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棵蘆葦vivi
-
2 # 曹老師xixi
我認為明君和昏君的界定,不是講僅僅在某一方面有功績,就是不是昏君,也不是講統治時期社會安定,就是明君。
我認為古代明君必須要具備以下幾點:
1.勤政,不懶政;
2.個人愛好不超過國家大事;
3.關注民生,比如不增加苛捐雜稅,治理水利農田;
4.有效的抵禦外辱,維護國家尊嚴;
5.有幾個拿得出手的政績功績;
6.後世評價參考。
我也許總結的不是太全面,但是我認為以上能全部做到就是明君,所以我說不能依靠一條兩條就能成為明君。
比如秦始皇,倒不懶政,也能抵禦外辱,但是對於民生來說,關注的就比較少了,出了名的殘暴,民不聊生;再講隋煬帝,典型的不僅懶政,而且個人愛好大於國家大事,並且不關注民生,雖然建成了功在千秋的大運河,但實際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私慾。連功勳卓著的漢武帝都因為差點耗盡天下財富,差點進去暴君行列,何況其他人?所以講秦始皇或者隋煬帝被罵是昏君暴君不虧。
-
3 # 玉見沈華
皇帝中昏君、暴君很多,明君很少。無論是漢武大帝,唐宗宋祖,還是康乾盛世,國強民富的階段都會被後世稱讚為“明君”,中國古代歷史幾百個皇帝,可以說民富國強的階段並不多,皇帝也基本都不咋樣。為啥呢?古羅馬作家認為,皇帝害怕遇刺,往往深居簡出,無法獲得第一手資訊,需要周圍的人傳遞情報和命令,導致判斷失誤再加上自己性格弱點,所以明君少,昏君多。
首先,我認為秦始皇、隋煬帝可以被成為暴君,但絕對不是昏君。
一個國家的最高執權者往往是政治文化的縮影。我覺得一下幾個指標頗為重要:道德、能力和運氣(氣運)。按照這樣來分,就不單單是明君、昏君、暴君的粗暴分類。還可以分為聖主和庸君。
聖主:道德高 + 能力強 + 運氣好
明君:道德高 + 能力弱 + 運氣好
庸君:道德高 + 能力弱 或 運氣背
昏君:道德低 + 能力弱 + 運氣背
暴君:道德低 + 能力強 + 運氣背
作為最高級別的聖主,自然需要全面發展,每樣都要好,嚴格來說,真挑不出幾個。秦皇坑儒,高祖流氓,漢武殃民,李二骨肉相殘,宋祖外戰不力,重八殘暴,元清的幾位呢,出身異族,總之都各有各的難處。
我覺得漢光武帝劉秀算是一個,在這麼嚴峻的局面下開創出局面,子孫無出色之處也維持了百多年江山,自身功業無可挑剔,與功臣大將共富貴(這一點特別難得),可算一個。
至於明君,其實就是優等生。這個只要道德好,運氣好就行了,能力欠奉成就欠奉都可以。這樣的君主相比聖主還是好舉出一些,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北宋的真宗仁宗等百年四帝。關鍵是記載歷史計程車大夫們怎麼說。
庸君嘛。佔大多數,就和咱們平凡人一樣。
昏君未必能力差,但一般意志不堅強。昏君和庸君之間的界限不算很明確,但是他們和暴君之間的差距很明確。例如元明兩代的中後各帝其實都是如此。
暴君是很有趣的話題,一般都是意志堅定能力強,道德意識淡漠,一般來說運氣糟糕,特別是和史家關係惡劣。比較典型的是秦始皇和隋煬帝,他們離昏君比較遠,反而離聖主非常近。當然,大一統時代暴君少,昏庸多,類似五代十國這樣的亂世是暴君生長的肥沃土壤,此輩皆茁壯成長,就不一一歷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