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207865238310
-
2 # 淡然一笑蓮花開
1、長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2、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5、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1、長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2、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5、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水之潤下無孔不入;火之炎上無物不焚;雷之肅斂無堅不摧;風之肆拂無阻不透;土之養化無物不融!”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瀑布
● 斷山疑畫障,懸溜瀉鳴琴。 唐·王勃《郊園即事》斷山:懸崖峭壁。畫障:貼畫的屏風。懸溜:懸流的瀑布。鳴琴:形容瀑布之聲。
●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銀河:天河。九天:天的極高處。極寫廬山的瀑布的高、水流的猛、飛泉的白,是寫瀑布的名句。充分展示詩人豪宕的胸懷。
●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形容瀑布的傾瀉和潔淨:風吹不散,銀白如空。
● 瀑布天落,半與銀河爭流,騰虹奔電,潈射萬壑,此宇宙之奇詭也。 唐·李白《秋於敬亭送從侄專遊廬山序》潈(cóng)射:噴射。壑:土溝。奇詭:奇妙怪異。描寫廬山香爐峰瀑布的奇觀。
● 水懸三尺,瀉階隅,滿石渠,昏曉如練色,夜中如環佩琴築聲。 唐·白居易《廬山草堂記》隅:角落。昏曉:黃昏、拂曉。練:白綢。環佩:身上飾玉。築(zhù):絃樂器。描寫瀑布,繪聲繪色。
● 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流水,缺月如弓。 宋·辛棄疾《沁園春》前兩句描寫山上的一道湍急的瀑布傾落,水花萬點;後兩句形容橫跨在溪流上的板橋如一彎新月。
● 似白虹飲澗,玉龍下山,晴雪飛灘。 元·喬吉《雙調水仙子·重觀瀑布》飲澗:形容瀑布拱身之狀。連用三個比喻,極寫瀑布的動態。
● 自天飛下龍涎,走地流為一股泉,帶風吹作千尋練。 元·徐再思《雙調水仙子·惠山泉》涎(xián):口吐的涎水。練:白色絲物。想象、描寫、誇張,三管齊下寫瀑布的水勢、流速、顏色。
●新晴盡放峰巒出,萬瀑齊飛又一奇。 清·何紹基《山西》新晴:天剛放晴。
大海
● 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洩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 《莊子·秋水》尾閭(lǘ):傳說為海水排洩的地方。萬川入海,從來沒有停止過,海水也從來沒有滿溢過;海水排洩,也從來沒有乾涸過。後人每用這句子說明事物是變化發展的,週而復始的。
●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三國·魏·曹操《觀滄海》碣石:指今河北省樂亭縣西南的大碣山。何:那麼。澹澹(dàn):水波盪漾的樣子。竦:即聳。峙(zhì):挺立。這是作者窮追袁紹殘部路經碣石時所作。描繪了海波盪漾、山島聳立,木繁草茂的壯觀圖景,烘托他當時昂揚的氣概。
● 捲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晉·樂府民歌《西洲曲》空綠:指倒映在水中的碧空。捲起簾幕天穹自然顯得高遠,海水搖漾著空中的碧綠之色。境界壯闊動盪,“搖空綠”三字,奇警。
●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勾勒了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圖景:春天潮水湧入長江,江海連平,明月潮水相伴而生。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唐·王灣《次北固山下》殘夜將盡,朝陽已從海面升起;江南春早,年底江上已露春天氣息。作者為客日久,日復一日,年一復一年,歲月蹉跎,回鄉無日,送書無人,觸景傷情,所以有上述的描繪。
●滄海先迎日,銀河倒列星。 唐·杜甫《不離西閣》旭日浮於滄海,眾星掛在銀河。
●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唐·李賀《夢天》齊州:中州,亦即中國。九點菸:中國古代曾分置九州,登高遠望如九點菸。一泓(hóng):一汪:繪出一幅壯觀的九州高空鳥瞰圖,可見作者氣勢不凡的胸懷和濃烈的浪漫色彩。
●八月濤聲孔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唐·劉禹錫《浪淘沙》八月濤聲:指浙江省塘江大潮的聲響,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最為壯觀。觸:碰、擊。兩句把勢大聲洪的江潮描繪得如在目前,使人驚心動魄。全詞是一幅精采的海邊觀濤畫。
●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唐·趙嘏《錢塘》中秋:錢塘江海潮,以中秋之夜最為壯觀,歷來譽為天下勝境。寫靜景的壯闊和動景的聲勢,都極為出色。
●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 宋·蘇軾《望海樓晚景》一線:形容浪頭象一排白線湧來。指顧:指點顧盼,喻時間極短。寫江潮水初上的雄渾景色。李白《橫江詞》有“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之句,附錄於此,以供參照。
●欲識潮頭高几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宋·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幾許:多少。渾:簡直。極寫江潮的高大。
●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宋·潘閬《酒泉子》潮水洶湧衝來的時候,真疑心,大海里的水都光了,到處都象迎接潮水的鑼鼓聲。兩句描寫錢塘江潮水排山倒海的磅礴氣勢。
● 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懷空。 宋·陳師道《十七日觀潮》瑤臺:傳說中的神仙住所。潮水象一道白色的長虹從遼闊的沙灘上奔湧而來,又象天仙在瑤臺上失手打翻了玉杯把瓊漿傾瀉而下。以豐富的想象,極狀錢塘江潮奔騰之急,聲勢之大,變化之速。
●江海不與坎井爭其清,雷霆不與蛙蚓鬥其聲。 明·劉基《郁離子》坎井:指淺井。比喻寬宏大量者不與小人一般見識。
●海水有門分上下,江山無地限華夷。 清·陳恭尹《厓門謁忠祠》這是作者寫新會厓門懷古的詩。厓門三忠祠,祀宋末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三名臣。觸景生情,懷古痛今,憂時傷國,溢於言表。
●地到盡時天不斷,人能來時鳥難過。 清·沈受宏《渡海》寫盡大海之遼闊。
● 白馬千群浪湧,銀山萬疊天高。 清·宋琬《西江月·錢塘門外作》此錢塘觀潮之作,以白馬奔騰,銀山萬疊形容潮浪洶湧壯觀。
●乾坤浮一氣,今古浸雙丸。 清·張照《觀海》乾坤:天地。浮:融。雙丸:指太陽、月亮。兩句寫大海的景觀,頗有哲理。
●海上波濤迴盪極,眼前洲渚有無中。雲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風翻水泛紅。 清·陳去病《中元節自黃浦出吳淞泛海》渚(zhǔ):水中陸地、小島。磨:摩擦。炙:烤。作者於1908年由上海乘船渡海赴汕頭,到廣東從事革命活動。沿途看到海中壯觀的景色:波濤翻滾、小島朦朧、雲天如碧、海面泛紅。詩句的境界開闊、意氣豪邁。
溪泉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唐·王維《送梓州李使君》杪(miǎo):樹梢。詩句描寫山上雨後從樹叢間噴出了百道飛泉的奇觀。詩中採用了“高遠”取景法,從一個適當的高度,透過近處低處的繁樹茂林,看到遠處高處的巔崖懸泉,將二者“疊合”在一個平面上,造成了一種新鮮奇特之感。
●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唐·杜甫《詠懷古蹟》群山不讓一條溪水奔流,把溪水攔在山間日夜喧鬧;待它來到前頭的山腳盡處時,溪流已變成堂堂的大水直奔山村。寫溪水到底是攔不住的,可比喻時代的潮流不可阻擋。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唐·杜甫《佳人》兩句的寓意眾說紛紜。按詩意是比喻“佳人”貞潔自守的節操。
● 恬淡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唐·儲光羲《詠山泉》恬(tián)淡:安靜清淡。以山間的清泉比喻自己的安閒自得。
● 紅樹醉秋色,碧溪彈夜弦。 唐·湘驛女子《題玉泉溪》紅樹:楓葉秋天變紅,故稱。彈夜弦:比喻溪水潺流之優美音響。
● 江動月移石,溪虛雲傍花。 唐·杜甫《絕句六首》江水流動,月移石影;山溪空寂,雲霧傍花。活畫出一幅清幽的月夜溪流圖。
● 積之涓涓,洩之浩浩。 宋·王安石《風俗》積;蓄。涓涓:形容水流的細長。洩:排洩。言簡意賅,積小洩大,說明累積難而消耗易,對人們治國、理財、治學甚有啟迪。
● 莫作天涯萬里意,溪邊自有舞雩風。 宋·蘇軾《被酒獨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舞雩(yú)風:和暢的春風,指作者理想中的境界。這是作者被貶在海南時所作詩句,表現出隨遇而安的豁達情懷。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宋·楊萬里《小池》泉眼:泉水的出口。惜細流:指泉眼愛惜泉水,不願多流一點。晴柔:晴天柔和的風光。詩句清新活潑,自然靈巧,是“誠齋體”的典型代表作。
● 溪聲夜漲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 宋·張耒《屋東》通:通透襲人之意。朝晴:拂曉天晴。
●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裡。 宋·辛棄疾《生查子·遊雨巖》描繪沿溪行走時的倒影,體物入微,富於奇思妙想。
● 清泉自愛江湖去,流出紅牆便不還。 清·查慎行《玉泉山》紅牆:指富貴之地。褒頌清泉,寧願奔向江湖,也不為紅牆拘禁,有言外之意。
●卻笑溪聲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間。 清·趙愈《溪聲》忙底事:到底忙些什麼事。借笑溪聲來嘲諷世俗--喜好喧鬧而不懂得享受山中的幽靜。
●夜深更飲秋潭水,帶月連星舀一瓢。 清·鄭燮《訪青崖和尚》寫秋水的妙句,妙在“帶月連星”,實在棋高一著。
江河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詩經·衛風·河廣》葦:如蘆葦那麼小的扁舟。杭:即“航”。誰說黃河寬?一葉扁舟就能渡過。
● 涇以渭濁,湜湜其沚沚 《詩經·邶風·穀風》涇(jīng):涇水,發源於寧夏六盤山。渭:渭水,發源於甘肅烏鼠山,與涇水合流後注入黃河。湜湜(zhí):水清的樣子。沚沚(zhǐ):止。涇與渭相比時才顯得渾濁,它不流的時候也是清的。作者以涇水作自比,以渭水比新人。自己並不醜,只是與新人相比,才顯得不美,成語“涇渭分明”源出於此。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南朝·梁·吳均《與宋元思書》湍:急流。甚:很象。奔:指賓士的馬。
● 波流將月去,潮水共星來。 隋·楊廣《春江花月夜》將:帶。描寫“波流月,潮帶星”的景象,波光閃爍,星月交輝,形象生動,用詞精警。
●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唐·王之渙《出塞》孤城:玉門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是古代從河西走廊通西域的重關。仞(rèn):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相當八尺或七尺。寫黃河水流的高遠,玉門關地勢的險要。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唐·王維《漢江臨眺》江:指漢江。天地外:形容江流之漫長。有無:若有若無、時隱時現。詩句景色朦朧,掩映動盪,想象豐富,充滿浪漫色彩。
●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唐·李白《贈裴十四》落天:誇張手法形容黃河從高原山嶽向平原低處的流向。寫:瀉。以大海喻胸懷,貼切形象。
●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唐·李白《將進酒》天上:形容黃河之高,因它發源於高峻的崑崙山脈。描寫黃河源遠流長,水勢雄壯,奔騰而下,直瀉大海,一去不回,寄寓作者對歲月如流,年華不復返的感慨。
● 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 唐·李白《公無渡河》崑崙:指崑崙山,東段的巴顏喀拉山是黃河發源地。龍門:在今山西河津縣,傳說夏禹治水至此。寫黃河沖決崑崙,咆哮而下,直奔龍門,顯示它洶湧澎湃,不可阻擋的聲勢。
● 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 唐·李白《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觸:碰、擊。盤渦:旋渦。轂(gǔ):車輪的軸。秦地:華山一帶,古為秦國之地。雷:雷鳴。詩人極寫黃河奔騰萬里的聲勢。
●黃雲萬里動風聲,白波九道流雪山。 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九道:長江流至潯陽分為九條支流,亦稱九派。雪山:形容波濤如雪似山。這是詩人俯瞰長江所看到的壯觀景色。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唐·杜甫《登高》這是詩人九月九日在夔州登高時寫下的千古絕唱。仰視則聞高山落葉的蕭蕭之聲,俯瞰則見長江駭浪的滔滔之勢,而葉落無邊,江流不盡,更顯得秋風的勁厲,秋色的蒼茫,秋聲的肅殺,擴大了畫面,增強了氣勢。作者悲秋的情調,顯然如見。
● 焉得幷州快剪刀,翦取吳松半江水。 唐·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焉得:怎麼得到。並(bīng)州:古九州之一,傳說所產剪刀著名。翦:剪。晉代索靖觀顧愷之繪畫,長嘆一聲:“恨不帶幷州剪刀來,把松江半幅白練剪而歸去。”詩人以此讚美王宰的畫,典故隨手拈來,形象貼切,又毫無痕跡。
● 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於既倒。 唐·韓愈《進學解》障:阻擋。回:挽。既:已經。倒:傾瀉。願意是作者借別人的話肯定他自己,好象阻攔百川使它向東流,挽回已倒下去的巨浪一樣。兩句境界博大,氣勢磅礴。後人每用來形容扭轉乾坤的巨大氣魄。
●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唐·白居易《長相思》汴(biàn):水:曾改道,流經河南、江蘇、安徽等地。泗水:由山東流入淮河,上游四源並流,故名。瓜洲:城名,在運河與長江匯合處,當時很繁盛。詩句描寫婦人登樓遠眺,觸景生情,思緒交織。
●眉月晚生神女浦,臉波春傍窈娘堤。 唐·白居易《天津橋》眉月:指陰曆初三、初四。新月彎曲如眉,故稱。神女浦:地名。臉波:眼波。窈娘堤:堤岸名。以人的形象比喻景物,獨出心裁,惟妙惟肖。
● 萬丈赤幢潭底日,一條白練峽中天。 唐·白居易《十年三月三十日別微之於泮上》幢(chuáng):儀仗用的一種旗幟。練:白絹。俯視深潭,太陽象巨大的赤旗鋪在潭底;仰望高空,天面象長長的白練飄在峽頂。
●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野渡:郊野渡口。野渡晚雨後所見,流露出詩人任其自然,不進不退的處世哲學,與他“扁舟不繫與心同”的心境是一樣的。
●河源怒觸風如刀,剪斷朔雲天更高。 唐·溫庭筠《塞寒行》河源:黃河源頭。怒觸:黃河咆哮的景象。朔:北方。
● 溶溶漾漾白鷗飛,綠淨春深好染衣。南去北來人自老,夕陽長送釣船歸。 唐·杜牧《漢江》染衣:形容江水之色映照衣裳。前兩句寫江面美色,後兩句嘆息自己在宦途中奔波消磨,看到悠閒的漁翁,更有無限感慨。意境含蓄委婉。
● 一條雪浪吼巫峽,千里火雲燒益州。 唐·李商隱《送崔珏往西州》吼:形容驚濤駭浪的聲音。巫峽:西起四川巫山縣,經湖北巴東縣,綿延四十公里,由長江橫切巫山而成。燒:形容紅色雲彩的燦爛。益州:今四川成都一帶。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唐·錢起《省試湘靈鼓瑟》人不見:指技藝超絕的湘水女神奏完曲子後隨風而去。數峰青:指女神離去後只見江邊幾座碧綠的山峰。一曲既終,伊人不見,餘音彷彿還在江水之上和峰巒之間盪漾。這樣描寫,聽覺形象與視覺形象交融,情景歷歷,意與境和諧統一,餘味不盡。
● 看白鳥,下長川,點破瀟湘萬里煙。 五代·張松齡《漁父》白鳥:鷺。下長川:指鳥沿著江流飛翔。瀟湘:湖南境內的瀟水和湘江。煙:煙霧籠罩。
●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 宋·李覯(gòu):《憶錢塘江》好是:最美的是。涵:容。返照:指江水反映夕陽,滿江通紅。水仙:水中女神。此與唐代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都極寫水上殘陽之紅,各擅其妙。
●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宋·王安石《金陵懷古》練:白色綢子。簇:攢聚。征帆去棹:船隻來來往往。背:形容迎風招展。矗:豎起。雲淡:形容五彩的船隻象籠罩在淡淡的雲氣裡。星河:比喻長江。鷺起:南京西南面的長江上有個白鷺洲,白鷺飛舞。畫圖難足:畫也畫不出那麼好。描寫金陵一帶的長江晚秋景色,極為精采。
●行人稍度喬木外,漁舟一葉江吞天。 宋·蘇軾《書王定國所藏煙江壘嶂圖》稍:正。度:過。喬木:指樹林。一葉:比喻小舟的輕快。江吞天:指天色倒影在江上,水天一色。這是首題畫詩,虛實遠近處理得很好。
● 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斷絃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 宋·蘇軾《百步洪》鷹隼(sǔn):鷹類的統稱。落:降落獵物。注:衝的姿態。柱:琴瑟之柱。用兔、鷹、馬、弦、箭、電珠七種疾馳的事物連喻洪水沖瀉,如明珠一串,把百步洪的態勢描繪得淋漓盡致。
● 十分瀲灩金尊凸,千杖敲鏗羯鼓催。 宋·蘇軾《有美堂暴雨》瀲灩(liàn yàn):水勢浩大的樣子。尊:即“樽”,盛酒的器具。羯鼓:用羊皮做的鼓。江水暴漲波光閃動象斟滿美酒,雨聲急促象千支木杖擂羯鼓。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指長江。風流人物:傑出的英雄人物。以長江比喻時代洪流,既帶走千古歲月,也帶走千古風流人物。“淘盡”二字,富有哲理,耐人尋味。
●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穿空:一作“崩雲”。拍:一作“裂”。極狀赤壁的長江天險的景色。“亂石”為仰視的高峭石壁,寫造型;“驚濤”為俯視的奇險江岸,寫聲音;“堆雪”為遠望的洶湧波濤,寫色彩。詞句借亂石驚濤之景,抒豪放之情,襯托千古英雄人物的業績。
●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宋·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郴江:在今湖南省南部,於郴州城東,流主湘江。幸自:本自。瀟湘:即瀟水、湘水,合流後稱湘江。郴江原自繞郴山而流,為什麼不甘寂寞而向北流下瀟湘去?暗示我今日被貶南方,無法北歸觸景傷懷,其何以堪!作者把無法排遣的愁苦渲洩到山水之中了。
●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宋·柳永《八聲甘州》是處:到處。苒苒:即冉冉,逐漸推移的樣子。在秋風秋雨中,一切紅的綠的都已黯然失色,大自然把美好的景物一步步推向消亡;只有滔滔長江水,靜悄悄地向東流去。寫天地的無情,大江的永恆。
●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動兩潮來。 宋·趙抃《次韻孔憲蓬萊閣》蓬萊閣:在山東蓬萊縣北丹崖山上,下臨海岸。涵容:包容。百川入海,天地之大無所不包;早晚潮漲,海水浮動而來,境界壯闊生動。
●一江秋水浸寒空,漁笛無端弄晚風。萬里波心誰折得,夕陽影裡碎殘紅。 宋·王杲《浪花》浸寒空:形容水天一色,深秋意寒。碎殘紅;形容浪花映晚霞。有人請王宗作詠物詩,以“浪花”為題,兼押“紅”字,他一揮而就。秋水、晚風、波心、殘紅層層渲染,句句扣緊主題。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宋·辛棄疾《南鄉子》悠悠:又長又遠的樣子。以無窮無盡、日夜奔流的長江比喻社會發展,是傳誦千古名句。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宋·曾公亮《宿甘露僧舍》銀山:白浪如山。筆力雄邁,收句以小見大,咫尺千里。“放入”二字形象而有氣魄,使人們讀後胸懷廣闊,目光曠遠。與唐代杜甫《絕句》“窗含西嶺千秋雪”,宋代蘇軾《南堂》“掛起西窗浪接天”,宋代周紫芝《凌敲(間囂)晚眺》“開窗忽擁大江來”,一樣筆法。
●和雲流出空山,甚年年淨洗,花香不了。 宋·張炎《南浦·春水》不了:沖洗不掉的意思。古人曾說過:“賦水不當僅言水,而言水之前後左右。”這裡以雲、山、花、香等到美不勝收的春景襯托出春水之美。作者因此詞,而得“張春水”之佳名。
●大波一跳入半天,粉碎銀山成雪片。 宋·楊萬里《池日移舟入江》波:浪。銀山:比喻雪白而高大的浪頭。極度的誇張和比喻,大氣磅礴。
●午夜江聲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門前。 元·鄭元祜《寄金山普衲》“推月上”既寫明月的升起,雙狀江濤之洶湧,極為精到。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明·高啟《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江:指長江。長江從群山中流出來,山勢與水流一樣,都向著東方。
●雲開巫峽千峰出,路轉巴江一字流。 明·吳本泰《送人之巴蜀》雲開:雲開霧散,也有云霧劈開的意思。巴江:由四川巫山到湖北巴東一帶的長江。一字流:形容水路狹窄,兩岸山峰陡峭,當中如水流一線,用字警煉。
●落日千帆低不度,驚濤一片雪山來。 明·李攀龍《送子相歸廣陵》低:舟帆低垂。度:過。寫一個日暮驚濤驟起的場面。
●亙地黃河出,開天此一門。 明·顧絳《龍門》亙地:橫貫。此一門:指山西與陝西之間的龍門山。
●江水東流自朝暮,蘆花瑟瑟西風度。金戈鐵馬過江來,朱門大第誰能顧。 清·吳偉業《蘆州行》自:向。度:過。江水日夜向東流,西風蘆花秋瑟瑟;今日清兵過江,豪門大族都置國難於不顧了。借景抒懷。寫明亡之事,可見歷史與自然界一樣,都是無情的。
●雨前方恨湘水平,雨後又嫌湘水奔。 清·魏源《三湘棹歌三首》三湘:指湖南境內的三條河流。語句明白曉暢,寓意頗有哲理,可作為事物不能兩全其美的一個佐證