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韌生
-
2 # 桐鄉梧桐643
我們所處的整個宇宙世界是由兩類東西構成的:一是物質,二是意識。宇宙意識和宇宙物質的結合,造就了天地萬物及生命,包括人類也是由物質肉體和精神意識構成。宇宙物質呈現的各種形態是人類所能看得見的,宇宙意識呈現的形態則是人類看不見的存在。
依據物質是一種宇宙能量的質能守恆定律,物質不滅;那麼意識也會是一種永恆能量,意識也不會自滅。現代科學研究證實,水、植物都有微弱的意識感知力,動物的意識感知力更強,而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生命的意識力達到最高度。人的高等意識力可細分為:感性意識、理性意識、靈性意識。
關於宇宙物質和意識誰先誰後問題即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爭論,形成了哲學上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派別。唯心主義認為是意識決定物質,而唯物主義則認為是物質決定意識的,但對立雙方都承認宇宙世界既有物質的存在也有意識的存在。華人的哲學鼻祖老子則認為,物質和意識都發源於道:一陰一陽謂之道,陰是物質、陽是意識,“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哲學將人類看不見的意識領域研究劃分為形而上學,將看得見的物質領域研究稱為形而下學。也有人認為物質和意識或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易經·繫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研究和把握物質及物質世界的規律是人類科學的主要任務;研究和把握意識及意識世界的法則是人類宗教的主要任務。科學研究物質主要依靠人的心智理性工作;宗教探索意識主要依靠人的精神靈性工作。
物質和意識兩者既獨立存在,又密不可分。從科學研究物質角度看,細分後的最小微觀物質呈現量子態,受觀察者的意識影響而變化。從宏觀天體物理起源研究角度看,整個天體世界的一切物質包括地球萬物都是從宇宙大爆炸假說中的一個比米粒還小的“奇點”裡產生,這個“奇點”太神奇了,有無意識的作用尚是疑問。關於地球生命的進化,科學家也有兩種說法:一是自然進化理論,二是突變進化理論。前者為無神進化論,後者為有神進化論,誰是誰非,至今科學界還在論戰。
暫且按照科學假說是宇宙奇點大爆炸創造出一個物質世界,那麼宇宙意識世界是怎麼來的?對人類生命生活有什麼影響?以及人肉體死亡後精神意識(靈魂)是否也消亡?如不消亡會去向哪裡?這一系列問題科學家回答不了,因為這屬於意識領域的問題而不屬於物質領域的問題。從理論上講,解答這些意識領域的問題,應該由宗教完成。世界傳統主要宗教有: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道教等。其中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信奉的是同一位上帝,都認為神明無形無相,是靈(意識)的存在,各教派只是在具體教義有差別。中國道教經書帛書版《道德經》將宇宙本源“道”稱為:萬物之主(62章)、天下之母(52章)、眾人之父(21章),並強調“道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21章)人若信仰天道則“求以得,有罪以免邪”(62章)。
大多華人對各類宗教基本持否定態度,所以不感興趣也不相信。雖然遇到人生大難和疑問則熱衷於私下算命、打卦、看風水、選吉日、講究本命年或節日上香燒紙祭奠亡靈和偶像。全世界有宗教信仰的占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二,其中三分之一不信或堅持無神論者中國大陸人居多。不可思議的是榮獲諾貝爾獎的大科學家們多數是有神論者,或許他們的科學靈感與此有關。關於宗教與科學的關係,現代物理學之父、宇宙相對論的創立者愛因斯坦講:“科學沒有宗教就象瘸子,宗教沒有科學就象瞎子”。對科學在宗教信仰中的作用,愛因斯坦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了說明,其一,科學能激發宗教感情,並使宗教不斷完善、昇華。科學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激發宗教感情,並使宗教信仰提高境界。其二,宗教的目標要依靠科學來實現。(《愛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182-183頁)
拋開宗教理論不談,能夠對意識世界有所瞭解有幫助的是頻死體驗記錄、意識出體記錄和再生人現象。這些資料相同一的描述是:意識世界是一個被神性光明照耀的世界,充滿大愛喜悅和諧的氛圍,活躍著不同等級的靈性生命。人的精神意識(靈魂)離開物界以後就歸向意識世界(靈界)。這些描述與宗教所宣傳的“天國極樂世界”十分相像。關於意識世界的靈性生命真相,人類很難透過理性渠道認識。人認識神就如螞蟻認識人一樣難,因為螞蟻生存在二維平面空間,所以永遠不能認識處在三位立體空間的人類。同樣,生存在三維立體空間的人類也難以觀察到高維意識空間的神明和生命。所以,人要知曉高維意識空間的真相,只有依靠人的靈性意識和神明對人的啟示。人類宗教派別不少,誰都認為自己解釋的是正確的,其實是站在各自角度看到的同一事物。上帝唯一,宗教同源,人類一家。
中國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楊絳女士在生命百歲時總結人生寫了一本書《走到人生的邊上》,講了對死亡和靈魂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人都得死。人死就是靈魂和肉體的分離。肉體離開了靈魂就成了屍體。屍體燒了或埋了,只剩下灰或土了。但是肉體的消失,並不影響靈魂受鍛鍊後所得的成果。因為肉體和靈魂在同受鍛鍊的時候,是靈魂憑藉肉體受鍛鍊,受鍛鍊的其實是靈魂,肉體不過是一箇中介。肉體和靈魂同享受,是靈魂憑藉肉體而享受。肉體和靈魂一同放肆作惡,罪孽也留在靈魂上,肉體不過是個中介。所以人受鍛鍊,受鍛鍊的是靈魂,肉體不過是中介,鍛鍊的成績,只留在靈魂上。
靈魂接受或不接受鍛鍊,就有不同程度的成績或罪孽。靈魂和肉體結合之後,同在人世間過了一輩子。這一輩子裡,靈魂或為善,或作惡,或受鍛鍊,或不受鍛鍊。受鍛鍊的品質會改好,不受鍛鍊而肆欲放縱的,品質就變壞。為善或作惡的程度不同,受鍛鍊的程度又不同,靈魂就有不同程度的改好或變壞。靈魂的品質就有不同程度的改變,不復是當初和肉體結合的靈魂了。改變的程度各各不同,靈魂就成了各各不同、各各特殊的靈魂。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淨這一百年沾染的汙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裡過平靜的生活。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過好每一天,準備回家”。(節選自人民文學出版社版《楊絳全集散文卷•走到人生的邊上》)
簡而言之,我們所處的世界是由物質、意識兩類東西構成。人類作為身心靈三位一體的高階生命,生而具有身體感性意識、心智理性意識、精神靈性意識。人要追求德智體全面同步發展,努力實現身體健康長壽、物質生活富有、靈魂喜樂安寧的幸福人生目標!
-
3 # DellenLiu
我們宇宙由6787種基本粒子構成的,雖然人類科學家還沒發現到這麼多基本粒子,從根本上也可以說全是暗能量H粒子的不同排列組合構成的世界。
-
4 # 東方白林
世界是由時間、空間、物質組成的。時間是物質生命運動的長度,空間是物質生命運動的範圍。每一物質生命即是時間和空間的產物,也是時間和空間的過客。
這就是我的世界觀,我的世界觀是時間和空間及物質三元論。三元論是根據《易經》原理對天、地、人三才思想的繼承和發揚。
《易經》、《易傳》和《道德經》這三部思想鉅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易傳》和《道德經》是對《易經》之道原理的理論闡述。
中國傳統文化歷經五千年而不斷層,正是因為它的博大精深。說它博大,是因為它包羅永珍,是描述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哲學理論寶典;說它精深,正是它能夠統一解釋世界萬物的原理。《易傳》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生生不息謂之道”。
一部《易經》其精髓就是對道的認識,道是什麼,也就是世界的本源是什麼?或者說我們人類是誰?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這是哲學認識論必須答覆的問題。
怎樣認識《易經》,其實就是怎樣認識中國傳統文化?《易經》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呢?是研究宇宙萬物的哲學理論?還是用來占卦的使用工具?這當然取決於你持什麼樣的認識論。持當前主流的二元思維,你就會認為《易經》只具備樸素辯證法。持西方黑格爾否定之否定的對立統一,你就會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具備哲學思辯,沒有邏輯推理就會成為《易經》文化的短板。有人罵他是神棍的飯碗,說它阻礙了中國科學程序就成了理所當然的理由。
《易經》到底是不是科學?就是要看它演示出來的理論,是不是符合科學的精神和方法,符合不符合物質生命發展的客觀規律。它的邏輯化,定量化和實證化是不是符合現代科學的方法。
《易經》先天八卦是伏羲老前輩在沒有文字的時候,用三元符號畫出來的道文化原理。表達的是:宇宙是一分為三的世界,物質生命是三而合一的本體。
子曰:“天地姻蘊,萬物化醇,男女姤精,萬物化生。”“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那麼,八卦是怎樣化生出萬物的呢?我們且看《易傳》和《道德經》的回答。《易傳》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易傳》和《道德經》在理論上的認識統一,完美的解釋了八卦生成以示萬物的原理。
孔子的易有太極,對應老子的道生一。說的是易之道理,每一個八卦都是一個三而合一的物質本體。“叄天兩地而倚數。”“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生。”既然道生一講的是物質生命的三元本體,那麼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講的就是一分為三的世界。這和《易傳》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一個道理。
太極生兩儀,對應老子的一生二,說的是陽陰乾坤。“乾陽物也,坤陰物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無窮謂之通。”“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生生不息謂之道。”我們說道文化是三元論,而不是二元論。關鍵是易經八卦是三爻的,而不是兩爻的。
如果我們的祖先認為宇宙是二元的,那麼二元卦窮盡其變,只能是陽二爻、陰二爻、一陽一陰、和一陰一陽四種卦型。顯然,易經八卦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正是智慧的先聖們,發現了宇宙本源認為宇宙是三元的,物質生命亦是三元的。所以陰陽兩卦,陽用三陽爻表示,陰用三斷爻表示。“乾坤,其易之縕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幾乎息矣。”
“兩儀生四象”對應老子的二生三,陽卦變盡其形式,生出一爻陽、震,二爻陽坎,三爻陽艮,加純陽乾為陽四卦。;陰卦變盡其形式,生出巺,離,兌三卦加純陰坤為陰四象。老子的二生三是指陰陽二卦,分別生出陰三象巺離兌和陽三象震坎艮三卦。
四象生八卦對應老子的三生萬物。兩個四象當然就是八卦乾、坤、震、巺、坎、離、艮、兌。每一個八卦都是一個三的個體,又是一類物質的世界。“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
三元八卦理論告訴我們:陰陽生物,物分陰陽,負陰而抱陽。這就是道之原理,也是生命不息,源源不斷的物質生命的發展規律。
那麼物質生命是怎樣生生不息而運轉的呢?這即是一個能量轉換理念,也是一種宇宙本源追蹤。
中國的聖賢們透過“仰側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於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如果說伏羲八卦表達的是物質生命的八種存在形式,那麼,文王六十四卦,則是根據陰陽生物的進一步追蹤,進一步瞭解物質生命體內的秘密。儘管物分陰陽,但陰陽的三元符號疊加,必然會有六十四種密碼形式存於物質生命體內。
陰陽生物,物分陰陽,“負陰而抱陽”是怎樣轉換的呢?
深其《易經》根基的陰陽五行原理,就是八卦三元論的能量動態轉換,也可以說,陰陽五行原理是三元論的能量轉換定律。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這是五行相生。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這是五行相剋理論。
金、水、木、火、土,在五行裡不是五種物質,而是物質生命在運動過程中的五種狀態描述。這是中華民族長期觀察宇宙,集體智慧的結晶。
陰陽五行是把物質生命的運動轉換,分成五種自然階段來描述,這和把時空一年,分成四季沒什麼差別,都是華夏智慧。
陰陽五行是把物質生命的運動過程,分成五種階段來描述,這和古人把一年分成四季,沒什麼區別,都是中華智慧結晶。
《道德經》五千文,有多少人讀出了五行觀,老子在28章用整版篇幅,對陰陽五行作了十分重要的闡述。金生水,金是一種成熟,老子把這種成熟稱為“知其雄,守其雌”,把陽精女姤比做“天下溪”
下面,我們跟著老子,用陰陽五行闡述一下,蘋果落地的原理。
金生水,就如同蘋果樹長在土壤之中,克掉了木的生長期,所謂桃三杏四蘋五年,成熟的果樹具備了開花,花蕊孕育蘋果的階段。“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說它無名,是因為蘋果在孕育蘋果的瞬間前,它是雌雄花蕊的“天下溪。”而這種無是建立在有“溪”基礎上的無,有名,是說它叫蘋果,居落在雌花的花蕊中,如同居落在母親子宮內的嬰兒。
水生木,是雄花蕊和雌花蕊糾纏結合,生成小蘋果。
老子叫他:“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這就叫“有名,萬物之母也。”“弱者道之用。”
水生木是物質生命的起點,也是物質生命在時間長度上的起點,同時又是物質生命,在空間位置上的佔有起點。
這就是世界是一分為三的世界,物質是三而合一的物質。天地人三才理念,也就是天人合一,這裡的天是指時空概念,人是指物質人格化的稱呼。天人合一是讓我們瞭解物質,尊重客觀規律。“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一分為三的世界,從宏觀上講,陰陽生物指的是宇宙本源。其表示是時間和空間和物質。顯然,老子把時空看作無,把物質看作有。這就是“有無相生的道理。”
從物質生命本體上講,陰陽生物,指的是父母生我,是三個物體之間的三生萬物。
三元論認為:宇宙之大,大到星球;物體雖小,小到量子。太陽是太陽的陰陽生的太陽,地球是地球的陰陽生的地球,動物是動物的爹媽生的動物,量子是量子的陰陽生的量子。三元論是生成論,不是組成論。
從微觀上講,是父親的陽精,母親的雌卵生育了我,我的身體。有我獨特的基因,也有父親的基因和母親的基因。這就是三而合一的物質本體。
木生火,是木克土後的自然生長階段,老子叫他“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日復一日,天覆一天,蘋果逐漸長大。生命在於運動,如果說,我們居住的宇宙還在膨脹,說明我們的宇宙還很年輕,正處在嬰孩的成長階段。當然宇宙不會爆炸,因為宇宙同樣長到一定程度,就不會再膨脹。
宇宙大爆炸是二元思維的產物。因為二元論把陰陽看作是相對的對立統一。有物質就有暗物質,有能量就有暗能量,他們不懂易經八卦的三元原理,陰陽就是物質的暗物質,能量的暗能量。陰陽生物是一分為三的能量轉換,是兩個生一個。這裡沒有一分為二,何來對立統一。
如果能量不是物質生命自身內部的動態轉換,我們人類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五行原理是物質生命的動態描述,動是五行原理的內涵。十年前的君也可以成為今天的臣,今年的民也可以成為後年的臣。這代的子就是下下代的爺。這裡所需要的就是人文和倫理。
火生土,是火克掉金後的生長階段,老子叫他它“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蘋果長在蘋果樹上,蘋果樹長在土壤之中,成熟的蘋果經過瓜熟蒂落,重回地球土壤之中。這是物質生命自身的能量轉換,是客觀規律,
老子在30章和55章反覆強調,“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當物質生命克掉金失去溪後,一個生命就意味著不道早已。
土生金。老子叫他“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蘋果回落土壤之中,蘋果籽會繼續生長,成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新生命的樸實中。”如同人長到知其榮,守其辱的階段。
這就是蘋果的生命里程,當然對於植物來說,如果先從土生金敘說,可能會更完美。
三元論因認識論的不同,其方法論也會不同。三元論重視理論和實踐的作用,但更重視陰陽生物這一成果的落實,成果唯有成果,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三元論及五行原理是獨立於世界的中國傳統文化。習主席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英明論斷,正是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傳統文化,針對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文明,提出的中國文化理念。世界不是非此即彼的世界,和諧共存的三元論理念才是大千世界的本源。
三元論是悟道的理論成果,是傳統的,也是現代的,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但願人類因三元論而變得更加和諧。
-
5 # 劍蘭修竹
謝邀請!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物質約有固態、液態、氣態、離孑態、冷凝態等狀態;究其實質萬物都是徙氫氧氮等基本元素化合分解演變而來,生命形式的物化構成比較複雜,比如人類的起源必須有雷電火風,碳以及大分孑結構;人類基因DNA、RNA由23對基因和64個密碼組成,與《易徑》64卦暗合。我認為精神意識也是物質的表現形式,人類的大腦皮質系統,中樞神徑系統遍佈了神經結構,突觸與溝回,大腦解剖證實大腦皮質顯示灰色物質。人的思維是漫長進化及社會與生産實踐的結晶,大腦好比"加工廠",而人們的實踐徑驗和獲得的資訊卻為加工的材料。
-
6 # 天籟人2
世界是由事物聯絡而成的一個系統整體,網路體系與物質迴圈往復的工具。意識是事物的本質,宇宙萬物的重要來源與引力的積極表現,意識是自然資訊,社會智慧 ,經驗,語言和能源的重要來源和能量的集中表現。語言是意識的重要聯絡方式和組合方法。意識是客觀意志的充分認識,和深刻了解,也是人的主觀志向的客觀反映。
-
7 # 愚昧人之一
世界不可能是從絕對的"無",或者說真正的"無"中產生出來,它是來自於某種"有",或者說是某種真正的"存在"。我們看到的物質,它是由最初宇宙大爆炸奇點中無限密度的能量轉化而來。那這麼多能量又是從哪來的呢?它是由資訊轉化而來的,有依據嗎?有
2018年狄拉克獎三人獲得者之一的文小剛院士提出了"拓撲序"這一概念,這是一種新的世界觀:萬物(基本粒子包括空間)源於量子位元,空間就是由量子位元組成的海洋。基本粒子則是量子位元的波動漩渦,基本粒子的性質和規律起源於量子位元海洋中的量子位元的組織結構(即量子位元的序)。
這一觀點也不僅僅是文小剛院士個人突發奇想的理論,在他之前,就有一些著名科學家對資訊和能量的關係進行過深入探討,他們還得出了能量和資訊之間對應的資料,例如美國物理學家羅爾夫.蘭道爾,他有一個大家公認的"蘭道爾極限",即計算機擦掉一個位元組所需的最小能量是0.0178ev,由此得到佈雷莫曼極限:1.36X10^50位元每千克每秒,還有其他科學家做過比較精確的計算,1位元資訊能產生1.9x10的負21次方焦耳的能量。所以最初的能量是由資訊轉化而來。
資訊又是從何而來,他是從上帝而來,在聖經的《約翰福音》開篇明確地寫道:"太初有話,(英文字是"話",中文字是"道"),話與神同在,話就是神,這話太初與神同在。萬物是籍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籍著他造的。"從古以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本書,這樣明確地說明,世界是由"話"(古代沒有"資訊"這個詞)造成的。約翰只不過是一個打魚的漁夫,在兩千年前,他是怎麼知道這麼深奧的問題,如果不是上帝啟示他,他何來這樣的大智慧?
可能有人又會問,上帝是從哪來的,上帝告訴我們,他是"自有永有"的,他是唯一的"太初",唯一的真實,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從他而出,他發出話(資訊),話成了能量,能量轉化成了物質。
歸根結底,"自有永有"的上帝是宇宙萬物的根源丶智慧和力量。
讚美吧,上帝就是一切。
-
8 # 白湖道人陳拾月
世界是由世界本原組成。世界本原既有物質屬性也有靈性屬性。世界本原就是大道本源的陰陽一體。世界本原既屬於道之“一”,也自然生髮出道之“二”,為一則隱,為二則顯。世界是眾生業力相互作用和合而成----這是佛教理念,屬於主觀唯心主義論調,不合大道真理。
從道家修行證悟來看,實修證入世界本原的“心物一元”體驗中,此“物”是本原之炁,特指世界物質屬性的基本單元;此“心”指修士修煉有成的先天元神,與世界本原之靈性同源。元神無炁不可顯,神炁合一則具能量形態。世界本原既有物質屬性也有靈性屬性。修士修煉而成之元神既是世界本原靈性大海中一滴,也具有自主神識,既獨立又與世界本原靈性同根同源;而沒有修煉到元神的凡人之心或沒有證悟到“本性”(佛教概念)的眾生之心不過是後天肉身的意識體或煩惱根,它有如明月外面的浮雲,身死則散,於世界本原毫不相干。不事修行或修行未成的凡夫也有一絲靈性,此靈性是其生命誕生之時世界本原靈性之一絲落入而來,生則為生命之華,死則被世界靈性本原吸收。至於這本原靈性一絲經歷生命之旅一趟,有沒有什麼增長變化,暫且不得而知。
所以世間人類生命所感知到的一切,非空亦非幻,非實亦非虛;只有堪破本原,才能讓生命提升一個層級;不如此,身死後則一切煙消雲散。
-
9 # 心理畫分析
個人認為:信任。
而我們卻很難做到。
我們不能信任一個人,未必是對方的問題,而是因為我們內心沒有安全感,內心障礙太多,信任意味著承擔風險,我們害怕失敗,害怕失敗帶來的痛苦,可是,如果我們不去選擇主動相信,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對方是否值得信任。
-
10 # 春江帆影491
迄今為止,從實物粒子角度,就是元素週期表上元素,其次就是各種場與波,至於反物質暗物質至今沒有確切依據,。不過,宇宙的無限性,時空作為物質形式的多樣性,可能還有其他物質形式或更多彩,但也只能是猜測,至今沒有系統的科學假設,人的認識是無限的,探索永無止境,但每代人都因主客觀條件限定了一定範圍,卻又是指定了一定方向的範圍,但願地球更美麗,人類代代美好,一代比一代好,讓未知的認識,讓已知的更適人類。
-
11 # 寵辱不驚658
馬克思主義哲學觀世界是物質的,這一哲學物質觀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古代的樸素唯物主義和近代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都對世界的本源一一物質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提出了許多正確的觀點,如中囯古代的“五行說”把宇宙萬物都說成是金、木、水、火、土五種原初物質發展而來。古希臘的唯物主義哲學家有的主張“火”是萬物的始基,有的主張“物的始基是無限的空氣”,有的主張萬物都是由一些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原子構成。這種樸素唯物主義的物質觀,肯定了物質是世界的本源,這無疑是正確的。但是,不科學的。第一,這種物質觀不是建立在科學材料的基礎上,而是一種猜測,是一種樸素的直觀的看法,第二,由於它把萬物萬事歸結為某一種或某幾種具體物質形態,這就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了。十七和十八世紀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物質觀,是哲學物質觀發展的第二種形態。把物質看成是由原子構成,認為原子是物質的最簡單的、不可再分的基本單位,原子的某些特徵,如廣延性(體積),不可入性(不能再分割)等就是物質的特性。他們仍然不科學的,同樣有缺陷,第一,把複雜多樣的物質世界,歸結為簡單的原子在組織上的不同,把複雜的事物簡單化了。第二,它不懂得人類對物質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入,永無止境的發展過程。第三,它不理解特殊和一般,個性和共性的辯證統一,第四它割裂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統一性,在社會歷史領域中,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義。綜上所述,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前的唯物主義物質觀,雖然對物質的特性作了許多有益的證明,是人類物質範疇史上的進步,但未作出科學的證明。對物質範疇的科學解釋,是由馬克思主義哲學來實現的。
-
12 # 徐兆花1
這個世界是由兩種物質組一成的。陰性物質和陽性物質。肉眼看見的實存在的和看不見的以粒子波和波群存在的虛存在的物質。兩種物構成的。
-
13 # 軒陽007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們是由什麼組成的,世界便是同源!
世界概念,可觀測的就是世界,我們可不可以這麼理解呢。
世界是由。空間,和物質,還有能量,構成的不是嗎。
也許我們可以這麼問,我們的世界是由什麼組成的!
我們的世界是由,無數生命,以及無數有關,生命的物質,於條件組成的!
總結,我們的世界是由若干世界組成的,可觀察世界,現象,世界是由可見現象聚合的。
世界之上更有世界,物質之上,更有由空間,各種場,各種能量,
總結,可觀測是由不可觀測,不可觀測,創造並決定我們的一切,也許,那裡才是世界的本質,世界之上,才是真實,
總結,一切是由無數真實存在、隱密,以及超越,和偉大神聖構成,無限精彩,世界,
又或者,在普通不過,也許,世界,世界,起源於,也許,可能,也許可以!
-
14 # 味哎兒
由宏觀的宇宙上講,由各元素的電子構成。只不過電子本身以各宇宙射線體現,從而被瞿金述成波構成的,若用力學表述則由斥力組成,只不過牛頓見驗到斥力壓力的反作用力,因而說成由引力構成了,愛因基坦在密集斥力波的觀察中,認為斥力波是網狀時空,從而得出大質體物質將時空扭曲,從而提出相對論。
由是,斥力.波.時空相對.引力;這四態成為宏觀上世界的構成,但基點是元素離子態的電粒子組成的。
真實裡則由:原本自然存在的世界體現,但人類用自見到的狀態去理解記憶出一個像的自然世界,並用這個人記億中像去解釋真實的自然世界,並自擺弄鼓搗出一個人造世界。
因此世界呈四態:
1.電粒子態,2.真自然態,3.人記憶的像態,4.人造出的形態。
四態綜合起來就是這個世界構成的要素了。人及人生以及人群就在這四個世界間切換著折騰著。
-
15 # 科技小蟲
看你從哪個角度去闡釋了:
從元素角度來說,這個世界是由各種元素,有機物構成的一個元素星球。
從宇宙角度來說,這個世界只是滄海一粟,就是宇宙構成的一個極其微小的元件。
從從八卦理論來說,這個世界是由陰陽結合而成的,凡事均有陰陽。
從人文角度來說,這個世界是由人類這個由情感支配的特殊動物所主宰的一個充滿規則的社會群體。
從普通觀念來看,這個世界是有高山,流水,海洋,生物,動物,空氣等構成的一個有機的結合體。
。。。。。。。。
因此,單一的說這個世界的構成其實沒有任何意義,重點要看你想從哪個方面去了解這個世界,是從一個人類的視角,還是從所謂的上帝視角,還是從微觀粒子角度等等,你所得到的答案都是不一樣的,如《華嚴經》說:“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世界之大,世界之奧秘,不是通常人能用一個完備的理論來說的清楚講的明白的,就好比何為江湖,也可以說江河湖海,也可以說,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
-
16 # 達蔔璽樂圖達卜
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在內的整個世界,其真正統一性在於世界的物質性。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承認並堅持世界的物質統一性,認為世界是運動著的物質世界,一切事物和變化都是運動著的物質的表現形式,這就為正確認識客觀世界提供了前提和可能。依據馬克思主義哲學對物質的概念,客觀實在可以劃分為自然存在和社會存在兩個基本領域,構成統一於物質的客觀世界。自然存在是指自然界各種事物的存在,社會存在是指由物質生產方式所決定的人類社會的物質生活過程,自然界的演化和發展是人類社會產生的物質前提和基礎,而勞動創造則是人類社會產生的現實基礎。人類社會還包括意識形態在內的文化的精神世界,人工自然,國家機構、軍隊、家庭、民族種族、社會。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相互作用、相對對立的矛盾運動,促進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的根本目的,推動和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自然界包括宇宙、銀河系及太陽系、地球,天地人,大江大河大海大山和天地人。世界可以分為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微觀世界包括微生物、細胞、DNA、分子、電子、夸克……等物質世界。依據世界物質統一原理和物質及客觀實在的槪念,對世界進行劃分和分類,是理解和把握世界概念的一把鑰匙,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其唯物主義的解釋。
-
17 # 宋老頭62443390
我們所存在的宇宙世界,是在有限的時空範圍內由具有能量與質量的物質和能量意識構成的。
目前在人類所能認識到的有限宇宙時空範圍內,是由能量與質量的物質構成,並以運動或動態的形式或方式所形成或構成量化、變化、轉化的某種狀態而存在。
而另一種則是具有能量的意識存在。人的意識作用對客觀事物(物質與非物質)的反映既有來自於對客觀事物的意識反映,又有主觀或本我的意識認識主動所為。
物質與意識(精神)誰先誰後對人類來說並不十分的重要,就如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一樣,蛋與雞本就是一個互為因果的辨證統一關係,為啥非要一分為二的矛盾和對立,因此物質與意識(精神)既是同一的又是統一的,物質與意識(精神)、因與果沒必要必須首先確定誰先誰後的,它與書本的概念理論認識方法是有所區別的。
人的有限認識邊界外的所謂物質(其中包括暗物質)存在,還會是如此一樣地形式狀態存在嗎?正確的回答是並不確定的,既然不確定照此推論就有無限和可能。
人就是人,而不是所謂的神。
回覆列表
世界是由0和“一”組成的!
“0”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包含你和我,還有其他生命與物質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