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社野老

    劉備出於創業的需要,也出於改變險惡態勢的需要,求賢若渴,急於拜尋賢人。水鏡先生司馬徽洞若觀火,徐庶也洞若觀火。但他們對劉備的真誠與才華還需要觀察認可。徐庶化名單福去輔佐劉備其實是司馬徽和徐庶商量好的去考驗劉備的,他不可能一下把諸葛亮說出來。經過一段考驗他認可了劉備,是個真主子。但徐庶為了老母已無法再繼續輔佐劉備時,才把諸葛亮推薦給劉備。

  • 2 # 履和文化吧

    首先,“文似看山不喜平”,這樣故事情節峰迴路轉,更引人入勝。其次,在第二時間再舉薦諸葛亮,更符合人物性格和故事的真實性。

    徐庶早年行俠,曾經殺過人。似乎這點經歷不夠光彩,徐庶自己從來不提,並且決心棄武從文。

    徐庶學習儒學及文韜武略,逐漸脫穎而出,成為一方名士,未來的工作一定是謀士、軍師等白領階層。在對劉備進行一番觀察之後,他成功來到劉備團隊,做了軍師。

    很快,徐庶迎來人生第一場戰役——曹操大軍奔襲新野。劉備哥幾個抓狂。徐庶說:“關將軍如此如此,張將軍如此如此,趙將軍如此如此......主公,這樣可以嗎?”劉備一拍大腿:“妙!”幾番較量,劉備團隊不僅守住新野,還奪取了樊城。

    曹操得知劉備用徐庶為軍師之後,在程昱的建議下,先將徐庶的母親引至許昌,後程昱模仿徐庶母親的筆記,以母親的口吻勸徐庶跳槽。

    徐庶是個孝子。見到母親書信,立即向劉備辭職。

    兩軍對壘之際,突然辭職,而且去投奔敵方,這事輪到誰都是難事。

    好在劉備仁義,雖然哭哭啼啼,最後還是答應了徐庶的請求,多給徐庶支取了一個月的工資,囑咐給老太太賣點點心。

    這一切讓徐庶看的有點吃驚,這是真的嗎?曾經走過江湖的人,不得不多想,要麼真仁義,要麼有詭計。但是徐庶牽掛老母,顧不了許多。只要他離開劉備,資訊傳出去,老母就安全了。

    戰爭年代,類似的事件時常發生。當年關雲長離開曹操的事仍記憶尤新,過五關斬六將,兇險至極。即使劉備答應,保不齊關羽、張飛還會殺出來。

    徐庶為了打消劉備顧慮,承諾“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徐庶啟程,打馬揚鞭而去。不過徐庶走了一程,又返回來,這次是專程舉薦諸葛亮的。

    之所以“走馬薦諸葛”,說明一下問題:

    徐庶聽說母親在許昌,著急出發,思維不夠縝密。

    徐庶出發一段行程,基本確認沒有阻攔,而且更加感激於劉備,欲報答劉備。

    徐庶再為自己的行程安全加一點籌碼,並且牢固彼此的友誼。

    徐庶也為諸葛亮出山做了一次成功的廣告。

    徐庶向劉備面授機宜:諸葛亮不跟我一樣這麼好說話,你要親自去請,一次不行兩次,必須的,千萬千萬。

    我可是專程為此事回來的呦。

    正是因為徐庶翻來覆去地操作,才有了後來的“三顧茅廬”,否則劉備沒那麼多好脾氣,諸葛亮也沒那麼多機會給他留著。沒見龐統開始的處境嗎?只做個小縣令。

    話說徐庶並沒有直奔許昌。他走出劉備的勢力範圍,更覺得劉備是天下最好的領導,於是又轉頭去了諸葛亮家,告訴諸葛亮:“過幾天劉備來請你。”諸葛亮高冷地說:“多事。”

    如此,一件創造歷史的大事,在悄然間運作。看似閒筆、隨性、拖沓,實在有高妙之處。

  • 3 # sunjin6278

    同朝為官,都有相互競爭排斥之心。古代計程車人,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在世建一翻功業,待到功成名就,能著於春秋時,再激流勇退,致功業於不廢。

    《三國演義》中的徐庶,透過自己對劉備的長期觀察,並徵求水鏡先生司馬徽的意見,決定投靠劉備,幫助他建一翻功業。因此自己就於半路,再遇劉備,再加試探。看到劉備騎的是別人所說的妨主的的盧戰馬,就明確告訴劉備,此馬不能騎,等其妨得一主後,方才能騎。劉備就說:“我用先生,本意讓我能救萬民於水火,怎能教我去害人呢?”劉備一翻話,更讓徐庶佩服劉備的仁德,更看到了劉備是值得扶佐之主,因此就打算死心踏地跟隨劉備,扶佐劉備,完全憑自己的聰明才智,幫劉備創出一翻功業。諸葛亮是徐庶最要好的朋友,徐庶投靠劉備也不是一天兩天,怎會想不到還有才能超過自己的諸葛亮在此未仕?他之所以沒有及時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就是有自己想拔頭籌的思想,如果諸葛亮到來,他焉能自創輝煌?正因為他有些些私心,才沒有向劉備薦舉諸葛亮。然而事不湊巧,因徐庶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幫助劉備打敗了曹仁。一直認為劉備決非池中之物的曹操,非常忌殫有才能的人扶佐劉備,因此他就用程昱計,要把劉備身邊的徐庶賺來。徐庶事母至孝,果然中計,看到老母在曹操處,只好向劉備請辭。劉備難過啊!好不容易有了個有才能的人來幫助自己,今天又要離開自己,劉備又是何等的依依不捨?劉備的真誠打動了徐庶,反正自己要離開劉備了,這份扶佐劉備開創一翻事業的功德,也不妨就留給自己的好友諸葛亮吧。於是徐庶去而復返,就為後人留下了徐庶走馬薦諸葛的佳話。

    因此,真正欲立大功於天下者,必有不容他人搶功的心理。深受儒家思想薰陶,功名利祿心頗重的徐庶,自然也跳不出這個圈子,來個大公無私。剛開始他跟隨劉備,沒有及時將諸葛亮薦舉給劉備,也就可以理解了。

  • 4 # 泡沫小劇場

    看過《三國演義》都知道有這麼一段,就是徐庶毛遂自薦為劉玄德某事,這就說明了,徐庶早已經認定了劉備,還有就是劉備當時事業正好在初期,幫劉備出謀劃策勝利的話能得到重視。

    舉個例子吧,就像現代的企業,那些已經做的很大的,人才濟濟,已經很成熟了,你去之後不會被重視吧,你想立足,就得比別人更加努力,有自己的能力,付出很多,相反,你去到一個剛開始的企業,有那個能力,想必一下子就會被重用,像徐庶這樣的人該投奔誰比我們還要清楚。

    問題中提到,剛開始為啥不推薦諸葛亮,因為徐庶他也想有自己事業,建功立業為劉備打天下,被曹操設計不得不去曹操那裡,三國演義中徐庶一生為曹操沒有謀一計,劃一策,這說明徐庶也是個漢子。

    在準備離開劉備的時候,走了一段,想起不能就這麼走了啊,就回去推薦了諸葛亮,這就是著名的走馬薦諸葛。

  • 5 # 老婁說事

    因為徐庶和臥龍相比不及臥龍,也是徐庶有小私心。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如果開始他舉薦了臥龍,也就沒有徐庶什麼事兒了。所以才有了“徐庶走馬薦臥龍”

  • 6 # 蚌埠大山

    你傻啊,都是同道中人,早說還有他的飯碗嗎?這就是現在說的“同行是冤家”,不過徐庶還算厚道,能告訴劉備那也是仁至義盡了

  • 7 # 水果大王俏然超市578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徐庶三國重要謀士,那麼,為什麼開始不說呢?離開才舉薦?

    徐庶同諸葛亮同為士族,也為好友,對諸葛亮是非常瞭解的。

    徐庶輔佐劉備也了很多功勞。他認為諸葛亮也是輔佐劉備的,但,諸葛亮什麼時間出山,他不知道。徐庶同諸葛亮的師傅水鏡先生也很熟。

    徐庶也是個人才,曹操也特別欣賞,也想任用。通過了解徐庶是個孝子。曹操三國中奸絕,人稱奸雄。知道後,曹操便命人將徐庶的老母親,請到河南許昌。優待起來,吃得好,穿的好,派人伺候著。然後,派人送信給徐庶。忠孝不能兩全,徐庶發誓,不給曹操獻一計。這就有,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徐庶臨走,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這才有,劉備三顧茅廬請岀諸葛亮。諸葛亮隆中對顯示治國理念,最高綱領。

    諸葛亮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火燒赤壁,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收姜維。累死五丈原。

    徐庶不早推薦,那是不到時候。不能說,徐庶有什麼想法。

  • 8 # 一鳴驚人影視

    因為一山不能容二虎,徐庶現在是劉備的首席軍師,所以不能把他引見給劉備。如果徐庶把諸葛亮引見給劉備,諸葛亮的才能比徐庶高,怎麼安排諸葛亮?讓諸葛亮做付軍師,只怕諸葛亮不願意。把首席軍師讓給諸葛亮自己付軍師又情願,所以沒有把諸葛亮引見給劉備。只有在自己去投奔曹營時,才把諸葛亮推存劉備,他對自己恩重如山,言聽計從,現在半路撂挑子,自己也過意不去,只好走馬存臥龍。這樣一來就不存在一山不容二虎了。一是自己走了把好友諸葛亮推存給劉備好還他的人情。二是把自己的好友諸葛亮推存劉備,讓他有一展抱負的機會,從而感激自己。

  • 9 # 孟九明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正史沒說舉薦諸葛亮的具體時間,小說設計了“走馬薦諸葛”的情節,無非是情節鋪墊的需要,如果非要揣測一下虛構的情節,個人也並不贊同用一山不容二虎的狹隘心態去猜測徐庶的心理。彼時徐庶還沒怎麼開始大展拳腳,就小勝了曹操幾回,連程昱都能跟曹操說,這個化名單福的人其實叫徐庶,才能是我的十倍,那徐庶怎麼就一定是擔心自己被人取代,故意不提諸葛亮呢

    個人覺得之所以一開始沒提孔明,與其說怕孔明搶了風頭,不如說徐庶對自己的才能還是自信的吧。在他看來,輔佐劉備,自己這點能耐目前還夠用,殺雞先用不上牛刀。直到老母扣於曹營,不得不奔母投曹,才出於跟老闆的關係和對工作的責任心,再推薦一個靠譜的人才。說實話這是真的很夠意思了,現在能有幾個離職了還掏心掏肺為前老闆考慮這麼周到的人啊

  • 10 # 一線天

    徐庶走馬薦諸葛,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兒了。儘管看來徐庶的本事不如諸葛孔明,我想,如果沒有曹操後來挾持徐庶的老母來挖劉備的牆角外,徐庶也不會輕易離開劉備而推薦諸葛亮的,畢竟徐庶也不想失去一次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的機會。然而,徐庶到了曹營後,就進入雪藏狀態,徹底放棄了自己的雄心壯志,不為曹操獻一計一策,這樣反倒因一句歇後語 "徐庶進曹營 ------ 一言不發"而後世留名了!我想,《三國演義》畢竟不是史書,書中人物角色的命運完全是由作者操縱的。所以,與其說書中徐庶離開劉備而讓諸葛孔明閃亮登場是曹操造成的,還不如說就是羅貫中先生安排好的。否則,一部《三國演義》沒有了諸葛亮來唱重頭戲,演義出了那麼多膾炙人口的精彩故事來,那這部章回體小說也很難說能成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羅永浩要編寫手機OS系統,你覺得是否是安卓和ios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