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青鳥
-
2 # 乾清坤寧
一般來說,瑞獸的因是精進修行,做過大功德但是不怎麼守戒。
投人的因是守五戒,就是不殺生,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偷盜。,也就是仁義禮智信五常,所以儒家實際上是人乘宗教。
五戒十善生天
大致 守住五戒,大行佈施或者精進修行,但是貪嗔痴仍然有些重怎麼辦,投生阿修羅
所以佈施持戒精進忍辱做得越好,後果越完美
一般來說,瑞獸的因是精進修行,做過大功德但是不怎麼守戒。
投人的因是守五戒,就是不殺生,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偷盜。,也就是仁義禮智信五常,所以儒家實際上是人乘宗教。
五戒十善生天
大致 守住五戒,大行佈施或者精進修行,但是貪嗔痴仍然有些重怎麼辦,投生阿修羅
所以佈施持戒精進忍辱做得越好,後果越完美
鳳凰和麒麟都是古書記載的神獸,在後世總結的上古十大神獸中排名第三和第四位。
最近一直在看古本《山海經》發現傳說中的上古華夏神州,萬物皆有靈性,在廣瀚的三界之中,出沒著一些極富靈性的神獸。它們長有各種奇異的外形,並且有著不為人知的神奇力量。神獸的出現能給世人帶來幸福,也能招來災害。雖然,誰也沒有真正見過神獸的真面目,但是自古以來,還是流傳下來許多關於它們的傳說。
這些上古傳說中有很多種神獸,如白澤、夔、鳳凰、麒麟、檮杌、獬豸、犼、重明鳥、畢方、饕餮、腓腓、諸犍、混沌、慶忌等。而這些被後世從中選取的“上古十大神獸”,想必很多人是隻聞其名,不知其形,即便知道其形也都是從動漫或影視作品中所看,而不知其真實面目。下面就讓我們走進上古神獸世界,見識一下這十大神獸的神奇魔力!
NO1、“白澤”
“白澤”是傳說中崑崙山上的神獸,渾身雪白,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很少出沒,除非當時有聖人治理天下,才奉書而至,是可使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獸。
據《雲笈七籤·軒轅本紀》記載,白澤曾向皇帝講解關於動物的種種知識。據說當時黃帝正在全國各地巡遊,瞭解自己所轄國土的真實面貌。在東海邊,他碰到了會說話的怪獸白澤。白澤博學多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透過去,曉未來,對各種動物瞭如指掌,知道天下所有鬼怪的名字、形貌和驅除的方術。凡是各種採天地靈氣、集日月精華而產生的怪異物種,它都一一跟黃帝解釋清楚,前後一共談到1522個物種。黃帝命人將白澤所言一一畫圖記錄,並製成《白澤精怪圖》(又稱《白澤圖》)。書中記有各種神怪的名字、相貌和驅除的方法,並配有神怪的圖畫,人們一旦遇到怪物,就會按圖索驥加以查詢。
從很早開始,白澤就被當做驅鬼的神和祥瑞來供奉。尤其到了中古時期,對白澤的尊崇更是隆重。當時《白澤圖》一書非常流行,到了幾乎家手一冊的程度。在禪宗語錄中,也常見有“家有白澤圖,妖怪自消除”“不懸肘後符,何貼白澤圖”“家無白澤圖,有如此妖怪”一類的語錄。人們將畫有白澤的圖畫掛在牆上,或是貼在大門上用來辟邪驅鬼。
後世常將它的形貌使用在物品之上,當時還有做“白澤枕”的習俗,即做成白澤形象的枕頭用於寢臥,其用意也是為了辟邪驅鬼。《唐書·五行志》記載中宗韋皇后的妹妹用虎豹枕以避邪,白澤枕以避魅。在軍隊的輿服裝備中,“白澤旗”也是常見的旗號。《通典》記帝王之旗就繪有白澤的形貌,被稱為白澤旗。人們甚至以“白澤”來為自己命名,出現了許多叫“白澤”的人。
NO2、夔(kuí)
夔是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夔牛是古時代神獸,古時生於東海流波山,形狀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沒有長角,只長了一隻腳,每次出現都會有狂風暴雨。它身上還閃耀著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聲和雷聲一樣震耳欲聾。後來黃帝得到這種獸,用它的皮製成鼓並用雷獸的骨做槌,敲擊鼓,鼓聲響徹五百里之外,威懾天下。
《神魔誌異·靈獸篇》記載:上古奇獸,狀如青牛,三足無角,吼聲如雷。久居深海,三千年乃一出世,出世則風雨起,雷電作,世謂之雷神坐騎。
《黃帝內經》載:“黃帝伐蚩尤,玄女為帝制夔牛皮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連震三千八百里。”九天玄女令軍士宰夔牛製作八十面戰鼓,使黃帝在得到九天玄女輔助之後,帶兵與蚩尤大戰於中冀。當黃帝擺下“奇門遁甲”陣之後,即令軍士以雷獸之骨,大擊八十面夔牛皮巨鼓,一時鼓聲大作,只見整個戰場地動山搖,天旋地轉,喊殺衝宵漢,蚩尤兵卒神魂顛倒,衝殺無門,敗倒如山。“蚩尤銅頭啖石”,即把石頭當飯食,且能“飛空走險”。但在夔牛鼓震聲中,“九擊止之,尤不能走,遂殺之”。爾後,黃帝又誅榆罔於阪泉(今河北省涿鹿縣東南),經過這場大血戰,天下始得大定。
更多的古籍中則說夔是蛇狀怪物。“夔,神魅也,如龍一足。”(《說文解字》)“夔,一足,踔而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口、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青銅器上的龍紋常被稱為夔紋和夔龍紋,自宋代以來的著錄中,在青銅器上凡是表現一足的、類似爬蟲的物象都稱之為夔,這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記載。其實,一足的動物是雙足動物的側面寫形,故不採用夔紋一詞,稱為夔龍紋或龍紋。
NO3、鳳凰
鳳凰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和百鳥之王,和龍一樣為漢族的民族圖騰,羽毛一般被描述為赤紅色,亦稱為朱鳥、丹鳥、火鳥、鵾雞等。在西方神話裡又叫火鳥、不死鳥,形象一般為尾巴比較長的火烈鳥,並周身是火,估計是人們對火烈鳥加以神話加工、演化而來的。神話中說,鳳凰每次死後,會周身燃起大火,然後其在烈火中獲得重生,並獲得較之以前更強大的生命力,稱之為“鳳凰涅槃”。如此週而復始,鳳凰獲得了永生,故有“不死鳥”的名稱。
鳳凰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四靈(龍、鳳凰、麒麟、龜)之一。鳳凰和麒麟一樣,是雌雄統稱,雄為鳳,雌為凰,其總稱為鳳凰,因此鳳凰一詞為合成詞結構。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徵,代表著幸福的靈物。據現存文獻推斷:鳳鳴如簫笙,音如鐘鼓。鳳凰雄鳴曰即即,雌鳴曰足足,雌雄和鳴曰鏘鏘。
鳳凰的形象跟龍的形象一樣,愈往後愈複雜。據《爾雅·釋鳥》郭璞注,鳳凰特徵是:“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崑崙,飲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風穴,見則天下安寧。”《山海經·圖贊》說有五種像字紋:“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腹文曰信,膺文曰仁。”自古以來鳳凰就成了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鳳凰的起源約在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彩陶上的很多鳥紋是鳳凰的雛形。距今約7400年的湖南洪江高廟文化遺址中,出土了一件白色陶罐,其頸部和肩部各戳印有東方神鳥(包括獸面、太陽)圖案,一隻朝向正面,一隻側面回首。據考古專家鑑定,這件陶器上的神鳥圖案即鳳凰,要比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的鳳凰圖案至少要早400年,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鳳凰圖案。
根據神話傳說,鳳是從東方殷族的鳥圖騰演化而成。今日所見關於鳳的最早記錄,可能是在《尚書·益稷》篇中。書中敘述大禹治水後,舉行慶祝盛典。由夔龍主持音樂,群鳥群獸在儀式上載歌載舞。最後,一鳳凰也來了——“蕭韶九成,鳳皇來儀。”
鳳凰是人們心目中的瑞鳥,天下太平的象徵。古人認為時逢太平盛世,便有鳳凰飛來。“鳳”其甲骨文和“風”的甲骨文字相同,即代表具有風的無所不在及靈性力量的意思;“凰”即“皇”字,為至高至大之意。鳳凰也是中國皇權的象徵,常和龍一起使用,鳳從屬於龍,用於皇后嬪妃,龍鳳呈祥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圖騰。民間美術中也有大量的類似造型。鳳也代表陰,儘管鳳凰也分雄雌,更一般的是將其看作陰性。鳳凰被認為是百鳥中最尊貴者,為鳥中之王(儘管是虛構的),有“百鳥朝鳳”之說。
NO4、麒麟
麒麟,亦作“騏麟”,雄性稱麒,雌性稱麟,簡稱“麟”。麒麟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一種動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是神的坐騎。古人把麒麟當作仁獸、瑞獸,現實中常認為長頸鹿是麒麟的原型,常用來比喻傑出的人。
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集龍頭、鹿角、獅眼、虎背、熊腰、蛇鱗、馬蹄、牛尾於一身,乃是吉祥之寶。據古籍的描述,它的身子像麕,也可以寫成麇,古籍中指鹿;尾巴像牛;蹄子像馬;圓的頭頂,有一對角。它被古人視為神獸、仁獸。麒麟長壽,能活兩千年。能吐火,聲音如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有毛之蟲的意思是有毛的動物)
麒麟是中國古人創造出的虛幻動物,這種造型是把那些備受人們珍愛的動物所具備的優點全部集中在麒麟這一幻想中的神獸的建構上。在中國眾多的民間傳說中,關於麒麟的故事雖然並不是很多,但其在民眾生活中實實在在地無處不體現出它特有的珍貴和靈異。
麒麟在四靈獸中地位僅次於青龍,後由於封建皇帝對龍鳳的褒揚,麒麟被排擠到民間,成為民間祥瑞的獨特代表。麒麟主太平,帶來豐年、福祿、長壽與美好。玄學稱麒麟是歲星散開而生成,故主祥瑞,含仁懷義。
麒麟文化是中國的傳統民俗文化,如麒麟送子,就是中國舊時生育民俗。傳說中,麒麟為仁獸,是吉祥的象徵,能為人帶來子嗣。相傳孔子將生之夕,有麒麟吐玉書於其家,上寫“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意謂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雖偽說,實為“麒麟送子”之本,見載於王充《論衡·定賢》及晉王嘉《拾遺記》。民間有“麒麟兒”、“麟兒”之美稱。南北朝時,對聰穎可愛的男孩,人們常呼為“吾家麒麟”。此後“麒麟送子圖”製作為木板畫,上刻對聯“天上麒麟兒,地下狀元郎”,以此為佳兆。民間普遍認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見徐卿二子多絕奇,感應吉夢相追隨。孔子釋氏親抱送,並是天上麒麟兒。”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湖南》引《長治新年紀俗詩》:“婦女圍龍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龍不及紙龍好,能作麟麟送子來。”(注:婦人多年不生育者,每於龍燈到家時,加送封儀,以龍身圍繞婦人一次,又將龍身縮短,上騎一小孩,在堂前行繞一週,謂之麟麒送子。按麟麒屬於龍族,此乃以龍燈代麒麒者。)
NO5、檮杌 táowù
檮杌,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猛獸。傳說為遠古“四凶”之一,是鯀死後的怨氣所化。
檮杌人面獸身,虎背熊腰,力大無窮,傳說是鯀死後所化,能變化黃龍,吞吐息壤,止天下之水,舉凡水族,皆不能傷,克盡天下水族,也是窮奇剋星。
檮杌原本只是令人害怕厭惡的惡人,根據《左傳》文公十八年記載:“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詘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左傳》文公十八年道:“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渾敦、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魑魅。”檮杌是北方天帝顓頊的兒子,它還有名字叫做傲狠、難訓,由這幾個名字裡,也可大略推知它的作為了。和窮奇一樣,檮杌後來也成了四凶之一。這個不可教訓的惡人死後最終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獸。
東方朔在《神異經·西荒經》記載:“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亂荒中,名檮杌。一名傲狠,一名難訓。”已然是一派怪異扭曲的形象,與其說是魔獸不如說是生化實驗失敗核洩漏的產物。現在被用來比喻頑固不化、態度兇惡的人。
NO6、獬豸 xièzhì
獬豸,也稱解廌或解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上古神獸,古代神判與神裁思想下產生的著名神獸,又被稱為“法獸”。根據《論衡》和《淮南子·修務篇》的說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樣貌大致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髮,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有一隻獨角,俗稱獨角獸。據傳角斷者即死,有被見到長有雙翼,但多數沒有翅膀。
傳說獬豸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對不誠實不忠厚的人就會用角牴觸。它怒目圓睜,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當人們發生衝突或糾紛的時候,獨角獸能用角指向無理的一方,甚至會將罪該萬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慄。帝堯的刑官皋陶曾飼有獬豸,凡遇疑難不決之事,悉著獬豸裁決,均準確無誤。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執法公正的化身。後世常將普通羊飼養在神廟,用來代替獬豸。
獬豸與法的不解之結,可從古代“法”字的結構得到解答。古體的“法”字寫作“灋”,而“廌”即為獬豸,“廌法”二字合為一體,取其公正不阿之意,所以從水,取法平如水之意。
作為中國傳統法律的象徵,獬豸一直受到歷朝的推崇。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楚文王曾獲一獬豸,照其形制成冠戴於頭上,於是上行下效,獬豸冠在楚國成為時尚。秦代執法御史帶著這種冠,漢承秦制也概莫能外。到了東漢時期,皋陶像與獬豸圖成了衙門中不可缺少飾品,而獬豸冠則被冠以法冠之名,執法官也因此被稱為獬豸,這種習尚一直延續下來。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監察司法官員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繡有“獬豸”圖案的補服。
顯然,獬豸形象是矇昧時代以神判法的遺蹟。
NO7、犼 hǒu
犼,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據《偃曝餘談》記載,犼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餘。獅畏之,蓋犼溺著體即腐。但人仍一般叫它“石獅”,常立於華表和房頂。華表柱頂之蹬龍(即朝天吼)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
據說犼是一種極有靈性的動物,它每天蹲在華表上密切關注皇帝的行蹤。兩隻面南而座的犼是專門守候皇帝出巡的,每當皇帝久出不歸,荒淫作樂時,它們就會呼喚皇帝:“國君快回來料理國事吧,我們盼望你回來,眼睛都快望穿了。”於是人們稱這兩隻犼為“望君歸”。位於城樓後華表上的兩隻面北而座的犼則是監視皇帝在宮中的舉動的,如果皇帝久居宮中,不理政事,它們便會催促皇帝:“國君快出宮體察民情吧,不要總呆在宮中享樂,我們盼望你出來,眼睛都快望穿了。”於是人們稱這兩隻犼為“望君出”。
《述異記》中描寫的是,犼乃是以龍為食,相傳是麒麟的祖宗。《述異記》中記載:“東海有獸名犼,能食龍腦,騰空上下,鷙猛異常。每與龍鬥,口中噴火數丈,龍輒不勝。康熙二十五年夏間,平陽縣有犼從海中逐龍至空中,鬥三日夜,人見三蛟二龍,合鬥一犼,殺一龍二蛟,犼亦隨斃,俱墮山谷。其中一物,長一二丈,形類馬,有鱗鬣。死後,鱗鬣中猶焰起火光丈餘,蓋即犼也。”
犼似乎還和殭屍有關係。中國的殭屍一般分為6級,最可怕的一種殭屍,應該說它已不再是“屍”,而是魔王,擁有著與神叫陣的恐怖力量,數千年甚至萬年的道行。相傳華夏大地只出現過一個這樣的魔王,千年前它被觀音菩薩收服為坐騎,賜名為“犼”。
NO8、重明鳥
重明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據晉代王嘉《拾遺記》記載,堯在位七十年,有積支之國,獻明鳥,一名雙睛,言又眼在目。狀如雞,鳴似鳳。解落毛羽,用肉翅而飛。此鳥兩目都有兩個眼珠,所以叫作重明鳥,亦叫重睛鳥。
它的氣力很大,能夠搏逐猛獸,能闢除猛獸妖物等災害。或一年來數次,或數年都不來。華人都全灑掃門戶,以留重明。如重明鳥未到的時候,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
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舊時新年風俗,貼畫雞於門窗上,實即重明鳥之遺意。因重明鳥模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中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時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晉朝人著的《玄中記》裡說當太陽剛剛升起,第一道Sunny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
堯當國君幾十年,賢明、節儉的聲譽遠播四海,在晚年的時候,遠在萬里之外的支國給堯進獻了一隻名叫重明鳥的奇鳥。重明鳥又叫雙睛鳥,它的兩隻眼睛中,各長有兩個瞳孔。
它的身形像雞,叫起來聲音像鳳凰一樣嘹亮動聽。它常常把身上的羽毛全部抖落,用光光的翅膀拍打著沒有羽毛的身子,在高空中起舞迴旋。它能驅逐虎、豹、豺、狼等猛獸,使多種妖魔鬼怪不敢危害人類。它對人類的要求也很低,它不吃食物,只要喝一點瓊玉的膏液,就很心滿意足了。
不過,這鳥十分眷戀自己的家鄉,人們於心不忍,只好同意它自由往來。
重明鳥很仗義,它理解人們的好意,有時一年中不辭辛苦,來回光顧好幾次。有時人們得罪了它,就隔幾年都不來。於是,家家戶戶都清掃庭院,擺上瓊漿玉液,盼望重明鳥前來棲息。禽獸鬼怪往往趁重明鳥不在時出來危害人,人們就用木頭或銅鐵鑄成重明鳥的形狀,安放在門戶間,這樣,禽獸鬼怪見了,也會害怕,躲得遠遠的,不敢來搗亂。
後來,人們在過大年時,有的用木刻、有的用銅鑄、有的用紙剪,做成雞的樣子,掛在門窗上,據說這就是從那時用重明鳥驅降邪惡的風俗演變而來的。
重明鳥的故事流傳至今,不能不說與堯賢明的口碑有關。
NO9、畢方
畢方的名字來自竹子和木頭燃燒時發出的噼啪聲響。據古書記載,畢方是火神,也是木神,居住在樹木中。畢方的外形像丹頂鶴,但是隻有一條腿(一說為只有一隻翅膀),身體為藍色,有紅色的斑點,喙為白色。畢方不吃穀物,吞吃火焰,據說畢方的出現預示著大火。而傳說黃帝在泰山聚集鬼神之時,乘坐著蛟龍牽引的戰車,而畢方則伺候在戰車旁。
在《山海經·西次三經》中有載,在章峨之山,有一種鳥,型狀如鶴,一足,有紅色的紋和白喙,就是叫做畢方。
《海外南經》中說畢方鳥在東方,青水西,只有一隻腳。
《淮南子·汜論訓》中說木生畢方,因而有說畢方是木精所變的,而形狀是鳥,一足,不食五穀。在張衡《東京賦》中說:“畢方……老父神,如鳥,兩足一翼,常銜火在人家作怪災也。”
《韓非子·十過》中說:“昔者黃帝合鬼神於西秦山之上,駕象車而蛟龍,畢方並害。”
《淮南子》“木生畢方”是受五行思想的影響所致,意即木生火。因畢方為火鳥,故用畢方代火,非指畢方生於木。
關於畢方的傳說還有一個: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時候,大地還沒有火,人類吃飯只能像野獸一樣活剝。這些還不算,更可怕的是寒冬。大雪封凍一切,一下子凍死了好多的人。人類禱求天帝能夠救他們,天帝卻將能救人類的火種藏在自己的懷中,不肯施捨。畢方是天帝身邊的一個童子,他不忍心人類就此而滅亡,在天帝睡覺的時候,畢方把火種偷了出來,悄悄地帶下了大地。大地此刻正是隆冬,到處是白白的雪。畢方在一個野外的樹下,救了一個快要凍死的年青人,用火溫暖的他的心,讓他恢復了生機與力氣。因為救人花去了不少的時間,畢方擔心天帝醒後會追來,他就將火種送給被他救活的年青人,叮囑他要把這火與熱傳遍大地,讓天下所有的人不再害怕寒冷,不再有人被凍死。從此,有火的地方就有畢方的足跡,畢方為人類帶來了火花帶來了溫暖。
NO10、饕餮 Tāotiè
饕餮,是傳說中的龍的第五子,是一種想象中的神秘怪獸。古書《山海經》介紹其特點是: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齒人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就吃什麼,由於吃得太多,最後被撐死。後來形容貪婪之人叫“饕餮”。在遊戲、小說、漫畫、影視作品中均有相關形象。
《辭海》中記載:饕餮是傳說中的貪食的惡獸。古代鐘鼎彝器上多刻其頭部形狀作為裝飾。
饕餮紋這種紋飾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紋更常見於青銅器上(尤其是鼎上),遠在二里頭、夏文化的青銅器上便有出現。
饕餮是商周鼎的主要紋飾。商周兩代的饕餮紋型別很多,有的像龍、像虎、像牛、像羊、像鹿、像山魈,還有的像鳥、像鳳、像人。而在諸紋飾中,以饕餮紋為虎形的認知最廣。
傳說龍生九子,其第五子叫饕餮,是上古一種兇猛且殘忍的魔獸,喜食人,食量大。從這一點不難看出,饕餮其實就是當時社會黑暗一面的具體代表,而人們也很憤恨奴隸制社會的壓迫,以饕餮來寄託自己的感情,饕餮也就越來越被人們熟識。把饕餮比喻成吃人的奴隸制社會,這是古代饕餮文化最重要的含義。
由於饕餮是兇猛的魔獸,具有強大的力量,因此被北方很多少數民族當作附身符,把它的圖紋刻在器具、食皿上,認為這樣就可以藉助饕餮強大的力量,不被其他猛獸所吞噬。饕餮逐漸取代了原本吃人殘忍的一面,成為了神獸。
獸面紋所指稱的神獸的真正名稱與原型早已沉埋在不可復現的年代之中,後人因其面相兇惡、神秘、恐怖,有些又口含人首,故賜名為饕餮。饕餮原是《左傳》中用來形容貪財貪食之不仁不義者,近世學者已指出把獸面紋命名為吃人的饕餮純是牽強附會,有悖於商周的社會文化狀況。
因為面相兇猛恐怖,又行饕餮惡名,此獸在中國文化與藝術演變中的蹤跡幾乎無從尋覓。西周中期,盛行了幾百年的動物紋飾突然退出了青銅器裝飾主紋的領域。但是,與饕餮紋同時出現在青銅器上的幾種動物紋樣,如龍、虎、鳳、龜等,在以後的文化演變中,都大量出現在官方與民間,成為中國文化中最具盛名的吉祥物、藝術表現源源不絕的主題。特別是龍,在青銅器時代,多數也都擁有與饕餮紋相同的兇惡面孔。若論神秘、威武和地位,龍在青銅時代遠遜於饕餮。然而,龍後來卻登上了中國文化與政治象徵的最高寶座,“饕餮”這一青銅時代的至尊,蹤影難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