江山跟如今創業也有相通之處,即都需要忠心耿耿的手下,那麼如何籠絡,劉備當真是這裡面的祖師爺!
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
劉備是怎麼做的呢?
一個字:舍!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張飛吃了敗仗要自殺,劉備抱住他說了這樣一句話: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
如今多少男人,是有了老婆忘了兄弟,怎能成一番大事?
第四點,演一輩子戲。
都說人生如戲,全憑演技,劉備可真是把這句話運用的淋漓盡致。
場景一:煮酒論英雄。劉備借天雷,做足了卑躬屈膝的樣子,讓曹操對他放鬆了警惕,不然,早被曹操幹掉了!
場景二:攜民渡江。明明是自己呆不下去了,恁是把百姓忽悠的跟他一起逃亡!
場景三:白帝城託孤。真當劉備願意把蜀漢江山拱手相讓給諸葛亮?殊不知,屏風後面藏著刀斧手,諸葛亮稍加猶豫,可能就被剁成肉醬了!
演戲,講究的是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匿藏,一次兩次可以,一輩子呢?這就是成功者的可取之處,他們,永遠不會把真實想法,擺到明面上來。
劉備,到底是個怎樣的人?英雄還是梟雄?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答案!
不過,劉備身上,真的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
5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很好的問題。劉備,在漢末群雄中,是屬於屌絲中的屌絲,卻最終能夠三分天下有其一,他如何一步一步打造出屬於自己事業,對於我們今天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第一,始終堅持自己的清晰的政治主張。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有槍有地盤的人多的是。可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回答一個問題“我們為何而戰”?而“為何而戰”這個看起來虛得不能再虛的問題,卻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也因此,絕大多數的諸侯只有打一局遊戲的機會,一旦被滅了,就GAME OVER了。
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類似的觀點,不能回答為何而戰的問題,事業就不能前進一步。
劉備的政治主張,自始至終都非常清晰——“匡扶漢室”。這個政治主張,是當時最有力量的一個政治主張。漢朝雖然已經衰落了,但是幾百年的統治,還是在政治上很有號召力的。
早期的袁紹,也是以這個主張成為了盟主,可惜在後來自己逐漸不提了。後來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是希望佔據這個政治高地。
而劉備,正因為持續的堅持這個政治主張作為核心。在輿論上武裝好了自己,又是包裝自己是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又是打著“衣帶詔”的旗號,旗幟鮮明地反對曹操。可以說,這個鮮明的主張,無論是對於最基本的募兵,還是獲取世家大族的支援,抑或是獲取有理想主義情結的人才,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即使劉備屢戰屢敗,但是身邊的核心人才很少被人挖走牆角;即使實力弱小,也始終沒有缺乏地方勢力的支援。這個和一經挫折就一蹶不振的袁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這些因素,是劉備能否屢敗屢戰,成為打不死的小強的核心因素。
這個,放到今天,可以被稱為品牌力。可口可樂曾經說過,即使有一天,他們所有的資產都被一把火燒掉了,可口可樂照樣可以輕鬆東山再起,銀行照樣搶著貸款給他。
克復中原,光復漢室的大旗,是劉備集團長期的政治主張第二,卓越的人才管理能力,打造了一個超級強悍的人才庫。
僅僅只是讓人願意跟隨還不夠,如果人才在你手下得不到發展的機會,也會很快離你而去。
而說到人才管理能力,劉備算是繼承了老劉家高祖皇帝的光榮傳統。不管是早起追隨他的張飛關羽,還是漫長的鬥爭生涯中所收納的徐州、荊州、益州的人才,都能夠持續發揮自己的才幹。
這個得說一說他的死敵曹操了。曹操確實也是用人的大師。但是,在兗州時期,也犯過很多錯誤,在獲得了荀彧、郭嘉等人才後,讓張邈、陳宮等人才開始失去機遇。這也是在曹操征討陶謙時,後院起火,幾乎喪失根據地的重要原因。
而在劉備賬下,無論是老兄弟、新引進人才,還是地方幹部,都使用得十分得當。
後來,毛澤東在告誡南下幹部團結地方上幹部時,就多次舉了劉備在益州的例子。
放到今天,在我們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也是如此。如何處理好老員工、新引進人才,併購單位人才的關係,整合各種人才能力,都是十分值得借鑑的。
這得益於劉備對於人才的能力、資源準確的把握。正因為這種準確的把握,誰去擔任什麼工作,都一清二楚。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怎麼用人,其實,關鍵還是對於人的能力、資源缺乏客觀的評價和認識。在對待馬謖的問題上就是如此,諸葛亮不能像劉備一樣客觀地評價馬謖的能力,導致第一次北伐遇到嚴重的挫折。
文才武略,在劉備帳下各得其所第三,自採納《隆中對》後,採取各種手段,堅決地執行了這一戰略,建立了自己的帝國;
《隆中對》,作為一種戰略規劃,只是一條路線,說起來容易,但是要執行起來,就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了。
1、結交劉琦,加強自己在荊州的地位。
這一點常常被後人所忽略。劉琦畢竟是劉表的長子,儘管很難獲得繼承劉表基業的機會,但是,仍然在荊州有一定的號召力。也正因為劉琦的支援,在劉備最困難的時候,保留了與孫權形成合作關係,而不是臣屬關係的基礎。
實際上,若非曹操的虎豹騎在追擊中過於強悍,劉備甚至有機會在退守時就佔據江陵。曹操督促虎豹騎以創記錄的速度進軍江陵,也正是曹操意識到了這一危險。
而正因為有了劉琦的支援,劉備得以在赤壁之戰後,快速平定荊南四郡,獲得事業的基礎。
2、聯結孫權,挫敗曹操,獲得發展的時間。
赤壁之戰已經說得夠多了,不再累贅,但此戰要是敗了,後面的故事就都不要講了。
3、洞悉東吳潛在內部矛盾,“借荊州”
“借荊州”的故事,千古以來也一直廣為流傳。不管原因為何,總之,孫權不是活雷鋒,不會無緣無故把自己的地盤借給盟友的。
劉備,很可能是利用了孫權勢力的隱憂,獲取江陵的。
首先,劉備清楚東吳勢力的極限。儘管赤壁之戰中,曹操敗北,可是,東吳的威脅依然很大。漫長的長江防線,隨時會有一個地方被突破。因此,儘管周瑜的戰略中,有進拒荊州、襲取西川、聯結馬超,進而一統天下的打算,但實際上,以東吳的軍力,根本無法把戰線拉到這麼長。
其次,劉備洞察到了孫權和周瑜的微妙關係。周瑜在赤壁之戰後,在軍中的威信已經無以復加,孫權不可能不擔心的。在江陵之戰中,讓程普牽制周瑜,這點連當時還是“吳下阿蒙”的呂蒙都看出“幾敗國事”了,更不要說老江湖劉備了。因此,很明顯,孫權不可能讓周瑜長期在荊州用兵,不斷強化威信。
正因為這樣的判斷,劉備才可以有意識地向孫權“借荊州”。
4、結交益州世族,圖謀益州
張松、法正等益州本地勢力的支援,使得劉備得以獲得了“襲取益州”的機會。
劉璋雖然闇弱,但是也絕非傻子,他之所以願意借劉備軍進入西川,也是基於對劉備實力的判斷。劉備軍本身實力不強,而且還要應付北面曹操的壓力,進入益州又怎麼可能有能力滅掉自己呢?完全沒有想到,弱小的劉備不但早有取西川之意,而且,早就在益州找好了“帶路黨”。如果沒有益州本地勢力的支援,劉備是絕對不可能取勝的。
5、把握時機,襲取漢中,獲取了帝國的防禦屏障
漢中之戰,其實在劉備擊破夏侯淵的時候,就已經建立“勝勢”了。劉備自己也說,即使曹公親來,也無能為也。
而擊破夏侯淵,就是建立在自身強大的動員力和政治力上的。益州新破,財力枯竭,曹操無法想到劉備敢於那麼快發起進攻,因此,在漢中的兵力明顯不足,同時,北方人為主的曹軍,對山地戰軍隊確實匱乏。劉備得以把握機會“男子當戰、女子當運”,挑戰極限,把握機會,一舉攻下漢中。
這就是劉備一步一步執行“隆重對”戰略的步驟。
儘管《隆中對》一直被人詬病,但確實對蜀漢帝國的建立,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在逆境中不忘記維護自己的品牌、強化自己的團隊,在順境中把握機遇,就是我認為劉備成就自己帝國的關鍵因素。
-
6 # 耕讀一村夫
劉備的前期是韜光養晦,還好,蜀國在魏吳的夾縫中也生活得風生水起,後期個性張揚後就往下走了,特別是火燒連營之後!
-
7 # 芬達雪碧117
劉備出身沒那麼屌絲,比不上曹操司馬懿,相比孫堅還算不錯了。能和公孫瓚做同學,老師是盧植這樣的大家,說明雖然家道中落,但是幹部子弟的老底子還是有點的。劉備23歲起兵征討黃巾,一直到47歲赤壁之戰之前,一直是沒有什麼穩固的根據地的,只是個依附大諸侯的小諸侯。先後為公孫瓚,陶謙,袁紹,劉表打工,而且都不算很稱職。劉備集團實力也相對一般,麾下僅有關張趙三人算是一等一的猛將,卻沒有善於謀劃之人,兵力更加少得可憐。
赤壁之戰前,劉備贏來了事業的關鍵轉折點,諸葛亮的加盟,從這一刻起,劉備集團才開始真正對如何打天下有了規劃,在這之前是一個無頭蒼蠅的狀態,哪裡有飯吃就去哪裡。赤壁之戰後,劉備軍團幾乎完全按照隆中對的規劃,開始一步步的建立政權。
第一步,得荊州。赤壁之戰後,曹操北歸,已無力南下,周瑜兵團在江陵被曹仁死死攔住,進不得,在整個荊州地區,擁有2W多兵馬,關張趙猛將和諸葛的劉備軍團,無疑是其中最強悍的勢力了。劉備短短一年之內,風捲殘雲般拿下南荊州4郡,曹仁撤退後,又從孫權手裡借來了江陵,整個荊州除了襄陽,已經都屬於劉備集團了。更為可怕的是,除了地皮,劉備還得到了大半個荊州的頂級人才,龐統,黃忠,魏延,蔣琬,馬良等。五虎上將已經聚集了4位,臥龍鳳雛也組隊成功,兵馬有5W以上,實力已經超過當年的劉表,也強過劉璋張魯馬超,只稍弱於孫權,排第三把交椅了。
第二步,得益州。入川之戰是劉備勢力真正從強大到鼎盛的重要轉折點。先說兵力吧,劉備剛入川時,帶了黃忠魏延,龐統法正,兵力也就1W出頭,後面劉璋送了兩次兵,就有2W人了,白水關守軍被整編,漲到了2W5,李嚴吳懿費觀先後投降,劉備兵臨成都城下的時候,兵團已經有4W人了。劉璋投降後,成都守兵被劉備整編,加上諸葛亮和張飛帶來的援兵1W多人,光在成都,劉備居然滾雪球滾出近10W的大軍。人才更不用說,法正,馬超,李嚴,黃權,吳懿,嚴顏相繼加盟,暴發戶就這樣誕生了。這時就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劉備躍躍欲試要和曹操在漢中一爭高下了,腰桿子挺啊。擁有荊川二地的劉備,實力上已經超過了孫權,僅弱於一生之宿敵,曹操。
第三步,進漢中。漢中之戰是決定劉備的政權是否能穩固下來的關鍵一戰,於是軍團傾巢而出,除了留守在荊州的關羽和成都的諸葛亮,能帶的都帶上去了。只說結果吧,劉備得到了漢中之地和上庸三郡,成都作為國都有了戰略緩衝地帶,國防相對安全了。
到了這一步,諸葛亮隆中對的前半段,已完全按計劃完美實現。從47歲到59歲,短短12年間,劉備從新野的小城主,跨越為擁有15W常規軍的一代帝王。
-
8 # 長空劍構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似乎只會哭哭啼啼,也沒有自己的主見。就像個文弱書生一樣。那麼既然劉備如此無能,那他又是如何讓關羽,張飛等悍將臣服於自己的?其實真實的劉備並不像《三國演義》所說不通軍事,也不擅長政治。相反劉備能力極強!演義中諸葛亮初出茅廬的第一仗博望坡之戰,在歷史上其實劉備在公元202年指揮的。那時候諸葛亮還沒有出山。曹劉漢中之戰的總指揮也是劉備,不是諸葛亮。
那為什麼劉備能力這麼強大,在事業的初期卻屢屢受挫呢?是由以下幾個原因導致的:一、劉備是三國創業者當中起點最低的一位,他宣傳自己是漢皇后裔,但不可考證。就算是真的,到了他這一代,也早已家道中落,淪為社會底層。以這樣的家世要與曹操、江東孫氏這樣有背景的官二代爭奪天下,難度可想而知。二、早期劉備缺乏人才的輔佐,漢末三國時代,群雄爭霸,沒有人才是不行的!劉備正是知道自己的短板,才廣招賢才的。對於劉備來說,最大的收穫就是得到了諸葛亮的輔佐。三、早期劉備缺乏明確的戰略目標,雖然曾經短暫佔領徐州,可那是在強大的曹操周圍,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所以在強大敵人的打擊下,本來就實力弱小的劉備又怎麼能夠抵擋呢?只能失敗。後來諸葛亮給劉備制定了戰略方針,目標直指統治者孱弱的益州和荊州,才獲得戰略空間。
劉備也很明白自己的短板,但他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命運的垂青,很快彌補了這些短板,最後三分天下有其一。
劉備在創業初期一直被曹操壓著打,實力強大後,劉備逐步的對曹操發起反攻。入蜀後,劉備重用李嚴、法正等蜀中人士,穩定蜀中人心。劉備佔領益州後,首要的是穩定社會秩序、鞏固政權。按照當時的慣例,城破之後,所有的金銀財物都可作為戰利品賞給眾將士。劉備自然也不敢破這個例,但還是作了變通:金銀財寶分給眾將士,谷帛等生活必需品則各還其主,以保證人民的生活。
劉備的部下還曾建議將名田豪宅賞賜給諸將,也遭到趙雲的反對。他說:“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不宜多之,以私所愛也!”劉備欣然採納了趙雲的建議。
劉備在治蜀期間大膽放權,諸葛亮、法正、李嚴等人人盡其才。蜀中大治!
蜀中穩定後,劉備就考慮下一個問題了,奪取漢中,解除曹操對益州的威脅。公元217年到219年曆時兩年的漢中之戰,劉備指揮得當,成功奪取了漢中。劉備達到了事業的巔峰。但因為孫權襲取荊州,擊殺關羽。巔峰狀態轉瞬即逝。劉備又在沒有做好充分戰爭準備的條件下倉促伐吳,最後極大消耗了蜀漢的國力。劉備本人也因戰爭失敗,憂鬱成疾。最終去世。
回顧劉備一生,起於微末,半生坎坷。雖然連遭命運的暴擊,但最終還是透過奮鬥,打出了自己的一片江山。其組織能力、膽魄都是鮮有人能及的。其用人格局之大,在他那個時代也少有人匹,但他分不清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當時曹劉是主要矛盾,孫劉是次要矛盾。他為關羽被殺,荊州被奪所刺激,倉促伐吳,最後使得本有矛盾的魏吳結成了同盟。使蜀漢陷入危急的狀態,最後失敗,身死(雖為病死,但很大程度上是受夷陵戰敗刺激而死。),讀史至此,不由得扼腕嘆息!
-
9 # 剛子聊歷史
作為領導要有相當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手段,才能讓下屬死心塌地跟著自己,善用人者興,不善用人者亡,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用人一般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二是管理者要有一定的手腕,只有下屬對領導心服口服,才會服服帖帖的追隨著領導。
說到三國時期的劉備,完全可以用草根逆襲來形容,雖然劉備一直號稱中山靖王之後,但可考證的實際性並不強,中山靖王有120多個兒子,傳到劉備已經有一二十代了,就算劉備真是他的後人,但也是實實在在的破落戶“織蓆販履”之輩。劉備最終成帝王霸業與他高超的馭人之術離不開,而並非他喜歡扛著的那槓大旗。
三國演義中常山趙子龍於百萬軍中七進七出,最終救得劉阿斗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劉備因被曹操追得走投無路,只能摔孩子收買人心,我們不糾纏阿斗是不是真被摔過,而是要借“劉備摔孩子”這個典故來討論一個話題:劉備的用人之術。
除了摔孩子還有一件事能體現劉備的人格魅力,就是劉備攜民渡江。
曹操在收復荊州後,為了除掉自己的心腹大患,親率大軍來取劉備的人頭,為了保命劉備不得已率軍南下,因為劉備平時廣施仁德,深得民心,等跑路到當陽時,身邊已經聚集了十多萬拖家帶口的百姓,換任何一個人在逃命的時候,哪還管得了這些,估計早就自己策馬狂奔了,最終劉備為此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帶著百姓每天只能前進幾十裡,很快被曹操的騎兵追上,差點丟了小命,但此舉卻為自己收攏了人心。
劉備的“厚黑學”學得好,善於炒作,有時候都不知道他是在演戲還是真情流露,有句老話說得好:做一次好事不難,難得的是做一輩子,即使劉備是在演戲給百姓看,但拿自己的腦袋演戲確實不容易,況且劉備演了一輩子,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公司小可以採取作坊經營模式,以人情管理,如同梁山好漢稱兄道弟一般管理,大家一個鍋裡撈肉吃,但公司大了必須用制度管理。
劉備在入主西川之前,實實在在是一個“小作坊”,所以攻克成都之前,劉備承諾破城後允許中下層軍官私分府庫財物,進入成都後,劉備又大大賞賜了高層文武,透過這一番,兄弟們對劉備是死心塌地。
關於人才方面,劉備不能和“財大氣粗”曹孟德相比,人才對於劉備來說,好比大白饃,一餐不吃就餓得心發慌,入主西川前,劉璋的部下黃權和劉巴是極力反對請劉備來“幫忙”的,這些劉備不可能不知道,在得了益州之後,二人閉門不出,靜等著劉備上門算後賬了,但劉備卻沒有這麼做,甚至下令嚴禁部下去“打擾”他們。
這一招實在是高,不僅讓黃權劉巴感動的痛哭流涕,真心追隨劉備,而且給其他原劉璋的部下做了一個好榜樣,劉備心胸寬廣,是個不計較的“好老闆”。拉攏了一大批蜀地的人才。
不得不說劉備以德報怨的戲演得不錯,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但劉備“公司”壯大後立馬改變了管理方法,為了給關羽張飛報仇,劉備親提大軍要跟孫權拼命的時候可是軍紀嚴明,決不允許手下計程車兵“私分”府庫財物,到底是不是來報仇的明眼人一看便知,連孫權都說:大耳賊已經把吳的屬地當作蜀國的了,至於報仇只不過是出兵的藉口而已。
對待下屬也不再是一貫的懦弱容忍了,比如彭羕和法正一樣是狂徒,但法正受寵,而彭羕則不受劉備喜歡,彭羕心理不舒服就激出事來了,竟然想聯絡馬超造反,結果東窗事發,雖然在獄中磕頭如搗蒜的懺悔,最終劉備還是處死了他,擱以前劉備為了維護自己的“仁德”形象,最多趕跑他,斷然不會殺了彭羕。
劉備高超的手段最終成就了自己“集團公司”的老闆地位,從一個“織蓆販履”的破落戶到三國鼎立的霸主地位。
回覆列表
先吃喝嫖賭過度忠孝控制幾個兄弟,再用洗腦製造眾多小心臟,再用死亡威脅控制思考,再用所謂命令把人變成肉體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